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季节或是不同的环境下,运动量还应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时只要身体出汗,那么健身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切不可为了追求“立竿见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尤其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更要注意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
当然,健身运动除了要适量外,还应当适宜,即适合个人的特点与需要。
比如散步。当你感到懒散时,散散步总能最快地给你充电,改变你的想法。当你不知自己想做什么,又没心绪做该做的事情时,就穿上运动鞋,去公园走走。最开始你可能不情愿,甚至得强迫自己,但不一会儿你就会感觉好多了。
比如远足。远足是一种积极的放松运动,更是极好的负重训练。它充满了挑战,而且可以加深你与家人朋友的感情。
比如游泳。让全身都动起来,能加强背肌以及所有重要肌肉组织的力量,还能提高心肺的工作效率。某些水中运动还可以制造阻力,特别是划桨或带脚蹼游泳。
比如舞蹈。跳舞是一项能活动全身,释放压力的健身运动!多多尝试学一点儿街舞、交谊舞、芭蕾、踢踏舞、爵士舞、肚皮舞,等等。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既益于心又和于身,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练拉力器。这是一系列使用阻力弹簧的特殊训练,能使肌肉更有力,并且极富弹性,为你增添活力。拉力器要求全身协调合作,从而改进你的体态和平衡能力。
比如打太极。太极是由一系列舒缓有致的动作组成。这些动作要求人全神贯注,在增进生理健康的同时,还会让人变得更沉静,注意力更集中。
比如蹦床。弹跳的效果和有氧健身操没什么两样,更棒的是,它还能唤起你深藏的童心。
如此一来,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有计划的适度的健身运动后,你就可以体会到自己变得爱动了,身体也比以前强壮了,而且精力更加充沛。的确,运动会使你更加自信、活力四射。
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只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循序渐进,动静有度,就能真正达到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习惯小贴士:
有人认为登山好,有人认为游泳妙,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时尚的健身方式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一定要记住,时尚的并非都是适合你的,健身运动无定法,但必须适度和适宜,只有养成属于自己的良好的健身习惯,才能获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练习瑜伽也有伤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各种程度不一的影响。有没有一种健身运动,既能使人的身体获得健康,又能纠正精神上的不安宁和感情上的紊乱呢?还真有,那就是瑜伽。
瑜伽是一种凭借意识调整呼吸、以身体姿势达到全身平衡,恢复身体自愈能力的健身运动。美国卫生部辅助疗法中心支持的一项实验发现,瑜伽可以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的疲倦状态;瑜伽的深呼吸有助集中注意力;瑜伽完整均衡的收缩、伸展动作,则可训练全身肌肉与关节弹性;瑜伽能使练习者心情放松,身体重新获得活力。可以说,练习瑜伽好处多多。
与其他形式的运动相比较,瑜伽是一种柔和的练习形式,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每1000个瑜伽动作演示中只有2个动作有受伤的可能,相比之下,跑步受伤的概率是瑜伽的3倍。但即便如此,如果练习不当,还是会有人带着扭伤的手腕、酸痛的背、拉伤的肌肉或者其他伤痛离开瑜伽的课堂。
所以,瑜伽虽好,也要养成正确练习的习惯。
1.瑜伽练习的时间
清晨,早饭之前是瑜伽锻炼的最佳时间。
傍晚或是其他时间也可练习,但要保证空腹或完全消化以后再进行练习。大体上是饭后三到四小时,喝入流质食物或饮料可在半个小时后练习。
事实上更为具体的练习时间规定,早晨在太阳出来以前要进行练习,中午在太阳到头顶时进行练习,晚上在日落以后练习,凌晨在入夜12点时练习。不同时间要练习不同的内容,例如,早晨多练习体位法,中午多练习庞达,晚上多练习冥想等等。练习者应该选择对自己最为方便的时间,争取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练习,练习瑜伽时,身体保持正常和安静状态,如果此时身体有不适的地方或是病状尽量不要练习过于强烈的动作,也可以完全不进行练习。尽可能的多练习瑜伽,当然绝不可以超出身体的能力。
2.瑜伽练习的方法
为取得瑜伽练习的成功,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瑜伽是一种完善的科学体系,所以要求练习者采用准确的方法练习。如果不能按照规定去做,这些瑜伽练习就变成了无味的机器动作,与真正的含义背道而驰。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完美无缺的做出所有的瑜伽姿势,但他们无疑可以毫无困难地掌握瑜伽练习的要领。每个人都应按照个人的身体限度练习瑜伽,尽力而为不可强求。瑜伽练习的每一步骤到要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练习过程中逐步增加力度和难度。
瑜伽有很多种不同的练习姿势,练习时,应该一开始就结合意识来进行。跑步和跳高时,人们是在完成运动之后才有身体的感觉,但瑜伽不同,它是在开始时通过冥想和呼吸来达到某种放松的状态,然后才感受到姿势,所以,与其说瑜伽姿势是一种结果,还不如说是一种放松。也因此,如果在进行瑜伽训练之前没有正确地做一些准备练习,就很可能会发生一些伤害。比如在力量瑜伽的练习当中,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准备练习,就容易紧张、较劲,当你的肌肉不能支撑住姿势时,你的关节就会使劲,身体就会很容易受伤。
正确的瑜伽呼吸是动用整个肺部进行呼吸,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含氧量,对身心健康有明显的裨益。如果吸气、吐气的时间超出自己的极限,就很难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无论在做体式还是调息时,首先要让自己的心沉下来,静下来,让呼吸自然地进行,然后慢慢增加空气的吸入量。吸入空气量的限度以吐气时感觉到身心很放松为限。
在做瑜伽体式时,无论你的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做得好看,你都必须使自己肌肉的伸展方向正确。只有正确伸展肌肉,并在那个位置上舒服地控制一小会儿,肌肉才会得到很好的记忆,才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起到塑体的效果。
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还要学会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学会和自己的身体交流、对话。如果身体发出的信号感觉不适了,那你一定要遵从它的感受,要以自己为标准,不要和周围的朋友比较。瑜伽是最具个性化的运动,做到自己的“极限”便是到位。过了极限了,就容易造成肌肉、韧带拉伤。
3.瑜伽练习的场地
练习瑜伽时要选择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地方,尽量离开房间而选择露天的自然地;在房间中练习时应注意保持空气的流通,这对于调息练习尤为重要,要养成经常开窗透风的习惯。练习瑜伽时可以在旁边摆放绿色植物。
总之,养成了正确的瑜伽练习习惯,在快乐中伸展,在愉悦中放松,我们就能真正体会到瑜伽带来的美妙感觉。
健康习惯小贴士:
1、 选择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流通的场所练习瑜伽;
2、 争取每天都能在同一时间内练习瑜伽;
3、 保证空腹或完全消化以后再练习瑜伽;
4、 穿着宽松、柔软的纯棉衣裤练习瑜伽;
5、 身体不适时暂缓练习动作过于强烈的瑜伽。
晨练与晚练
现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在公园里、小河边晨练的身影,也成了各个城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早些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清晨》,歌中唱道“……清晨空气真是好喔喔,高高兴兴骑祝贺单车跑……早起运动身体好喔喔,身强体健智慧也增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锻炼、健身方面,许多人习惯在早晨。人们静卧了一夜,特别是老年人,天尚未亮就睡醒了,清晨早起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适度地运动,这对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对阳气升发,郁滞宣行,增进食欲,改善机体对氧气利用的功能,都会大有裨益。
的确,一提到清晨,人们总是会想到到户外活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根据个人的爱好,进行适度的运动,跑跑步,练练拳,做做操,这对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对阳气升发,增进食欲,改善身体对氧气利用的功能非常有利;再者,人体经过一夜的浅睡眠与深睡眠的阶段后,肾脏停止分泌工作,如果早上起床后进行体育锻炼,很快就会精神饱满,将有利于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这也是大部人有早上运动习惯的原因。而中医更是讲究天人合一,晨练虽然不是日出而作,但“日出而动”,也同样符合了天地运行的规律,对人的身体健康颇有裨益。因为早晨锻炼,有利于神经的兴奋,促进新陈代谢,对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处。不仅如此,晨练还对减肥和防治脂肪肝有着特殊的好处。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一些专家对人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晨练不如晚练好。
理由之一:早晨空气并不清新
专家称:第一,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同时早晨的温度低,空气中前一天的灰尘、悬浮物都会沉淀在地表附近,容易被人体吸入;第二,早晨空气上下流通不畅,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各种有害物质不容易扩散,人体吸入后容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如果早晨起来雾气比较大,这些雾气往往把空气中的杂质甚至细菌致病性的微生物吸着到任的上呼吸道以后,在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在呼吸道感染后会流到下呼吸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从而产生呼吸道疾病,因此,专家建议在空气不好或有大雾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晨练,而且还要尽量减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专家还提醒,当气温下降太快时,耐寒力、抵抗力比较差的人最好不要晨练。因为气温下降后,一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活跃,老人和儿童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理由之二:上午发作心脏病的几率比下午高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4000名有心脏病发作史的人所做的调查发现,每天6-9时,是心脏病、中风、心绞痛和猝死发作的高峰期。上午9时发作的非致命性心脏病,要比晚11时发作的心脏病多3倍左右。其原因是,早晨血液粘稠度比较高,容易形成血栓,如果在这时进行比较强烈的运动,就容易造成碰、撞、扭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早晨是肝脏中含糖量最低的时段,若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的能源--糖,将主要靠脂肪的分解来供给。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进入血液之后,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其中的游离脂肪酸,因而导致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增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心肌活动能力有所下降,过剩脂肪酸所带来的毒性,往往会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心源性休克。因此,有心脏病发作史的人,尤其要避开晨练,以下午或晚上锻炼为好。
理由之三:黄昏更适宜锻炼
从空气质量上来说,黄昏时分,大气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不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从人体的生物钟运转节律上来说,黄昏时分,大多数人的精力充足,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以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而且,人体内的糖分业增至最高峰,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了最佳水平,此时进行各种健身运动,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超负荷的现象,因此,晚练比晨练更安全,效果也更好。
此外,专家指出健身运动没有统一或唯一的答案,而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时间,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正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单心肺功能、体质状态有所不同,其运动的时间、运动频次、运动的方式也是千篇一律。晚练虽然好,但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黄昏正是一个匆忙的时刻,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回家的路上,要在这个时间段来做健身运动,确实有些不够现实。
其实,对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前一小时内,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非得晚练不可。
运动时间够不够、运动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精神饱满、食欲很好、睡眠质量佳,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以往差不多或变缓,这说明你现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非常适宜;反之,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以往多6次以上,这表示你的运动过量了,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
此外,运动量也不要一成不变,而应该循序渐进。
总之,晨练也好,晚练也罢,适宜自己的锻炼才是最好!
健康习惯小贴士:
1、做好准备运动;
2、大雾天气莫锻炼;
3、 不要用嘴呼吸;
4、注意保暖。
饭后百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