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10

第10章 老子论无为而无不为 (2)

什么是“德”?中国字很多都是通假字。道德的这个“德”,与得到的“得”有关系。德者,得也。德也就是得,就是得到。

得什么?得自于什么?得到道,得自于道。德者,得自于道也。

得自于道的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来源于道,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德也来源于道。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从道那里所得到的,就是所谓的“德”。

一个有德的人,相对于身外而言是“道”,相对于自身而言就是“德”。这样一种德,我们也叫德行。但是这个德,并不是获得,不是取得,不是争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这样一个德,其实更为直白地说,就是没有丢掉。德者,不失之谓也。是你没有丢掉,你本来就有。因为你没有丢掉,所以你还具有。

《老子》第三十八章讲: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有道的时候,就无所谓德,就不需要德。有德的时候呢,也不需要讲仁。有仁的时候,也不需要讲义。

那么,这里的“德”是什么?我们刚才讲得之于道,它实际的含义,是没有丢掉。所以,老子很赞赏、很欣赏那些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很推崇那种纯朴的东西,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提倡“我无欲而民自朴”。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作为一种统治哲学,老子强调统治者应当保持一种无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不干涉民众,民众自然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无欲而民自朴”。因为我没有欲,因为我没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所以民众自然会形成一种纯朴的风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无为”,这里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侯王治理国家的一种途径、一种政策。

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关系来讲,“无为”不简单的就是一个工具,就是一个手段,“无不为”也不是什么目的,而只是一个结果。

这样一个结果,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喜欢的,非常看重的。但是在老子哲学中,更为强调的不是“无不为”,而是“无为”。

很多人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于是说老子是一个阴谋家,老子讲“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其实内心里什么都在做,内心里想着一切,做着一切,只是嘴上不说而已。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

虽然老子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对韩非子也有影响,韩非子是研究阴谋权术的比较有名的人物,但老子这里并没有这样的因素。

老子思想中更为重要的,还是“无为”,还是“自然”,从“无为”到“自然”。“自然无为”,这是老子哲学的根本。

至于无不为,那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对于那些统治者而言,是说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手段,可以达到“无不为”,是以不争对来对待争。有的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争来还会得而复失。这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情况,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强调“无为”,而不是“无不为”,还可以从第三十八章得到说明。

《老子》第三十八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里老子着重讲了“无为”的目的性意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最高的德是上德。上德是什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什么叫“无为而无以为”?我自己没有做事,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做事。我并不是要通过这种没有做事而达到什么,而谋求什么。这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没有做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没有做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没有做事,没有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做事,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

这种境界,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一个常人所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我们过去所讲的,大多都是“下德”。

下德是什么?“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什么叫“无为而有以为”?意思是,他没有做事,但没有做事是有用心的,是有想法的,他是自己想好了以后,要用这样一种“无为”,来对待“有为”。也就是说,在他的思想中,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他采取了这样一种“无为”的做法。

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所以他选择了不做;一个人知道什么该说,知道什么不该说,所以他选择了不说,这叫“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第三个层次是上仁。上仁是什么?“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什么叫“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不是无为,而是有为;上仁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事。虽然做事了,但是不图报答,不是因为某种具体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具体的需要,不是为了通过做这件事,而得到某种实际的利益。所以,表面上他在做事,但他内心里却没有任何想法,没有想通过做这件事而得到什么。这就叫“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第四个层次是上义。上义是什么?“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什么叫“为之而有以为”?“上义”也是为,这是“上义”和“上仁”的相同之处。但是这样一种为,在“上仁”是没有目的、没有用心、没有意图的,而在“上义”是有目的、有用心、有意图的。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他做这件事是有用心的,也是有期待的。如果没有这种期待,如果不能达到目的,他会宁肯不做。我们现代社会上大多数人,可能都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也就是“为之而有以为”的层次。

那么,在“为之而有以为”之上,还有三个层次。“为之而无以为”,是做任何事情不图报答,这是“上仁”。在“上仁”之上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表面上是不做,但是不做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说这个“无为”是有意识的无为。最高的境界是“上德”。“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没有做事,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做并不是自己有意没有做,而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没有做,而是没有感觉到,没有认识到自己没有做,而是无意识的“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

“上德”是不离道,实际上也就是自然。“下德”是懂道、守道,是依道而行。守道、依道而行是我们可以达到的,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毕竟还可以做。而不离道、自然却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下德还可以修为,上德则不可以修为。因为任何修为也是一种为,“自然”不可追求。追求“自然”,即不“自然”。

在道家哲学中,最高的境界,正是这样一种“上德”的境界,是“无为而无以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以为”,这就是“自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为”。所以老子哲学所强调的,并不是“无不为”,而是“自然”,而是“无为”,而是“自然无为”。

《老子》第三章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为什么“不尚贤”?《墨子》书中专门有一篇,题目就是《尚贤》,讲的就是尚贤。而老子却讲不尚贤。为什么要不尚贤?你遵从了贤人,推崇了贤人,大家都会这样做,这就出现了一种竞争。老子反对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不尚贤”,是为了“使民不争”。

为什么“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是指不以难得之货为贵,不去追求难得之货,不去“抬高”难得之货。比如如果没有人购买盗墓的人盗得的东西,就没有人去盗墓。我们不以“金银”为“贵”,就没有人去盗窃金银珠宝。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为了“使民不为盗”。

老子所追求的生活是什么?就是那种纯朴的、朴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第八十章讲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家所追求的状态。

老子生活的时代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我们简单地讲,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们为所欲为,强盗横行。面对这样一种社会混乱,以儒家为代表的孔子,他所提倡的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克己复礼”。提倡作为国君应当行仁,应当爱民。

老子不这样讲,老子讲什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应当是“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提倡国君首先应当“好静”,应当“无欲”。国君好静而无欲,就会养成一种纯朴自然的社会风气。

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治理国家,但治理国家的方略很不相同;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圣人,但儒家的圣人与道家的圣人也很不相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道家之所谓圣人,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用之有道之士。

儒、道对圣人观念的不同,既与他们的社会理想有关,也与他们的治国方略、治国理念相关。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思想千年经典绝学。《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进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本书所谓文字明了简洁,灵气十足,这些经典故事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独特魅力,每个故事犹如一股股清泉悄然渗入读者的父母,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热门推荐
  • 穿越交响歌

    穿越交响歌

    她是21世纪一名普通的女生,她有一个男朋友。一份美好的工作,她也一直以为自己很幸福。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在街上偶遇到的一男一女。那一男一女竟是她的闺蜜和她男朋友。她们发生了争执,争执中她被推倒路中央。她成为孤魂野鬼,她遇到了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要求自己替她活下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她是否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忘记伤害她的那个人呢?一切都是未知数。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解开身世之谜并收获幸福。欢迎加入小说读者群,群号码:549474807
  • 逆天的守候

    逆天的守候

    一个首领,一个大陆掌控者,控世乱斗,试问谁能称王?两块玉佩,两个人,一个女子,为他掉落青丝三千,孤独守候!三大族群,明争暗斗,以其血溅轩辕!逆天夺命!控世之巅,控世!梦天:“此命!需终结!你怎敢不看?”
  • 鹿晗:我要的爱其实很简单!

    鹿晗:我要的爱其实很简单!

    她是鹿氏集团的总裁鹿晗的亲妹妹鹿紫瑶,被鹿晗囚禁在偌大的别墅中。鹿晗口口声声说爱她,却将她困在那个冷冰冰的房子里!其实她要的幸福很简单…………
  • 梦回唐朝一只为和你再爱一次

    梦回唐朝一只为和你再爱一次

    总觉的有人在我耳边说:“蓝儿!快回来!蓝儿!你在哪?”“蓝儿!你不记得为夫了吗?蓝儿!回来,快回来!”蓝儿你不记得为夫了吗?难道我们的爱情让红了眼,天在妒忌吗?要拆散我们吗?就算是天也不能!那我就做三界主宰看谁能拆散我们
  • 槐花树:迷茫的心

    槐花树:迷茫的心

    巨星江雨槐与富二代余川幽的“恋情”公布,总有小三小四来拜访,圣榆的王子公主们能修成正果吗?Ganla和Party的真命天子又是谁?一切都是未知的……本次主角不定,第一部作者槐花之夏,纯爱系列。
  • 夜之十一章

    夜之十一章

    封印我的记忆,很好,看我怎么华丽丽的把害得我封印记忆的人,打爆!封印我的力量,可以,待它爆发之时我要让天下之人,顶礼膜拜!束缚我的轮回,看我如何重塑六道!血的封印,血的诅咒,背负大陆的命运,却只能写进无人能记得的禁忌之书,笑傲天下,王者孤寒。
  • 黎子王国

    黎子王国

    妈妈说,人有聪明的,就有笨的,这样世界才精彩,而我就是那个笨的,沒有出色的美貌、惊人的智慧,没有太多玛丽苏剧情。有的,只是我与他的爱情,平凡的爱情。
  • 萝莉不太乖

    萝莉不太乖

    “为什么……”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空灵地问。“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慕倪凉回答,双目呆滞,嘴唇动了动。她不知道,也不懂得这声音为什么问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问这个。她只知道,这声音在她的梦境里出现了很多次……人前,她是乐观天真可爱的萝莉;人后,她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血夜魔女。十年前,她是孤儿;十年后,她是病的很重的病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慕倪凉卖萌:求推荐求收藏!
  • 心无城府

    心无城府

    她说:不是每一次的等待都能换来一个人,一座城。执一方繁华却换不来小城烟花,华灯初夏坠落一地芳华。落花成泥终不得相遇,匆匆擦肩本就不会交集。她说:故事若不曲折怎叫人成长,可惜故事太长只余风听我讲。嘴角的一丝苦笑绚丽如斯,不过刹那,夜里眼泪横冲直撞,独自嚎啕大哭很是狼狈被人发现后更是狼狈不堪。纵使立于高处,侧头时才蓦然发现昔人已不知在何方,就像续上的弦,再无法弹奏出以前的乐章。曾经骄傲的她还似曾经的骄傲,那桀骜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桀骜,只是多了一份岁月蒙上的灰……
  • 医凌天下:至尊妖娆妻

    医凌天下:至尊妖娆妻

    “御灵御灵,万物皆有灵,那是否可以说,终有一天,我可以掌控万物?”女子狂傲的面容净显风华,然而狂傲还未褪去,只听一声大喝:“小贼哪里跑!留下神兽!”她冤枉啊!不过是被追时不小心掉进了你家供奉的神兽坛里,想要活命自然是驯服呀!既然驯服了,老头你就别追究了,送她一头神兽又如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还之百倍千倍,前世一个医药天才穿越到御灵的世界,看一代神医穿越后的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