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评论人士称李娜为中国人新形象,我看这新形象就是不装的形象,就是真实自然的形象。编剧宁财神如此定义李娜:自信、阳光、很直接,是新时代的中国面孔。孙晋芳也说“我们也很喜欢李娜的个性化,内心有什么想法就讲出来”。孙晋芳还认为,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网球,让更多青少年拿起球拍,李娜带来的推动是巨大的,榜样和英雄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无形的。作为网球官员有此认识当然已经不错了。我则在李娜现象背后看到人们对真实的、自然的、本真的品质的强烈渴求和期盼,这是中国新形象的回归,也是中国新形象的重塑,用通俗话说就是,人人都不装,人人学娜姐。
为什么现在有不少人爱装呢?特别是有了一点权势,有了一点话语权后就越发装了起来。说到底还是我们有一些奖励或提拔装的机制,谁装得像谁会得到赏识,甚至加封晋爵。长此以往,便有一批会装,装得很好的人。虽然会装的人活得也很苦,有时装了一辈子也未必怎么样,但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阻碍了人才培养,压抑了拔尖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祸害大矣。
李娜的不装之美映衬出不少装之人的低俗与丑陋,李娜的自然自由生长和发展映衬出不少压抑与作秀的装之蝇营狗苟,没必要,不应该,也不值得。
于是,我更爱李娜的不装——
官员要学会为百姓代言
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真是越来越了解民情、民意,越来越与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了。尤其是方明委员的这一番话,说得明白、敞亮,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让老百姓爱听。
一年一度的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不少,说的话更多,但真说到某一个公民的心坎上了,甚至话都一样,还真不多。这倒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人家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总是比咱一般的人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有全局观,不能和咱这一般百姓一样就事论事的。但话说回来,真有一位代表委员说得和咱想的一样,你说咱这普通老百姓心里能不高兴吗?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方明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禁播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做纯新闻的目的。方明委员还说,目前各种广播、电视、电影里充斥着太多的广告,这些广告中公益性质的广告太少,商业性质的广告太多。方明说,目前低俗广告充斥屏幕,“比如那些涉性广告、女性内衣广告、涉药广告等等”。他特别提到,既然重庆卫视已经开了先河,是不是中央一套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可以不播广告,改做纯粹的新闻频道。他同时建议,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都要论证一下,是否可以不播广告。
方明代表的话真说到我心坎上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真是越来越了解民情、民意,越来越与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了。尤其是方明委员的这一番话,说得明白、敞亮,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让老百姓爱听。对于央视追求商业价值,每年大肆宣传广告标王,特别是一套节目竟然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这样庄重而严肃的节目的前后配以各种俗滥广告,人们早有非议;对于央视一套,不仅广告节目多,低俗节目亦不少的现象也充满批评。还有各地上星频道,不是相亲,就是选秀;不是打情,就是骂俏;不是广告,就是胡闹;再不就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小品在搞笑,这可怎么得了啊!这就是代表当今伟大中华民族的精华选粹吗?长此以往,电视台的钱是赚了,广告商的利也有了,而我们这些当老师当家长的是越来越难当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真的要被毁了!
特别高兴的是,方明透露,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昨天参加了天津代表团审议,“听完我的建议,他当场对在座的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人表示,代表的意见是否考虑研究一下,出台广告播放的相关管理规定”。党和国家领导对方明代表的意见给予了这样高度的重视,立即做出决定,也就是间接地对我的意见给予了肯定啊!您说,咱这小老百姓的心情能不高兴吗?
在两会上,官员要学会为百姓代言,要把民情民意带到峡谷会上,这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思想的高度和一种境界。
勇气:就是不避难,不护短
钦佩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之外,还要钦佩的就是他们客观求实的人生态度和不避难、不护短的自我牺牲精神。小而言之,这样的政协委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委员责任的担当,一个难题解决的可能;大而言之,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希望,看到了这种政治模式的生命力。
一个人或一批人对一件事有勇气,比如敢讲真话、实话和属于自己的话,在当下就已经很可贵了。在勇气之外,再有点智慧,比如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可行性的措施等,就更加难得。作为各级政协委员能做到有勇气又有智慧则难上加难,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实际的空间里,其中道理不必赘述。然而,上海的政协委员们做到了这一点。
在2010年举行的上海市政协重点促办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提案专题协商会上,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世博会期间抓食品安全的先进经验,正待继续总结经验的时候,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打断说:“对不起,我打断下,你的发言能不能少讲点成绩,多谈些问题?我们今天主要是来督促完善上海食品监督中的问题。”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有关部门的这一介绍没有得到委员们的所谓“一致认可”,委员们认为,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应该在全国起表率作用,绝不允许类似染色馒头事件再次发生。怎么样,够有勇气吧?敢打断有关部门的发言,敢质询有关部门的作为,敢不认可有关部门的汇报,敢直抒胸臆点出自己的问题,在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疮疤甚至还流脓的疮疤揭开。对发展中的问题直言、建言甚至批评,这虽然是人大、政协参政议政题中应有之意,但在你好我好他也好的氛围里,在充满一致都认可,谁都不得罪的潜规则中,上海政协委员的勇气可见一斑。
当然,仅仅有勇气还不够,尽管这勇气已经很不容易了。上海市的政协委员们还因地因时因人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比如政协委员朱邦贤说:“世博会都结束大半年了,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世博食品检查系统是否也关掉了,如果这套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有困难,完全可以先移植到全市的中小学校,优先保障孩子们的食品安全。”读到此处,我的心头一热。
我们都知道,好的方法多得是,能不能大面积推广则是另外一回事。认识不到这样一点既是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也是缺乏起码社会知识的表现。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这位政协委员提出了“牺牲自己,保全孩子”的办法,既得到了人们情感上的高度认同,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这不是智慧吗?
还有政协委员黄鸣说,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政府投入监管力量年年增加,而老百姓食品不安全感却越来越大?这就说明我们的管理大思路需要调整,食品监管人员不能成为救火队员,一定要将监管的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从销售平台抓起。这样的发言不仅切中问题要害,而且提出的办法也切实可行,真是充满了智慧啊!
我们常说生活中要有勇有谋,要智勇双全,这是很难做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特别是当勇敢者和智慧者可能都是牺牲者的时候,就更难做到。上海市的这几位政协委员却做到了,至少在有关食品安全这件事上做到了,实在令人钦佩。除了钦佩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之外,还要钦佩的就是他们客观求实的人生态度和不避难、不护短的自我牺牲精神。小而言之,这样的政协委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委员责任的担当,一个难题解决的可能;大而言之,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希望,看到了这种政治模式的生命力。对政府的监管、质询恰恰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对中国未来的真正负责。
当懦弱增加,当智慧缺失,当迎合成风,当独立稀少,我尤其钦佩上海政协委员的勇气和智慧。
敢于亮明观点,让百姓听得懂政府的话
我喜欢且有点近乎崇拜的官员是这样的官员——他们敢于直面社会,善于表扬,更善于批评,尤其是他们不整天说正确的废话,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让政府的话百姓听得懂,也爱听。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应该有自己生活的偶像。我特别欣赏当下的年轻人,歌星、影星和其他各色明星,孩子们都能一一道来,这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些成人对孩子们的偶像崇拜特别反感,我不以为然。我认为,我们现在并不是偶像太多了,孩子们有崇拜的偶像也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偶像偏窄、偏少、偏单一。似乎除了娱乐明星就没有可崇拜的偶像了,这很可怕。其实,科学明星、创业明星、发明明星和明星官员等,都可成为自己崇拜的对象。
我喜欢且有点近乎崇拜的官员是这样的——他们敢于直面社会,善于表扬,更善于批评,尤其是他们不整天说正确的废话,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让政府的话百姓听得懂,也爱听。比如,曾经的总理朱镕基、曾经的女副总理吴仪,以及我的恩师、全国政协外委会主任赵启正和被媒体广泛讨论的现任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等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官位,级别还不低,是实实在在的高官,他们更是有血有肉、与公众心相连的普通人。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不藏着掖着,旗帜鲜明,让人喜欢。
当下我喜欢的一位官员是单霁翔,他是原国家文物局局长。
“在城市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注意……又注意……”之类的话,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眼见一座座古城在建设中被破坏,却鲜有旗帜鲜明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亮明自己观点的。单霁翔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公开提出“当前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要避免八个误区”。他明确提出反对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提法,特别是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摧毁城市记忆。他公开点名批评重庆朝天门码头被拆,说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他说自己去西安感到很无奈,西安的文物古迹、地下遗存足以震撼世界,但为何用像纽约、曼哈顿建筑形式的画面来欢迎客人呢?他还举例,苏州因为修建干将路将千年古城拦腰截断,失去了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会。
在单霁翔的演讲中,很多词语可谓尖锐和直接,一反我们习惯的官场语言四平八稳,所谓正确的废话通篇。如他反对提危旧房改造是这样表述的:“在推土机下,很多历史街区被推为平地,很多传统街区被写上大大的拆字,很多传统建筑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几代成为城市珍贵的记忆,今天却被无情地拆毁。”再如:“大拆大建是场灾难,建了十多年或几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建成后还未使用就被炸掉,这些仍然能被长久使用的建筑物变成废墟,无疑对资源和环境都是一场灾难。”下面一段话更是让很多为官者心惊胆战:“一些城市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景象,实际上是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
上述这些带着火药味儿的,又是很贴近实际的话,已经被官方媒体和网站接连报道,没见单局长出来更正,可见是真的。
说得太好了!看看我们周围,几乎每天都发生着单局长所列出的八大误区之误。就北京这座文化古城的保护,我作为一个老北京和外行人深感痛心,写了多篇博文呼吁给予重视,请求别在古城内拆和建了,但一片片胡同和所谓危房因修地铁、盖高楼而纷纷倾覆。即使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使用不到二十年的凯莱酒店仍然勇往直拆。痛心啊!而那么多城市建筑官员,那么多大官小官,没有谁挺身而出,说句痛快点的话。听单局长这样直抒胸臆、痛心疾首的话可是头一回。爽!
说来归去,为官者最不怕说的、最愿意说的就是官话,就是应该怎么怎么样、必须怎么怎么样;最怕说的和最不愿意说的,就是不应该怎样和做错了你奈我何。热热闹闹的郭德纲事件,是再也明白不过的是非分明的事件,我们却听不到有关方面对郭的谴责和表态,而此前他代言的藏秘排油广告事件,至今也没有官方发言。进而言之,那么多明星代言假冒伪劣产品,同样听不到主管部门的批评。今天一个学历门,明天一个论文造假,是是非非多日,就是不见管事的人正经说一句,呜呼,总是这样,风气怎么能正?!
单霁翔的这一番话语让我对国家文物局另眼相看,对单局长心存敬意,尤为喜欢,也对我国城市保护在忧虑中看到一丝光亮。
即使单霁翔这一席话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即使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文物破坏仍有增无减,即使北京仍然在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进行曲中,骄傲着、破坏着,在摧残中自鸣得意着,我们仍然满足,因为还有明白人、明白官在说明白话。
说明白话是常识,我喜欢说明白话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