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7100000008

第8章 至善的歧路——学衡派的哲学思想(4)

中国思想文化界当时已处于欧风美雨的冲击下达数十年之久,传统的思想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持,必然要有所变化才能存在和发展。在西潮冲击下的中国思想界的变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全面的吸收西方思想,从体系到方法,无有遗漏;二是力图从传统中发掘有用的资源,与西方抗衡和对话。很显然,缪凤林、景昌极阐发唯识论是属于后者。我们看到,缪凤林、景昌极的哲学思想的归宿仍在于道德实践,仍是在传统的范围内。但其运思理路中显现出了高超的思辨智慧,具有完整的体系,论证中也运用了相当于西哲逻辑方法的佛教因明学,总体上显示出高度缜密和精致的特点,这又与传统哲学不尽一致,倒有几分西哲的特点。这当中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国倾向于维护传统的学人之苦心。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比较,有体系完备、论证缜密等特点,为在这一点上与西哲比肩而立,又不愿意完全借助于西哲,学者们于是转而求助于唯识学。沉寂千余年之久的唯识学近代以来在学界大兴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上述原因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熊十力说:“佛家于内心之观照,与人生之体验,宇宙之解析,真理之证会,皆有其特殊独到处,即其注重逻辑之精神,于中土所偏,尤堪匡救。”熊十力这里所说的佛学,主要是指唯识学。章太炎也说:“盖近代学术,渐趋实事求是之途,自汉学诸公分条析理,远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学萌芽,而用心益缜密矣。是故法相之学于明代则不宜,于近代则甚适,由学术所趋然也。”显然,章太炎认为法相唯识学具有思辨缜密的特点。唯识学正是有这些独到之处,它才为近代一大批学者重视。他们试图借重唯识学建立的思想体系,既不失本土的特色,又在学理上可以与西方哲学对话、抗衡乃至超越。缪凤林、景昌极即体现了这一思路。从学术上讲,缪凤林、景昌极等人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重建是有贡献的,他们的努力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重建工作的一部分,体现了哲学本土化这一重要的方向。

与学衡派几乎同时兴起的现代新儒家的运思路向与学衡派大致相似。他们思想都是以弘扬道德为主旨的。而在思想构建中,都在借助西学的同时,又发掘传统的思想资源,致力于哲学本土化的建设。同学衡派一样,唯识学一直都是现代新儒家所依赖的重要理论。具体来讲,缪、景二人的思想与现代新儒家之间又不完全一致。他们的分歧实际上就是佛儒的分流。与现代新儒家的援佛入儒不同,缪凤林、景昌极其最终的思想指向是佛,他们认为,佛家要比儒家高明,但佛儒的精神又多是一致的。缪凤林在阐述“命”的概念时说:“儒家之于命,仅知其当然,且信其当然,而莫识其所以然也。然彼既知有命,故虽处境,栖栖遑遑,而胸中浩然,常有坦坦荡荡之乐,毫无怨天尤人之念。其牖民觉世之心,亦不以是稍易其初衷,且益努力于人格之修养。所谓‘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则儒家知命安命立命之真精神,似又与唯识家若合符节矣。”由此可见,缪凤林、景昌极在佛儒之间偏向了佛,同时又对儒家保持了肯定的态度。由于偏向于佛学,在人生态度方面,缪凤林、景昌极显得相对消极,他们认为人生是空、是苦,因此须用种种方法修行以解脱之,是出世的。这与传统儒家勇猛刚健、积极人世的态度异趣。同是研习唯识学但以儒为本的熊十力的有关论述正好可以说明缪凤林、景昌极与现代新儒家之间的差异。熊十力说:“佛家对于一切行的看法,盖本诸其超生的人生态度。超生,谓超脱生死,犹云出世。彼乃于一切行而观无常。观者,明照精察等义。无者,无有。常者,恒常。观一切行,皆无有恒常。申言之,于一切物行,观是无常。于一切心行,观是无常。故说诸行无常。唯作此种观法,方于一切行,无所染着,得超脱生死海。此佛氏本旨也佛氏说世间是一个生死大海。人生沦溺于其中,可悲也。所以佛家说无常,即对于一切诸行,有呵毁的意思。本论谈变,明示一切行,都无自体。此与佛说诸行无常旨趣似相通,而实有天渊悬隔在。佛说一切行无常,意存呵毁。本论则以一切行,只在刹那刹那生灭灭生,活活跃跃,绵绵不断的变化中绵绵者,相续貌。刹那刹那皆前灭后生,不中断故。依据此种宇宙观,人生只有精进向上。其于诸行无可呵毁,亦无所染着。此其根柢与出世法全不相似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衡派是一个松散的学术团体,每个人的思想有时不尽一致。吴宓的一些言论中倒能够体现出儒家精进奋勇的精神:“夫欲杜帝国主义之侵略,而免瓜分共管灭亡,只有提倡国家主义,改良百度,御侮图强。而其本尤在培植道德,树立品格,使国人皆精勤奋发,聪明强毅,不为利欲所驱,不为瞽说狂潮所中,爱护先圣先贤所创立之精神教化,有与共生死之决心。如是则不惟保国,且可进而谋救世。”应该说,学衡派中,吴宓的思想偏重于儒家,只是他对自己的思想没有进行很多深入的发挥。

从纯学理的角度讲,学衡派的哲学思想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尤其是景昌极和缪凤林构建了相当完备和精致的体系。但在学术之外的现实世界中,他们的思想默默无闻,几乎没有任何反响。本来,我们不应该苛求每一种学术思想在社会生活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强烈的反响,学术上的意义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意义。但是学衡派是以救世为宗旨的,因而他们遭受冷落就有悲剧的色彩和反讽的意味。这其实是学衡派的必然命运,因为他们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委实悬隔太远。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摆脱民族危亡,学衡派的道德理想主义,对完成这一课题几乎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悖论,即在文化上强调民族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完成民族自强、自立等民族主义的任务。大量地借鉴、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成果倒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必经之路,而西方近代文明又恰恰是学衡派不遗余力地批判的对象。这样,在向西方学习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尤其是知识界主流思想的历史情景中,学衡派的道德理想主义遭受冷落几乎就是注定的了。此外,学衡派的思想在学术上讲不乏深刻之处,但这种深刻在社会现实中往往流为艰涩、琐碎与脱离常识,很难为一般民众理解,更遑论同情与共鸣。与学衡派思想相似的现代新儒家的历史命运与学衡派略有共同之处。在思想学术领域,他们始终是活跃的一支力量,一般认为,他们在思想界是与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比肩鼎立的三大流派。但从对社会的影响来讲,现代新儒家无法与其他两大流派相提并论。方克立先生对这一现象的论述充分反映了现代新儒家乃至学衡派的尴尬处境:“七十年来,现代新儒家派中不乏硕学鸿儒,他们一个个著作等身,名扬海内外,但是在中国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群众基础的‘新儒学运动’(这是他们自期的)。新儒家的影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学院内和少数知识分子中间,一般老百姓是根本不管你那一套‘内圣外王’、‘返本开新’的。由于他们实际上也未能提供出一套对组织现代化的生产、经济运作、政治管理有效的外王学问,所以不论在大陆,还是在港台,新儒学都是不受当局重视的,最多因弘扬民族文化有功而受到一下褒扬。”对于学衡派派来讲,他们的命运似乎更具有悲剧色彩,因为即使在学术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也没有现代新儒家的荣光,而是长期地处于被人遗忘的境地。

此外,在学衡派思想中还表露出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倾向。首先,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唯道德主义的倾向十分明显。在他们看来,世间的最高价值莫过于道德实践,个体价值的最终完成必须以对道德信条的体悟和践履来实现。由此推而广之,一切社会问题也可以通过提倡道德实行、推行道德规范而解决,“一人一家之连命,即一国之盛衰,一民族之兴亡,世界文化之进退,靡不以道德之升降,大多数人人格之高低,为之枢机。因果昭然。中西前史,可为例证”。在他们的论述中,甚至有把道德价值作为唯一价值的趋向,其他的事功乃是不重要的,甚至是无意义的。不能否认,道德价值是人类社会诸价值中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强调道德准则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是极其必要的。就个体而言,圆满实现道德价值也是个体完善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将道德律令视为绝对的、最高的乃至是唯一的价值却有偏狭、独断的危险。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注重伦理关系的探索,对于人伦之外的世界则关注不够,这种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伦理观念、政治模式足以维持传统社会的平稳运行。但近代以来,西方的武力入侵打破了中国社会固有的平衡,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仅靠传统显然难以应付这一危机。中国近代的历程,实际上就是拓宽视野,学习西方的科技、经济、政治、思想,变革传统以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至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已经初步呈现出多元的迹象。但学衡派对这一历史变化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只有德治才是解决中国社会诸多问题唯一的灵丹妙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他们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排斥态度,因为他们相信科技的发展导致了道德堕落。这种偏狭的批判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状况而言可谓是文不对题。当时中国社会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肯定有道德堕落的因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多的问题出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思想意识的落后,这需要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这些方面的建设中。仅靠体验内生活、参证无上菩提和实行道德无论如何也难以摆脱民族危机。

由于其唯道德主义的思想倾向,学衡派在认识论上又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艰难地挣扎。他们继承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道德理性,以详密的论证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道德法则、道德实践的学说,其中充满了大量的思辨智慧和理性的光芒。但是由于要证明亘古不变的道德律令的存在,他们的学说中又有大量的非理性的成分。无论是白璧德还是缪凤林、景昌极,他们都设定了一个终极真理的存在,而这一存在是无法用人的感性和理性感知和辨明的,只能借助于直觉、参悟,因而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这种非理性的论证实际是要求人们对至高无上的道德律令的无条件服从和实行,而拒绝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实际上又带有愚民的蒙昧主义的倾向。

学衡派的道德观也非常容易导致专制主义的发生。学衡派认为道德是亘古以来不变不易的超时空的法则,不承认道德的时代性。他们心仪的道德标准也取法自西方的古典文明和中国的传统社会。他们对于西方近代时代变化引起的道德观念的变化持否定态度,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更是深恶痛绝,攻击不遗余力。事实上,无论是学衡派的道德观还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道德观念,作为多元道德观念中的一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学衡派的道德观念强调群体的利益,新文化运动派则主张个性解放,都具有充分存在的理由,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二者应当是并存与互补的关系。但一旦企图以单一的道德观念独霸一尊,宰制群伦,就走向了独断论,这样单一的道德标准,常常会成为专制主义的工具。应当说,学衡派独断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缪凤林、景昌极在宣扬唯识论时,将凡是与唯识不一致的思想列为“外道”,都属于破的对象。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尤其是思想界已经非常艰难地出现了由一元向多元转化的端倪,这一转化虽然在后来没有变成现实,但仍是值得珍视的。学衡派的思想趋向实际与此背道而驰。中国近代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无论何种思想形态高居庙堂之上,将其他思想视为异端而压制,这种思想形态就与独裁专制如影随形,难分难解。

同类推荐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何必问莫相寻

    何必问莫相寻

    何问湖中月,心碎掌中沙。莫寻镜中影,情丝绕天涯。富家少爷何问,因为想帮好友玉公子考察爱恋对象,遇到一个身世、做派都十分神秘的女孩儿莫寻。伴随着与莫寻的接触,他发现了她与他纠缠不清的缘分,似幻似真。他与她、与他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交错延伸。
  • 翊之婷羽翛

    翊之婷羽翛

    夏翊婷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女孩,从天而降的帅哥哥和帅弟弟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而名字中的翊字,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 娘子玩翻天下:妖娆帝君

    娘子玩翻天下:妖娆帝君

    练武废柴,一朝锋芒毕露。睁开双眼,冰冷嗜血,漫天杀气阴森索命。她媚笑嫣然,顷刻间你已中招……天下鬼兽跪伏称臣,山河跪拜踩步走来。绝世夫君惹上身,强势霸道:“娘子,你是我的。你的手是我的,脚是我的,脑袋是我的,腰是我的,脸蛋儿也是我的,你全身上下都是我的,包括你的一根头发丝也是我的!”某帝君妖娆一笑:“夫君,我拉的屎也是你的?”“……”男人恼怒地跳起来:“娘子,你能不能不要那么粗俗!!”
  • 倾世降妖师:逆天狂妃

    倾世降妖师:逆天狂妃

    她是冷酷降妖师。一次背叛,她意外穿越。上天开了个大玩笑,降妖师,竟成为一只狐妖!她以为这一世可以收获爱情,却遭遇了双重背叛!宁家废物宁亦寒七小姐被姐妹毒打致死,成就了她第三世!凤凰涅槃,一朝惊变。昔日的废物竟成了三界天才!冷心冷情,倾世容颜。曾经的花痴女竟成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美人!手段狠辣,嗜血无情。招惹她的人,都必须要死!朵朵桃花,冰冷拒绝。有了前两世的警告,她还会再爱人么?翻手成云,覆手成雨。实力强大,却依然斗不过那个妖孽!
  • EXO之末路陌路细碎尘埃

    EXO之末路陌路细碎尘埃

    那群少年,你们好吗。十二位青涩的少年,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女主韩国相遇EXO。【语塞】
  • 道韵天机

    道韵天机

    原本平凡普通的一个华夏高中生,原本可以平凡的一生。一次意外的车祸让他走上了穿越的道路。在一个万千生灵的修炼世界中,他将如何和各种势力斗智斗勇,又将如何提升自己?道韵天机,天机又为何,天心又为何?
  • 拾星人

    拾星人

    要说一开始就把此书当做练笔制作也不是真的。无论如何,本书难得有人看这是真的。和没有主线、没有大纲的关系很大。写一本书(虽然短到无边了)对我的启示很多,如今恰逢用时的时候,无力也无心坚持下去了。感谢所有曾近点击过此书的读者,谢谢你们。以后也会慢慢地写好书的。
  • 一心向阳

    一心向阳

    谢谢你,让不善言辞的我,拥有一个可以津津乐道的青春。你说你愿意做我的一米阳光,照亮我整个平凡的青春。可我却希望你做我一世的汪洋,任我一生徜徉。
  • 冬雪深深

    冬雪深深

    六岁的冬雪因为疾病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医院里,季太太顶着全家的反对收养了她。十几年朝夕相处,季冬雪终于融进了这个家庭,她内心最大的秘密无非是偷偷喜欢着自己的挂名哥哥季晓深所谓冰雪,并不代表悲剧就像Elsa最终战胜了孤独,引来了光明冬雪最终冲破了黑暗,收获了幸福的感情
  • 平渊记

    平渊记

    无尽空间,苍茫宇宙,探索生命起源……这一切是一场意外还是阴谋?生与死的抉择,是甘心沦落还是打破束缚?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