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0900000060

第60章 刘万福案件/邵 丽(1)

1

如果告诉你作家是这个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职业之一,恐怕你会相当惊讶。我再告诉你,这是真的,连加西亚·马尔克斯都认为“写作是自杀的职业”。一个作家比一般人更容易被故事所诱惑,最可怕的是他久久地不能从故事里走出来。他被故事绑架了,他被故事撕票了,就是这么回事儿。

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我对选择作家这个职业追悔不已。这样的情绪缘起于我那次北京之行。我去北京前刚做了一场新书签售仪式——在那个仪式上,我签到手软。我写的故事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毕竟啊,美女作家,官场小说,漫不经意的表达方式,似是而非地针砭时弊,样样都能出彩,想不让读者喜欢都不容易。签完之后,我去看我文学院的老师,还没说几句话,他就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我刚出的小说集不满地说:“你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明白,虽然小说是讲故事,但故事不一定就是小说。”他把小说集嘭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的茶几上:“从原始人那个时代起,人们就会讲故事了。编一个故事,把各种小说元素掺进去爆炒一下,这就算小说了?那种低级的故事说来说去,隔靴搔痒,都是些盗版的生活。”我从幸福的峰顶一跤摔下来,心里真是洼凉洼凉的。老师一向对人说话不好听,但是这么严肃地对我还是第一次。看来他对我的不满已经远远地越过了边界,泛滥成一股洪流了。我诺诺而退,站在北四环那条从老师家出来的路上,禁不住悲从中来。谁不想要正版的生活呢?这个可恨的浮躁的世界……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世界不是我写好故事的必要条件,但却是我写坏故事的充分条件。作家应该走在时代前面——不过这也难说,如果碰巧活在当下,你走远了那你不是比时代还浮躁了?如果你走在了时代后面,就只有复制人家的生活,毕竟没有几个作家是伟大的先知嘛。

老师让我学我们那些先辈们,下去体验生活,或者是去找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来到鄂豫皖交界处的一个县挂职当副县长,并在这里“找到”了很多故事,包括刘万福的故事。

其实后来在我被刘万福的故事弄得进退维谷的时候,我想,我干吗一定非要去关注刘万福的生活呢?那种关注已经超出了一个小说家的边界,让他与我的生活在某些方面重叠。说实话,我被这个故事俘虏了,“我体会了和他的悲哀同样的悲哀”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那时难以言表的心情。当然,当你读完刘万福三死三生的故事之后,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先说说我的家庭吧。我到这个县挂职之后,我的家庭就与这个县挂钩了。我老公是一个经济学家,师从经济学界京城三大才子之一、著名的经济学家梁晋先生。他和他的老师都是哈耶克的忠实信徒,信奉绝对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我到这个县不久,他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信息采集点——这是他们构建庞大的县域经济模型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找一百个县作为研究标本,在特殊性中寻找一般性,以期从底层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创造新的路径和模式。

我女儿是学艺术的,先是学钢琴,十岁那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因为受不了每天像打铁般地在黑白键上至少敲击八小时,她要求改学作曲,写过几首被我们盛赞为新世纪噪音的曲子后,再也没有跟我们交流过音乐方面的话题。她是后现代的中坚力量,冷漠地解析着这个充满乱象的世界,任何我们津津乐道的所谓有意义的事情,往往被她拆解成一地鸡毛——从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到某个企业家信誓旦旦的裸捐。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她来到我挂职的这个县,在某个地方与某个群体的某些生活不期而遇,因而从某些方面改变了她曾经自以为是的看法,决意要去最贫困的地区当志愿者(这是她博客里的原话)。

总而言之,这就是我们这个家庭。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的所有的作品,双脚都插在黏糊糊的现实里不能自拔。如果再加上老公的自由主义和女儿的后现代主义,我们这个家永远同时拥有三双不同的眼睛观察、体味和评说世界,而且在我接下来的叙述中,这样的家庭色彩使这个故事充满着历史的隐喻和现实的嘲讽。

该说说刘万福的故事了。

故事的开始,照例是平常的一天。那天我在群众信访接待室值班。在我来之前,这个县就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每天由县委或者县政府的一名领导干部到信访接待室接待上访群众。那天我在接待室里接待了两拨上访群众。一拨是淮河岸边老船民公社的一帮村民,因为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强渡淮河时,征集他们的船作为渡河工具,到现在还没给报酬,他们一直向上级反映也没人管。我问那个牵头的老人,当时借船的那些人你见过没有?他说:“咋没见过?是个侉子,说话还带把儿,为这俺爹还跟他戗了几句,后来还是刘伯承出面亲自摆平哩!”我说:“看来你还见过大世面。”他说:“那世面大不大,村里老少爷们儿知道。”说着就把烟袋从腰里掏出来,在腿上磕了一下,把一根烟扯去过滤嘴插在烟嘴里,然后才噙在嘴上。这个动作让我忍俊不禁,它几乎是一个暗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他后面有个瘦点儿的小孩说:“邓小平睡过他家的炕,还给他爹敬过烟。”信访局长老刘插话道:“不是加长熊猫的吧?”“不是,”老者说,“那个时候天下还是老蒋坐着哩,共产党的头头们哪有熊猫烟抽啊。有一次我那在北京打工的孙子回来,给我带了两盒熊猫烟,说邓小平吸的就是这个。我吸了两口就熄火了,捻开一看都是烟梗子,可能邓小平觉得这烟劲大,想必有人在旁边跟着点烟吧?”信访局长说:“有。我老家俺老婆她娘家舅的媳妇的外甥,就在北京跟着他专门点烟。”这个玩笑把大伙儿都逗笑了,这一笑就把气氛笑松了。我说:“老伯,你把条子留这里吧,回头我们研究个意见再去跟你们见面,好不好?”老人说:“研究完了你县长去找我们?”我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说:“我也不喊你县长了,你这闺女咋说咋好。虽然你穿裙子,我看比那些穿裤子的都干脆,你说咱老百姓,啥时候不相信政府?不过你们要好好算算账,虽然条子上没有写给多少钱,就是一块钱,再乘以六十二年零一个月又七天的利息,有多少算多少,这要求不高吧?”我说,不高不高。说了之后,我出了一身冷汗。虽然我的数学不好,但是这一块钱利滚利算起来,估计会让政府的钱袋子瘪下去不少。

另一拨上访的是一批下岗职工,情况比较复杂。他们的企业原来是生产文化用纸的,老厂长是个退伍军人,管理比较严,愣是把一个不死不活的企业发展成了亚洲最大的麦草浆造纸企业。但是,他只会管理不会拉关系,在企业内部,退下来的那些人组织一些工人拼命告他;而企业外部,党委政府的各个主管部门的招呼他也不怎么听。这些内外力共同作用,今天纪检委查,明天检察院查,后天审计局查,查来查去虽然没有大问题,但磨道里找个驴蹄印子还是不难的,而且人收拾人的内战游戏中国人历来是行家里手。很快上级就以一个正当的理由把他免了,任命那个牵头告状的人当厂长。那人刚当上厂长有些工人就说,新厂长胃口大,估计这个厂子吃不了两年。果然,两年下来,这个厂就被他搞垮了,工厂停产,职工下岗。这一拨上访者坚持认为,党委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有过错,错了就错了,他们也不是来纠缠领导们该负的责任,但是工人的饭碗政府要端着。

关于这个事情,县政府常务会上曾经议过,只是由于所需资金过大而搁浅了。我不顾信访局长和办公室主任的反对,坚持把政府常务会研究的情况告诉他们。

他俩反复提醒我说:“这样可不好,他们会越闹越大。先稳住他们把他们弄回去,再慢慢化解。”

“那不是糊弄人吗?”我说。

他俩互相对了一下眼神,好像我这句话问得太幼稚了。信访局长说:“眼下只能这么办了,基层情况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赵县长。”

我说:“我们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了,如果再欺骗他们,等于是犯了俩错误;对这俩错误再心安理得,那就是三个错误了。这样对老百姓,我们还有一点政治伦理没有?”

信访局长说:“赵县长,政治伦理是什么我不懂,可我知道捂住不让他们闹事是最大的政治!”

政治伦理他听不懂不能怪他,但我还是坚持给他们解释:“政治伦理是官员的良心和脸,最起码是遮羞的衣服。”

不过最终我发现不是他们错了,错的是我。当我向群众说明县政府常务会研究的结果时,领头的人质问我:“你是说县政府管不了是吧?”

“不是管不了,而是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解决大家的问题。”我这样说,连自己都觉得这话绵软无力。不过宁愿这样,我也不想骗他们。

“你们把这个企业交给一个无赖的时候,怎么没考虑能力?”另一个领头的说。他的话音还没落,其他人喊起来:“算了!哪里能管得了我们就去哪里!”

这时信访局长站了起来,走过去给几个领头的人每个人散了一根烟说:“赵县长刚到咱们县里,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他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这样吧,你们要是觉得我老刘的脸还是人脸,就相信我的话你们先回去。过几天我亲自去找你们,我拿几瓶存放了多年的好酒,你们添几个小菜,不过可记住了,那菜得对得起我这酒啊!边喝咱们哥几个边聊,好不好?”他说着给他们几个人使着眼色,估计意思是让他们给个面子。那几个人合计一下说,咱们再信他一回,走吧。

面对这样的交易,我哭笑不得。人走了之后,信访局长对我说:“赵县长,您一直在大机关工作,咱们下面的情况你还不是很熟悉。接待群众上访都是有套路的,一般情况下我先说个意见,然后再让您拍板,免得领导被动。”都说领导干部好干,主要是下面有人给你找退路,让你左右逢源啊。我看着他油腻腻的脸,觉得也找不出来合适的话回他,就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也算是不屑。

今天的接待就算结束了,我出了接待大厅,心里憋闷得慌,但还是长出了一口气。不过我刚刚走下台阶,从广场入口呼啦啦围过来一群人,他们在我面前排好,为首的一个年长者说,给县长跪下了!

一群人全部跪到了信访局门口的广场上,他们举在头上的横幅写着:“一心一意永牢记,三死三生报党恩。”这样的场面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一时手足无措。我求援似的回头看看信访局长,本来送我出了门口他已经回去了,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他面带着另一副笑容走了出来。他不紧不慢地走过我面前,又不慌不忙地迎着人群走了过去,前后过程真像一出大戏的一个桥段。

基层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那真是没说的。

2

这帮人不是来上访的,他们跑了三十多公里,目的是来给县委县政府送锦旗。按道理说这锦旗不应该送到这里,我想可能他们知道县委县政府的大院进不去,而信访接待室每天都有县领导值班,又在一个人比较多的广场边上,所以就直接来了这里。我让信访局长把他们带到接待室去,他们不愿意去,说在外面要排排场场地把锦旗送给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说,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把锦旗接下了。他们说,那不行,我们想让电视台来录个像,要让全县人民都知道知道这事儿。办公室主任征求我的意见,我看了一下信访局长,说:“按规定办。”信访局长说:“没规定。”我说:“没规定按套路办。”他们两个赶紧打电话,还没打完,就看见宣传部副部长带着电视台的一帮人赶了过来。录像的时候副部长让我讲几句。我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什么事儿,怎么讲?”“哎哟!你看这只顾高兴,把这头儿给忘了。”信访局长大笑起来,他放松笑的时候显得很单纯,人也年轻了些。我小声问他:“宣传部这么快就知道这事儿了?”他忽然认真起来,说:“这就叫新闻的敏感性嘛!赵县长您想想,这年头见个给县委县政府送锦旗的,比钓个老鳖都难,这是多大的卖点啊。”然后他问带头的那个年长者,说:“你这三死三生是啥意思?”那人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沓纸递给他,说:“这个您拿去看看。”

信访局长把它展开递给了我。我看见那稿子是用褚体毛笔小楷写的,很有功力。稿子最上面的右上角这样写着:为县电视台代拟新闻稿。我抬头看了看那帮人,发现他们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稿子的标题是“三死三生念党恩”,下面是正文:

正值全县人民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热烈欢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县半山羊村刘万福全家族老少七十三口人一起到县委县政府来送锦旗,共同感谢共产党的三次救命之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万福一九六零年初生于半山羊一个贫穷的乡村,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了维持全家生计,他开始外出打工。辗转多地之后,经亲戚介绍来到了山西山阴县的一个煤矿当挖煤工。一次,他们这个施工班刚进入井下不久,就遇到了矿井塌方。面对危情,共产党员、班长阎涛说,大家不要慌张,跟着我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有生还的希望!刘万福没经历过这些,吓得哭起来。他就安慰他说,哭没有用,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共产党不会不管我们的!他领着大家靠吃煤泥维持生命,六天六夜眼都没合过。到第七天头上,他们听到了头顶上风钻的声音。他说,有救了,共产党来救我们了!十几分钟后,煤层被打透,部队的战士跳了进来。刘万福记得,他们用微弱的声音喊出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共产党万岁!

后来,刘万福买了一辆旧车带着老婆到全国各地跑运输。一九九八年十月,他们去湖北贩运水果,走到夜里十点多,他又困又饿,想着抽根烟,可是手里没有火儿。这时刚好一辆轿车超车时扔下一个烟头,他踩下刹车,跳下去捡那个烟头,一辆车从后面过来把他撞到了路旁的沟里,然后逃逸了。恰好湖北某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子龙夜里巡查路过此地,二话不说就把他送进了市医院,并帮他垫上三千多元的医疗费,然后就不声不响地走了。由于得到了及时抢救治疗,他不但保住了一条命,而且很快就康复出院。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出了院他再去找杨子龙,杨子龙根本不承认是自己救了他。实在没办法,他就回到医院找到杨子龙签字的押金条和当时接诊的护士一起来到杨家。杨子龙说,这事儿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刘万福说,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同类推荐
  •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作者徐迅是一位有着浓厚故土情结和深沉悲悯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的小说背景基本取自作者的故乡——皖西南丘陵区的一个小县镇。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发生的若干人事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特别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乡亲和小知识分子命运深切关注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有厚重的生活质地,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一种散文化的舒如笔法展现发生在故土上的种种世俗百相。这其间有乡村少男怅惘的青春躁动,有采莲少女艰难的爱情厮守,有饱经风霜的老农人不尽的生存艰辛,有良知未泯的小职员无奈的官场诉求……
  • 曾国藩(套装全3册)

    曾国藩(套装全3册)

    “不做圣贤,便为禽兽”。曾国藩的一生,成功显赫到了顶点极处,争议复杂也是千古未有。晚清湖南人才济济,曾国藩木讷愚拙并不显眼,反因杀人之狠被时人称为“曾剃头”。然而,凭借知人之明的眼力、审时度势的远见、临事不乱的定力、熬过绝境的坚忍,乃至关键时候的心黑手狠,曾国藩在腥风血雨的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了拯救大清的“中兴第一名臣”。自湖南起兵后,曾国藩的湘军屡战屡败,两次投江自尽,数度立下遗嘱,更曾在困境绝望中弃官回乡,论挫折打击,当时无人能与曾国藩相比。然而,信奉“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曾国藩,认准了一个“挺”字,凭借极度的自省和坚忍,硬是挺到了太平军内讧的战局转折点。
  • 天安门的天

    天安门的天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墨中白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
  • 玉观音

    玉观音

    这是一部以表现中国女性善良宽容之美的抒情之作,奇巧与朴拙并存,阴柔与阳刚兼蓄,品质细致而又不伤大气。海岩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女警察安心由于一次偶然的“外遇”,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亲与仇,情与法之间痛苦地纠缠,她经历了死亡的残酷,也重新体味了爱情的甜蜜,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完满的女性,投入到极其艰苦、危险的缉毒工作中。
  • 遗骨档案·620

    遗骨档案·620

    审讯室内,罪犯离奇死去,手指插进自己的眼窝和耳朵,究竟是自杀,还是虐杀?三年后,警察又收到一份特殊礼物:7个离奇死去的女子,每人身上都有杀手留下的数字,是杀手误导?是破案密码?还是死亡咒语?而这仅仅是开始!血淋淋的杀戮藏着赤裸裸的欲,最残酷的死亡源于最深沉的爱。最真实的案件,记录最残酷的真相。究竟谁是杀戮场的屠夫。
热门推荐
  • 迷鸟

    迷鸟

    代号为“乌鸦”的男孩汤米由于学业来到被称为“帝国的中心”的东六区,邂逅了多年未见的挚友加佐特以及自己的“不靠谱”师傅杰森。他们看似是忙碌的学子,而一到任务降临,他们又成为了身怀异能骁勇善战的斗士。为了了解的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身世,处世消极的汤米必须融入帝国军与平民的矛盾冲突之中,与强于自身几倍的敌人斗争。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慢慢失去了友情、亲情、以及爱情,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与此同时,随着绝望到来的却是一个惊天的秘密……
  • 万载储帝

    万载储帝

    吾乃帝命,育上古蛮龙,闯无尽绝地,俘虏芳心一片吾乃帝命,抗蛮荒古鼎,斗诸天神佛,谱写狂傲一曲什么!一世储帝,万世帝储!开什么玩笑,吾乃天子,万载帝蕴万载储帝?吾不服,吾欲谋划万世凌九天,踏九幽,登临万族之巅启封门,逆阴阳
  • 武道帝途

    武道帝途

    十万年前,统御天玄大陆,威震万古的中央帝朝,忽然发生了未知的动乱,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那一夜,惨烈的大战,将天玄大陆打的四分五裂,分为东洲、南疆、西土、北域、中州。那一夜,天地同哭。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曾经的辉煌,自此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整个大陆也是步入了纷乱的年代,宗门林立、家族迭起。到处充满了厮杀与争斗。在这样的环境下,来自东洲的少年林夕,自微末中崛起,从杀戮中称王,一路征战,一路血,半是疯癫,半是狂!开启了一段独属于自己的主宰之路。
  • 成长异界

    成长异界

    ?一个宅男转生成了牛头人和精灵嫁接的孩子身上,然后被人抓住做了宠物。作为德鲁伊的他,随着潮流在异大陆来回征战。。。。。
  • 剑临飞羽

    剑临飞羽

    一个被灭门的少年学者,逃到了远离王权中心的边远小镇,选择弃文从武,勤苦练剑,为了可以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命运指出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而我以血为剑,脚踏游云,一往无前!”
  • 我的妖怪酒庄

    我的妖怪酒庄

    有一天,叶辰获得了一本记载着各种妖怪弱点小册子,从此他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普罗旺斯,宁静的葡萄酒庄园,法兰西的气质美女,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和他近在咫尺。正当他为了应付这些事情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妖怪却又蛮不讲理的掺和进了他的生活。“吸血鬼,你去搞定那个客户,否则不让你吃饭。”“湖中妖精,你调整一下葡萄酒的水分,否则酿成的葡萄酒没办法获奖了。”“巨龙,你……你来给我把这块肉烤熟,啥,肉都烤成灰了,这么不用心,我看你是不想吃饭了!”一群妖怪,一个酒庄,清清爽爽的种田文。
  • 暮华阙:等君同

    暮华阙:等君同

    是羁绊,是执念,是千年的一瞥,是她对他的爱。是冷眼旁观,是百年相伴,是最初的动心,是他入骨相思。他是正邪两派谈之色变的人物,淡漠冷静,杀伐果断,却为她沦陷;她是月灵族第一继承人,洞察世事,纯真如初,却甘为他舍弃永生。只是千年之中谁弃了初心,封印过往?可到了一切的尽头,又是谁用尽全部说出那句,你,是我最后的信仰。
  • 比目鱼

    比目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本书针对生意人的人脉结交、构建、维护与应用,助你更高效地建立自己的生意人脉网,从而实现事业的成功。
  • 境界之线

    境界之线

    既然这是吾的命运,吾就接收吧。少年的王者之力,穿越两界,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