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100000038

第38章 附录(2)

人类历史上以往曾出现过两次研究思考方法的高潮。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对逻辑演绎思考方法的研究,从而促成分门别类地建立了一系列研究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第二次是在公元17世纪,以英国哲学家培根为代表对逻辑归纳思考方法的研究,随之便推动了近代一系列实验科学的大发展。适应当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近几十年来,又第三次掀起了以研究非逻辑思考方法为标志的新高潮。

随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大,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以及认识能力的日益提高,思考方法不断地得到丰富、完善和更新。每当科学研究或其他方面的创造性活动面临重大突破时,必然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思考方法。新的思考方法的出现,又必然会推动科学研究和其他方面创造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共同向前发展。正如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所说:“科学随方法学上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上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个阶梯,于是我们便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各门科学和各方面重大创造性活动中所使用的带一般性的实践方法,都有可能提炼、上升为一种思考方法。新的科学和新的实践。方法层出不穷,新的思考方法也必然会随之不断出现。

二、思考方法的特点

同实践方法相比较,思考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考方法的适用范围广泛

思考方法不像实践方法那样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一般来说,思考方法总是适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实践方法是多层次的。低层次的实践方法,只适用于一个狭小的领域。例如毛线编织法只适用于编织毛衣,牙膏制造法只适用于制造牙膏。较高层次的实践方法则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如有的化学实验方法也适用于物理研究领域,有的物理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领域中也适用。

思考方法也是多层次的。哲学上讲的思考方法是最高层次的思考方法,比如辩证思考方法,它有着极其广泛的适用范围。创新思考方法也是高层次的思考方法,它对各个领域都适用。即使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也总是要比一般的实践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二)思考方法具有抽象性

既然思考方法适用于思考许多不同领域的事物,它就必须是抽象的。一种方法,只有仅仅适用于某个狭小的范围,它才可能具体。比如编织某种样式的毛衣,它的编织方法可以很具体地告诉你,第一步该怎样织,第二步该怎样织……但它只适用于编织某一种式样的毛衣。可以这样说:思考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同它的抽象程度成正比,适用的范围越广,就越抽象。思考方法的抽象性,既同它的适用范围有必然联系,也同它所肩负的任务相关联。一种实践方法,必须为人们提出一套十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行动程序和步骤;而一种思考方法,一般只需为思考活动指明一条路线、途径,或提出一条指导原则,便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

(三)思考方法本身一般都不复杂

思考方法的这一特点,又同它的以上两个特点相联系。既然思考方法适用于思考不同领域的许多事物,必然高度抽象,它就不可能很复杂。同时,它无需规定思考过程的一个个具体步骤,可以只提出指导原则,它也就没有必要很复杂。所以,同必须提供具体行动程序和步骤的实践方法相比较,思考方法表述起来一般都比较简单。至于它的实际运用则是复杂多变的。

(四)思考方法往往是在思考者自身并不觉察的情况下起作用

思考问题总是要运用一定的思考方法,但思考者本人却不一定会觉察到。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时,一般都只会去注意思考的内容,而不会去考虑需要运用什么思考方法。在思考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一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运用什么思考方法。当一个思考过程结束后,无论是获得了成功还是遭到了挫折,也大都只会从思考的内容方面去总结经验教训,很少有人会从思考方法的角度去评价优劣得失。从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来看,只有极少数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能自觉地运用思考方法。

三、思考方法的作用

(一)思考方法提供思考的路线、途径

人们的思考活动总是有一定目的的,总是为了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它不同于可以任其自由驰骋的“暇想”、“幻想”,它必须对准目标,按照一定的路线、途径进行。也就是说,思考问题要有思路。思考方法之所以能为思考活动提供思路,因为它是人们千百万次思维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于思考方法在思考活动中所起的提供思路的作用,可以将它比喻为登高的梯,过河的桥,指引航船前进的航标。

(二)思考方法提供搜集信息的角度和范围

思考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掌握一定的有关信息(这里说的信息,包括实际情况、知识、经验等等)。不搜集和掌握一定的有关信息,思考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思考方法对人们思考问题时考虑该从什么角度、在什么范围去搜集有关信息,能起一种引导作用。从运用这一思考方法的需要来看,某一信息可能无足轻重,而从运用另一种思考方法的需要来看,则又可能至关重要。

例如,运用逻辑演绎思考方法思考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演绎推理,首要的是,必须找出与所思考问题有关的某种原理原则或一般情况,以它作为推理的“大前提”,然后再以所思考的某一具体情况作为“小前提”,这样才可能从而推出某种结论来。而运用非逻辑思考方法,则不见得需要去找什么有关的原理原则或一般情况,甚至还可能恰恰相反,正需要摆脱那些有关的原理原则和一般情况,以免受到它们的束缚或影响。

(三)思考方法影响思考活动效率的高低。甚至决定思考活动的成败得失

一种思考方法,孤立地看,它本身是无所谓好坏、优劣的。只有当它运用于一定的思考活动中,看它是指引思考活动顺利达到目的,还是使思考活动大走弯路、遭受挫折,这时才有恰当与不恰当的区别。恰当的思考方法能为思考活动提供合理有效的思路,展示某种省时省力的捷径,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不恰当的思考方法则提供的是荆棘丛生的弯路,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歧途,从而使思考活动连连碰壁,终遭失败。

四、关于思考方法的知识

学一学关于思考方法的知识,可以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明确有思考方法存在。以及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尽管人们在实际思考过程中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思考方法,可是一般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不仅由于人们思考问题时大都只去注意思考的内容,很少注意思考的方法;而且也由于思考方法是头脑中的精神现象,无形无影,看不见,摸不着。特别是非逻辑思考方法,连结构公式都很难总结出来,这样就不免会造成一些人对思考方法的存在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关于创造发明的大量事例表明,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创新思考活动中能否恰当、熟练地运用思考方法,这对他的创造发明活动及其效果,关系是很大的。

(二)有助于在思考过程中自觉运用思考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盲目性

通过学习,对逻辑和非逻辑的各种基本思考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了解以后,在开始思考问题时和在思考的进行过程中,就会不只是关注思考的内容,同时也会考虑一下所选用的思考方法是否合适,运用得是否恰当。能这样自然也就能避免或减少在运用思考方法上的盲目性。

(三)有助于选用适合具体情况需要的思考方法。以增强思考效果。提高解决实践问题和突破、创新的成功率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考不同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的思考方法日益增多,有些与现代科技知识密切相关的新的思考方法,不经过一定学习是难以自发地掌握的。诚然,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思考方法;同时,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对思考方法会有不同的需要。但是,一些基本的常用的逻辑思考方法和非逻辑思考方法是大家都应该掌握和熟悉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思考不同问题的不同需要,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同时也才能适应事物的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才能以熟悉和善于运用多种类型的思考方法,去迎接事物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解决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

(四)有助于培养提高思考能力

一般人对自己的思维素质的优劣和思考能力的强弱往往是不大注意的,大都只是自发地、本能地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一个人想问题想错了,如果你批评他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情况不够;或者批评他粗枝大叶,忽略了某一情况;或者批评他记忆力不好,忘掉了某一重要事实,他都可能会很虚心地接受。而要是你批评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对,或者批评他思考能力不强,他一般是很难接受的,甚至还会很反感,很生气,认为你是在打击他。人们常常会注意到自己的记忆力好不好,如果感到不好,就会主动想办法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然而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自己的思考能力强不强,更不会想到如何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人们往往只是听其自然地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在构成智力的几大因素中,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记忆能力之下。

培养、提高思考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从事各方面的实践活动和学习各门科学知识是基本的途径。而系统地学一学有关思考方法的知识;结合着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以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并随时联系自己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以体会,经验证明,这也是培养提高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的思考能力的强弱,除了取决于一些基本条件外,也直接同他是否善于恰当而灵活地运用思考方法相联系。

在一些人看来,通过日常的思考活动和学习各门科学知识,自然就能学到思考方法;掌握思考方法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获得的副产物;一个人文化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越丰富,自然就越善于运用思考方法,思考能力就越强。因此没有必要再专门学习思考方法。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知识经验很丰富,可是思考能力,特别是创新思考能力却不强的人相当多。这样的事实向我们表明,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同掌握运用思考方法的熟练程度与思考能力的强弱程度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不系统地学一学思考方法,虽然通过自发地慢慢摸索、总结,也能逐步有所体会,个别人还可能掌握和运用得比较好,但对一般人来说,多少花一点时间系统地学一学,毕竟是一条捷径,毕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很划算的办法。

◎逻辑思考方法与非逻辑思考方法

随着人们对培养提高创新思考能力的日益重视,在很多著作和文章中,逻辑思考方法和非逻辑思考方法这两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究竟什么是逻辑思考方法,什么是非逻辑思考方法,将二者加以对比,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却很难见到有著作或文章加以阐释。

逻辑思考方法和非逻辑思考方法是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关系到亿万人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无论给逻辑思考方法和非逻辑思考方法这两个概念作出较准确的定义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多么容易顾此失彼,流于偏颇,对其采取回避、绕行的态度,毕竟不利于深入研究。哪怕只是作出不确切的,大有推敲、置疑余地的初步界定,有了它便可作为进一步研讨的基础,总比老是停留于“清晰其名而模糊其实”的状况要好得多。

抱着这样的看法和态度,本文对什么是逻辑思考方法和非逻辑思考方法,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等问题,试作一些探索,以向读者求教。

一、关于逻辑思考方法

(一)什么是逻辑思考方法

对什么是逻辑思考方法,可以作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解释是广义的:逻辑思考方法是指传统逻辑学中所研究的思考方法。按照这种解释,它既包括传统逻辑学中的演绎思考方法,也包括传统逻辑学中的归纳思考方法。

另一种解释是狭义的:逻辑思考方法是指一个思考过程得出的结果不超出出发知识所涉及范围的思考方法。按照这种解释,它只包括传统逻辑学中的演绎思考方法,不包括传统逻辑学中的除完全归纳法之外的其他归纳思考方法。这种解释的“逻辑思考方法”,实际上是“逻辑演绎思考方法”的简称。本文以下所讲的逻辑思考方法,都是指的逻辑演绎思考方法。

(二)逻辑思考方法的特点

逻辑(演绎)思考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思考的根据和思考的结果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运用逻辑思考方法,如果思考的根据(前提)是真实的,通过运用正确的推理形式所得出的知识(结论)也必然是真实的。由于结论得出的知识没有超出出发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因而前提的真实蕴涵着结论的真实。换句话说,结论的真实是蕴涵在前提的真实之中的。

2.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

演绎推理大都既有反映一般情况的前提,也有反映特殊(个别)情况的前提。运用演绎推理进行思考,必须是以反映一般情况的“出发知识”作为根据,然后结合某个特殊(个别)情况,最后得出关于这个特殊(个别)情况的某种结果。思考过程的这种程序和步骤,是不能不遵循的。既不能由反映一般情况的前提直接跳到反映某个特殊(个别)情况的结论上;也不能由一个反映特殊(个别)情况的前提直接跳到反映另一个特殊(个别)情况的结论上(这里只是指思考过程本身不可违反思考的程序和步骤,而不包括思考过程的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上,一个演绎推理的几个部分,或有所省略,或顺序颠倒,复杂多变,不拘一格)。

3.可以总结出结构公式。

作为逻辑思考方法的各种演绎推理形式,它们都有确定的组成部分,都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因而它们的结构都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各种演绎推理形式构成一个和数学系统相似的逻辑系统,运用逻辑演绎推理思考问题可以套用这些公式,就像数学演算可以套用数学公式那样。

4.有必须遵守的规则。

逻辑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从亿万人的思维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提供了鉴别逻辑演绎推理形式是否正确的标准。只有遵守和符合规则,推理形式才是正确、有效的,才能保证从真实的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来。

5.要求步步正确。

同类推荐
  • 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

    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

    华莱士·沃特尔斯,美国成功学作家先驱、“新思想运动”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美国内战后不久。早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人生的阴影,后来他开始研究有关哲学和宗教信仰,广泛涉猎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叔本华、海格尔、斯韦登伯格、爱默生等人的思想。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发现了新思想原理。并将这些法则运用到个人的生活中。然后将这些法则写作成书。呈现于国内读者面前的这本《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根据国外最新出版的三卷本《华莱士的智慧》全文翻译出版,该书收录了华莱士的大部分作品。是国内目前为止最全面、忠实的译本。
  •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利用好时间、加强执行力、提升自身能力、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地为职场人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可行方案。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女人一辈子的梦想。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日趋成功。优美的文字,富含哲理的故事,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 20岁学做人,30岁学做事

    20岁学做人,30岁学做事

    20岁是一个人一生真正的旅程起点,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会决定你以后的路怎么走;30岁是一个人一生真正的成熟起点,你如何做事决定了你事业的高度和未来的成就。20岁学做人,明道;30岁学做事,优术。不管我们是想有所成就改变世界,还是想像平凡人一样美满幸福,都需要我们懂得生活,懂得20岁先做人,30岁去做事。
  • 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

    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忠诚于很多东西,这是毋庸置疑的。忠诚,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我们之所以保持忠诚,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是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忠诚于理想,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忠诚于信念,可以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理由;忠诚于美好的情感,可以享受心绪的宁静祥和。当然,忠诚于贪婪,最终的收场必然不会是阳光灿烂的。一起来翻阅《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吧!
热门推荐
  • 超能王者

    超能王者

    觉醒异能,逍遥都市。“伤我亲朋好友者,杀!”称霸都市异能界,成就无上异能王者,跺跺脚,地球在他的脚下,颤动中……
  • 好莱坞大亨

    好莱坞大亨

    他的传奇从默片时代开始他的成功让人吃惊不已他的电影影迷们最爱,但影评界褒贬不一他的对手都是对他不免赞赏他是电影百年一来话题最多大亨
  • 重生之傲世毒妃

    重生之傲世毒妃

    前世她倾心与他,悔婚与他长相厮守助他登上皇位,但陪他君临天下的人亦不再是她,一道圣旨她被打入冷宫连累全家上下被满门抄斩,她含恨而死。重生让她回到十年之前,是命运还是劫数她与他都不共戴天,她下毒他百毒不侵,她暗杀他相安无事,却当她与别人成亲时,凌莫瘾抓住她的手怒斥“你休想嫁给他。”
  • 半世浮尘

    半世浮尘

    转眼已漂浮半世。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感觉自身就是一粒浮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好像明白这偈语了!
  • 人偶娃娃之千年封印

    人偶娃娃之千年封印

    一个被诅咒千年的远古灵魂,静静沉睡在一个破布娃娃的身体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遇到了它。从此,平凡的日子便不在平凡。是偶然?还是宿命?镜前的小人偶,镜中的美男子,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幻?此世的相遇,异世的相知,该如何缘起缘灭?命运发生改变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我的世界:圣灵

    我的世界:圣灵

    一次交友讓圣靈,荔枝和利威組成了一個戰隊,他們斬妖除魔,卻遇上種種困難
  • 窗外的时间

    窗外的时间

    儿时的曾经以早已悄悄离去,暑期的欢乐留下最后的一笔漂亮的句号。初中依然那么美丽,初恋走了,没有把朋友遗忘掉,却没有。。。。。
  • 真无限之魂

    真无限之魂

    文字即为魔术。故事即为世界。编织魔术(文字)而创造故事(世界)。这并不只限于魔术师。人人都从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而生存。故事赐予人们世界。有着与人数相同的世界存在着,没有故事(世界)的话人是无法生存的。我创造出我的世界。以我的文字编织着世界。以我的思念建筑着世界。只要我仍是我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止我的故事。来吧,世界。接受我的故事(世界)吧。『PS:本书可以当成无限之魂的平行世界看~』
  • 重生之妖明月

    重生之妖明月

    前世是历史系与中文系双系教授,历史通,大牌作家。不愿写穿越文,不信玄幻,然而最信任的弟弟在世界末日那天推她入深渊。一顶奇怪的钟,一首奇怪的诗,古墓遇险,穿越了……重生轩辕,二十二岁的灵魂在陌生又熟悉的王朝将会掀起怎样的风云,“如果还能活着,我一定不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照顾好每一个爱我的人。”“从这一刻开始我更名为妖明月。”当他来了的时候……她竟然……
  • 超能篮球

    超能篮球

    不要用常人的眼光看到这个世界。更不要用科学来说明这里的体育。可以修炼元力的球员将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