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发展到终局,正是韦伯100年前的预言:“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经济腾飞尽管给社会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富足和自由,但支撑它的基本价值却蕴含着使它自我毁灭的动力。那时再总结“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关系学”该有一笔,“关系学”里的酒精更要大书特书。
耻感不在面子,而在里子:耻感之台湾
八卦化没什么不好。台湾媒体八卦化,说明天下无大事,社会进步了。
一次综艺节目上,吴宗宪盯着陈文茜的胸部看,问:“文茜姐,请问你是什么尺码的?”陈文茜反应奇快,冷冷道:“你告诉我你的有多长,我就告诉你我的有多大。”顿时吴天王就卡住了……
台上都说了,社会反而干净;台上都CUT(砍)掉了,社会反而很肮脏。列位可对比台海两岸。
耻感不在你怎么说,而在怎么做。看一个社会有无耻感,一看媒体,二看官,三看大街上的芸芸众生。
台湾同行说,只要看不顺眼就开骂,大陆的微博成了垃圾桶了。我说,是啊,因为大陆没有垃圾桶呀。台湾人问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真的不是一类人。
从《全民开讲》到《全民最大党》的“全民系列”终于停了。这是我最喜欢的台湾政治模仿秀。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走向鸡零狗碎。
记得《全民大闷锅》中有个“芒果乱报”,《壹周刊》和《苹果日报》大佬“肥佬黎”的口号是“裸体加尸体,丑闻加绯闻”,比如报纸头条会是“蔡英文的第一次”。
台湾传媒的精英派表示无奈,国际新闻和政论节目让位于八卦。搞得台湾同人到大陆宾馆看国际新闻。但娱乐八卦并非台湾传媒的全部。比如电视上还有人间卫视、大爱卫视这类宗教台,守住底线。
台湾媒体有三类生存得好:八卦娱乐如《壹周刊》,财经企管如《商周》和《天下》,时尚如《GQ》(《绅士季刊》)、《男人帮》。时政期刊则全军覆没,因为电视和网络跟进太快了。比如台湾发生超大豪雨,政论节目马上质问为什么没有预报,城市为什么水淹等。所以,台湾也没有新浪微博的空间,因为泄气口太多、表达渠道太多了。
但如果你以为生活中也百无禁忌那就错了。即便是娱乐八卦,到现实中也可能是另一回事。就像小S坐马英九大腿上聊天,可现实中人家可是个标准媳妇。
媒体是社会的反映,但有时是虚假的反映,两岸皆是。在台湾旅行,吵闹的电视,陈杂的报纸,与安静、整洁、有序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若只看媒体,你会以为这是一个地狱;若只徜徉于田间街头,你会以为这是天堂。”(《金融时报》老愚)台湾是传媒与生活两张皮,传媒喧嚣,生活淡定。大陆也是两张皮,只是反之。
八卦化没什么不好。台湾媒体八卦化,说明天下无大事,社会进步了。
近代以来到底谁代表着东方耻感文化?中国大陆、日韩、中国香港或中国台湾?只能说大家都很拧巴。人们对内有耻感,对外则可能没有。
日本人为什么不道歉?“二战”期间日本的大部分战争罪证被隐匿或销毁。本尼迪克特(Benedict)如有知,会更客观地审视日本民族的“耻感文化”。人们对内有耻感,对外、对他族则可能没有。
曾几何时,林益世贪渎案震惊台湾。与标榜“清廉勤政爱乡土”的阿扁如出一辙,这种人“有恃无恐”及“贼喊捉贼”,面子做足,贪腐做尽。台湾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台媒曾呼吁用耻感文化来反贪,学习日本,让“知耻”成为“里子”,而不只停留在“面子”。
《十亿消费者》这部改革开放的“剧透”书说,中国是一个基于耻辱感的社会。在西方,由于社会受到宗教的指引,很多控制是来自人们内心的。然而在中国,人们害怕的是被揭露,以及随之而来让整个家族蒙羞所带来的耻辱。因此,只要不被抓住,中国人做任何事都可以心安理得。
该书问,一家中国公司中最重要也最有问题的四个字是什么?—“听领导的!”
在中国,你随处都可以看到国有企业老总和政府官员穿着阿玛尼,开着奥迪……他们的月收入不过一千美元,但是没有人问及他们的资产。但凡有人质疑,指控,就会有制度上的力量予以掩盖,因为几乎所有人多少都有点不干净。
呵呵,“剧透”吧?
雅安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救灾微博回帖以“滚”字刷屏。北京遭受水灾时北京市民政局网站两个小时内收到70 000多条“捐你妹”的回帖。汶川地震导致校舍倒塌,有谁出来道歉了吗?更有甚者,如今强拆已成合法作恶的权力。
官场缺耻感,才会有如此天下奇观。
民以官为表。官怎样,民就怎样。但又不尽然。日本政府不道歉,但良心发现的日本人道歉了。
陈水扁全家缺乏耻感,但并不妨碍台湾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到庙里请神位成为街上一景,台湾社会的基本面是淡定的、有耻感的。
台湾赌风炽烈,多数人却反对开放赌场。大陆对赌场也属制度严禁,可澳门赌场活跃着官员们的身影……
台湾到处都是“一统征信”的广告,专营“劈腿抓猴”即抓有外遇者。这个社会真有这么大的外遇市场吗?台湾导游说,一个是商业情报,另一个嘛,人一有钱,小弟弟就不听大哥的话啦。
近代中国人的耻感是如何丧失的?“五四”以降,乡绅阶层被铲除,两千年道统终结,羞耻感失去护佑。这是个文化的大问题。
耻,止于耳也。有自耻、他耻之分。孔子说,“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儒家开创的耻感社会原是要求自律而非他律的。
不论是自律还是他律,最可叹的是对本族的无耻感。毒奶粉残害一代国家未来,可未见哪个奶粉企业老板剖腹自杀。“如果不被发现,可以犯任何罪。”
如果台湾是“礼义廉耻”四维不举,那么大陆则是底线问题。
尽管台湾到处都是专营“劈腿抓猴”即抓外遇的广告,但从基本面上看,台湾还是成功地从乡土性耻感转型为公民道德意识了的。
比如,公共卫生已从罚款内化为公民意识。还有汽车停靠熄火,斑马线车辆须距行人3米,等等。台湾大街上是没有多少垃圾箱的—只有减少制造垃圾,才是真对地球负责。台湾人自豪地说,我们的LV包包是用来装垃圾的。
大陆长假过后,旅游景点地面上一片狼藉。
台湾“立法院”的食堂原本对大陆客开放用餐,后因来者大声喧哗,乱插牙签,现在只许走侧门参观了。台湾对陆客公共行为的侧目,还包括抢占高铁上的博爱座,阻塞扶手电梯左侧,乱丢东西,大声嚷嚷。
要乞台湾人谅解了。你们岂知大陆所遭受的一切?先是三年饥荒,后是“文革”欺师灭祖,父子互告!
说到耻感,必提尊严。《赛德克·巴莱》(意为“真正的人”)记述的故事让汉人无地自容。1895年清朝在公海割让台湾,至1930年岛上汉人基本放弃抵抗,选择归顺。而赛德克族300勇士制造的雾社事件,令日本对台政策从高压转向怀柔。你不打是不会有尊严的。
“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相对大陆抗战片的搞笑或南京大屠杀的苟活,我们集体汗颜吧。
肥胖症与一个国家的精神委顿
时代跟着我们的身材一起走形。身材走形只是难看点,而精神的走形就是堕落了。
请看一条微博—“@王学宗”:现在的农民工,不给每天200元以上,没人干活;给200元,也不一定好好干活。他们宁愿耍,打麻将。2009年,一个装修工,每天给80、100元就有人干。这世道怎么了?连憨厚的农民工也开始变贪婪了?
网友回应1:中产阶级收入提升叫进步,农民工提工资叫贪婪?
网友回应2:现在的有关部门,不是为了服务,而是精心设计提高收费,强制收缴,从上到下都如此,农民工这样也是本能反应。
当下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垄断、两极分化、未富先懒、阶层板结。而一个国家的精神委顿呢?
80年代的中国有荷尔蒙,现在的中国只有啤酒肚。
1986年那会儿,崔健在北大唱《一无所有》,我从礼堂远处看去,小崔一席黑衣,就像一根小黑棍,当响起“我曾经问个不休……”时,瞬间搅动起现场密集的荷尔蒙。
后来,小崔变老崔了,崔健自己都向商业化妥协了。现如今谁还再来消费崔健式的愤怒?没有了,没有了。新的时代到了,没有人再闹了。
从边缘变主流,摇滚变身了,委身于商业化的怀抱。你要想混得好,怎能不招安于主流,或委身于商业的怀抱?
听崔健的一代日渐老去,他们小腹隆起,在一些怀旧场合高歌《一无所有》时,实际已有房有车,有些还有小蜜。如今,他们是“双高一粗”,高血脂、高血压和粗腰围,不复有蹦跶的力气。而新的摇滚一代在哪里?好像还望不见身影。
现年70岁的滚石主唱贾格尔(Jagger)保持着老妖精式的身段,他有7个孩子,结了3次婚,准备再生。为什么西方的摇滚歌星能成妖,而我们的歌星只长肉?因为摇滚是力气活,是肌肉,是荷尔蒙。没有了力气、肌肉和荷尔蒙,你只能身材走形。
耐克的广告叫“Make Yourself Fit!”(让自己适应!)画面是身着紧身衣的型男型女。为了保持体型,你必须强迫自己。多数时候,进步是需要一定强迫症的。
我不知道生物进化是否需要一定的强迫症。反正人类在享受汽车、飞机和电脑之后,分明是在退化。所以,“Make Yourself Fit!”人们需要广告来激励一下自己。耐克说,他们的客户不只是运动员,而是70亿地球人。
改革是需要荷尔蒙的,一个国家需要荷尔蒙,一个国家在上行期间尤其需要肌肉。
时代跟着我们的身材一起走形。身材走形只是难看点,而精神的走形就是堕落了。
轰轰烈烈的80年代越发令人怀念。因为那是闪耀着理想主义之光的年代,人人鼓足浑身的肌肉往前奔。现在,一切落停。社会阶层板结,这是一副毫无悬念的麻将牌局。
“我们单位是1/3的人干活,1/3的人开会,1/3的人待着。”这是我的一位在电力行当的老同学说的。他曾是理想青年,现在是这个垄断行业的小头头。他请大家吃饭时,还专开了间司陪房(司机用房)。他们不是不会开车,配司机是种待遇。
我曾跟白云机场“为您服务”的工人聊,据说,他们每帮客人推一次行李就收20块钱,但自己只得1块钱,其他上缴。他们都是临时工。我问机场正式员工干啥,得到的答案是:“他们就是收收钱,打打电话,看看报纸。”不只机场,水电、煤气、电信,只要是垄断部门,哪个不是二八开:二成是员工,八成是合同工。员工旱涝保收,合同工拼命干。一旦出了事故,那一准儿是临时工干的。
当前,改革的障碍是垄断利益集团。都喊要改,就是不动。社会学家袁剑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中国改革成了官僚(利益集团)发起,官僚推动,官僚解释,官僚为受益主体的改革。这种改革决定了所谓“中国模式”,从而决定了今天的大拐点—是啊,对普通百姓而言,改革多数时候意味着收钱或涨价。改革缺乏了基层创新,只有靠顶层设计了。
有人在微博上发问:再难,难得过80年代?另一位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改革是需要荷尔蒙的。一个国家需要荷尔蒙,一个国家在上行期间尤其需要肌肉。
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越往后越委顿
如今,走上中国高级领导岗位的多数是77级、78级的人。企业界虽有“92派血仍未冷”之说,那是为“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涌现出来”的那批企业家鼓劲呢。无论政界或商界,谁折腾,谁被灭。大家都怀着不干的心态,选择干点什么的毕竟是少数。假如少数人想干点什么,那么在多数不干的人眼里,这就是麻烦。
腾讯领头人马化腾提出要有大平台下的小公司精神,腾讯公司要警惕“富二代病”。全中国都呈未富先懒之态。农二代未富先娱,不进厂子只做清闲的工种,最好有娱乐时间。城二代忙着拼爹,富二代不愿接班,大学生怀有强烈的国企和体制内情结……
《新周刊》将“新锐”一词发扬光大。新锐,就是肌肉与荷尔蒙。假如没有了干劲,有肌肉和荷尔蒙都没用,更何况没有了肌肉和荷尔蒙呢。
安于现状的不只是50后、60后,其实70后、80后、90后,后后悲催,后后懒惰。一位70后的主管感慨,现在就是不知道怎样鼓起这帮90后的干劲,我们那会儿可不是这样……
90后的爹是60后,他们在平等宽容的环境中长大,期望自尊、自我,你这个70后伺候得了吗?80后被房价和结婚催得晕头转向。于是被催成悲催的80后开始怀旧。他们患上了所谓“初老症”,未老先怀旧,他们多数想起当年追的女孩就兴奋不已,却对上周发生的事记不清。
欧债危机背后是高福利养成的懒惰。地球患了肥胖症。由于过度模仿发达国家舒适、方便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正在吸收西方最差的习性。但你却没有肥胖的资本,因为没有高福利养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