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500000013

第13章 抉微索隐(2)

刘克庄《后村诗话》以为“罗隐《中秋不见月》诗‘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本于卢仝《月蚀》诗,然尤简明。”此评恐非,卢仝《月蚀》为杂言长诗,若论其主旨内容,构思风格均相去甚远。不能因为两首诗都写了月蚀,就认为罗隐本于卢仝。其实罗诗的主旨在于最后一句使用了“养蟾蜍”一典,前三句都是为最后一句张本的。要说罗诗有所本的话,则本于《淮南子·说林训》倒是为确。因为“养蟾蜍”的典故就是出于此:“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高诱注:“蟾蜍,月中蝦蟆,食月,故曰‘蚀于詹诸’。”原来罗诗是以月中詹诸比喻朝中奸佞,月中詹诸不除,望月难得清光;朝中奸佞不去,隐患未除,政治难得清明。体察言外之意大概在于讽刺唐僖宗、昭宗姑息养奸,使政治昏暗,如同“养蟾蜍”。

曹邺《老圃堂》:

邵平瓜地接吾庐,

谷雨干时偶自除。

昨日春风欺不在,

就床吹落读残书。

此诗人们往往只注意后二句风的拟人写法,还以为这是写读书人的闲情逸趣。难怪有的人说刘放的《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即从此脱出。其实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不平之气,只不过不易看出。“春风相欺”之语似有所指,并非一般的诙谐玩笑之语。之所以看不出淡淡的抑塞之意,就在于不察使用典故的作用。原来“邵平瓜地”一典,出于《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此典暗喻布衣贫贱,故后二句才有叹春风相欺,非谓一般之情趣。又如杜甫《天未怀李白》:“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汩罗”一典,即屈原被诬,蒙冤放逐,怀沙自沉之事。其取义承上联“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而来,又因自古屈赋为人推崇,因而,用此典暗含屈原、李白二人遭遇、诗才、诗风有很多相似点,可以媲美,这是对李白的高度评价。

李商隐《过郑广文旧居》:

宋玉平生恨有余,

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着临江宅,

异代应教庾信居。

这首诗全诗看来好象是在写宋玉的事,因而全诗的典故是宋玉作《九辨》、《招魂》吊屈原,以及后来庾信因侯景之乱,归江陵,居宋玉宅事。明了典故,可以明了比喻关系,因为典故是以比喻手法运用的。原来此诗以宋玉比郑广文、切中诗题。郑广文即郑虔,郑庄在长安东南,郑与杜甫同时。又以庾信自比,宋玉之吊屈原,犹已之吊郑广文。大中五年,义山自徐州还京,补太学博士,后经郑虔故居而作此诗。盖沦落文人,古今一辙,后先相望,未免有情,后人复哀后人之意也。

这种典故喻用的方法如果在诗句中连用,又会成为典故的叠喻。如卢僎《途中口号》:

抱玉三朝楚,

怀书十上秦。

年年洛阳陌,

花鸟弄归人。

此诗作于下第途中,虽然诗眼意味在后二句,但首句用楚人卞和得玉三献楚王而楚王不识宝的典故,比喻科场主考不识才,次句又引用《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的典故,同样比喻自己下第,前两句是以典故叠喻,表达对自己不第的愤慨,成为后两句的铺垫。

(2)设用

“设”即设置、假设,是说在诗句文句中,典故的使用,或设疑,或设问,或设置悬想,或假设新意。王适《江滨梅》:

忽见寒梅树,

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弄珠人”一典出于《列仙传》:“郑交甫尝游汉江,见二女,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此典与诗题切合,用汉皋神女事,则使汉滨寒梅顿生无穷意味,使人觉得此诗不是寻常的咏梅之作,赋于汉滨寒梅以人的性格,生动宛致。而典故的使用,则以“设疑”见趣,成为四句构思关键,之所以错疑寒梅为弄珠人者,乃不知汉滨春色今朝早来之故。再如唐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溪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三四两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典,而与“桃花溪”绾合无痕。武陵渔人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由是进入“世外桃源”。而常德府桃源县有桃花洞,由桃花洞则人“桃花溪”。诗中所云“桃花洞”之“洞”,借指典故所云“舍船从口人”之“口”,从而使诗句获得更深的意蕴。前人评曰“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而这一典故又放在全诗末尾,以设问作结,更能表达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称赏归隐的出世思想,读来轻灵隽永,妙有余味。唐李峤《中秋月》:

盈缺青冥外,

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

不长出轮枝?

末二句典出《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又《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此诗借月中桂树一事,设为悬想,发为奇问,月中丹桂何人所种?桂枝何以不长出月轮?所问大有屈原《天问》妙致。

王昌龄《浣纱女》:

钱塘江畔是谁家,

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

今日公然来浣纱。

末二句用了西施典故,相传西施曾于若耶溪浣纱,后为越王勾践所得,献于吴王夫差。诗中本以西施美江上女儿,故借吴王作波势,设想今之浣纱女,遇之吴王大受宠爱,何至浣纱。典故的使用,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

其余如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典故从反面设想,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样子,在咏史诗中这种对历史事件作悬想假设,使全诗构思新奇巧妙。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把典故从正面假设,于缅怀良将,称颂飞将军备边遂息边烽之外,暗寓褒贬现实之意,责其师劳力竭,边患未已者,将非其人之故。

(3)婉用

就是把用典使事同委婉的修辞手法结合起来。委婉的特征是不直言其事,拐弯抹角地表达意思,而典故的使用正是借助于这种婉转其辞的方法,从而使诗文获得言外之意。

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羡鱼”一典源自《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汉书·礼乐志》“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典故本义是称羡欣慕得鱼,后来比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此诗用此典则有了特殊的引申义,即希求得官,意欲出仕。诗题言“上张丞相”,张丞相即张九龄。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为丞相,孟浩然西游长安,作是诗欲望张九龄引荐,表达了自己从政的热情。然而这种想出来做官的愿望是不好直接了当说出来的,于是就借典故的本义和引申义,婉转曲折地表达。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之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次句典出《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旧说,天帝悯屈原流放,死于他乡,命巫阳为其招魂,这是典故的本义。然而苏诗用此典非在本义,据《宋史·苏轼传》“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苏轼在宋神宗时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调离京师,宋神宗且批示不准担任中原地区州官,而且只能担任副职,现在宋徽宗准其还京,这对一个远斥南海的贬臣来说是莫大的幸事,无异于升迁。但苏轼对这一恩遇,却不是直言道来,而是借助典故本义引申义,委婉曲折地表达,不说“帝赦还京”,而云“帝遣巫阳招我魂”,就把自己的贬斥同屈原的流放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了既渴欲北归,又倔强不屈,愤激不平的复杂心境。

(4)衬用

就是把用典同衬托的手法结合起来。典故在诗里或是被衬托的,或是用来作衬托的。

郑畋《马嵬坡》:

肃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虽亡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此诗一本“肃”作“玄”,为玄宗粉饰。其“景阳宫井”本指陈后主张丽华事。《陈书·后主本纪》:“隋兵渡江,后主闻兵至,从宫人十余人出后堂景阳殿,自投于井,及夜为隋军所执。”这是借典作衬,以陈后主事衬唐玄宗事,谓玄宗于仓卒之际,从将士百姓之请,忍痛割爱,胜于陈后主偕张丽华投井受辱,身俘国亡。

李白《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也是使典衬意,为使诗中某一意蕴更为高雅深邃,可借典故义作陪衬。“鲈鱼脍”出于《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此典义本“见机”,后遂有“归隐”引申义。以“鲈鱼脍”衬垫“爱名山”是言虽非同于张季鹰之淡泊名爵,而娱游剡中名山则更胜其一筹。

陆龟蒙《和袭美泰伯庙》“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则典故不是用来作衬的,而是用来被衬的。诗题既咏“泰伯庙”,则“让王”为典故。《庄子》有《让王篇》,述尧舜让天下事。据《史记·周本纪》泰伯有让天下之德。泰伯本为周太王古公宜父长子,理应继周位。然泰伯知古公欲立三子季历,于是亡如蛮荆,纹身断发,以让季历。此诗本旨就在欲颂泰伯让王之德,却以今衬古,以后世父子相争,骨肉相残的现实,反衬泰伯让天下之盛德,形成一种反差,余韵在颂古而讽今,斥责今之争权夺利者。

(5)反用

诗文中使用了典故史实,然而又对典故史实的意义、某些传统认识,予以反驳、辩难、否定,或者对典故史实相关材料翻新改造,推演延伸,设想置疑,或反其义而用之,从而在诗里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识见,造成一种新颖别致的趣味,在绝句咏史诗里多用此法。严有翼《艺园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

比如“桃花源”一典,自陶渊明以来,不知有多少诗文使用,于是给这一典故积淀了极其复杂,多样的含义,但总是与“世外桃源”、“隐归”有关。杜甫“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源”(《赤谷西崦人家》)是直用,正用,张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也是正用。但毛泽东“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就是反其意而用之。是对传统所谓“世外桃园”即“乌托邦”社会的否定,是对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归隐”的批判。

杜甫《空囊》“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前句典出《列仙传》言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后句出于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餐朝”,可见典故中食翠柏,餐明霞本是仙家的雅兴。而杜甫作此诗之际,疲于奔命,迫于饥寒,哪会有成仙的兴致?但诗人作诗也不能直言无食无衣,于是就反用了仙人“食翠柏”“餐明霞”辟谷升仙的典故。典故本义与题旨义的反差,使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诗人的自嘲,从反面予以烘托、映衬,形成一种谐诙、幽默、含蓄的效果。

李商隐《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盘。

末句使典评史,《吴录》刘备尝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此典用于诗则曰“钟山何处有龙盘”是反其意而用,从而破历来堪舆之说,谓形胜难凭,六朝偏安不保,写得曲折蕴藉,表达了与众不同的卓识。

西施故事,古往今来诗中多被使用。西施本是越王献给吴王的求和礼物。于是历来有一种成见,即西施乃亡吴的祸基。然而,王安石的《宰嚭》诗却与此不同:

谋臣本自系安危,

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嚭,

不愁宫里有西施。

此诗驳斥了历来把吴国灭亡的责任推给西施的“女色祸国”的论调,认为“谋臣”乃是系国家安危的根本,亡吴的祸基是宰嚭而不是西施。诗中用了西施故事,但着重就典故材料反驳,翻千古之案,同时也隐含当时谋臣不谋或乱谋的时局感慨,是政治家的卓见。

王安石另一首《乌江亭》诗也是翻案之作: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原来这是翻唐杜牧同题诗之案,杜诗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两诗用同一典故,即项羽兵败,欲渡乌江,乌江亭长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羽笑曰:“乃天亡我,何渡为?”此典出《汉书项籍传》。杜诗认为胜败兵家常事,项羽不必自刎,如能渡江,江东子弟多为才俊,可卷土重来,恢复霸业,亦未可知。王诗则专就杜诗立论,所用典故材料相同却反杜牧之意而用之。王安石从政治家眼光看来,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项羽军事上的败局已定,势难挽回,所以反驳杜牧,即使有江东子弟,未必能够卷土重来。

(6)讽用

就是典故使用同讽刺、讥讽结合起来。此法有二:一曰讽喻,就是典故与本事之间有某种相似点,典故可作为喻体。如王维作《息夫人》就是如此:

莫以今时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全诗借《左传。庄公十四年》息夫人事推演点化而来。息夫人名息妫,春秋时息侯夫人,楚文王闻其美,兴兵灭息。息妫至楚,终日不语。楚王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又据孟槃《本事诗》王维写此诗的背景如下:“(宁王)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瞩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问之曰:‘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答。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悽异。王命赋诗,王维诗先成云云。”楚文王掳息夫人,与宁王李曼夺饼师妻一事有相似点,咏息夫人是借饼师妇咏之为佳,咏息夫人以刺宁王,义正词严,切合情事,深得托古讽今之妙,故为讽喻。其余如韩拥《寒食即事》“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只用“五侯”二字,微透出典故,是借汉成帝时王氏五侯,以喻当时杨氏擅宠,着墨无多,而讽意微托。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亦是。此诗由“白符鸠”一典,则拈出一桩历史冤案,即檀道济事。檀为南朝宋名将,曾任江州刺史,后为刘义康疑忌,矫诏杀之。时人怜其冤,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宋史·檀道济传》)刘作此诗在罢和州后,是借典喻己,而讥刺八司马事。又如狄归昌《题马嵬驿》一诗全借安氏之乱,玄宗幸蜀,马嵬兵变故事,比喻广明元年黄巢攻长安,唐僖宗奔蜀事,以谢阿蛮语“这回休更怨杨妃”作结,讽嘲弥甚。

二曰讽反,典故义与诗中所咏之事不是比喻关系,而在善与恶,是与非,认识与现实,原因与结果诸方面,意义相反,形成反差,由此产生讽意。李涉《过襄阳上于司空顿》:

方城汉水旧城池,

陵谷依然世自移。

题马独来寻故事,

逢人惟说岘山碑。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经过半个多月的征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终于全部彻底地消灭了国民党残留在西双版纳的部队。从此,西双版纳解放了!千百年来套在边疆各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一个被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和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得千疮百孔的西双版纳获得了新生!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 窗外有你

    窗外有你

    你说你有过许多的痛苦。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一生的痛苦远远要多于一生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痛苦,这将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痛苦和不幸发生在一个诗人的身上,时于一个诗人来讲,这却不是一件坏事。往深里说,这或许是神谕中的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所读到的抑郁或者是惆怅的诗歌总是要多于欢乐的诗歌,就拿沸腾的爱情诗歌比较,也是痛苦的诗篇要多于欢乐的诗篇的。我以为欢乐的诗歌在写作时是一种无障碍的写作,相对来说,诗人没有太多持久的内心复杂的变化,也就缺少了一些边缘性的思考,明显的使诗歌的语言缺少了积极性、进攻性。没有了语言的积极性、进攻性,诗歌只会成为写作者们合唱中的一首诗歌。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热门推荐
  •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奉旨穿越:四嫁酷王爷

    豪门千金乔云裳被后妈设计穿越到古代西寒国一罪女身上后,又遭邪恶法师暗算,她成为一根“刺”,一种用女子身子做成的销魂刺!奉旨再次穿越后遇到了冷擎宇,传闻里的冷酷王爷。于是,恩恩怨怨,曲曲折折,真情谁付出?假意谁识别?谁知道翻云覆雨后,究竟那销魂刺是谁的祸伤?幽声叹,真真是一曲情殇凄婉唱,万般缠绵最心伤!
  • 紫灵石缘

    紫灵石缘

    她是鬼教教主之女,武功超群,擅长使毒。他俊美邪魅,与她总是牵连不断。他温和俊逸,总是处处保护她。他爽朗幽默,与她有着不一般的情感。她与他们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 邪少的爱财女友

    邪少的爱财女友

    她是一个孤儿,努力的想要活下去,为了钱,她答应成为他的女朋友,可是她从来没有想到会惹来这么多的麻烦,甚至赔上自己的一颗心。他是一个商业帝国的贵公子,为了体会平民的生活,来到一所普通学校,为了避免麻烦,他找她作他的女朋友。可是却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愿意为她颠覆他的整个世界。他们以一场交易开始,在等待货银两讫的时间里,小心翼翼的窥探着彼此,却不知道早就没有货银两讫的那一天……
  • 魔图录

    魔图录

    传闻里,谁要是获得了《魔图录》里记载封印住一个恶魔之魂的残片,滴血为盟,谁就能拥有这个恶魔的所有力量。天元,一个流浪于天涯的浪子,体内被其师父用“八索尸魂封印之术”封印住太古魔兽“三目狮鹫”,同时获得了魔图录上记载住龙魔“白厌”的残片,在这个战火纷飞,能力者倍出的年代里,以其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纠集了一个个伙伴,组建名为“月剑”的解放军团,向整个世界提出了挑战,将一个个阻挡在他前面的强敌击败,统一大陆。
  • 肖恩:缉毒特工

    肖恩:缉毒特工

    肖恩对自己父亲的死,一直放不下。通过自己的查访,找来匆匆危险,经过反复的斗争,最后,逐一解决,父亲的死因真相大白......
  •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简介:治愈萌文,当廖小寺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一条蛇身上后,她彻底的囧了。当去绍湖参加集会的时候,高冷小蛇遇上高冷九皇子和腹黑六皇子之后,开始了皇宫之旅。小寺:老天不惜让我就算是借身于一条蛇妖身上,也要让我穿越到这里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妖精之界的华丽与我何干?皇室兄弟之间的仇怨与我何干?我只是想心中不留愧疚的,不欠任何人恩情的,坦坦荡荡的在这个世界简单的活下去。欢迎加入催更群,号:197649964
  • 黑暗之神

    黑暗之神

    少年穿越到现实世界的另一面——黑暗世界!这里,丧尸围城,怪物横行,人心撕裂。这里,你的英雄联盟,我的部落。这里,拥有超过现实世界三百年的科技,却不能制造一台波音飞机。这里,成王败寇,力量决定一切。这里,有成年童话故事——美女爱英雄!天地混乱,群魔乱舞,这少年该何去何从?
  • 开国功贼

    开国功贼

    一个码头上扛包的苦力,只想着吃上碗饱饭,娶个媳妇伺候老娘。命运却一次次地将他抛上天空,然后又一次次摔下来,鼻青脸肿。历尽艰难,梦想依旧。他是巨贼张金称麾下的小头目。他是窦建德麾下的治乱能臣。他是大将军李旭眼中的爱民好官。他是唐高祖李渊眼中的开国功贼。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他自己。
  • 龙之仓良

    龙之仓良

    时空转变,生命燃烧。鹄立于山,沉浮于海,隐忍于世。异域成长,心酸自知。蛮不纯良,龙不莽仓,冥不生荒。
  • 篮球之为梦奋斗

    篮球之为梦奋斗

    之前看过大秦炳炳的校园篮球,然后发现写校园篮球的小说很少,提笔一次,看少年莫城如何怀揣梦想一步步成长,走向巅峰。本书有部分内容是作者本人所经历,写下来大家一起分享,激励有梦的青年们,共同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