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30

第30章 庄子论天命 (3)

知道自己做不到,并且心安理得地不去做,这是一个人道德水平达到极致的表现。人既然没有办法、没有力量改变命运的安排,那么人就应当以一种自然的、泰然自若的态度听从于命运的安排。

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知命,“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在命运面前,既不违抗,也不怨愤,既不颓废,也不胡作非为,而是以一种达观的、恬然的态度,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遭受的一切,这正是精神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

庄子在《德充符》篇里讲到一个具体的人,这个人叫申徒嘉。申徒嘉是一位断了脚的人。

古代的人断脚,并不是天生脚有问题,更多的是被人砍了脚。在庄子的时代,还实行一种肉刑的制度。一个人犯了罪,根据情况通过毁伤其身体来对犯人给予惩罚。有割耳朵的,称为刵刑;有割鼻子的,称为劓刑;有剁脚的,称为刖刑。

申徒嘉是一位受了刖刑的人,他和郑国当时的执政大夫子产同时拜一个叫伯昏无人的人为师。子产看不起申徒嘉,认为申徒嘉是一个受过刑罚的人,羞于与申徒嘉为伍。所以子产就对申徒嘉说,我们两个人不要在一起。如果遇在一起,要么你走,要么我走。第二天,申徒嘉还是和子产又碰面了。子产说:我昨天不是告诉你了,我们两个人以后不要在一起。要么你在,要么我在;我要在,你就不要在;你要在,我就不在。现在是你走呢?还是我走呢?要么你在,我走行不行?

子产当时说这番话,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申徒嘉申辩说:“在先生门下,大家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总以为你是什么执政大夫。”子产更生气了,他说:“你呀!你看看你自己,你是什么人,你是一个刑余之人,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这实际上是在揭人的短,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但申徒嘉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他语气平和地说: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为自己的错误做种种辩解,这是很普遍的,甚至也是很正常的。不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辩解,被剁了脚,也没有任何话可说,觉得自己的脚甚至本来就不该存在,觉得这一切都是没有任何办法的,都是人力所不可违抗的,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知道这一切都是人力所不可避免的,并且能够以非常安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只有道德水平达到极致的人才可以做到。大家都笑话我没有脚,认为我是一个犯了罪的人,看不起我。开始我也感到愤愤不平。后来我来到了老师这里,慢慢地我没有这种感觉了。这可能是老师的恩德感化了我。我拜老师为师已经有十九年了,老师从来没有发现我是一个没有脚的人。你和我同学于老师门下,我们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交往与交流,而你却总是对我的形体耿耿于怀,你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子产听了申徒嘉的这番话,才发现申徒嘉这个人真的了不起,原来真的是太小看他了。

申徒嘉的回答确实非常有见地。人世间有很多可恨可怪之事,也有很多不平不公之事。对于这种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感到气愤,我们每个人可能会为自己的过错,做种种的辩解,认为自己不该受到这样那样的处罚。虽然受到某种处罚,但却不为自己做任何辩解,这样的人真的非常少。子产虽然身为执政大夫,但是他的精神境界并不高。申徒嘉虽然是一个形残之人,但却能够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泰然处之。能够做到这一切,这是很了不起的。

庄子对待命运就是这样一种态度,就是通过申徒嘉所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种态度,在命运面前表现出一种超然的达观的态度。

庄子对待天命的这样一种态度,常常被人当做安命无为,被当做消极顺世,甚至被认为是自欺欺人。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

庄子为什么要对天命持这样一种态度?因为在庄子看来,以这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一切,才能够保守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而保守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是庄子的人生追求。庄子把保守人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看得比其他的一切都更为珍贵。

庄子在《大宗师》篇讲道: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一个人能够得到什么,后来又失掉了什么,这都不是人力所可以左右的。一个人在得失面前,应当保持一种自然的、达观的态度,应当以自然的达观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所失去的一切、所遭受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保守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

心灵为什么不自由?为什么不宁静?在庄子看来,是因为“物有结之”。因为人的心里有问题,有障碍,因为人的心里有妨碍人自由、宁静的东西存在,因为有一个外在的东西控制着人,约束着人。

这个外在的东西是什么?在庄子看来就是外在之物。这一外在之物,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功名利禄之类的东西;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对于命运的恐惧与担忧。

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也是庄子天命论的立足点。如果不把庄子的天命论与庄子的人生追求联系起来,那么,就不可能理解庄子,就不可能理解庄子的天命论,就不可能理解庄子为什么会以这样一种态度对待命运。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庄子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但庄子也承认人时刻不在枷锁之中。这种枷锁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就是各种外部条件对于人的制约,内在因素就是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于危险、命运、死亡的恐惧。

外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是人所无能为力的。而对于内在因素,对于功名利禄,庄子认为,应当采取一种超越的态度。所以,庄子主张“游心”。“游心”就是要超越功名利禄对于人的控制。对于天命,庄子认为,应当采取一种安然处之的态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命运面前既然无可奈何,也就是承认现实人生的不自由。承认其不自由,而又不安心于不自由,不以这种不自由为满足,这就是庄子的痛苦所在。

人本来是自由的,但现实的人却不自由;人本来是自然的,但现实的人却不自然。承认人的不自由,而又不安心于这种不自由,认为自由与必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这并不是庄子哲学的深刻之处。庄子哲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所采取的达到自由的途径,正是以对于不自由的认可为基本前提的。承认不自由,变成了达到自由的基本前提,变成了达到自由的基本途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里的“安”字是值得玩味的。既不可奈何,而后方能安然处之;既已安然处之,则心灵的威压、恐惧、担忧,也随之顿然而释;心灵的威压、恐惧、担忧既已不复存在,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的精神的自由、恬淡与宁静。

所以,以不可奈何的态度对待命运,不是一种颓废的表现,也不是一种无为的表现,而是“德之至”的表现,是精神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

儒家、道家、佛教,都讲命运,但对于命运的态度有所不同。

佛教认为人是有命的。佛教讲轮回。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对你的现在、将来产生影响。佛教对于命运的理解就是因果报应,一个人做好事会有善报,做坏事也会有恶报,所以一个人应当为善,不应当为恶,为恶必然有报应。劝导一个人做好事、善事,不做坏事、恶事,这是佛教的理论。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努力去做就行了。

儒家也认为人是有命的。儒家讲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讲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成为君子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在成就一番事业的过程中,有得也有失,还会有挫折、危厄、困难。在困难面前,在遭受危厄的情况下,一个人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孔子认为应当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知道我现在做不到,也做不好,但是我却不能放弃。所以,孔子讲“君子固穷”。君子在穷困的时候、在身处困境的条件下,还应该坚守自己的志向,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子贡就曾经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子贡接着问:“怨乎?”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怨天,也不可以怨天。伯夷、叔齐是要成为君子的,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不怨别人,也不恨别人。他们觉得这一切是无法逃避的,既然是无法逃避的,那还有什么怨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管处逆、处顺,不管穷达贫富,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理想去做,这就是儒家对待命运的态度。

道家则不同。庄子于知命之外,只教人安命,教人“安时而处顺”。我知道我做不到,我知道我做不到我就不做,我心安理得的不做。表面看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消极以至颓废的。然而,庄子所倡导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庄子所突出的是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在儒家看来,知其不可亦当为之;而在道家看来,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疲役”,是“芒”。《齐物论》讲:“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所以,庄子所倡导的人生境界,也许比孔子所倡导的人生境界更高迈,也更难以到达。因为不管处逆处顺,都一如既往,积极进取,这并非一件难事。而对于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对于功名利禄、穷达荣辱,均能采取超越的立场,采取达观的态度,以一种放得下的胸怀对待一切,得而不喜,丧而不忧。“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庄子?齐物论》),“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天地》),以精神的自由为最高追求,却是一般人士所难以做到的。

庄子所倡导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表面看来,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实际上是对于功名利禄、穷达荣辱、生死存亡一种超越的态度,实际上是为了保持心灵的自由、宁静与淡泊,实际上是为了追求一种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精神生活。

同类推荐
  •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过十堂静心课,引导女性朋友放下无谓的执着,熄灭心中的妄念,专注当下的事情,释放更高境界的大爱,获得安宁的心绪处理生活和工作。
  •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张申府张岱年研究集刊(第1辑)

    张申府张岱年研究集刊(第1辑)

    张岱年(1909—2004),河北沧县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在长达70多年的哲学研究和探索中,张岱年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兼和”思想,时至今日,影响日益广泛,对“兼和”的研究成为我们洞悉张岱年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热门推荐
  • 重来一次的幸福

    重来一次的幸福

    香草上辈子就是个渣,做什么都是垫底的,一次意外,却让香草回到了中学时代,香草开启了他学霸之路,学霸路上的各种逗趣,和男神约会,等等奇妙的故事
  • 封天仙门

    封天仙门

    纪元的交替,宿命的轮回。崎岖的修仙古路上,热血,激情,阴谋,贪欲,一一显现。漫漫修仙路,相望数万载,仙的终点为何处,尽头又是什么。长生的渴望,化仙的追逐,不死不灭的源头,尽在其中。
  • 驱魔同人——晚安

    驱魔同人——晚安

    本文是一夫一妻制,欢乐向,正剧风,吐槽向,有小白,有雷人剧情,请千万慎入,若不慎误入,请自备避雷针···Orz···PS:虽然极力的避免玛丽苏现象的发生,但是奈何文功有限,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此现象,请亲们万分注意啊万分注意!不过女主她好歹是个无节操无下限猥琐下流思想龌龊的老流氓跟玛丽姐似乎没啥缘分来着···PPS:因为作者无节操,更新不定时,但是保证不会坑!PPPS:因为对驱魔里的老少爷们的爱都一样,还没想好男主人选,于是男主会在看过票选结果后决定,喜欢哪只投个票,男主就是他了哟!PPPPS:不要跟我提节操,小生真的不认识那种东西···==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宇之沧皇

    宇之沧皇

    这是一部让您大饱眼福的小说,修炼?穿越?…应有尽有,只等您的赏阅。末世地球惊变,血染残阳谁怜?人类霸气何时彰显?凶魔妖海灵兽,丧尸原始种族,四海争霸,星际征伐…一切却只是个笑话。地球,只是小灵界,那上面呢?一串小手链牵起魔界,妖界,仙界…的由来,透过层层的迷雾,谁?在只手遮天。纯朴善良的少年?嗜血杀戮的魔王?现实,为何非要逼我以血荐轩辕。一个乡村的农家少年,是如何逐渐成长,为爱痴狂?亲情的无奈,友情的彷徨,爱情的感伤…我,该怎么办?迷惘?惆怅?不,我要变强,我要嚣张,我要成为宇宙之皇!
  • 总裁太渣,求放过

    总裁太渣,求放过

    顾诗小时候家境不太好,母亲红杏出墙,父亲跟别的女人跑了,在学校,同学们都讨厌她,病毒一样避开她,在她糟糕的少年时期,周兆年成了她唯一的阳光,虽然会常常欺负她,但是会帮顾诗出头,会给她买好吃的,会像主人宠爱自己的小狗一样,宠溺的摸她的头,就在顾诗全心全意的把周兆年当做拯救自己的天使时,也同样是这个男孩将她的少年时期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顾诗以为周兆年只会活在她痛苦的少年回忆里,十一年后,再度相逢,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她还是一样落魄卑微,一样没有逃过他的手掌心,可是当公子哥玩一样东西玩腻了,会毫不怜惜的丢弃……渣男X圣母女,故事略狗血,渣男前面有多渣,后面就有多虐,女主后面会变强大,一对一,HE结局。
  • 前世今生:倾情王爷追妖妻

    前世今生:倾情王爷追妖妻

    想我堂堂“美女蛇”,居然穿越到了一个飞机场小萝莉的身上!这叫咱怎么活啊!还有个“美人”整天颤着我,烦死了烦死了!“娘子......”哎呦,又来了。“再叫我娘子,我阉了你!”我凶神恶煞的比划着,跃跃欲试。“娘子呜呜呜......”某无耻无耻地卖萌。老娘受够了!神啊!收了他吧!天知道我可是美男控啊!这教洒家怎么下得去手啊喂!
  • 尸兄的逆袭

    尸兄的逆袭

    末世降临,秩序崩坏,人类陷入了绝境。丧尸来袭,宁辰不幸被咬伤,在他的世界即将变成赤红的那一刻,病毒竟在他身体中……从此,他称自己为尸兄。尸姐:尸兄棒棒哒。尸妹:尸兄么么哒。尸弟:尸兄是个小受……在人类与丧尸的夹缝中,一段逆袭,就此开始……
  •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绝世高手,一朝穿越,呵,废柴?看她摇身一变变全能,哦?嫡女三小姐被人喊打?哼,先看打不打的过再说,什么,练器师,练丹师很稀少?她随便一挥,玄器跑出来,丹药当糖豆吃,神兽难契约?她的血脉上古神兽都来求她了好么?可是,这个缠着她不放的男人是什么?她只是个平凡人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