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45

第45章 三星堆青铜群像冠帽与发饰 (1)

三星堆青铜群像冠帽与发饰

冯广宏

内容提要:三星堆出土商晚期青铜人像,有冠帽与无冠帽之比约为4∶6。发式可分束发与编发两种,其中垂辫者占56%。据《史记》蜀地西北为编发区,以畜牧为主;西南为椎髻区,从事农耕,经济文化较为进步。三星堆时期两种发式的民族均见,足见其文化包容性;从人像身份看,编发者地位不及戴冠者,与《史记》所论进步性一致。三星堆头饰在今南方民族中多有遗存。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青铜人像;帽饰发式;民族习俗

三星堆两个器物坑出土的商代晚期众多青铜人像造型,全国罕见。这些造型,提供了成都平原古蜀人多方面的社会信息,可供研究,十分宝贵。现就群像的冠帽与发饰问题略加探讨,因未广泛参考有关成果,仅属个人思考,不免有失误之处,希各界方家不吝指正。

一、二号坑青铜人像

三星堆二号坑人像造型出土最多,先从此坑人像的帽饰谈起。所据资料均见文献《三星堆祭祀坑》。

大型立人像(K2②:149·150)的帽子,可分上下两层,基部是两圈回字纹的筒形帽,这是古蜀人常戴的平顶冠;其上层装有带兽面纹的半圈饰片,使整个帽子看上去呈高耸状。由于筒形帽上的纹饰,是以4个"回"字形云纹为一组,围绕整个帽圈共有5组,而上沿饰片占了脸部方向的3组,可见饰片长度约为筒形帽缘的3/5略多。饰片装在帽上向外膨出,略呈斗形,以示威严。饰片主体部分要高出一点,纹饰为吊眉、大眼、尖鼻形象,给人以鸟面的感觉;在两眉中间有一圆珠,报告上称为"日晕",显示其神灵性;两个方形大眼睛的下面,以细小的S形文作为补白。在这正面纹饰的两侧,主要是"口"字形的眼睛纹。从整个冠帽可以看出,这尊人像的身份不凡,应属王侯一级。人像露在帽下的后脑勺,有弧形发际线,表明头发是盘成发髻收在帽里。

就在后脑头发的中间,有两个斜向的长方孔,表明原先有插在此处的簪笄类饰物,埋藏时脱落无存。对比一下坑内出土的一件圆顶无冠头像(K2②:58),脑后就插着长长的半月形饰物,那饰物好像是卷成一束的纸筒(天书?),中间被宽带扎住;那带子延长直到耳际,似乎是吊着戴在脸部的面具(图2)。那脸谱一律是粗大的吊眉,宽阔的大鼻,紧闭的巨口,穿孔的大耳;所有头像皆有面具,基本上都是这般模样,大型立人也不例外。不过这个头像的脑后饰物,是从左上斜向右下;而立人像的插孔则是右上斜向左下,也许是身份有别之故。类似的另一个严重残破的头像(K2②:63),那条吊着面具和脑后饰物的宽带还在,浓密的头发整体往后梳,额部有一股头发处理成向右弯曲的样式,报告上称为"椎髻";联想到前述圆顶头像额部正中有个"H"形的凹槽,也许那里原有这种发髻存在,后来脱落掉了。

与此类同的圆顶头像,二号坑里还有两件,都留有吊面具和饰物的宽带,特殊的地方是面具上都蒙着金箔,显示其身份的特殊。其中一件脑后饰物虽已无存,但所留残根可见是从右上斜向左下(K2②:137),与大立人相似。另一个头像脑后饰物不存,留有两孔相平(K2②:214),饰物形式则不详。这两件头像还有个特点,就是脖颈根部前面短而圆,背后长而尖;与上述两个头像前短后长,但前后端部都是尖角者不同。由于大型立人穿前后开襟的衣裳,前襟开得浅,后襟开得深,因此露出的颈部尖角形前短后长,与前述头像颈根情况一致;但这两件金面具头像,服装显然不一样,前襟是圆领,后襟却是尖领,就像今人所说的"反穿衣"一样。这4件具有脑后饰物的头像,没有戴帽,推测其身份比大立人较低,也许属于普通祭酒、巫师一级,举行仪式时再戴上法冠,如"唐僧帽"之类。

众多青铜造型中,有一件戴着双圈回字纹帽子的头像(K2②:90),由于被砸扁,顶盖脱落,右脸残破,当然帽上的半圆饰片就不见了。修复后得见此像与立人同样瘦削,后脑也有弧形发际线。由于头像颈根铸成尖角,前短后长,左右还留了圆孔,可见为了安装在木质的身躯上,那木身肯定刻画了前后开襟的衣裳,铜质的尖角则表现露出的颈部皮肤。此人身份大概是准王侯一级。

既然头像都戴面具,那么能够显示个性的,就只有发式和冠帽了。二号坑中最突出的发式,无过于编发盘绕顶上的一例(K2②:83),很像戴了一圈麻花状的帽箍。此人特别之处,是耳廓比较浑圆,上面有3个穿孔,与绝大多数头像耳垂只穿一孔者大为不同;而且颈根所留尖角很短,前尖后平,可见服装也不一样。由此可见此人或是外族,到此参加戴面具的"化装舞会";或者属于侍从一类地位稍低的人士。

二号坑内有36件平顶头像,一律将头发编为粗大的长辫子垂在背后,辫子根部束有宽带,有一部分头像脑后有倒"人"字形的槽孔,可见那里原应装有发笄(K2②:118),面具的轮廓比较突出;出土时头发上还有黑彩,口缝里留有朱砂(图5)。另有两件平顶头像,虽与前面多数头像相似,但面具上却蒙着金箔(如K2②:115),与众不同。由于这一类头像数量最多,应是古蜀国部落首领、贵族一类;戴金面具的两位,大概是实力最强的头人。

二号坑内还有一件仅存上半身的象冠人像(K2③:264),此人头发束于冠内,其冠帽十分独特,整体上象征大象的头部。帽顶中间是高耸的蜷曲象鼻,左右两边斜出的是耸得一般高的宽阔象耳;帽体左右侧鼓出象眼,从侧面看就是一副向前昂伸的象头,象眼刻画成倒元宝形,口部有两道痕纹,在眼口之间有个圆形图案,报告上称为"炯纹";颔部有一些纹饰,包藏着两排各3颗牙齿,装饰性很强。从正面看,象口处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洞,原先可能还焊有其他装饰;口部以下的帽缘空间,有拱门形纹,中部有两个小残孔,左右各有一条带状纹,原先亦应有特殊装饰。大象是与人类相处得比较好的动物,力大而温驯,从两个器物坑出土的大量象牙可知,当时成都平原上气候条件适合大象生存,象群甚多,也许蜀人将大象当作交通运输工具,载人运货。青铜人像戴这种象首冠,表明其神通与象接近,或者就代表象神,相当于民间崇拜的牛王、马王爷之类。

除了大立人、象冠人和44件头像外,二号坑内还出有土3件跪坐人像,两件正跪,一件侧跪(图7),脸谱与头像类似,所以也戴着面具。他们的头上戴着束发的半帽箍(如K2③:7),其末端略在耳部之上,向上高耸出倒钩状,颇为美观,可称为""。这3位大概是地位稍低的祭酒。与其身份相似的有一件顶尊跪坐人像(如K2③:48),此人上身赤膊露乳,脑后可见发际线,可知仍为梳髻,而不编辫。从形象上看,应属奴仆身份;从戴面具而言,则皆属宗教祭祀团队。有人认为此人是一位女士,恐不尽然,此时蜀人不分男女皆穿耳孔,面貌藏在面具里也无法判断男女。

坑内出土的青铜神树,是非常特异的器物,其中有一件残断的树座(K2②:194),近于三角锥体,在三个方向都铸有高19厘米的跪坐人像,脸上都戴面具,头上则戴前述跪坐人像那种。由于这3个人像双手都做出与大立人、象冠人相同的圈指手势,身份当然也相当于祭酒,均属祭祀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从这里可以推测,这种冠,大概是祭酒的常用冠帽。

另有青铜神坛,出土时残破万状,其中一件方斗式建筑(如K2③:296),四面分别铸造了一排5具跪坐人像,共有20具个体,双手都抬成圈指手势,可见均为神职人员,人像脸上都戴面具,头上戴着平顶冠,帽檐饰以简单的斜纹。在这一建筑的下层,是4座山形组成的台座,四角由4个持蛇力士像用头顶着。力士也戴面具,但帽子非常奇特,帽顶膨大成方斗形,帽檐装饰着一圈方形雷纹,正面看上去,这帽子好像翻开一本书,又像张开巨大的花瓣。就在这V形的正中,突然向前伸出高高的扁平冠饰;从侧面看,像是鸟类长颈上头长着人面;那人面是竖眉、吊眼、尖鼻、阔口、巨耳,头顶上似乎有指向天空的犄角,但已残断。这种奇特的冠饰,可说全世界绝无仅有。

同类推荐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热门推荐
  •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出版的《万历十五年》等著作畅销海内外,在国内拥有极大的追随者,其独特的“大历史观”思想为许多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启发了无数读者。黄仁宇先生的书并非生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也并不是胡编乱造的野史集成,而是而是写给大多数中国人看的,其观点角度独特,时代感强,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因为他的著作大多是外文写作,而后翻译成中文,难免有些段落和句子略显生涩。
  • 铭那些遗忘
  • 希腊神话故事·中

    希腊神话故事·中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 花千骨之穿越美男军团

    花千骨之穿越美男军团

    看了本书就穿越了?我到底是谁?是现代的的花千诛?还是是异世的花千诛?那为什么电视剧的花千骨没有我呢?慢慢挖掘自己的身世,再建个美男军团。
  • 傻丫头,你是我的菜

    傻丫头,你是我的菜

    1“淼淼,做我女朋友好吗?”“我考虑一下”“好,我等你”2“凯,你爱我吗?”“爱”“凯,我们不分开好不好?”“好”3“妈,我真的爱他,你成全我好不好?”“休想,你给我好好学习,手上的刺青必须给我弄下去,弄不下去我就割掉”4“好了淼淼,不哭,我们现在不被认可我以后会被认可的,相信我,我会给你幸福的”“凯,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我怕了”“好,我会一直在”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花心的男孩,最后的最后她们相爱了,最后的最后她们被双方的父母给否定了,第一:是因为太小,第二:是因为两个家里都觉得不合适女孩怀孕了,因为没有办法,家人不同意的情况之下,把孩子给打掉了,最后的最后他们会在一起吗?男孩会放弃她吗?
  • 六十种曲运甓记

    六十种曲运甓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资深腐女:小白,过来!

    资深腐女:小白,过来!

    他不是腹黑学长,也不是霸道总裁,更不是高冷的网络大神,他就仅仅是单纯的“小白”学霸。她不是可爱的邻家青梅,也不是破落的富家女,更不是校园了的美女学霸,她就仅仅是沉默的深度腐女。他于她,是心中的灵感!她于他,是眼中的爱情!
  • 《浮遥千语》

    《浮遥千语》

    御剑江湖载酒行,江湖邋遢不知名。笑听风雨身后事,与君携手发狂吟。
  • 到底该不该爱上你

    到底该不该爱上你

    燕京世家王氏家族八代单传,第八代子孙王方俊,因为是王家独子。所以一生下来就有很多人的疼爱,但王方俊没有因为这些条件就成为纨绔子弟。相反他却从小时候就好好学习。。。在高中就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学霸而且长得也很帅。。一天他平凡的生活就这样不平凡的开始了。。
  •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本书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皮肤的疑问、毛发的困惑、外阴的隐私、月经的烦恼、乳房的疑虑、性爱的疑问、更年期的苦恼等女性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