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31

第31章 庄子论生死 (1)

内容提要:

庄子强调人应当自然、自在、自由、自性地活着。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所以反对用利害观念来对待一切。而利害之中,最为重大者,莫过于生死。能够外生死,当然能够外一切。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因此,庄子对于人的死亡所持的态度,是一种自然达观的态度。

1. 死是一种悬临状态的存在

人有生,即有死,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生死。人,不明不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还对人生充满依恋的时候,却被迫要离开,这是人生永恒的悲剧。

死是什么?死是一种结果,是人生的最终结局。然而,对于活着的人而言,死并不只是一个未来时态的东西。死的可怕并不在于它会发生,而在于它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死对于活着的人而言,总是处于一种悬临状态。这就好比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置着一块巨石,石头落下来我们就会死,但什么时候落下来,我们却无从得知。

死使生命出现停顿,使生命变得有限。但也正是死,才使生命变得珍贵,使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如果没有死,人将变得多么懒散。今天做不完的事,明天还可以做;今天不会做的事,明天还可以学。反正身后还有一个无限的永恒,就是等上一百年、一千年之后,还会有一个不变的永恒。既然时光无限,人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当人真的什么都可以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了。因为不管做什么,都没有任何意义了。正因为生命是有限的,人们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展示生命的光彩,人们才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

如果没有死,人将变得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人怕这怕那,但从根本上来讲,人只有一怕,就是怕死。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作假,只有死才是唯一真诚的;只有死才能真正检验一个人的意志、操守、忠贞。

人只有一个死,如何面对死?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当一个人认真思考生死问题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在做哲学的思考。大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生命哲学。

如何面对死?死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死只是一瞬间的事。而问题是:人只能死一回,死了就再也不能死了,就再也不能复生了。所以,重要的不是死,而是生,如何面对死,其实是如何面对生,其实是如何确立一种生活态度。

2. 死生为昼夜

儒家很重视死。在孔子看来,孝行即在于礼事生死之事。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里讲的葬与祭都与死有关。虽然孔子很重视死,但孔子认为死并不可怕,在志士仁人心目中,有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东西。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东西,就是仁与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种思想。在孟子看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人固有一死,生得其所,死得其所,方为人。

儒家高扬仁义,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兴仁行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违背仁义,甚至应当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庄子对于人的死亡所持的态度,是一种自然的达观的态度。《至乐》篇讲“死生为昼夜”。生与死之间这样一种交替,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任何力量无法抗拒的一种流程。这就像昼夜之间的交替一样,白昼之后必然会有黑夜,黑夜之后又是一个白昼。人必然有死,有死才会有生。

《知北游》讲: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之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人的生是精气的凝聚,死是精气的离散,死生之间本来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如果死生之间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流程,我们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人不能不死,每个人都会死。既然每个人都会死,既然每个人都不可能不死,那么,我们在死亡面前,就不应当畏惧,不应当害怕。

人都想不死,很多人寻求不死的良方,但不死是不可能的。永生不死不仅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可能,而且是一种理论上的不可能。

事实上的不可能,是说没有长生不死的生物,任何生物都是有寿命的。中国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最后还是得死。据说海龟可以活到三千岁,活到三千岁还会死。

理论上的不可能,是说只有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一个生物才可以做到不死,达到一个阶段之后,时间的流逝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比如说一个人由一岁长到十岁,由十岁长到二十岁,但是到了二十岁之后,再也不会发生变化。今年二十岁,明年还是二十岁,过了十年仍然还是二十岁。头上的头发一根没有多,一根没有少。只有这样,这个人才会不死。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任何力量也无能为力的。

有生必有死。既然有生必有死,活了八十岁是个死,活了九十岁还是个死,只是多活了十年而已,死始终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应当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死亡。

在庄子看来,死亡并不可怕。我们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完全偶然的一件事。世界上本来没有你,也没有我,忽然之间有了你,有了我,忽然之间又没了你,又没了我,这一切不是很正常吗?这有什么可担忧的?有什么可害怕的?

相传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发现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正坐在那里一边敲着盆子一边唱着歌。惠子见此情景就很生气,批评庄子:一个人和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给你生儿育女,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唱呢?你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庄子说:她才死的时候,我也感到难过,但后来一想,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也没有任何有形的存在,后来有了生命,有了一个她,有了一个我。现在又没有了她,她又回到了她原来的地方。这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变换一样,又有什么可奇怪的?这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养生主》讲,“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秦失是老子的朋友,老子死了,秦失来吊唁,只哭了三声就不哭了。老子的弟子很不高兴,就问秦失,你是不是我老师的朋友?秦失回答:是啊。老子的弟子说:那有这样吊唁的吗?言外之意是就这样哭两三声就完了,是不是太不尽情意了。秦失回答:我原以为老子是一个常人,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我不认为他就这样死了,他只是去了他应该去的地方而已,我们又何必过分哀伤呢?

在庄子看来,人对于死,关键应该具有一种能够放得下的情怀。

《大宗师》里讲到一个人,名叫子舆。子舆天生畸形,身体长得扭扭曲曲的。子舆虽然形体严重畸形,但子舆并不怨天尤人。子舆临死时,对他的朋友说:我这辈子长成这样一副模样,我下辈子是否还会如此呢?如此就如此吧,别说是下辈子还是这样一副模样,还会成为一个这般畸形的人,就是将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将我的右臂变成一只弹弓,将我的臀部变成一个车轮,也没有什么不可。子舆接着讲:“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得,也可以说就是生;失,也可以说就是死。生则安之,死则顺之。不以生为喜悦,也不以死为哀伤。

所以,《大宗师》讲: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生不值得喜悦,也不必为死而哀伤,也不害怕死亡,这是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是道家所高扬的一种精神境界。

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的一生在大自然的长河里,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知北游》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人的一生就像阳光从狭小的隙缝中穿过一样,转眼之间就会过去。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我们现在也讲“人生如梦”。一个人晚上做梦,梦见自己怎么样,梦见自己成为什么,醒来后发现这是不真实的,是自己在做梦。那么我们白天所做的事情,难道一定就是真实的吗?也许一样不真实,也许还是梦。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

《列子》书中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大财主,白天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他有很多仆役,他对这些仆役都不好,经常打骂他们。但是,到了晚上,这个大财主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变成了穷光蛋,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到处受人欺负。第二天醒来以后,他还是那样,还是那样作威作福,可到了晚上,又做这样的噩梦。而他的仆役中有一个老者,白天的时候当然很辛苦,但是晚上睡觉却睡得很好。这个老者也做梦,他做的都是好梦,梦见自己变成大富翁,应有尽有。一个人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是白天,一半的时间是晚上,想要晚上和白天都很好,对于财主这样的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同类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探寻古鄞

    探寻古鄞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在鄞州及周边地区的考察文集,探寻鄞州山乡水村前世今生。内容分为“古城鄞县”、“鄞东寻踪”、“鄞西觅迹”、“东钱湖畔”、“四明胜迹”四编。
  • 我跟三国抢天下

    我跟三国抢天下

    朦胧的誓言: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彼此陪伴,穿越了三国,征战是唯一的火焰,我们一起点燃,我们长发披肩,冷冷的旷野荒芜人烟,有兄弟,还有烈酒,就能取暖,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两个懵懂的少年穿上了铠甲,挺起了双肩,盼望三国梦想能实现,多少当年的三国英雄。二十年后早已不见,而我们但还为此一战,因为三国还在继续,就算已雄踞西凉,彼此却坚信总有一天会像神话一样活到2016,就在这二十年前,这世界悄悄的改变,穿越了三国,苍老的容颜,命运就此断念。
  • 契约情人带种跑:冷少快追妻

    契约情人带种跑:冷少快追妻

    【重口味一对一宠文无虐】为了帮母亲看病,一纸合约,秦素素跟了冷煜东。合约到期,秦素素打算一跑了之冷少哪能让她跑?并且还带着他的种跑!这女人简直想的美。”宝贝儿,你这三年用了我多少次,说走就走“冷少咬牙切齿。”警察叔叔~前方有人对我妈咪耍流氓~“萌宝大喊道。秦素素拉着儿子就迅速遁走!”秦素素!你给老子站住!“冷少怒吼这女人,欠收拾!
  • 快穿之抱歉,对不起

    快穿之抱歉,对不起

    一个小透明林凌出了车祸。醒来之后,系统?任务?反正没给拒绝的可能,那就接受吧。等等,招惹了这么多美男,还能安稳回去吗?事先声明,这篇文并没有那么欢脱。
  • 我滴妖孽男友是校花

    我滴妖孽男友是校花

    你有见过校花吗?校花美丽吗?你有见过男生是校花吗?精彩剧情,笑料不断,让我们一起呐喊:校花,校花,永不掉花~!等到离别季时,他们又该何去何留?
  • 就因为爱情

    就因为爱情

    苗大壮在失恋又失业的日子里,救下了一位落水老人,从此峰回路转,美女记者宋小千和富三代江雨辰同时爱上了他,政府给了他二十万元的奖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穷小子变成企业总裁,他要经历怎样的大风大浪?痴情汉最终喜当爹,他的爱情故事又该如何上演?
  • 涩食尽果

    涩食尽果

    辛蕾遇上施博文,她以为他只是个纨绔子弟,不曾想,他还是一个未婚妻死于非命的受害者。好友的死,未婚妻的死,‘死’将两人纠缠在一起。辛蕾爱上施博文,她害怕他是个玩弄感情于手掌间的人,不曾想,她于他,不是命,却跨越了生死。面对她,他愿用性命,去换取她一生安乐。前尘已逝,只愿此生会有一人,死生契阔,白头到老。
  • 妖灵之主

    妖灵之主

    妖仙界破碎,芷妖罹难之际,他借着命珠临世,只身一缕残魂遁入此间,淹没在逃难的洪流里.......北境葬魂山,南国无尽海,空桑西域莫土之渊,四界之桥回转,揭开一段千古的传说.....
  • 玉皇赦罪锡福宝忏

    玉皇赦罪锡福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爱你无怨无悔

    花千骨之爱你无怨无悔

    花千骨,她又来到了长留,她对白子画的爱,还有对长留的记忆,永远也无法抹去……“师傅,我爱你,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