登陆注册
3186800000019

第19章 《哨兵报》 (1)

《哨兵报》内容全面,

任君挑选。

为您提供最好最快的新闻,

每周出版。

1.《哨兵报》意义深远地折射出它所处的时代、地点和环境

芭芭拉·塔奇曼在《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一书中,对《哨兵报》给予高度评价,她说《哨兵报》“本可以不作任何修改在美国所有军营中发行”。报刊本身意义深远地折射出它所处的时代、地点和环境。它的发行事实上旨在关注第十五步兵团的存在,反映其生活现状,描述其服役环境。该团驻扎在远离祖国半个地球以外的地方为国效力,《哨兵报》记载了这个小型“军队之家”的希望、恐惧和焦虑。不同时期的编辑们都表明了《哨兵报》的目标。1925年春天接管该报的霍华德·W·莱尔中尉宣称目标之一是:“满足美国驻华部队的需要,在第十五团内部、华北地区的民间组织、教育机构以及驻扎在北京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培养和促进教育、娱乐和体育活动。”后来的一位编辑弗兰克·U·迈克斯科瑞少校,凭借“以前在报刊业的丰富经验”把《哨兵报》编成士兵的报纸。“这种报纸本应如此。它不仅向士兵介绍他们所在的中国,也介绍他们自己和身边战友的情况。”

20世纪20年代初期,《哨兵报》每周五出版,后来改为周六,由当地的英文报纸《京津泰晤士报》的出版商天津印字馆发行。《哨兵报》平均28页,每份零售价为5美分,月订阅费为20美分,年订阅费为2美元。每周发行量约1450份,其中有500份寄往美国,“就像是寄给家中亲朋好友的书信,他们牵挂着我们这些远在异乡中国的家伙”。

与其他美国军队报纸如着名的《星条报》不同,《哨兵报》主要由军官管理。1921年初,主编R·D·贝尔上尉手下的工作人员中有六位军官,仅三个士兵。在所有的连队和部门都设有通讯员,包括从L连到M连(第十五团没有J连)、团部直属连、机枪连、勤务连、军需部、医务连和通讯处。报刊多年的专职摄影师是一名叫大方(译音)的中国人,1926年由陈华(译音)接替。到1928年春,《哨兵报》有了定期的摄影增刊。

《哨兵报》有时会发行年刊,载有第十五团的详细信息及大量图片。1924年至1925年的年刊尤为重要。后来,《哨兵报》编纂了多年来在摄影版面上刊登过的照片,取名为《哨兵报·中国掠影》,分为上下册,被推举为寄回美国的精美礼品。

《哨兵报》的另一个创举是每天出版的《广播新闻》,它只在军营附近张贴。

1929年初首次现身,归功于司令部直属连的话务员。他们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接收来自菲律宾甲米地和旧金山的新闻,这使得《广播新闻》的发行成为可能。《哨兵报》后来还承担了零星的印刷和制版工作。

《哨兵报》宽9英寸,长12英寸,外表像杂志,但是其版面和编辑还是和报纸一样采用普通新闻纸印刷。封皮装订半光面纸,封面用过很多照片,通常是漫画或素描。20年代末期,封面画经常出自L连一等兵L·M·希利的神来之笔。他说自己从未接受过任何正式的美术训练,绘画才能完全是“与生俱来”,他的作品“获得广泛好评,因其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中国的社会环境”。团部直属连的斯图尔特·戴维斯也会偶尔画些封面画,但水平远不及希利。

2.《哨兵报》宣称自己是美国“陆军中最早的一份军队期刊”

《哨兵报》的由来和早期历史无从考证。老兵詹姆斯·H·比亚兹利军士告诉报刊的读者,早在1902年,第十五团当时驻扎在加利福利亚州的蒙特利,离开加州开赴菲律宾之前,发行了一份团报《陆军新闻》。据比亚兹利讲(当时他还是E连的一名普通士兵),他以前在社会上当过印刷工,是被军队点名征召的,为的就是开办一份团报而寻找合适的人选和设备。创刊后,团报发展为八个版面五个栏目的单张报纸,在蒙特利接连发行了几年。早年在奥马哈堡和利文沃斯堡还存在另一份出版物,其名不详。但据比亚兹利回忆,当第十五团在北达科他州的米德堡驻扎时,曾出版过名为《哨兵报》的报刊。1935年《哨兵报》在它的刊头上宣称自己是“陆军中最早的一份军队期刊”,从1919年开始,一直在中国持续出版。

《哨兵报》靠报刊订阅及征募广告获取利润,其赢利足以用来资助每周星期日晚上在军营礼堂免费放映电影。报纸的收入还用来为军营图书馆和医院购买杂志期刊,为射击比赛提供奖杯和奖品,多年来还建造并维护了一座滑冰场供团里的军人和外国人社区使用。

报刊的工作重心是每周一次的记者关于各连队和分遣队的专栏报道,L连的二排曾登广告征求一位“文笔毒辣,善于诽谤”的记者。编辑们常常为士兵来稿的低质量、低数量(姑且不谈内容贫乏)发愁,经常鼓励记者们投稿,要求他们提高素材的质量。编辑们一致认为“文字功底不是必要的”,但是“稿子还是要和连队有点关系,不要过多地拿情场失意的内容作为调剂品”。后面这一要求是考虑到《哨兵报》经常被寄回家,因此不能有任何损害这一“中国浪漫战场”声誉的报道。记者们有时“交上来的不过是寥寥几段文字的报道,你们的队伍不得不含蓄地承认自己内部如此死气沉沉,无法令人恭维的是能挖到的些许素材只够半个栏目的内容”。为了鼓励记者更多地参与,报社想出很多办法。20年代中期,最佳的专栏报道会得到现金形式的奖励,相反,如果某连和分队近期没有上交稿子的话,《哨兵报》上则会登出带黑框的“R·I·P”字样的栏目,表明其连队已经是一团死水。如果士兵们的心声得不到表达,这只能怪他们自己。

3. 费希尔牧师接任主编

1921年5月20日一期,指挥官命令一位新主编兼商业经理奥维·E·费希尔牧师接手《哨兵报》,事实证明,他是一名更为敬业的主编。他坚持《哨兵报》不是牧师的出版物,然而在他的领导下报刊的道德水准大有提高。他忠实地尽到了一个主编的责任,1923年12月28日一期,随后他被调回了马里兰州的米德营。费希尔的前任R·D·贝尔上尉坚信《哨兵报》是“陆军最好的士兵报纸之一”,他在卸去编辑工作的重担后承认“寻找有可读性的材料填充版面尤为艰难”。

费希尔牧师获知贝尔上尉经常抱怨难以为报纸找到足够的内容来填充篇幅,为了帮助供稿人寻找可供发表的题材,他煞费苦心但稍嫌虚假地提议《如果你——》:

如果你——杀过猪,

杀过老婆,

结过婚,

借过邮票,

演过讲,

参过军,

抢过银行,

买过福特车,

卖过狗,

丢过钱包,

钓过鱼,

拼过命,

买过田……

或是干过类似的“值得一提的事情”,

那么“它就是新闻,快发给编辑吧”。

牧师还希望撰稿人多写些当地题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对于那些视写作为苦役的人,他告诉他们“新任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德·沃什伯·查尔德”是如何完成这门差事的。作为几部短篇小说集的知名作者,查尔德被问及如何写作时,他说:“我是这样做的:走进一间房,坐在桌子前。我在自己面前放了一堆优质的干净白纸。然后我对自己说:‘写吧,该死的,写吧!’ 我就一直呆在那里直到写出点什么。这就是我的诀窍。”

4.军队出版物的审查制度

费希尔承认,对于所有的军队出版物都应考虑建立审查制度,尽管《哨兵报》在这方面是不带官方色彩的非正式限制,所有连队的来稿也须经连队指挥官的认可。他认为某些上交的笑料不宜刊登,“有时涉及到他人的性格和声誉问题,则会招致读者对《哨兵报》和作者的谴责”。一些未署名的稿件都被例行退回,比如与考评系统有关联的一名士兵的投稿。类似的文章一经发表,不难查找的作者将因毁谤、造谣和恶意中伤长官而身陷囹圄。“倘若他动笔的时候头脑清醒,他就不会写了。因此为了保护这样的人,编辑必须审查稿件。”费希尔还说,《哨兵报》“在部队以外被广泛阅读,我们不想发表任何影响声誉,让家里人担忧的文章”。他解释说,撰稿人应该意识到“任何地方都没有一个出版商会发表每篇投稿,很多文豪和作家都曾遭到过退稿”,但是,“对于任何有真材实料的署名文章,他们会发现我们报纸栏目的大门总是敞开的”。

报刊后期经历了中日关系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紧张时期,费希尔主编经常被问及为何不做此类内容的报道。其解释比较牵强,《哨兵报》“不是那种报纸。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记载团内的事情,还有部分工作是向团里介绍一些有趣的‘中国风土人情’”。编辑的任何言论,报上登载的任何内容都可能被误读为美国军方的意见,必须避免一切可能使美国政府间接卷入的事情。如果读者想看与该团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当前争端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只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费希尔说:“一位驻外美军指挥官已经麻烦不断,不需要编辑再给他平添额外的烦恼。”尽管《哨兵报》有诸多局限性,但从其内容及字里行间的隐喻中仍可搜集很多信息。

某些读者认为该报没什么价值,其社论存在不少局限性。《哨兵报》的社论没有任何煽动性见解,没有说教成癖,尤其是费希尔担任主编的时期。迫于舆论压力,费希尔辩称“所有最新的报刊”都有此类问题,对于《哨兵报》来说,它涵盖的话题是军人的行为举止、军队礼仪、忠诚和团队精神;或是饮酒、存钱的必要性等问题,挑选这些主题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状况或引起我们读者的关注”,但都“希望落空,白白指望有些士兵能够看到这种形势从自身做起”,一切“希望有人能认清形势并自我改进的想法都是徒劳的”。

同类推荐
  • 狙击生死线:死神的十字

    狙击生死线:死神的十字

    任逍,警队里最出色的狙击手,连续三年取得“神枪手”荣誉称号,却因为在一次行动中误杀人质而被判入狱三年。服刑期间,黑帮上门复仇,杀死了他的双亲和至爱的妻子。路虎,任逍入狱之后,警队新调来的狙击手,拥有和任逍一样出色的枪法,任逍服刑的三年,路虎成为了“神枪手”新的接班人。出狱后的任逍以枪杀罪犯为己任,引来警队追捕,追捕途中,任逍被一犯罪团伙所救,并用亲人性命威胁任逍入伙,而更大的阴谋还在他的身后等着他……为了粉碎犯罪份子的阴谋,路虎背上狙击步枪与任逍并肩作战。死神的十字里面,谁才能成为最后的幸存者?一场人性善恶的较量,一场男儿热血的比拼!
  • 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

    这是一段沉寂的往事,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他们的名字无人提及,在这没了亲情、没了友情、没了爱情的孤独岁月里,为了抗战的胜利他们默默坚守直至最后时刻。
  •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本书是作者在过去十多年从事军史编纂工作中,跑遍皖南、淮北等地,采写的当年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营救美军5起飞机失事、救出20名美军遇难飞行员的纪实。作者细腻描写了每一次营救,以及参与营救的新四军战士、游击队员、人民群众的英勇无畏。全书充满传奇色彩。
  • 兵贼

    兵贼

    主角高飞本是现代监狱的一位老大,跳江穿越到隋唐时代,纨绔子弟武安福,训练特种兵,培植自己的势力。十万雄兵战北平,靠着现代队历史的理解一举名扬天下,而后闹济南,征高句丽,请薛仁贵出山,拥立李氏当皇,亲自参与了宣武门之变,又火烧洛阳,围攻北平府,在兄弟情谊和红颜相伴中成为无敌英雄。
  • 中国有我

    中国有我

    去战斗吧,中国男儿!唯有胜利才能洗刷中华民族的耻辱!
热门推荐
  • 赶尸传说

    赶尸传说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僵尸再厉害再恐怖,也只是我的奴隶……我不光能控制僵尸,还可以制造僵尸……我带领我的僵尸们纵横现代都市,创造一个个不是奇迹的奇迹……欧洲的吸血鬼?日本的丧尸?你们再强大,幕后的黑手再隐蔽,也都得匍匐在我的脚下……茅山后裔?异能强人?想打我的僵尸们的主意,那还得先问问我尸旗门主人的意思……《赶尸传说》,带你进入一个人和一群僵尸鬼怪之间的佚事,本书或许比较黑暗比较邪恶,但是绝对轻松。
  • 拳破界限

    拳破界限

    发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 战族传说系列(五)

    战族传说系列(五)

    佚魄点了点头,对侠异道:“就由你我前去‘暗心堂’,舞阳,你去将六师妹找回——如今可不是意气用事之时……
  • 踏破青天

    踏破青天

    人无情,我既杀。天无情,我既破。历经千万劫,虽死无憾。远古之血尽加我身,本源之力尽绕我体。碎了这天,破了这地。还我一片自在天。
  • 我在大学的生活

    我在大学的生活

    我又想起了那些年我在大学快乐的生活,建筑已经变了,你们是否还在?还有我最爱的那个人,你是否记得我呢?
  • 九天之苍穹劫

    九天之苍穹劫

    痴痴傻傻了十五载,一朝醒觉,却惊悉父亲下落不明,家族危在旦夕,世界浩劫将至,少年该如何承担?行遍天地,追寻着九天之路。邪魔当道,天地已一片黑暗。世人愚昧,我却不负天下人。荡尽奸邪,主宰乾坤,虽傲立于苍穹之巅,却又怎及上你那深情的一瞥......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 穿越飘渺修神路

    穿越飘渺修神路

    在看了第五遍《飘渺之旅》后,林雨凡深深的被里面李强所遇到的奇幻修真之旅所震撼。在一觉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竟然进入了李强的世界,看林雨凡怎样跟随着木子一起修真成神,不一样的修真界,失踪的佛宗,古神藏背后的秘密,幻神殿的神奇,灵鬼界的背后,林雨凡会带着大家一起经历不一样的飘渺之旅。
  • 神级处理器

    神级处理器

    一个成绩超烂,人缘超不好的屌丝青年,偶然间得到一个来自未来的处理器实验品,从此纵横全球,,我本无意与世为敌,但世界却与我为敌,既然如此,那我就逆天而行吧!(PS:本书第一章重发过,在十八章后面)
  • 甜心小助理:高冷男神私房爱

    甜心小助理:高冷男神私房爱

    在她眼里这个高冷的像冰山一样的男人就是她的挥之不去的噩梦,而他,深藏心思的把她放在身边,却不曾想竟掉进自己的“陷进”!从此一场精心策划的“预谋”爱情悄悄萌芽,却都忘了绕了一大圈,原来彼此早就互相牵引着..【短篇小说系列欢迎入坑。】
  • 狂凤傲天:本王的王妃很妖娆

    狂凤傲天:本王的王妃很妖娆

    他,冷血无情,狡诈腹黑,一只万年老狐狸,却独对她一人温柔如水。他,妖异美艳,风流纨绔,流连万花丛中而片叶不沾身,却独把她一人放于心上。他,冷心冷清,请冷出尘,宛若万年寒潭,却独对她一人炽热如火。他,笑脸迎人,背后阴人,一头千年笑面虎,却独对她一人真心相待。他,待人客气,处事温和,谦谦君子,却甘愿为她化身“小人”。隐渊:我一个人给她所有的爱,你,滚!沐临风:爱便是爱了,我爱你,所以我会用尽一切来对你好,即使你不爱我。花逸燃: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我的世界全都给你。风轻阑:我想看你的笑脸可是却看不清前方了,今后我要在黑暗中一个人走下去。慕容澈:我一直在原地等待,等一个不确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