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500000004

第4章 修辞杂说(4)

从鉴赏的角度去感悟文学作品词语选择锤炼过程,你就会觉得,大凡这些“响字”“活字”,多是对作品中已有形象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富有表现力。王安石《泊船瓜23州》这首诗本来写得平平,可是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用得好,使全诗大增其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据宋洪迈《容斋随笔》说,王安石曾经把这个字先后改为“到”、“过”、“人”、“满”,最后敲定为“绿”字。“绿”字为什么好呢?从句法看,“绿”字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绿”字既是一种动态,它包含了随之而来的生动情状,即江南春色的活跃。一般的“绿”字,只是一个颜色词,用在句子里它往往是单向的,如“绿草”“绿阴”。把“绿”字当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来用,就不是单纯的颜色词,也不是单向的。这个“绿”不仅具有内涵更为丰富的颜色,它还包含着一种缓慢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且这个“绿”还是多向的,它一头连着“春风”,一头连着“江南岸”,是“春风”又一次使“江南岸”变绿了,因而我们又对“春风”这一难以捕捉的形象感觉到了它的形象,它广大无边,它威力无穷,它一年一度,它是一只创造改变自然的巨手。

一个实词,是概念意象的结合体,当这个实词未进入诗句时,概念和意象是浑然一体。当进入诗句,无论是诗人的形象思惟还是鉴赏者的形象思惟,意象就逐渐显现了。在语言的层面,由一个个的词,组合为诗句,构成一首诗;在文学鉴赏的层面,是由一个个的意象,组合成为意境。旧体诗有一种修辞手法,有人把它叫“列锦格”,有的人叫“体词块状铺排”。是说为了诗句表达的需要,把几个既无语法关系又无逻辑联系的名词放在一起,凑成一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早行》),“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凉州词》)。这些并置成句的词语,虽然是一些各自独立的意象,但当我们读完全诗而你又具有鉴赏者的社会阅历、文学修养,就会对这些意象进行重组、整合,原来意象间所留下的残缺空白也会添加补充上,形成一幅幅完整生动的画面。即以温庭筠《商山早行》为例,原诗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因为从诗题,以及诗中“晨”、“征铎”、“客行”、“山路”、“驿墙”、“思杜陵”这些词语已经告诉我们,这诗是写诗人在商洛山中早行,以至“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不成话,但在鉴赏者的形象思惟里会把这些意象组合成“山中早行”的生动形象:旅人住在山中茅店,听见鸡鸣就起床。看到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准备起程。等到出门过河走在板桥上,才看到桥上落了一层霜,霜上已有足迹这说明还有更早行的人。“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把“杨柳”、“河岸”、“晨晓”、“秋风”、“残月”几个词语并置起来,还是一些未经组合的意象。但是,我们把这一句放在《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词时,这些独立的意象经过重组和补充,就构成一个意境,成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原来这是词人想象在与恋人帐饮执别之后,已是兰舟,临岸,酒醒梦回之时,而时值晨晓,但见秋风萧瑟,杨柳疏疏,一弯残月当头高挂,使人感到无限凄凉,一派冷清。所以,寻常词语人诗就不寻常了。“闹”字是一个普通动词,它通常是用来形容人的活动状态和热闹场面的,如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陈与义《人城》:“平生厌闹市,快意三家村。”鲁迅:“旧帽遮颜过闹市。”这些“闹”都是说街市的热闹、不平静的。但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的确,诗中用了这个闹字,使我们感到杏花满枝,春机盎然,春光无限。“春意”本无所谓“闹”的,说“春意闹”这是一种拟人化的用法,使“春意”补充了很多的意思,内涵丰富得多了,所以说“境界全出”。

除了寻常词语艺术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还与修辞格密切相关。吴士文先生《修辞讲话》把有一类辞格如“比喻”、“比拟”、“移觉”、“夸张”称为“描绘体”,这类辞格的特征、成因、功能即与形象有直接的关系,是描绘对象体的形象的。其他修辞格也往往与形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比喻在描绘对象即本体时,必然要引入一个新事物即喻体。本体、喻体的特征千差万别,一点相似即可作比。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用水比喻一个人的思想修养,用浮物来比喻写文章的言辞技巧,似乎看不出相似的地方。可是下一句“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给我们引入水浮物的形象,用这一形象比喻抽象的写作文章的一个道理。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是比喻,又是通感的修辞格,把琵琶忽大忽小宛转变化的声音,由听觉诉诸视觉,用形象比喻,一会儿是急风暴雨的雨点打下,一会儿是情人切切私语,又如珠玉落盘,花间莺啼,冰下流泉。从这些生动的形象里又感觉到各种声音。再如,比喻的喻体本来是描绘本体的,可是喻体的有些特征我们并不大注意,容易忽略。正是因为本喻体的相似点,从本体反馈给喻体,让我们反而对喻体的特征更加关注了。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以“浮云”比“游子意”,以“落日”来比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的。但是我们对“浮云”“落日”的形象特征,因为诗家用得多了,逐渐淡化、模糊了。现在我们鉴赏这首诗,不能不考虑这个比喻。为什么用“浮云”比喻“游子意”?从“游子”反推到“浮云”,原来游于是飘泊四方,行踪无定的,用“浮云”作比正是取“浮云”随风飘荡、游移无根这一特征的。从“故人情”反推到“落日”,是说诗人与故人依依惜别,不忍离去,用“落日”作比正是取意于“落日”的冉冉西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这一特征的。杜甫《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这两句是拟人的写法,予物以人的感情,岸边飞花本无所谓送客,现在诗人感到如同来送客的人。这一方面反衬了世道冷落,诗人孤独,也反而使我们感到飞花舞人的形象。燕子本无所谓语人留客,说它“语留人”也是拟人。但正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反而使我们更加感到燕子呢喃的叫声,绕人飞来飞去的影子,似在留客,真是人不如物啊。

其次,在文学鉴赏中,运用修辞可以使鉴赏者多方联想,驰骋想象,进入艺术世界,获取审美愉悦。联想和想象都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心理机制。联想是头脑中由一个表象,向另一个表象的移动。在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中,是由一个意象或意境向另一个意象或意境的转移过程,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比如我们由秋天想到菊花,由菊花又想到陶渊明,由陶渊明又想到饮酒等等。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唤起多种意象或意境。比如我们看到落日,头脑中有落日的影子,待我坐在家里不看落日时,也可以想到落日的样子。其实联想和想象往往浑然一体很难分清。朱光潜先生在谈到联想时,把联想说成是一种“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是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人黄泉”。然而在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却并非是“天意的,飘忽不定的”,而是一种可以由意志控制的,即由甲到乙,由乙到丙的联想相承,是以必然关系为线索的,是有一定的方向的。这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联想,受作品“题旨情境”的制约,与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相关。如前所说的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当我们进入这首诗的审美联想,这种联想并非是“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胡思乱想。原来这两句诗用了“列锦”的修辞格,就不能不从“鸡声”想到“茅店”,从“茅店”想到“月”,又从“板桥”想到“板桥上的霜”,从“板桥上的霜”又想到“霜上的足迹”。而当我们在揣摩诗的主旨,知道了写诗的背景,又从诗题“商山早行”又知道这是在商洛山中一个早晨的时空下,诗人起早赶山路。于是这“鸡声”“茅店”“月”以及“板桥”“霜”都不是一般的意象,比如这“月”不是半夜或傍晚的月,而是商洛山中的晨月,“鸡声”是山间旅店的鸡声,“板桥”也是商洛山小溪上的板桥。这种列锦格引发我们的审美联想是一种“相近联想”,即“茅店”“鸡声”“板桥”这些意象都是在同一时间、空间下的意象。据《晋书》记载,谢安叔侄尝内集,俄而雪骤下,谢安问:“何所似也?”谢郎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于是谢安以道韫诗为好。过去讲这则故事,都没有说出谢道韫的诗好,好在哪里?谢郎的诗不好在哪里?现在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衡量,两句诗的好坏,恐怕主要是它留给人的联想不同。这两句都是比喻,比喻引发人的是一种“相似联想”。用撒盐来比喻下雪,不能说不切,不能说不像。但是只要我们稍加联想,天上撒盐,你朝天看去,这盐就会撒到你的眼睛里,那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因此,以“撒盐”比“下雪”的修辞格引起的联想是一种极不好的感知。用柳絮随风而起比喻下雪,使人很自然想到柳絮的轻盈飞扬,又因而想到春光明媚,惠风和畅。也有人写下雪的诗是“想是玉皇请宾客,厨房连把煺天鹅”,这诗的构思也是很奇特的,想象也是够丰富的,用煺鹅毛而鹅毛从天上飘下比下雪也是很恰当的。但这样比喻马上使人想到杀鹅、拔毛的残酷,不禁生畏,破坏了美感。

同类推荐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优雅

    优雅

    这是一本实用且温暖的散文集,每个女人都可从中受到生命的启发。曾有法国时尚界泰斗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撰著《优雅》,畅销欧美;今有中国NO.1的时尚杂志女主编晓雪,以感性的语言,诠释“优雅”的真谛。她说: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柔而不娇、坚而不厉的品性气质,优雅是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本书为ELLE主编晓雪所写关于女性的散文集。文字隽永,涉及护肤美容、打造风格、炼就气质以及对生命的关怀诸多方面,由内而外打造优雅女人,非常实用,并且温暖。所有的白领女性、职场女性,看后相信都会有所启发和认同。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玫瑰玉律

    玫瑰玉律

    混合了言情和幻想的作品,集中了幻想的世界文学的特质
  • 巫妃驾到:魔王狂追妃

    巫妃驾到:魔王狂追妃

    她转世之后,成了一个废材?没事,废材也可蜕变为天才!……一场局已经布下,究竟能否成功胜利?局中局,到底谁才可信?是谁?一直在幕后操纵着一切……
  •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本书从定位、职场、创业、竞争、惜时、防败、理财、交际、激情、借力等,告诉那些想要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循规蹈矩的人,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前期注重积累的人。相信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你一定能够信心满满地踏上人生征途,去缔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星零

    星零

    黯然离去,亦是新生活的开始,强者不应被禁锢而被埋没泯然于此,上天赋予的使命正等着他,去完成。我!不信天,不信命运,没有人可以主宰我……。如果有!那就是我,一个为自己而活。漫步在蓝天下,我向往自由,却被禁锢在更大的包围圈中,何时……何时才能走出。
  • 新唐书纠谬

    新唐书纠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书志

    洛书志

    上古之时,女娲抟土造人,人族踪迹始现于洪荒大地。然此时巫族霸绝四方,万妖横行天地,弱小人族在强敌环伺下顽强生存。数千年来,一代代人族前赴后继,用双手争得一番生存空间。历经百代积淀传承,厚积薄发。然而天地突生异变,局势骤变,巫妖二族步步紧逼,人族存亡危在旦夕!且看人族少年燕洛,如何一步步通悟大道,登临绝顶,以万世不朽之姿,镇压巫妖,率领人族定鼎洪荒!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马林重生为15世纪末德意志地区一个刚被赶出家门的流浪骑士,全部家当只有一匹战马、半套哥特式板甲和一杆骑枪。但幸运的是,他正好赶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刚开始创建德意志雇佣兵的年代。于是,他毅然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一枚,靠着网上学来的半吊子军事知识,组建自己的佣兵团,大战法国骑士和瑞士雇佣兵,打下大片领土,自己当主公……一不小心,马林混成了德意志佣兵界的王者,连皇帝都求着他……此外,马林还派船只“尾行”达伽马船队,去了印度,开始参与海上贸易和殖民地的争夺……
  • 白槿晨

    白槿晨

    男友不爱自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闺蜜的陪伴能让她走出失恋的阴影吗?对于一个关心自己的暖男,她会动心吗?为了闺蜜,为了忘记那个抛弃了她的他,她选择和闺蜜一起离开这个伤心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和闺蜜一起生活。
  • 回到古代和成吉思汗争天下

    回到古代和成吉思汗争天下

    一个屌丝职工生,回到宋朝末期,凭借一把钢弓,崛起于草庐,荡平亚欧,引领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