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我和王宇明等几个同事痛快淋漓的玩了三个多小时的旱冰。和王宇明的PK,终于还是我赢了。不过,我们没有人在意胜负。结果与那快乐的过程相比,根本不足为道。
回到家,我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睡了四个多小时,然后就起床整理批斗大会的录音,并对照小珍的记录反省自己。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作为总算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把自己的过失,总结为五个方面,如下。
问题1:没有价值追求,单纯是为了赚钱而做事。
刘叔提出辞职时,就指出了我的这个心智缺失。我也承认,从接手智慧行公司的那一刻起,我的脑海中就两个字:赚钱。因为我觉得,赚钱是公司存在的目的,越赚钱的公司就越成功。因此,为了拒绝老爸那份叫做“失败”的礼物,我把智慧行公司的业务转向我觉得最赚钱的方面,同时又想方设法节约公司开支,推行了诸如“迟到罚款”之类的公司制度。但是,这些我自鸣得意的举措,让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公司是什么?难道真的如教科书上所说,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吗?这一刻,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说起来还真有些可笑:我在学校时被称之为天才,准确的说应该是“考试的天才”。我之所以成绩那么好,并不是因为我独立思考有多深入,而是因为我学习的懒惰态度——我从来不会怀疑书上的观点,书上说一我绝不说二。孟大夫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我就是一个尽信书的笨蛋!
如果公司不是为了赚钱,那是为了什么?公司是人的延伸,人生存的意义同样是公司存在的意义。作为社会产物的公司,直接目的确实是赚钱,但是掌握自然存在的公司,其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公司员工、公司客户的生活,为他们拥有更快乐、更健康的生活状态创造条件。
公司,不应该是一个死物,更不应该专属于某个或某几个人与团体。公司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公司所有制、员工和客户,乃至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关联体,他不是要为股东创造利润,而是要为员工、客户,乃至全部的人类,建立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问题2:不尊重人,随口骂人,把大家当赚钱的工具。
原来,我觉得一个总经理惩罚下属——骂两句,罚点款,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而现在,我明白了,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因为权力还是能力,都没有资格辱骂和惩罚其它人。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更重要的是:生活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把可能变成事实!
不管一个人是美是丑,是男是女,是缺胳膊少腿还是耳聋目盲,他的身心中都蕴藏着自然赋予的可能。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自己身心中的可能喷博而出,也要尽可能的帮助其它人达成自己的可能。我们否定他人,惩罚他人,就是毁灭生命的可能!
人活着的目的,不是满足自己的物欲和口欲,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让世界因为自己而更美好!我们怎样做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影响?怎样做才能让世界更美好?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最大化自己的影响,让每个人都为世界更美好而全力以赴!我骂人、责怪同事的做法,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不仅仅是骂人,凡是追究责任、过错,对他人枉下判断的行为和语言,都是我们插在自己身上的刺,这些刺在伤害靠近我们的伙伴的同时,也会反噬自己。这反噬不是因为把自己变成浑身是刺的“怪物”,或者在别人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恶的印象,而是因为我们打击了大家的信心和积极性,甚至让大家心含欲念故意破坏。
试想一下,有谁会在自己不喜欢的人面前,和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公司成员的想像力,好比公司的血液,一个缺乏血液、或者血液不流动的公司,离死还会远吗?
问题3:自负,瞎决策,乱指挥,从来不听取大家的建议。
我向来以为自负的人,比无知的人更愚蠢。没想到,现在自负这顶帽子竟然就实实在在的戴在了我的头上。显然,这自负,就是我一直以来引以为荣的“自信”。
自信和自负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如何在自信的同时,又做到不自负呢?我想,这其中的关键是信心的来源。自信者的信心,来源于客观事实、自然规律和原则;而自负者的信心,来源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判断。
事实上,在无限的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极其微小的存在,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为了让自己有限的洞察力帮助自己做到自信,我们唯一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敞开心扉,倾听别人的建议。对于任何建议,我们都不应该用思维进行取舍和判断。真正的自信者,绝不会呈口舌之乱,他们都是“行动”去判断。因为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建议和方法的效果,只有在付之行动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他人一开口就露出不屑的表情,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否定别人的想法,或者对大家的提议置之不理,这一切都不仅仅是对建议的无视,更是对大家热情、努力和爱心的打击和伤害,而热情、努力和爱心,这些都是公司运营、创新和生存成长不可或缺的。在些,对那些和我一样曾经无视员工的管理者们,我想说一句:在你责怪他人和下属的时候,请先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大家和珍惜大家的努力!
人贵有自知之明。经营公司失败,批斗大会上大家的发言,让我意识到,自知之明不是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说,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闭嘴,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手让大家去做!同时,当大家犯错的时候,只要不是刻意而为,或者接二连三的重复犯同样的错,我们就应该宽容。对于那些有创新的、启发的犯错,我们甚至应该给以一定的奖赏,以鼓励大家勇于创新,果断行动。
问题4:推脱责任,从来不承担自己的责任。
乌龟小贝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这八个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精力放在眼前面临的问题上,想方设法把它解决;二是,停止追究责任,更不能把责任硬加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因为任何追究责的做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吸引到找理由推脱责任上,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有害于大家相互信任和彼此支持。
公司近两年出新书速度太慢和销路直线下滑,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但我从来没有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征询过大家的建议。我一直以来做的就是指着越来越糟糕的数据,破口大骂,指责员工的工作不尽力。我这么做,除开推脱责任不说,也有让大家更努力工作的意思。但是确用了一个有害于大家积极性的方法。
有句古训是:在其位谋其政。面对生活的责任,不在其位,我们同样要谋其政。因为承担责任就是生活最有意义的事。每承担一份责任,每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的心灵都会得到成长和充实。
当我想通了这一点,我忽然意识到,父亲留给我的礼物,并非“失败”,而是“责任”——对自己生活和生命的责任。之前,父亲总是他强壮的羽翼庇护着我,不让我经受任何一点风吹雨打。我想,他一定有很多次想过收起羽翼,让我独自承担。可是每一次他又都以“儿子还小”为由,继续着自己的保护。
是啊,父母总是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儿女,尤其是像我一样的独生子女。可是什么是“大”,又什么是“小”呢?难道人的大小,真的是用年龄来区分吗?不,绝不是年龄!一个人是大人还是小孩,应该由他能够独立承担的责任来决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不管是三岁还是五岁,那么他就是一个“大人”。相反,那些没有责任心,一味的推诿责任的人,即使到了80岁,也只能岁是个“小屁孩”!
我知道,自己已经做了21年的小屁孩,如果我仍旧一如既往,一遇到问题就骂人,就受潜意识控制就找替罪羔羊,或者追究他人的责任,那么我永远也长不大,因为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是成长的唯一选择。
问题5:做事好似在变脸,没有任何原则可言。
一个人同样是一个组织,只不过组织“人”这个组织的成员是“行为”。大至九州一国,小至两口之家,作为组织,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凝聚力。凝聚力的来源,可能是目标,可能是文化,也可能是共同的利益等,但是要想凝聚力长久,最根本的要有核心原则。因此,一个人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样要用核心原则来凝聚自己的行为。
什么是原则?原则的本质是主动意识。人的行为模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潜意识行为,如很多人在紧张的时候会摸头发或鼻子,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往教室里面跑;二是主动意识行为,比如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等。无论是哪种行为模式,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只不过潜意识的行为模式,我们很少意识到背后的目的,而主动意识的行为模式,有清晰的目标追求罢了。而原则,就是选择目标的标准、行动方法的判断依据。
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遵循两类原则,一类是自然规律,它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方法是否会取得理想的结果;另一类原则是理念,也可以称之为信念、信仰。这一类原则,没有好坏的判断标准,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是否正确,而在于我们是否坚信不移,并且顺它而行。
把以上问题又读了几遍,我不禁感叹,正如小珍在批斗大会记录最后写的那样:如果不是我从来没有食过言,尚未丢掉诚信,那么我早就是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