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与灵感的出现是出人意料的,甚至与你正在从事的工作毫无关系,这时,如果你想做好现在的事后再顾及它,好不容易到来的灵感就可能早已无影无踪了。1816年,塞缨尔漆勒·柯勒律治发表了一首令世人轰动的诗篇《忽必烈汗:或梦中的幻觉》。他在前言中写到:“1797年夏天,我当时身体状况不佳,在爱斯莫尔的一家偏僻幽静的小农舍休养,这家农舍位于波洛克与林顿之间,苏蒙西特与达文舍尔交界之处。那天,我偶感不适,服用了镇痛药。当时,我正在读着《波切斯的香客》中这样一段话:‘忽必烈汗敕令在此地建造一座宫殿,内中要有一座秀丽的花园。从此以后,一堵高墙把十多英里方圆的肥沃土地围了起来。’这时镇痛药发生了作用,我读着读着竟在椅子里睡熟了。我昏沉沉地大约睡了三个小时,至少外部意识是如此,在沉睡期间,我创作了不下二三百行诗句,对此我深信不疑,如果那也可以称作创作的话。在梦中,所有形象如同物体一样呈现在我面前,它带着相应的诗情表达,而且来得毫不费劲,用不着知觉和意识的作用。醒来以后,我发现自己对梦中的一切仍记忆犹新,赶忙拿出纸和笔,匆匆记下那些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诗句。正在这时,很不凑巧,一位来自波洛克的人因故把我叫了出去,耽搁了一个小时。再回到房间时,我发现虽然对梦境的大概情形保留着某些暗淡模糊的记忆,但除了匆匆记下的十八行诗句以及有关的形象外,其余的早已烟消云散了。对此,我不禁感到非常吃惊,非常懊恼。”
如果真是这样,的确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所以要把直觉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上,随时准备好笔记本、纸和笔等,常带一个小型录音机也行。只要有所感想,无论正在做什么都要马上停下来,迅速将灵感尽可能详细地记下来。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从事分子结构的研究,但对苯的分子结构却百思不得其解。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写教科书,不知不觉中在火炉边打起了瞌睡,做起了梦。梦中一条蛇突然用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幅图在他的眼前嘲弄般地旋转不停。他醒后,突然联想到苯的分子结构可能是封闭的环形,就立刻将这种结构记下来,并花一整夜时间确定了苯的六角形结构式。近代化学用射线对芳香族化合物结构进行研究,证实了他的假设。
为了引出灵感,可以采取想一点干一点的方式。我们做事往往容易等有了整块的时间,或有了完整的构想时才动手。这常常使困难加大。改变的方法是,不要想一下子干完、干好,而是把当时想到的先写下来、做出来。比如写论文,先将已想到的、虽然粗略的提纲记下来,然后尽可以去做别的事。在此期间,我们的潜意识会继续工作。然后,随时将新的思路添加上去,或对原提纲逐步进行修改。
逃离沮丧
桑纳在他的《发现勇气》的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琼留着红艳欲滴、修剪精致的长指甲,年纪已经四十好几,但双手之滑嫩宛如属于历岁少女所有。我见到她,真想把我那只满是皱纹、指甲粗短的手藏在口袋里去,但琼却抓住我的手,把我拉近,用一种高声的细语,向我讲些她有名的低级笑语,我们咯咯地笑成一团,然后我忘掉了手的粗鄙。
琼住在疗养院,和我继父安迪同一楼层。他刚搬进来时,是琼接待他的,指点他门路——把他介绍给其他住户,并给他情报,哪些管理人员可以找,哪些该敬而远之。
她罹患机能退化症,病况恶化得很快,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要绑在轮椅上才能坐直了。有些日子,她会把指甲拖入手掌心,死命地喊着要多吞几颗止痛药。她丈夫早就离开她了,知道她有病之后就不再搭理她了。她没有子女,有个男朋友叫约翰,是个五十出头的白发帅哥,他中风过,说话有很大问题,他们常常在日光室坐着,手握着手。
在琼过世之前,我问是什么力量支持她活下去,她说:“猫王的福音音乐,还有祷告。”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早就发疯了,而琼却选择自我实现。一个人活在人间地狱的煎熬中,却一心要在地狱里找出活下去的意义,再没有一件事比这个更动人心弦的了。想想有一天我们也很可能遭逢重大不幸,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吓人的念头,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和琼一样,在黑暗的人生旅途中匍匐前进。
还有,如果我们铸成大错,对别人或自己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那该怎么办?
著名心理学家小阿德勒曾说:所有失败者——罪犯、酗酒者、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等,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从而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于是对现实充满失望感。
自怜并无助于恢复破碎的自我,一味的沮丧和自怜往往会带来更残酷的现实。她本来可以显得更年轻的,可如今却看起来像个老人;她本可以获得很好的社会地位的,可如今却有无穷的经济负担,丈夫对她的自卑态度十分不满,小孩对家庭也没有归属感,这也使她变得愈发的沮丧。
有的人在沮丧中形成了对他人冷漠的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报复别人,其实这样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进一步损害自己。因为这样做,无论在肉体上,精神上都将进一步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无法坚强地面对现实。事实上,用冷漠的方法打击自己倒是最有力的武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沮丧的时候,但沮丧并不是不可克服的。要拿出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出引起沮丧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变现状。所以说,应像对待所有其他的不幸后果一样,对于不幸带来的沮丧,我们也不应听之任之,一味地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要振作起来,采取勇敢的态度、奋进的态度去直视面对它以及现实中的一切挫折和困难。
高情商者之所以更可能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以开放的心理接受各种情绪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情绪承受能力,并能通过适当途径克服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困扰,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信心,从而才有勇气和耐心去征服生活中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味沉浸于沮丧之中不能自拔的低情商者,最终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的一败涂地。
善用拟态和保护色
在动物世界里,“拟态”和“保护色”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宝;“拟态”是动物或昆虫的形状和周围的环境很相似,让人分辨不出来,例如有一种枯叶蝶,当它停在树枝上时,褐色的身体就像一片枯叶那般;“保护色”是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接近,当它在这个环境里,它的天敌便不易找出它来;害虫好吃农作物,它的身体是绿色的,这颜色便是它的保护色。
因为“拟态”和“保护色”,所以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才能代代繁衍,维护起码的生存空间。而一般来说,会拟态的往往兼具有保护色,因此又会拟态又有保护色的,生存条件较只具保护色的好。
在人的世界里,也是有“拟态”和“保护色”的行为,最具体的例子便是间谍,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并且要避免被人识破,他们所使用的“拟态”和“保护色”就是在角色扮演上尽量和周围人接近,让人分不出他是“外来者”。所以间谍要执行任务时,都要先模拟当地的生活,穿当地的衣服,说当地人的话,吃当地的食物,研究当地的历史、民俗,为的是把自己“变成”那里的人,以免被人辨识出来。这是人类对“拟态”和“保护色”的运用。
你不是间谍,也不太可能有机会当间谍,可是在人性丛林里,你有必要对“拟态”和“保护色”有所了解,并且好好运用,尤其当你和周围环境相较,呈现明显的“弱势”时,更应该好好运用这两种每个人都有的本能。
例如:初到一个新单位,应尽量入乡随俗,认同这个单位的文化,随着这个单位的脉搏呼吸;也就是说,遵守这个单位的“规矩”和价值观念。这是寻找“保护色”,避免自己成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鲜明目标,否则会造成别人对你的排挤;如果你特立独行,自以为是,那么你的苦日子必定会跟着你。当你的颜色和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后,你也已成为这个环境中的一分子,而达到“拟态”的效果。到了这个地步,起码的生存环境就已经营造完成,不致发生问题了。
“拟态”的特色之一是静止不动。有保护色,又静止不动,那么谁也奈何不了你。因此在人性丛林里,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灾祸,必须严守“静止不动”的原则,也就是说,不乱发议论,不显露你的企图心,不结党结派,好让人对你“视而不见”,那么就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有些人在家被抢,是因为房子装潢得太漂亮了,让人一看就以为是有钱人家;有人半夜遇劫,是因为戴着名贵首饰;这是他们不知“拟态”和“保护色”的作用,相形之下,有些大富翁出门一袭粗衣,以计程车代步,了不起开辆小车,这种人就深懂“拟态”和“保护色”的奥妙。
“拟态”和“保护色”的本能是生物演进的结果,“弱者”有,“强者”也有。“弱者”是为了自身安全,“强者”是为了不让“弱者”发觉而可进行扑杀。大自然的奇妙,其实也一样存在于人性丛林之中,你好好体会吧!
健康比赚钱更重要
一个人有了健康的身体,还怕赚不到钱?相反,即使你有钱,但病病歪歪,那又有何用?
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赚到大钱,除了才干、机运之外,还有一点更加重要,那就是健康!
当我们年轻时,身体好精神足,可以整夜不睡觉,所以也许我们还没有“健康”两个字的概念,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慢慢地体会出“健康”的可贵。一般来说,人身体的发育到二十五岁左右就停止了,换句话说,要开始衰老了,就好比一个人爬上了峰顶,要开始下坡一样。一般来说,人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还不太感觉体力的变化,但一到三十岁,便会明显地感到体力不如以前,过了四十,身体会开始出现一些毛病,等上了五十,情况就更差了。当然也有上了五十仍然生龙活虎的,或者仅过四十就老态龙钟的!
人的身体的变化是一种生理规律,我们自身无法阻挡。但对于事业来讲,大部分人都是在四五十岁这一阶段取得成功,这恰好是人的身体由盛转弱的时期,那些平时注重身体保养与健身的人,这时可能会尝到甜头,而那些只顾拼命,不管身体的人会吃到苦头。更令人悲哀的是,有的人可能正值事业的巅峰,却大病缠身,一命呜呼。要是早知如此,他们平时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身体。
一个人赚钱除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这样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人活于世,健康第一。保住健康才有未来,而健康是靠我们去得到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得到它!
赚钱则不同,我们还没听说谁能随心所欲,想赚多少钱就赚多少钱。虽然人们常说勤奋辛苦就可以赚到钱,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但也有事与愿违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人们的心想与所得也会不成比例,所以有人在忙了一天之后会叹气说:“赚钱真难啊!”可是有些人则很有运气,突然之间,做什么顺什么,钱财滚滚而来,好像不费力气似的,真是钱在追人!只要在社会上行走过一段时间的人,相信都有同感!
人活于世,不赚钱不行,没钱怎么生活?但也不能做个拼命三郎,钱不是一下子就能赚到的,只有保住了健康之本,才有可能去挣钱。所以,对赚钱的事,勤奋努力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健康问题,不要太勉强自己,否则弄坏了身子,明明面前有一堆金子,你也无力去拿,这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健康呢?你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顺其自然地赚钱。不要时时惦着“赚钱”这件事,这样会给你造成一种压力,压迫你去超负荷地工作,这对你的心理和精神都有负面影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钱不是想赚就能赚到的,有时你不想赚也许会悄悄来到你家门,好好把握机会吧。
2.要节制欲望。在社会上做事,免不了应酬,而应酬也要有所节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酒色财赌,更不能陷入其中,否则害人害己,伤及身体。
3.要时常活动筋骨。你可依据个人的体能、时间、场所,做各种不同的运动,不要说你太忙,忙不是一种理由!难道还有什么事比保全身体更重要的吗?
4.身体检查也很重要,要经常做些检查,以便提早发现问题,避免酿成大祸。
如何保持健康,其要领和法则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得到!至于钱,慢慢赚吧,有了健康,还怕赚不到钱吗?赚不到大钱,赚点小钱不也可以吗?
没有问题的人生
这是松下幸之助创业之初的一段小故事:
松下是由生产电插头起家的,由于插头的性能不好,产品的销路大受影响,不多久,他就陷入三餐难继的困境。
一天,他身心俱疲地独自走在路上。
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无法开灯(那时候的插头只有一个,用它烫衣服就不能开灯,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弟弟吵着说:“姐姐,您不快一点开灯,叫我怎么看书呀?”
姐姐哄着他说:“好了,好了,我就快烫好了。”
“老是说快烫好了,已经过了三十分钟了。”
姐姐和弟弟为了用电,一直吵个不停。
松下幸之助想:只有一根电线,有人烫衣服,就无法开灯看书,反过来说,有人看书,就无法烫衣服,这不是太不方便了吗?何不想出同时可以两用的插头呢?
他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久,他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
试用品问世之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是供不应求。他只好增加工人,也扩建了工厂。松下幸之助的事业,就此走上轨道,逐年发展,利润大增。
你如何看待日复一日的问题,是不是总认为这些问题非常讨厌?但最重要的是:问题越大,挑战也越大,解决问题时所能得到的满足就越大。
有创造力的人接受问题,就像欢迎一个带来更大满足的良机。下次你碰到一个大问题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反应。如果有自信,就会感觉很好,因为你又有一个机会来测验自己的创造力。如果觉得不安,切记,你和其他人一样,都能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大好机会。
你也许梦想着一种没有问题的生活,然而,那种生活却不值得活下去。如果有一台万能的机器为你处理一切,你所有的问题就都没有了。但是这个替代方案不会吸引你放弃本来就有些问题的人生。下次你再梦想没有问题的人生时,请记住这个比喻。
面对压力,不要自我否定
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在回避未知时,马上自我警示,在内心里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