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5500000029

第29章 左宗棠对甘肃经济社会环境的整治(1)

左宗棠“度陇后,兵事繁杂,又兼以饷事、屯务、转运、荒政,万端并集”《左宗棠全集·书信》(二),第212页。,大有“日不暇给”之感。但他总是能够从最紧迫、最切要的时务入手,为地方除害、为百姓谋利、为时政去弊、为甘肃发展开创生机。左宗棠从严禁鸦片、赈济灾荒、兴办商贸、整理财税等方面对甘肃经济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治理,即是其为民谋利、为地方兴利、为国争利思想的体现。这些整治措施,也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创造了条件。

(一)禁鸦片

左宗棠作为西北地区的军政总管,曾在甘肃厉行禁烟,推行了一系列清除罂粟、禁吸鸦片、根治烟祸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左宗棠成为晚清继林则徐以来又一位厉行禁烟的政治家。

1.左宗棠在甘肃严禁鸦片的原因

(1)左宗棠认为种植罂粟、吸食鸦片的恶习使西北强悍的民风受到严重的摧残。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时,秦陇烟毒泛滥之严重,危害之惨烈,使左宗棠触目惊心。正如秦翰才所记述的,左宗棠“一脚踏进潼关,第一件事,使他害怕的:西北刚劲的民风,不料已变得奄奄没有生气”。回民起义发生以后,许多汉民由于吸食鸦片,在战乱中不仅“颓唐的精神鼓不起他们的勇气来自卫”,进行自我保护,有些“瘾君子”“便是戈矛已杀到了门首,也常因为懒得动弹,不能及时逃避,终于束手就屠”《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79~180页。,死于非命。“揆厥祸始,实鸦片流毒有以致之。”《左宗棠全集·书信》(二),第194页。基于此,左宗棠把种植罂粟、吸食鸦片看做是西北民风由强悍而颓废的致衰致乱之源,决心予以根除。

(2)左宗棠认为种罂粟给甘肃带来粮荒,严重影响了西征的顺利进行和西北大局的稳定。左宗棠认为,西北用兵,粮饷是关键,而筹粮又难于筹饷。在甘肃时,清军常因粮食采办无着而乏食。左宗棠为军粮问题“日夜焦思,寝食俱废”。1875年,左宗棠奉命西征,收复新疆时,因在甘肃采办军粮无多,清军甚至不得不背着生红薯进疆《左文襄公在西北》,第93页。军粮难办,左宗棠认为是罂粟种植过多所致。要想就近解决军粮,势必禁种罂粟。当时,甘肃生产的鸦片被称为“西土”,可与国内的上等鸦片“广土”相媲美,且尤其以凉州和甘州一带生产最多、品质最浓。甘肃的其他州县也多种植罂粟,所占用的耕地,都是土质肥沃的田地。甘肃向来被认为是贫瘠的地方,战乱之后,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民穷财尽,可谓“苦甲天下”,存在严重的粮荒。尤其河西地区,在被左宗棠确定为给西征大军就近筹粮的主要地区之后,各地广种罂粟,并且占尽膏腴之地,无疑成了当时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管从解决老百姓口粮的角度,还是从维系西征大军粮源的战略高度着眼,都必须要推行禁种罂粟、禁吸鸦片的政策。

(3)光绪三年(1877年),西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大饥荒,吸烟之徒“其死较常人尤易且速”《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333页。,鸦片烟毒的危害进一步显现,这更促使左宗棠下决心禁烟。在这次大灾荒中,甘肃庆阳府一带饿死了很多百姓,左宗棠认为这是鸦片毒害的结果。因为烟民的身体都比较脆弱,特别不能挨饿,所以,“真为饥馑而死亡的,十之八九倒是烟民”《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80页。更可气的是,烟民们领到政府的救济款,不是去买粮搞生产自救,而是“先换烟膏过瘾”《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367页。,真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筹粮救灾搞得左宗棠焦头烂额,因为“栽种罂粟过多,宜谷腴地半已化为妖卉,故出粮日见其少”《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3页。“庆阳府诚然是旱荒,可是他的邻境宁夏府没有受灾。况且宁夏本是产粮之区,该可以把宁夏余粮筹一些来救庆阳的饥荒。而事实使左宗棠更为失望和生气。宁夏府并没有多少余粮。原来宁夏大多数的良田,都栽着罂粟,到处开着娇艳的罂粟花了。”《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80页。因此,左宗棠认为,甘肃的饥荒与动乱,“其受弊之源实由广种罂粟而起”《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332页。,于是,他把拔除罂粟与镇压饥民暴动,以及办赈救灾同时并举。

(4)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谕令各地禁种罂粟的法令给左宗棠以政策支持。同治末年,左宗棠由于倾全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虽曾多次强调禁种罂粟,但并无多少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之当时全国其他各地几无禁烟之说,禁烟活动缺乏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舆论监督,禁烟只是左宗棠的个人行动。左宗棠看到,在自己的管辖区,数年以来,虽经屡颁禁令,种植罂粟者只是“稍为敛戢,然乡村偏僻地亩,偷种者尚多。其杂植豆麦间,图免查拔者,尤复不少”《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3页。查烧外来烟土也是“为数无多”。至于销售、吸食鸦片者,则几乎无所触动。光绪初年,陕甘回民起义已完全失败,左宗棠对禁烟问题可以腾出手来着力加以解决。尤其是光绪二年十二月清政府谕令各地禁种罂粟法令颁布,并将其定为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内容之一《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3页。这一措施正与左宗棠多年的禁烟主张相一致。给左宗棠在西北禁烟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成了左宗棠在甘肃放手禁烟的尚方宝剑和基本动力之一。

2.左宗棠在甘肃禁烟的措施与特点

(1)发布谕令,宣传禁烟的意义,造成有利于禁烟的舆论环境。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发布《禁种罂粟四字谕》,揭露吸烟的恶果,宣传禁烟的好处,开始了其在甘肃的禁烟行动。这篇禁烟告示用韵文写成,刊印散发,广为张贴传布,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告示说秦陇“恶卉繁滋,废我嘉谷”,烟毒泛滥,致使“农辍耒耜,士休卷轴,工商游嬉,男妇瑟缩”,“家败人亡,财倾命促”。告示最后说,种烟吸烟之人,罪在不赦,要求各地“罂粟拔除,祸根永劚”《左宗棠全集·札件》,岳麓书社,1996年,第587页。与此同时,左宗棠又下令将违禁种烟地亩丈量充公。安置回汉难民,也要求他们“为农者不准栽种罂粟”,“为商贾者不准贩运鸦片”《左宗棠全集·札件》,第595页。

(2)命令陕甘各府州厅县官员,会同当地驻防清军明察暗访,严禁种植罂粟。光绪四年(1878年),新疆收复,左宗棠随即在甘肃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具体做法是“随时轻骑赴乡搜查,月凡数至。遇(种植罂粟)整段地亩,一律翻犁灌水,其杂植豆麦间者,亦且锄且拔”《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3页。,务必做到根诛净绝。“查拔不力者,随时撤任撤委,或从严申饬,其趋事勤奋,随予存记,以示激劝。”《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4页。还要求各地必须按月据实报告查禁罂粟情况。同时重申,凡种烟地亩,一律充公,并对种烟民户,实行“杖责枷号”《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7页。另外,又准许府厅州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形,自定禁烟措施。例如秦州知州谭继洵(谭嗣同的父亲)的做法是,先禁冬种,后禁春种,又于每年二、三月间,饬各州县官带着乡总(相当于乡长),厉行查禁。对于乡总,酌给口粮,夏初结报,再派员踏勘。如发现查禁不力,便把乡总斥革,州县官惩处。同时,又劝导植桑,以代替罂粟。例如,抚彝厅邀集境内三十六渠的农民代表,吩咐他们,各就所管地段,督同乡保先行检查一次,传达禁种罂粟的命令;到来春再巡视查报,并以十户为一个联保单位,鉴定协议,相互监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左宗棠的赞扬。

(3)严禁外来鸦片流入甘肃销售。左宗棠在甘肃禁烟,着重于消灭烟土的来源。因此,在注重铲除当地所种罂粟的同时,也要遏止由外地贩运来的烟土。左宗棠颁布命令,查出凡由川滇等地贩运来的烟土,一律焚毁。外国烟客贩运烟土入境,一律勒令折回。如已卸货,由官府查封,归客贩自己看管,仍限期出境。如把烟土再偷偷转运入内地贩卖,追出焚毁,厘卡对于过往西北的货物,查出夹带烟土,也一律焚毁,不准抽厘放行。对于士子要求更严,“其赴省乡试士子,如敢夹带贩卖,希图渔利,则获咎尤重”《左宗棠全集·札件》,第469页。对于正在磋商中的中俄贸易条款,左宗棠主张应把不准俄商贩烟土一条,作出明文规定。

(4)运用经济手段,倡导以种草棉代替种罂粟。左宗棠认为,农民好种罂粟,不过是为“贪利”而已,要想使农民自觉自愿不种罂粟,只有多用经济手段,“以利动之”《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3页。“欲禁种罂粟,必先思一种可夺其利然后民知罂粟无甚利,而后贪心可渐塞”《左宗棠全集·书信》(二),第445页。的方法,即找到一种使农民有利可图的农作物替代罂粟。左宗棠通过调查,知道甘肃土地宜种棉花,而种棉之利并不低于种罂粟。为此,他在兰州“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颁行陕甘两省,谆饬官吏士民一律切实经理”《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28~29页。为了解百姓是否真正懂得种棉的好处,左宗棠实地考察,与百姓攀谈,“上年(同治十二年)赴肃,路过山丹、抚彝、东乐各处,正值棉熟时,每停车,父老聚观,辄转令近前,与谈一切,皆知棉利与罂粟相捋,且或过之。一亩之收,佳者竟二十余斤,每斤千文,其费工力翻省于罂粟劙果刮浆也”《左宗棠全集·书信》(二),第444页。因此,凉、甘一带百姓都知道种棉之利而乐于种棉。

宁夏一郡,夙称腴地,产粮极广,但“沃土之民狃于恶习,广种罂粟,视为利源,地方各官一加查禁,则群以钱粮无从完纳为词,隐相抵制,驯致宜谷之区广植妖卉,较金积堡未复之前,殆有甚焉”《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43页。以至招徕耕垦田地越多,偷种罂粟者越多。宁夏所种植的罂粟,以河东为上,“每亩可出烟土七八十两”,河西碱地,每亩也可“出烟土三四十两”《左宗棠全集·札件》,第540页。利之所在,各处群相仿效,宁夏地方官遂以“积重难返”为借口,屡次干犯左宗棠禁种罂粟的谕令。光绪三年西北大旱,左宗棠要求宁夏采粮救济临近的庆阳府,竟然拿不出一粒粮食。这使左宗棠感到,长此下去,罂粟栽植,“不但流毒无穷,且乱后耕垦无多,民食、军粮尤虞不继”《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42页。,会严重影响到西北军政大局的稳定。为此,左宗棠从“课心”入手,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力争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因思愚民贪种罂粟者,贪其利耳,则即以利动之。凡宜罂粟之地,最宜草棉,棉花之利,与烟土相若。时值大旱成灾,粮价异常翔贵,百谷之利,亦略与烟土之利相等。种谷与棉,可以获利,且不犯禁。种罂粟则犯禁,必遭查拔,将并所图之利而亦失之。民虽蚩蚩,然利害相形,较然可睹。因其明而牖之,当易为力。”《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43~144页。又严格考核各级官吏执行、落实的情况,先“与司道熟商,通饬各府、厅、州、县切实查禁,先之以文告,继之以履验,责之以乡约,督之以防营,而尤注意于宁夏一府六属之地”。“遇印委各员查拔不力者,随时撤任撤委,或从严申饬;其趋事勤奋,随予存记,以示激劝。”《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43~144页。经此次整顿,“宁夏一府,阖境罂粟根株,一律锄拔净绝;又幸时雨普沾,渠流畅注,改种杂粮,均极繁茂,丰稔可期”。此后,“匪特闾阎储峙渐丰,民食、军粮均有攸赖,而民生既厚,民俗亦端,长治久安之效,肇于此矣”《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44~145页。可见,综合运用经济等多种手段比单纯使用行政强制做法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惩治禁烟不力的官员,奖励得力官吏,把禁烟政策落到实处。左宗棠严格“课吏”,把是否认真查禁罂粟作为考核各级官吏的重要标准。根据掌握的情况,左宗棠先后与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五月初六日,光绪四年七月初四日、八月初五日上奏朝廷,对于那些“视若缓图”、“颟顸从事”、“虚词掩饰”的官吏予以革职、降级严惩。受奖励的官吏如宁州知州杨大年、正宁知县黄绍薪,这两人“于奉檄禁种罂粟,改种草棉一条,尤不惮烦劳。时巡乡野,亲为劝导。并远购棉种,栽莳成秧,颁布民间,因时树艺,又购觅纺车具,雇请民妇教习纺织,已有成效。”《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28页。为左宗棠所称赞。在严惩的案件中,最大且处分官员最多的一次是光绪四年对宁夏府官员的惩治。左宗棠查清宁夏府广种罂粟,地方官员“既未严禁于先,复未查拔于后”《左宗棠全集·札件》,第451页。,反而与当地驻军暗中勾结,包庇种烟之民。左宗棠访闻后即派人调查,当地官员又以宁夏“地方辽阔,民间栽种罂粟,久已相习成风,一时难以禁尽”,罂粟“随处皆有”,“积重难返”《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369页。;禁种罂粟则捐税难以征收等词塞责开脱。左宗棠认为:“若不严密查办,何以肃功令而儆效尤”《左宗棠全集·札件》,第556页。,“挽颓风而收实效”《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147页。,于是奏请将宁夏一府各厅州县地方官员以及驻军将领中,查禁不力者一并查办,分别处分。栽种罂粟地亩,一律充公。士绅依势违抗者,一律拿办。同时,又对宁夏府部分敢于认真禁种罂粟的官员和将领,分别给予提拔和请功奖励。左宗棠的这一举动,使各地官员大为震恐,对禁种罂粟一事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同类推荐
  • 跟毛泽东学口才

    跟毛泽东学口才

    本书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语言艺术阐释了口才的基本内容。包括:说话要看对象、初次见面热谈姓名、诚恳致歉意等。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热门推荐
  • 逆仙成缘

    逆仙成缘

    蝼蚁之辈,萤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今日退婚辱门之羞,它日定当数倍偿还。年幼根脉尽断,了无生机之时,逆斩根源,他人成仙我成魔,他人上天我入地。纵使天下人头落地,只为一缘逆成仙。
  •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她内柔外刚,却在一次的意外中得罪了恶魔般的男人,从此他们便水火不容。她从小就喜欢着一个小男孩,长大后发誓要找到他。当两个人相遇了却不相知。直到她爱上了那个与她水火不容的男人,两个人过着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她的青梅竹马出现了,在两种感情之中,她无比的挣扎着。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所爱,当他们以为从此就会幸福的在一起的时候,劫难却总是降临在他们的身边,第一次的误会,让两个人分开了两年,但并没有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第二次在订婚当天被绑架,另一个女人取代了她。第三次她和儿子一起被绑架,结果失忆了,她再也不记得他了。
  • 命中之人:九千年东海水族蓝氏

    命中之人:九千年东海水族蓝氏

    “蓝赤夜,你这名字甚是煞气!”东海水族的长老摇摇头。“这名字的三个字相克不相生,甚是不吉利啊!赤代表红,夜代表黑蓝色、红色,本就不和;红色、黑色,定会互侵。”
  • 超宝无敌:爹地快投降

    超宝无敌:爹地快投降

    范小米,五级透明检察官,阴错阳差喜当娘。斐之白,最年轻的高级检察官,身份是个谜。他是她的领导,上班时他在她的上面,下班时,她还得在他的下面。某日,范小米在黑板上画着OOXX,要给这父子俩上了一堂生物课。“血缘关系是指,男方跟女那啥之后生出的宝宝,才属于有血缘关系,懂?”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当爹的站起身二话不说,抱起她娘进屋里头去研究血缘关系去了。(贪吃奶包+高能爹地+财迷妈咪)
  • 世界通史(第三卷)

    世界通史(第三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云笙箫

    云笙箫

    在风云涌动的大陆,将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未来的赤星缓缓升起……而与此同时,伴随着赤星的明星也慢慢出现……
  • 龙吟五行

    龙吟五行

    在宇宙深处,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星系,而星系中的星统者如今齐聚一堂,她们又会闹出怎样的笑话,且看正文。
  • 变身面瘫音校花

    变身面瘫音校花

    什么?一觉醒来变成了女生?还不是一般的女生?!“天呐!我那引以为傲的大宝器!!”
  • 我为玄狂

    我为玄狂

    猪脚是个修炼狂人,立志登上巅峰猪脚是个狠人,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
  •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宇宙分为冥界,人类,仙界总有意外的人会进入不是自己的空间而发生一些恐怖的令人不能相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