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500000031

第31章 度长絮大(5)

其三,是语法上的省略中心词引起的形容词、动词或其结构活用为名词现象。如诸葛亮《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是“不毛之地”的省略,“不毛”为动词性词,代替为地。又“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漏”有人以为省了中心词,但此例实质还是“形容词”的活用。但象司马迁《报任安书》:“请略陈固陋。”里的“固陋”似乎确实是“固陋之见”的省略。

以上词类活用而造成的“借代”是古汉语特有现象。

其四,名词移用,造成的“借代”,如“朱门酒肉臭”之“朱门”,“黄衣使者白衫儿”之“白衫儿”,没有造成特殊语法现象,古今一致,如今以“红领巾”借之而代“少先队员”。只不过文言这些用法,后来成词,就有了“借代义”。

(4)诗词的借代

①突出所借词语,构成诗歌意象。

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浮香”二字借来用以指荷花,不言荷花而突出荷花的特征,因有香气,而又出于水面,所以可代荷花,但非比喻,这两字可突出荷花品质,造成意象。“圆影”是借来代指荷叶的不言荷叶,诗中不见“叶”字,却突出荷叶特征,构成意象,花影覆于清水华池,亦有高洁之意。

陆龟蒙《白莲》,也是写莲花:“素酌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以“素荫”二字借指“白莲”,突出白莲花的形象。正因为白莲“素酌”(白花),所以才为颜色艳丽的花所排斥。

②用作避实避复

写诗讲究不露,特别如咏物诗之类,诗中如要避开与题字相重者,借代之法正可使用。如韦庄《虎迹》:“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白额”二字是借代,因虎额顶白色,故借而代之。又因诗题为“虎迹”所以诗中应避开“虎”字。“白额”恰好可以避复。

李峤《笔》:“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管”竹管,用以制笔,故借之代笔,不仅避题字之复,且与下句“毫”字相偶。

又《中秋月》:“圆魄上寒宫,皆言四海同。”“圆魄”借之代月,因月圆故借“圆”字,又因杨雄《法言·五百》:“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故言“魄”,“魄”光也。可避诗题之所犯重字。

③用作与其它辞格结合

张旭《桃花溪》:“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清溪何处边。”“桃花”二字为借代,诗题为“桃花溪”,桃花为专名,溪为通名。此为借用专名指代通名之例。然“桃花”二字又有双关意义,一指桃杏花之桃花,二指“桃花源”之“桃花”,“桃花随流水”字面可作自然界桃花,实际又指“桃花源”从而引出《桃花源记》的含意。

张说《蜀道后期》:“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日月”本指天上日月,因天上日月与时光有关,月落日出为白天,日落月出则为夜,故又借日月指称时光。借代之后,又拟“日月”为人。

崔国辅《渭水西别李□》:“陇右长亭堠,山深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其中“呜咽”是为借代,此水本为陇水,《元和郡县志》谓“陇山有水,东西分流。”又因陇水流声呜咽,故借“呜咽”以代之。而借代之后却又是“用典”。《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仍旧笑春风。”“人面”,据《本事诗》当为长安城南庄园一女子。故借“人面”(面者脸也)而代人,是部分代全体之例。而借代之后,又以“人面”与桃花为比喻,以桃花比“人面”。在后两句又重复“人面”“桃花”与第二句分承,前后呼应,循环往复。

三、拟人

(卫)“移情”拟人

我国古代修辞专著、诗话文论之中似乎没有“比拟”“拟物”“拟人”的说法。至于“拟物”《修辞学发凡》所举几例,有的看作比喻也是可以的。我们在前文比喻中已论及以物比人的比喻,举王安石《梅花》为例。所以在文言修辞中似以不设此格为宜。至于“拟人”一格,在古人诗歌创作中已为广泛运用,技巧纯熟,并成为诗词写作的一种重要手法,不可不立。

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比较苏轼和章质夫同题词《杨花》时,曾一语道及这种咏物词的要害问题,说“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因为前人在评价这两首咏物词的高下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章质夫词写得好,理由是曲尽杨花之妙;一种认为苏轼词好,理由如沈谦所云,直是言情,非复赋物。现在看来,说苏词之所以好,就是说在写杨花时,赋予了人的感情,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移置到杨花中,因而使“杨花”人格化,可以叫作“拟人”,也可以叫做“移情”。前人在咏物诗的评价上,最终还是认识到,咏物诗要“托物言情”,“托物”仅仅是表层的东西,“言情”才是实质。所以,尽管章词写杨花,写得很细致,从各个方面写,说杨花飘到不同地方,飞到青林深院,飞到珠帘上,粘上春衣、绣床就描绘杨花来说,观察得很细,写出杨花的特征。而苏词写杨花也在写人“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从有思又联系到女子的梦中寻郎,最后把杨花和泪水结合起来,又写杨花又写人。所以这种咏物词就高了一筹。之所以高一筹,就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古人说“咏物诗”要有寄托,所谓寄托就是要有作者的思想、识见、情感。《明皇杂录》曾讲了这样一件事,张九龄为相,李林甫背后中伤,想让他下台,后张九龄作《归燕诗》赠李林甫,李林甫怨恨之心稍解,才放心了。那么李林甫为什么就放心了呢?原来《归燕诗》虽写归燕,却表达了自己致仕退让的思想。这首诗是:“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人,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张九龄在这首诗里实际借燕比自己,“泥滓贱”是自己出身微贱,言下之意不象李林甫贵族出身。自己虽然为相,就象燕子衔泥在玉堂的画梁上作窠。这当然是比喻,但下边却说“无心与物竞”就给燕子以人的思想情感,把燕子人格化了。从而表达了自己并不想同李林甫争权,希望他不要猜忌,不要中伤。这也就是咏物诗的寄托。

文言散文里边“拟人”的方法似乎用得不是很多,六朝骈文中有时会有一两句,如萧子晖《冬草赋》以冬草抗寒不凋的品性,来歌颂士大夫坚贞守节的品德,所采用的方法是通篇比喻。而不是“拟人”,但在通篇比喻中却穿插了个别拟人句子。如“挺秀色于冰途,厉贞心于寒道。”,赋予冬草以“贞心”,从而使冬草具有了士大夫的高尚情操,使冬草人格化,也就是把作者的“贞心”移置到冬草中了。

但像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拟人”的手法用了多处,在文中起到突出气氛,表达强烈感情的作用。此文是讽刺指斥一个利禄熏心的官迷,冒充隐士的骗子周颐的。文中借助北山之山岳、云壑、松桂。赋予人的感情,实际是作者自己的感情,当慨叹今世没有真隐士时文中用了“山阿寂寞,千载谁赏”说山阿感到寂寞,因为没有隐士作伴。当写到先前隐居北山,自鸣清高的周颐,却一旦皇上征召而“形驰魄散,志变神动”的时候,文章又用了“拟人”手法“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如有丧”,说风云凄怆愤怒,石泉呜咽泪下,山林峦冈怅然若失,花草树木都对他丧气。实际上作者把自己凄怆愤怒,失望,悲哀之情移置于物。可是到周颐做官,一味追求名利,变得比一般俗吏还厉害时,作者感到一种受骗上当的情绪,于是又一次用了“拟人”: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梦罢月,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言山岳冈陇云壑峭峰都出来讥笑、讽刺、感到被欺骗了,感到惭愧无穷,并且出来传达西山东皋那些真正隐士的评论。这一段“拟人”使用笔墨较多,把作者各种情绪、思想表现殆尽。当写到周颐要路过北山,“假步于山扃”时,又以“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的“拟人”写法,实际借北山树枝林木,表达自己愤怒,坚决拒绝周颐从山中经过。

(2)绝句的拟人构思

到了唐人诗作里边,整首诗用“拟人”手法的不多,但把“拟人”或叫移情作为构思的一种方式就很多了。

张说《蜀道后期》:“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使蜀,期至不归,遂作此诗。诗中旨趣,在于使用“拟人”手法,先说“日月”与己心相争,是把日月人格化,又说“秋风”与自己相争,先到了洛阳,又使秋风人格化。“秋风”本指季节,秋天时节,张说使蜀本应到秋天归于京城,结果秋天到了没有回到京城,就把“秋风”人格化,说先到洛阳,形己之后期。“争”字为一篇眼目,而与己争者必有人所争,于是“日月”“秋风”皆为所争对象。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为古离别之地,故知此诗是伤离别之感而作。而写离情别绪的诗作由来太多,但李白此诗烘染“伤心”二字又进一层,其特殊之处在于用拟人手法,使春风有人的感情,能知天下最伤心、最苦之事即为别离,所以春风就不使柳条发芽变青。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李白作此诗时柳未青,因托意于春风。诗人所借用的春风,原来是善解人意,能体察苦情的人,他为使人间没有离别之劳,才不使柳枝发青。这样写离别之苦,转觉苦语入骨。

温庭筠《过分水岭》:“溪水无情似有情,人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此诗借用“同行”“分头”“惜别”几字,使一路潺湲流淌的溪水,成为有情有意的同行之人。同行一夜,诉说一夜,至分水岭头当为溪水东西分流之处。故当分头,则有惜别之情。故此诗构思全在用拟人手法,而又借用“同行”、“分头”“惜别”等语,使所拟之人,与溪水之实绾合无痕。

有时拟人手法所用之妙,全在一二字。如白居易《杨柳枝词》:“勾引春风无限情”,用“勾引”二字与“春风”搭配,则使杨柳枝人格化,成为有情人。不说是春风吹动柳枝。摆来摆去,却说是柳枝勾引春风,用情人间你恋我爱来写春风吹动柳枝。

咏物诗大多采用拟人手法,而托情于物。如来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此诗人格化在于拟云为执政者,讥其徒作空言,不恤民情而为苍生霖雨,此类咏物诗意在托讽,故并不直接把自己感情移置于物。再如另一首《鹭鸶》:“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此诗赋于所咏对象鹭鸶以人的思想,因为作者要讥刺社会上那种伪为高洁而贪图利禄的人,所以就把这种人借鹭鸶伺鱼之状描写最为恰当。诗中用“伫思”“羡鱼”等字,使鹭鸶人格化,思致极佳。

因此,“拟人”或“移情”在诗词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写诗时直接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移置于物,如李白《劳劳亭》白居易《杨柳枝词》等;另一类是作者把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或认识观念移置于物,或赞美,或讽刺,如《北山移文》,及来鹄《云》等皆是。

四、夸张

(1)夸张纵说

“夸张”手法在《诗经》里边就已经使用了,如《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渭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据说这首通篇为夸张之辞的诗是宋桓公夫人所作。宋桓公夫人为卫国人,生宋襄公后而归于卫,襄公即位,夫人思之甚切,遂作此诗。卫在河北,宋在河南,而母子义不可见,因此诗中夸饰之词是出于盼子心切而为之。

而对“夸张”首先有所认识并解释的恐怕是《孟子》,在《万章》篇谈到对《诗经》的解释时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认为,“周余黎民,靡有子遗”这两句诗要根据原诗的“志”和自己的“意”来理解。“志”即作诗的事实和本意。“意”即以常情验之。据说《云汉》这篇诗是周宣王为民禳旱而作,诗人之志在忧旱灾,故每章首既言旱太甚。再以常理推之,周之黎民并非是“靡有子遗”。所以孟子以为解说《诗经》不能仅从文饰修辞、言词上去理解,要真地从言词上解释,就真得要相信“靡有子遗”这句话了。尽管孟子在这里没有给《诗经》的语言现象加上“夸饰”之类的名称,但他以为对“周余黎民,靡有子遗”的理解方法看,是完全符合我们对“夸张”修辞现象理解的,一是为文的本意,二是常情事理。

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有《语增》、《儒增》和《艺增》诸篇,“增”,即为夸张。其论夸张,则于孟子又有深入。

同类推荐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这些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本书用晨诵、午读、暮省的编排方式,对唐诗进行新的解读,点明唐诗对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使孩子会背唐诗,更会用唐诗。
  • 做生命的船长

    做生命的船长

    本书通过剖析人生这场艰辛之旅,进而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它让我们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并以此来丰满世自己。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热门推荐
  • 冷酷王爷:王妃不倾城

    冷酷王爷:王妃不倾城

    她只是一个地痞流氓身边的一只狗,人生处处倒霉,没爹疼,没妈爱,人尽可欺。意外穿成了与她同样有着悲惨遭遇的相府四小姐的身上,从此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美食,美男,宠爱一把抓。如果这是一个梦的话,那么这辈子都不要醒来吧!但是能不能不要把这个讨厌的七王爷放进来!!
  • 颠倒男女生

    颠倒男女生

    天边一道绯红的晚霞,给张倩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她,真的美极了。她看了王妍好一会儿,开口说:“王妍,我很喜欢你”。王妍心里一惊,难道,她看出我的真实身份了?“你别误会,我没那方面的倾向,我只是觉得和你在一起,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突然间,王妍的心好痛。为什么?为什么当我还是男孩子的时候,你从来都不曾注意过我?可是现在,我已经没有权利再去追求你了。
  • 路已陌心微凉

    路已陌心微凉

    叶小暖还是走了,她没有留下任何消息。就好似一阵风轰轰烈烈的来过,却无声无息毫无留恋的离开了。.....说不伤心那是假的,待了那么多年的城市,爱了那么多年的人,终究不过水中镜花。上官允浩,是她无法愈合的伤口。遇上他,是她逃不掉的劫。爱上他,是她这辈子犯得最大的错。离开他,却是她二十几年以来最艰难的决定。或许有一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身穿白色长裙戴着黑色墨镜的女子倔强的仰望天空说:“他不过是我的似水流年。”而她是他遗落在天涯的花。相识,却似陌生人。相恋,却永不相见。
  • 都市之极品护卫

    都市之极品护卫

    【火热激情】身负异能的他却被一步步拉入了一场阴谋当中,杀戮,残酷,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马大发凭借着超强的实力屹立在都市之巅。新书《都市之神级透视高手》与你有个约会~~(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六月风走街串巷

    六月风走街串巷

    “我破相了······呜哇哇······”乔陌璃放声大哭起来。她才不管什么淑女形象呢,她现在沉浸在破相的悲伤中无法自拔苏言顿时慌了,立刻递出一张纸给他:“你······你别哭了”乔陌璃一听哭得更大声了,破相了啊!苏言开始恨自己为什么不会安慰人了,他转念一想“你要是再哭下去,伤口可是会感染的,到时候你就永远破相了”乔陌璃马上不哭了,还有几滴眼泪留在脸上苏言用纸替她把眼泪擦了,轻轻叹了一口气:“都多大的人了,还像小孩一样”黑道少主毒蛇少年苏言与乔陌璃的虐恋故事当初我会耍小脾气会无理取闹如今我只学会了成全与谦让
  • 绝地重生:首席全能师

    绝地重生:首席全能师

    她是现代的顶级杀手,遇到异界的一具尸体。当她变成她,说什么废物,那那都是废话。一个超强男寄居她体内,她步步升天,最后俯首看着一切,她就是王,她就是强者,你们不能说不。
  • 樱花树下,落樱飘雪

    樱花树下,落樱飘雪

    你的声音,樱花绽放这条街道,无论几次!。。。。。。。。。。
  • 屌丝要修仙

    屌丝要修仙

    生在红旗下,活在都市里无财,无侣,无靠山……——我是屌丝。但,老子不服!屌丝,要修仙!
  • 总裁霸上:强势回归

    总裁霸上:强势回归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能让他视如生命。他是寒冷如冰却让人为之疯狂的冷酷总裁。世人皆说,她与他不配,她只能在低处仰望他。她只能仰望他?不,她要的是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给我五年,五年之后,我来找你。”他本以为这只是她想躲他的理由。谁知五年后,他只能用宠溺的眼神定定的看着挂在自己身上的某人。“女人,这次我不会在让你离开我。”
  • 王妃难追:逆天妖孽小姐

    王妃难追:逆天妖孽小姐

    来自22世纪,从4岁起就被培养成为金牌杀手&特工的她,穿越到这里——龙腾大陆,邂逅了身为王爷的他,慢慢坠入爱河……(而女主还不知道)可是,一个个误会、更多“爱情破坏者”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是离开,决裂,还是……看到介里,有木有兴奋捏?更多精彩,尽在文中~(本文略虐,但是绝对1V1,男强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