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倒是不认生,呵呵。”太后欢喜地搂着孙子在怀里,亲了亲他的脸颊,喜不自禁。继而转头看向梨玉,还有她的孕身,慈爱地说道,“难为你了,本该是安静地养胎,却要你这么老远地跑来,路上还好吗?”
“谢太后关爱,妾身都好。”梨玉恭顺地回答道。
瞧着梨玉温柔知礼的模样,太后宽心地点了点头,“柔美恬静,有识有礼,吾儿真是好福气!”
“太后谬赞了。”梨玉红了脸低下了头。
“母亲哪里谬赞了?我也是这么觉得。”青雀调笑道。
扑哧一声,太后和身边宫人都笑开了,梨玉的脸更红了,转过来啐了青雀。
青雀一家的和美幸福,让太后甚是欣慰,她从前还怕儿子不是真的甘心留在西漠,担心他有朝一日还会重新燃起权势的心,但看到眼前的情形,她终于明白,儿子的放弃和甘心,全是为了守护这单纯的一家人,和这份干净美好的感情。太后对自己说道,她终于可以放下心了,而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哪怕是生命,都要送他们一家人离开是非之地,回他们自己的家园去。
皇帝书房中,众王和各大臣都齐聚一处,为的都是青雀,平时瞧着挺宽敞的书房一下子拥挤地很。而青雀,此时正进行着他六年来头一回的“述职”,小心翼翼地回答着诸人的问题。
整整三个时辰,青雀顶住了三个时辰的尖刻问题和诸多刁难,绷紧的神经终于是挺过了这三个时辰。当皇帝拉长着脸终止述职的时候,当众人拂袖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青雀除了觉得侥幸外,就是双脚发软。然而事情没那么容易结束,青雀一家一天不离开京城,危险就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当青雀正在往宁安殿回去的路上时,接到了皇帝的旨意,要与他和太后,吃一餐家宴。当传达旨意的内侍,露出奸佞的一瞥时,青雀脊背一凉,觉得大难临头,恐这次凶多吉少。内侍离去,青雀呆呆地站在广场中央,觉得劫难就在自己眼前,他却无能去避开,他悔恨自己忽略了皇帝除去他的决心,他悔恨没有推辞此行,他悔恨没有把梨玉和阿慧留在西漠,他悔恨自己没有囤积兵力……只是这一切都晚了,即使是死亡就在他面前,然他身处铜墙铁壁中,也只得迈开步子,走进去。
家宴摆在太后的宁安殿,梨玉和阿慧躲在后堂,前殿,青雀和太后,还有皇帝共坐在一桌上。气氛甚是紧张,桌上放着几道小菜,还有一只鸳鸯壶,桌上的三人都认得这只壶,青雀已经明了,皇帝此次,非杀他不可的决心,不免悲从中来,为自己可悲的命运感叹,为将来妻儿的生活担忧,也为母亲往后的处境揪心。
皇帝的近身内侍,端起了酒壶,一一为三人斟满,待内侍放下酒壶,皇帝伸手,对着青雀说了一个“请”字,青雀望着小小的酒杯,心噗通跳得厉害,伸出的手慢慢向酒杯去,抖得不停。生命即将终止于此,青雀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和不舍,也有愤恨与无奈,伸向酒杯的手,三进三退,始终走不到最后一步。而坐在青雀对面的太后已是泪流满面,这一个她亲手养大的孩子,此刻却要她亲生子的性命,还要她当着面看,太后无法承受这样的煎熬和痛苦,痛哭失声,更是自责不已,若不是她不为自己的孩子争,若不是她劝孩子放弃,青雀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毫无还击之力的境地,是她,一切错都是她造成的。青雀忐忑许久,最终是端起了酒杯,而太后却在这时一把抢过酒杯,喊道,“这酒哀家代秦王喝了,求陛下看在哀家抚育您的份上,放他们一家回去吧,哪怕没有封地,没有秦王的封号都行,只求陛下放他们一条生路。”说着太后端起酒杯就往唇边送去,青雀一把拉住母亲的手,两人争执不下,打翻了酒杯,杯中的酒洒在桌上,立刻将桌上的锦缎烧出了一个大洞。桌面还在滋滋作响,皇帝的忍耐已经到了终点,他毫无表情地对青雀说,“既然阿弟不肯喝,那么就让侄子来喝吧。来人!”
说着就有几个宫人朝后堂跑去,一把从梨玉怀里抢出了阿慧,抱向了前头。本来在后堂听着前面动静的梨玉就吓得魂魄不在,而现下的情形更是让她惊恐万分,她追着宫人跑向前殿,不顾及身孕拼命拍打宫人的手,哭喊道,“放手!放开手!把孩子还给我!还给我!”只是两个宫人三两下就隔开了梨玉,把她留在了后头,而阿慧则被抱到青雀跟前,又一杯毒酒倒在了杯中,摆在青雀面前,一边是阿慧吓得哇哇大哭,一边是满溢的毒酒,青雀无从选择,泪水湿了面颊,痛苦地皱眉,对皇帝说道,“为何?为何要逼我们一家人到如此地步?”
皇帝不回答,只是傲慢凶狠地看着青雀,继而,把眼睛瞥向了别处。
青雀无可奈何,苦涩地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向又一杯毒酒去。
“不要!”另一边的梨玉扑了出来,拉着青雀的手,哭喊道,“你去了我该怎么办?孩子要怎么办?你怎忍心要我承受这样的痛苦?你怎忍心孩子从此以后没有父亲?盈盈她还没有见过你,你怎忍心啊!”
青雀听着梨玉哀恸哭诉,痛心不已,揪着心地说道,“我怎舍得放开你的手?我怎舍得抛弃阿慧和盈盈?可是天意要如此,我又能如何反抗!我本以为我顺天意顺人意放弃所有,才换得和你在西漠的天伦之乐,却不知道这样的放弃只换来了如此短暂的几年!天要捉弄我,我毫无对抗的能力。我只求,我现在放弃性命,能换你和孩子的平安,那我也算死得其所了。”青雀说着,转过脸,对着皇帝道,“臣弟求陛下,放过内子和幼子!只要陛下能保他们平安,臣弟这就赴死。”
然,这时的皇帝忽然似忘了这一切一样,出神地盯着梨玉看,一边看一边说道,“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