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9000000002

第2章 村味绕梁(2)

野荠菜在春天里却是大量上市的。我以前总认定它们都是在我故土的南河沿生发出来的。直到有一天,我在菜市里看见一个老农的身前用一块手绢兜着的一捧野荠菜,那些野荠菜颜色灰暗、形状萎蜷,一点都不抢眼,一点都不水灵,也没有什么人光顾它。我立刻明白过来,那些成包成筐出售的,都已经跟南河沿,跟野草陡坡,没有一点关系了。

觅得一个晴日,我带着女儿去了农村。走前,我们说好是去挖野荠菜的。因为可以到大自然里玩耍,女儿非常高兴。我们来到离城三十里的小镇,来到小镇的野外。地里的野草长出了很多,但哪里有野荠菜的踪影呢?我们转遍了田头、埂塍、塘坡,但终至一无所获。

故土、故事、故情,那都已经过去很久了。除了我们自己的记忆以外,没有谁还能领受我们的这份实情。但它是不是能够遗传呢?通过血液、脉动,遗传给我们的孩子、遗传给下一个世纪、遗传给春天和春雨轻烟的草坡、遗传给另一个心跳……能的,能的,因为春天还在,枯草还在,湿地还在,树苗还在,所有的人的真诚,也许都还在。

奇妙的红芋

合肥的烤红芋也很多,天寒地冻时,不少街头巷尾,都嗅得到红芋香喷喷的味道。孩子们不用说,大人也常常抵御不住那种热气腾腾的诱惑。

红芋是一种相貌不惊人的土物。我记得在十几年前的淮北平原,它简直泛滥成灾了。那时候“好面”不多,而红芋结得多长得快,牵三连四的。于是红芋和各种红芋制品,红芋干、红芋面窝窝头、红芋粉丝,等等,—跃而成为农家主食。早上吃,中午吃,晚上也吃;人吃、猪吃、狗也吃。在农村,用那种部队行军式的大铁锅,煮大半锅,大人孩子各垒起来一碗,夹一筷子粉丝烧白菜或者几块咸萝卜干,端到向阳的墙角下,蹲着,边唠边吃,把肚皮塞得满满的。

红芋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对孩子仿佛都有特别的吸引力。在小城市家庭的早餐中,稀粥里总爱放几块红芋,甜丝丝的,勾引人的食欲,粥里的那几块红芋,也必定成为孩子们明争暗夺的对象。大家争先恐后,大点的孩子吞食得快,小点的孩子觉得吃亏了就哭闹,得叫大人哄半天,许下愿来,才算了结。

而在农村,小孩子滚圆的挺起来的肚皮里,更是塞满了红芋。农村营养薄些,条件差些,全靠红芋这一类东西把孩子们撑起来,使他们长成壮小伙。

1983年秋天我们刚结婚不久,不一天晚上喁喁私语散步到郊外,就曾经做了一次偷儿。她放风,我潜入红芋沟子,心潮澎湃地扒起了几块红芋,揣在兜里,回到家中搞了一顿夜餐,那种美妙的享乐真叫人永生难忘。

红芋确是一种具有魅力的东西。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社会里的大部分人或许不再会有关于红芋的种种奇妙的感觉、心理和记忆了,甚至都不再知道大地里还孕育过这样的一种物产,这样一种至少曾经给千百万农民以温饱的安慰的土物。但是,我的骨骼和血液,都将记着它。

吃肉与吃蟹

我在吃上一直没有多少“文化”,讲究实用,只要大致对口胃,胡七乱八塞上它一肚子就是了,特殊情况下更是如此。

记得九十年代初有一次下乡,在狂风暴雨大作的寒夜,满身泥浆跌跌撞撞跑到五河县桑庙乡乡政府,正赶上乡里来人,食堂开饭,我厚着脸面挤入食客队伍。乡里食堂小,几拨人轮流吃。先是上面领导、后是正职副席。轮到我这一拨时,大都只剩勤杂俗务了。像我一样(我那时正饿得半死),这批人食量大,规矩少,也都是饿到时候了,大伙也不谦让,也不推挪,甚至连话都没有人多讲一句,直奔主题,坐下就吃(类乎哄抢),只听得一片骤雨急风“吧咂”声。饭是面饼,菜是红烧鱼,还有一大瓷盆清炖蹄膀。我那时头脑也还清醒,心想吃鱼费事,哪如蹄膀痛快实在;再说一桌没有一个认得我或我认得的,正可不论羞耻。遂伸筷夹了一大号皮皮肉肉卷入口中。蹄膀果真好吃,只是皮上毛发犹存,根根直竖,坚锐无比,扎得嘴都疼。心间暗想,乡下的猪,长得就是不一样,连毛都硬梆些。那时也没有挑剔,没有埋怨了,只恨不生出三五张阔盆大嘴来,一口把瓷盘咬完。骨发混杂,囫囵吞肉,吃相未必好看,甚至有点人面兽行的味道,但当时身心却都因此而舒坦了。

秋天转去了铜陵。正是秋蟹腴肥的季节,却是跟了一帮子文化人一起去的,我的心性不由也就收敛、规矩、平和了许多。但“文化”的熏陶和雕塑,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次上螃蟹,青面红螯的刚一上来,众人就纷纷议论:南方人吃螃蟹,比如是一位上海的老太太,上了开往杭州的快车,身边带着一根竹签,车到了杭州,她的螃蟹也正好挑挑净净地吃完……偏我被一位当地官员盯住说话,左耳右神,未及体会其中奥义;再说我对螃蟹,原本就没有大崇敬的心情,因为它生就腹中空空,不吻合我的功利、实用理论。及至实践,三五秒不过,我便第一个把螃蟹“吃”完,邻座都评论表扬道:许辉吃得真快!许辉吃得最快!我扬扬得意,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还可以吃得更快呢!但是散席后,我就回过味来了,那是批评我呢,暗忖改日再见。

第二天又上螃蟹,我立刻“文化”起来,先随人夹了一只横在面前,然后郁郁眼神,与之四目相对半晌,再纤纤素指,微微细齿,咂咂噤声,品得那螃蟹横蹄坦腹,三陈四醋,刹声悠远。自然这一天我是最末一个吃完,但大伙却未再给我以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见异思迁的兴趣已经转移去听一位女士的歌唱去了,我倒因此而错过了三两道好菜。

关于吃蟹,我还另有一段不忘的记忆:约十年前在天津塘沽,我大吃了一顿海蟹。那是我第一次吃海蟹,数量足,又是在亲戚家,都知道蟹性凉,须佐以酒类,美酒醉蟹。吃得也是太多了,当晚胃疼了一夜,两眼瞪天,深悔莫及。──这是吃蟹的轶话了。好东西真正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牛肉与羊肉

以前曾写过一篇小说,叫《庄台》,里头写杀狗宰牛的事,说,狗都是怎样用棒棒杀的,牛都是怎样用刀穿宰的,驴都是怎样圈起来自由喂养肉才好吃的。──那是一次淮北行的结果,其中所有的技术活,却又都是凭空捏造的。但说起牛羊狗肉,倒不能不承认一个地域的事实,就是拿淮北与江淮之间比较,同一个品种的牛羊,淮北养的就是比江淮之间的好吃些,肉的腥膻味也冲淡些,肉质更是细嫩些,烧煮起来也颇容易些。

说北方的牛羊肉好吃,在人的概念里总是有许多印证的。北方多产牛羊,又有大片的草原牧场,地球上吃牛羊成习的国家也多在北方……其实这也是有令人意外的例外的。有一年我去青海、甘肃、内蒙古,那时物产商品还相当匮乏,听当地的新闻记者说,牧区许多牛羊死后,因为腥膻异常,牧人并不食用,只把皮张取下带走,其余弃之荒原,由野物、自然、风去收拾残局。这种说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前提,但却并不影响我们对北方牛羊肉的认同。对我来说,北方,或者与淮南相比较的北方──淮北所产之牛羊肉的好吃,却是经过品尝和比较才得出来的结论。

第一次全家相聚合肥,第一次深秋在街头买了羊肉回来,本是馋涎四溢守在炉边的,没想到一锅的羊肉腥膻难咽,只好倾厕不食。起初还以为是烧煮的问题,后来问了不少淮北籍人士,大家所感略同,从此才知道了水草、地域的不同,养育出来的生物精灵,也是不相同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方的牛羊。从此吃羊肉都是回淮北宿州时从淮北带回。与合肥不同,那是一种剔骨肉,肉质细嫩,食用方便,稍炖即烂,既温胃养体,又香辣四溢,是餐桌上绝佳的好菜。淮北的牛羊肉馆遍布乡村城市,恐怕就与此有关。即使在合肥,街肆馆驿所食牛羊,也有不少是从淮北、河南、山东等地运过来的,特别是牛肉,江淮之间并不盛产,大量批进,还是来自淮北、北方。

说到吃牛羊肉,总还是有不少温馨感受的。一到寒冬,因为无法食羊,我们家就总是牛肉不断。一次采购,少则五到七斤,多则十几斤。吃牛肉并非那种整肉肌板才好吃,好吃的却正是价格相对便宜的肚肋。肚肋也有易炖易烂、粘滑可口的特点,撒上辣椒,放足胡椒、老姜、蒜瓣,在冬日里吃喝得冒汗,自是一番享受。在那种热温里,人就不难有一种满足的感觉。那种满足的感觉虽然并不单独存在,但却是极鲜明的。温辣香浓的饮食,总是给人以如归的熨贴的。

同类推荐
  • 客斋随笔

    客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之冠!读这部书,就像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热门推荐
  • 炒房撞上鬼:凶宅笔记1

    炒房撞上鬼:凶宅笔记1

    每座凶宅都有一个超级可怕的故事!炒房者买卖凶宅的诡异经历!南派三叔激赏推荐!所谓凶宅,就是里面曾经有人横死过的房子。传说这样死去的人因为阳寿并没有过完,所以会死得很不甘心。通常会阴魂不散,所以多数的凶宅一般都会有怪事发生。江烁和秦一恒是一对神秘的炒房客,他们低价购买远近闻名的凶宅,经过驱鬼辟邪之后,再转手把房子卖出去,每一次都能大赚一笔,生意出奇地好!不料,这对黄金搭档却被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巨大阴谋悄悄在他们身边酝酿,神秘的炒房合作者六指、“不是人”的合作者袁阵纷至沓来,各种凶险无比的凶宅不断出现,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很难搞定,几次濒临死亡线。此时,他们发现,自己被套进一张杀机四伏的网内!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无法破解的凶宅恶鬼和风水局,到底会不会要了他们的命?谁,才是幕后操控这一切的高人?
  • 冷情公子请留步

    冷情公子请留步

    一帘烟梦,咫尺幻境,让她结识了本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他。醒来却已身处异世,宫闱内乱,与她何干?然而命运偏偏把她牵扯上剪不乱理还乱的种种爱恨纠葛当中,移花接木?复仇?阴谋?背叛?她不懂,不舍,不忘,却做不到不恨。梳梅懒落,清茶催凉。繁华几何都将褪去色泽。在这最后的年生里,偏偏只忆得青楼把酒,几度欢畅。他的暖笑,他的琴声,他的画扇。又是一轮歌台暖响,浅浅低吟,歌落何,饮酒成昔,诀来还环。
  • 月色琉璃,与君携

    月色琉璃,与君携

    相爱却要分手(引用仙剑三)........奈何不是世间最痛苦的事
  • 我非兵王

    我非兵王

    犯我中华民族利益之外寇,杀无赦!损我中华民族利益之内贼,杀无赦!身怀旷世医术的乡村少年韩钉,为了筹集学费而救了一位身负重伤的老汉,糊里糊涂地卷入了莫名其妙的纷争,在历经了无数曲折经历之后,他才发现——命运原来是掌握在……本书讲述的是一名国家忠诚卫士生前编织的强国之梦……
  • 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

    三百五十九年后,H市遭到了重度生化药剂的感染。叶东沉睡了三百五十九年,醒来的时候,世界一切都是变了。周围的公寓变成了废墟,城市中的人类更是变成了一具具的丧尸。为了在城市中艰难的生存,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站起来和丧尸战斗!
  • 异世大陆之墨离

    异世大陆之墨离

    他是一个全能天才。他为保护朋友而死。他因此到了异世大陆。--------------------------------------------本文温馨,年上。不喜者勿入!
  • 倾世绝宠:拐个王爷回家玩

    倾世绝宠:拐个王爷回家玩

    “王爷,王妃去炸北国皇宫了!”“是吗?带上风火双卫煽风点火去~!”影卫眼角直跳。“王爷,王妃去邻国下战书了!”“呵呵,带上五百万精兵强将呐喊助威去~!”影卫十分不淡定!“王爷,王妃要嫁给妖族太子!”“反了!来人!八抬大轿娶王妃回府!!本王的女人谁敢动?!”影卫彻底捂脸遁走了!!您老这是要宣誓主权咩?!Whenshemeetsthehaughtyheswagger,willbringaboutsparkshowtoloveagain?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

    前世是她,今生变成了他,老天爷你耍人玩?面对如此结局他只有认了,还好作为一个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小王爷也没什么不好!于是一个被敌人视为魔鬼;一个被万千女人仰慕;一个被千万男人嫉妒与无可奈何的蓝夜闪亮登场!
  • 原来是神兽啊

    原来是神兽啊

    《上古卷轴·诸神篇》卷首有云:青兰之峰,有异兽焉,其状如狐而一角,生九尾而赤炎,足下金乌烈如丹火,神甚宠之,赐之以神谕,告之四海八荒。《天界·上古志》有载:神创时代,神祸起,魔族乱,远古众灵灭,神界毕。传言,找到失落的诸神残页便可召唤远古神灵,再次开启神界大门。她生而有疾,灵智不全,一次意外让她恢复如常却停止生长,然人言可畏,她不得不放弃人的身份前往妖境寻找真相。初遇他时,她还披着人皮,而他是一界之主,妖境之君。他助她化形,教她修炼,替她改命。然随镜域之门开启,前世今生,镜花水月,她已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才是她……本文中心思想:那只哗了主神的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