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过后,往往伴随着气温急剧的下降。
第二天的清晨,林辅臣起来做了祈祷,出门晨练,发觉外面很冷。于是,回屋里重新加了一件毛衣外套,拿起一把扫帚,开始打扫院子。
扫完院子,他又打扫衙门前的街道。沙尘很大,一扫尘土就飞了起来。
他的婆姨和几个娃娃,也随着起来。端了水盆,先洒上了水,等渗进地下,再扫就不起尘了。林辅臣与他的家人干得热火朝天,很快,衙门里的差役与佣人,也加入了扫街道的行列。
起早的老百姓开始还觉得好奇,自打他们记事以来,从没有见过当官的扫大街,而且还带着婆姨娃娃。于是,这些人也回家拿了水桶扫帚,扫了起来。
当太阳从东边露出红彤彤的笑脸时,整个肃州城的各条街道上,都站满了人。街道也已经被扫得干干净净。
林辅臣回到衙门,洗漱完毕,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就被涌进衙门的本地和洋行的掌柜们围住了。
“各位掌柜的,发生了啥事情?”林辅臣从餐桌旁站起来,走到了门外。
“大人,你要给我们做主唦。”
“这买卖我们做不下去了。”
“重复收税,故意刁难,让我们还咋活人嘛。”
林辅臣举起双手:“各位掌柜的,有啥事一个一个地说,不要乱。”
结果,林辅臣弄明白了,原来,经过摸底调查,海关衙门为每一个坐商和行商都办了税务登记,还采取了一个新办法,对月经营额在一百两银子以下的小商户,实行定税制。对主要经营进出口药材和日用商品的商号与洋行,采取定点定户的办法,跟踪收税。过去洋行做买卖,都是采取落地纳税的方式。还有的仗着是洋行,有不平等条约撑腰,有的就偷漏税款,导致政府税源减少,税收困难。
林辅臣虽然本身是个洋人,可他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对待华商与洋商,一视同仁,很快赢得了商户的称赞,肃州税收困难的局面也大有好转。
可是,最近各商户与洋行在肃州纳完税之后,走到嘉峪关,却被拦阻,不但要重新查验,还要再纳一次税。只是嘉峪关守卡的关兵不说是税,只是说交查验费。
华胜洋行的门市经理萨巴尔纳耶夫告诉林辅臣,别的洋行只是交了查验费之后,就可以顺利地通关了。可是,华胜洋行的药材,已经被没收了几次了。
他的话,也被施文忠和施文义证实了。在华商药材铺里,只有庆余堂的药材没被收过,其余的药号也只是交点钱而已。
他们怀疑,这些都是季朝栋在搞报复。而且,既然朝廷已经让他把收税的差使移交给海关,他却仍旧我行我素,这是明目张胆地违抗君命,实属大逆,应予严惩。
近千家商户联合写了请愿书,要求朝廷严办季朝栋。
林辅臣收下了请愿书,明确告诉大家,一定尽快把此事向朝廷和陕甘总督奏报,求得一个解决办法。
送走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掌柜,林辅臣重又坐到餐桌前,准备吃早餐。
这时,门口值勤的衙役在门外禀报,有两个俄国人说要求见。
“他们在哪里?是做什么生意的?”林辅臣匆匆把嘴里的饭咽下去,问道。
衙役回答说:“回大人,他们不是做生意的。”
林辅臣惊奇地看了一眼外面,院子里的那株桃树,桃花开得正艳。红的花蕊,粉的花瓣,还有几只蜜蜂在花朵间飞来飞去。
林辅臣收回目光,也收回了心神。见那位衙役还站在那里,便道:“他们是做什么的?见我有啥要求吗?”
衙役想了半天:“回大人,好像是做啥探险的。”
林辅臣兴奋了:“探险家?快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