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7300000023

第23章 灵魂的激情(1)

《灵魂的激情》一书是笛卡尔于1645~1646年间完成的。《灵魂的激情》一书是笛卡尔专门研究“人自身”、“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人的激情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以及“人的各种激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著作。该书标志着笛卡尔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是笛卡尔哲学的最精华的部分。具体从内容的角度来讲,《灵魂的激情》一书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激情的生理说”,第二部分是“激情心理学”,第三部分是“特殊的激情”。

激情生理说

“激情生理说”是笛卡尔《灵魂的激情》一书中介绍的第一部分内容。有人也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为“激情的生理—心理学”。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笛卡尔主要阐释了人的身体结构,即“身”是什么?然后又阐释了灵魂所处的地位,即“心”是什么?最后又阐释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灵魂与激情的关系”,“激情与灵魂、肉体的关系”以及“意志与激情的关系”等等。在本小节内容中,我们将从“动物精神”、“灵魂、知觉、激情”、“松果腺”以及“意志”等几个内容对笛卡尔的“激情生理说”作简单介绍。

激情无所不在。是的,笛卡尔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人人都有激情,在任何年代,这都不是一个缥渺而难以触摸的问题。所以笛卡尔把激情理解为一个极其平凡的问题,哪怕我们只是在自己的身上去寻找,也可以发觉激情的意义所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遍而切身的问题,我们却无法在古人留下的典籍中去寻得什么真正有益的帮助。这不禁使我们大发感慨,因为在他们留下的探讨理论中,简直就没办法去找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我们想从中得出所谓的真理,更是有如水中捞月。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笛卡尔才会认为,对激情的研究和探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必需实行。

“活力和激情永远是同一个东西”。这是笛卡尔对激情认识的一个首要思想。笛卡尔认为,存在于灵魂中的激情,外在表现则为肉体上的活动。正因如此,要想得到有关于灵魂中的激情的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肉体上的活动,考察灵魂与肉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激情的出现,究竟是依靠隐藏的灵魂还是外在的肉体,或是需要两者紧密相连的存在?这就需要对灵魂与肉体之间关系进行考察了。

灵魂与肉体是哲学家们一贯关注的问题。显然,依照这种划分的方式去研究,是不会在肉体的活动中看到任何形式的思想的。因此笛卡尔认为,“我们之中存在的每一种思想都属于灵魂”,“我们必须相信,人所产生的一切冲动或者运动都与肉体有关。”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因为笛卡尔一直认为,不能确定无生命体就不可以和我们相同,甚至有这种可能,它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模式,只是我们无法去了解而已。既然无生命体都有和我们相同,甚至更高模式的可能,那么它们的行动就并不需要依赖思想。在研究灵魂与肉体的时候必然会想到死亡。有人提出,为什么死人就不会再有冲动和运动了呢?这是因为死亡的同时,灵魂就失去作用,所以不能再在肉体上做出冲动和运动的反应。但笛卡尔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不仅不同意,笛卡尔还认为这种说法是极端错误的。一直主宰着他的思想的“怀疑”,不容许他轻易相信,人的本能的冲动和外在的运动是依靠灵魂才可以进行的。不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把灵魂说成是一切活动的主导。因为我们完全还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肉体死亡,整个身体的器官停止了运作,静止了一切的冲动并停止了本能的运动,这才导致了灵魂的停止运作。从此可以看出笛卡尔对死亡的观点,即死亡是由纯肉体因素造成的。如果用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来解释,人的肉体是一块钟表,灵魂则是钟表所代表的时间。因为钟表里的每一个部件(即肉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能正常运行,钟表就可以准确地表达它所代表的时间(深层的灵魂的流动)。而当钟表里的零件突然坏掉了,尤其是主要的零件坏掉了,直接导致了钟表无法运行,那么它所代表的时间也就随着钟摆的静止而停止了。即灵魂停止了运动。所以笛卡尔比一些哲学家更加注重研究肉体。

“动物精神”

笛卡尔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坐在家里冥想的哲学家,他博学多才,具备很多科学知识。笛卡尔在荷兰的时候,曾经参观过人体解剖,并且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曾研究过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这些都对他的思想提供了帮助。笛卡尔把自己在生理方面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在他的激情生理—心理学当中。对解剖及循环等生理学的研究,使笛卡尔可以准确而科学地说明人体内的器官,包括心脏、大脑、脏器、肌肉、神经、动脉、静脉是如何运作的。笛卡尔指出,“一切肌肉运动,以及一切感觉,都依赖于神经——类似于丝状物或者小管一类的东西,它们都发端于大脑,因此,像大脑一样,包含着某种精微的气息,即,所谓的动物精神。”笛卡尔在这里提出了“动物精神”的概念。什么是“动物精神”呢?其实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笛卡尔所要表达的“动物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能。本能与神经系统相关,是包含在神经系统中的一些“精微的气息”。笛卡尔在这里从科学的、实在的东西,又引领我们到了我们无法触及的、不实在的“精神”上去,这就需要使人明白,究竟动物精神是怎么样产生的。笛卡尔以肉体内部的运动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肉体大脑决定了人体内血液的流向,血液是向这个方向流,还是向那个方向流,都取决于肉体内大脑的基本构造。大脑内的通道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的宽阔,有的却特别狭窄。在那些狭窄的通道里,只有最精微的血液才有通过的可能。所以,凡是流入大脑的血液,都是人体内最有生命力的血液,是人体内血液的精华。多数的不够精微的血液,则流向全身其他的各个器官。正是这些精微的血液,在大脑中形成了动物精神。笛卡尔说:“我这里所说的动物精神,它们的一个特性就是十分精细,它们的运动十分迅速,像从火炬中流出来的炽热小颗粒一样。因此,它们绝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点上,当它们之中的一些进入大脑的空腔中时,另外一些沿着大脑中的小孔流动,小孔把它们传递到神经,又从神经传递到肌肉组织,凭借肌肉它们尽自己所能以各种方式启动身体的运动”。这就是说,大脑中的“精微的精神”,是导致机体一切运动的推动者。一切机体运动的惟一原因是肌肉的运动。当然,来自于大脑的动物精神,并不具备足以推动肌肉运动的力量。他们能做到的是,控制肌肉内的其他的动物精神,通过它们使肌肉产生各种运动。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动物精神不是全部首先流向大脑,然后通过大脑的指派而流向全身各处呢?为什么动物精神不是均匀地流向各处,而总是流向某一个地方呢?笛卡尔认为,这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

第一,这是由各感觉器官与肌肉和神经的联结通道不同所造成的。感觉器官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反应,从而引发各种动作,但是感官与神经的联结又不同于肌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各感官的反应不同于肌肉的反应,所以由它们所引起的动物精神的运动当然也就不同。

第二,是由于动物精神各部分之间的兴奋性并不相同。正是因为动物精神的各部分具有多样性,当某一部分的动物精神平缓地运动时,已经有一部分动物精神开始活跃起来了。这时,活跃与不活跃的动物精神就必然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地方。基于动物精神与肌肉运动、与感官存在着这样的联系,当动物精神发生变化,就会直接导致大脑中的某个小孔的关闭,这是动物神经在起主导作用。但当感官促进了神经运动,也会使大脑中的某个小孔张开,而动物精神的运动还是会参与其中,以特殊的方式传递到肌肉,然后完成肌体的运动。

笛卡尔尽可能简单地把涉及与动物精神相关的运动的思想阐述出来。其实,他所要表达的含义在现代科学中已经得到了更好的解释。笛卡尔所说的这些活动,就是现代生理学上所说的本能的反射运动。当然,以现代人的科学水平和眼光去看过去的人是不公平、不客观的。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笛卡尔能凭借着有限的生理知识和自己的思想,作出这种程度上的阐释,已经足以使人折服了。

“灵魂、知觉、激情”

研究了人的身体结构以及其内部与外部的运作方式之后,就需要回到灵魂的研究中了。笛卡尔认为,考察了与身体相关的功能以后,再考察灵魂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作为一个人,单单具备了结构完善的身体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身体不能没有思想,这就是所谓“心”的灵魂。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需要一个完整的身体,更需要具有人的思想的灵魂。

笛卡尔认为,思想存在于灵魂当中。笛卡尔说,“灵魂只拥有思想”,即灵魂除了思想并不拥有其他的什么。笛卡尔把和肉体相关的思想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指灵魂的活动,另一种指灵魂的激情。笛卡尔在这里所说的灵魂的活动,“是指我们的一切渴望,因为根据经验我们发现,渴望直接来自我们的灵魂,而且仿佛只依赖于灵魂;另一方面,我们通常用人的激情来称谓在我们之中发现的一切知觉或者知识形式。”笛卡尔接受渴望是直接来自于灵魂的说法,但他并不赞同激情也是来自于灵魂的。笛卡尔认为,激情是来自于“我们之中发现的一切知觉或者知识形式”。也就是说,灵魂获得的激情,是来自于外界事物的。

笛卡尔把灵魂的活动——渴望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指纯精神上的渴望,它是由灵魂的活动组成的,灵魂可以依靠自身的意愿来支配它,决定他。这种渴望包括崇拜上帝,或是思考一切非物质的东西的灵魂的活动。另一种是指形体上的渴望,当我们想喝水时,反映到手臂伸出去拿杯子,当我们想走路的时候,开始抬腿迈步向前。人在形体上需要反应出来的举动,由灵魂在肉体的深处主导。灵魂的第二种活动使我们产生了运动。

与渴望相关形成两种知觉,一种以灵魂为原因,另一种以身体为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知觉是以灵魂为原因的知觉。这种知觉代表了我们内在的渴望,是我们以渴望为基础的想象和思想的知觉。说得直白些,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某种东西产生渴望以后,对这种渴望的知觉。如果没有这种知觉,渴望就等于不存在了。我们无法去想象,当我们渴望一件事物的时候,自己却没有觉察到,那么这种渴望又有什么意义?又如何反应出更进一步去尽力使它实现呢?所以说,虽然产生了渴望,还要靠以灵魂为原因的知觉去觉察到它。笛卡尔认为,“发现灵魂渴望的东西,也是一种激情的活动。”“这种知觉——意声,实际上是一个并且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我们在习惯上并不把它称之为激情,而只称之为活动。”当灵魂进行纯粹的思想活动(比如说想象着一件并不存在的某物,或者想象着的是只可以用理智去理解而无法去想象的某物,比如说一件物品的属性)时,尽管我们知道它确实存在着,却无法在意识里勾出它的图像来。在这个时候,知觉已经悄悄地出现了。这种知觉是以灵魂作为根本原因的,是一个激情的活动。所以,笛卡尔才会把这种知觉称为激情,而不是称呼它为活动。

这种由灵魂所产生的知觉,不同于通过神经传递的知觉。非但如此,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一种是与我们的灵魂相关的,而第二种则源自于我们之外的外界的客体。当外界出现了某一客体的时候,会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多个方面刺激我们相应的内部器官,并且把这些信息以神经传递的方式在大脑中激起某种运动。而这种运动是为了诱发灵魂的活动,并且使之能够发现这些客体。比如说,我们看到了烛光,或是我们听到了铃声。而在我们的神经活动中,由于光和声是两种不同的运动,神经传导在大脑中,也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运动,从而带给了灵魂以不同的两种感觉。这种感觉直接来自于客观主体,即烛光和铃声是感觉的原因,感觉使客观主体与主体相联系,于是,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烛光,听到了铃声。

可是事实上,我们在这里所忽略的,却是由它们产生的运动。

第二种知觉,即以身体为原因的知觉。这种知觉和我们的身体或者和我们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相关。比如说,感到腹中饥饿、觉得口渴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的欲望,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欲望感觉到自身的痛苦、冲动以及其他的情绪,并随着神经的传导直接地表露出来。还有一些知觉与我们的灵魂相关。比如感到高兴,或是伤心流泪,或是大发脾气。这些是自身的情绪,也包括来自外部的原因。因为这些情绪宣泄之前,都会有一个触发点,即调动这些情绪爆发的原因,无论事与物都有可能。这些原因来自于外界的刺激。笛卡尔指出:“我们的一切知觉——与我们之外的客体相关的知觉,与我们身体的不同情感相关的知觉,其实,只是与我们的灵魂相关的激情。”这种种不同的激情,都被笛卡尔用“灵魂的激情”这五个字来解释了。这是因为笛卡尔认为,灵魂的激情,仅指人的各种知觉。

考察并总结了灵魂的激情与其他所有思想之间的差别后,“灵魂的激情”便不难定义了。“灵魂的激情”被定义为“灵魂的知觉、感受或者情感,它们都与灵魂有特定的关联,被动物精神的某种运动所引起、保持、加强。”笛卡尔对灵魂的定义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什么把灵魂的激情称之为知觉;另一方面,为什么说它们尤其是与灵魂有关的。笛卡尔对灵魂的激情的两方面内容也作出了论述。

笛卡尔指出,如果说把知觉这个词理解为泛指一切的思想(这里的思想不是灵魂的活动),而并不是指一切清楚明白的认识的话,我们就可以把灵魂的激情称之为知觉了。按照这个定义,知觉体现的是肉体与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知觉称之为感受,因为灵魂接受它们的方式和它接受外部感觉对象的方式是相同的,而事实上,灵魂也不可能用其他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当然,如果按照笛卡尔的定义,把知觉称之为灵魂的感情,似乎感觉上还更合适一些。这里的“感情”包容面就更大了。它既包含在灵魂中出现的一切的变化,也可以拥有一切的思想。所以,一切的思想都可以理解为由感觉而起。任何的外部刺激或是别的内部反应,都不会如感情一般来得汹涌澎湃,来得强烈有力。这样的一种感觉,似乎用感情一词更能体现出激情的特点。

同类推荐
  • 周易智慧

    周易智慧

    《周易》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世界水怪调查

    世界水怪调查

    “水怪”是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世界各地每年都发生大量关于水怪的见闻……但这神秘的家伙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说的清楚。本书主人公“金”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研究生,他将与他的导师和同事共同去世界各地揭秘、探寻这些不为人知的神秘物种……中间他们又将经历哪些生死考验,探寻到哪些恐怖真相呢?
  • 重生之江山激扬

    重生之江山激扬

    重生之江山激扬简单平淡的人生,波澜壮阔的岁月。过去的往事,曾经的遗憾,如流水中的沉积物,偶尔翻上来使人心痛;末来的故事,此刻的努力,似光阴中的里程碑,闪烁在眼前让人目炫!就让我沉醉于其中,战斗的激情,温柔的拥抱,激扬文字的气度,指点江山的胸怀!怎奈英雄美人,情关难过!
  • 柯南同人衔尾之蛇

    柯南同人衔尾之蛇

    前世今生的故事,灰原、gin、赤井、贝姐的故事,八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工藤、白马、基德不定期出场,从中世纪法国、1912年英国、平安日本、唐宋中国到当代银河系,他们一次次在时间与命运的洪流中相逢与角逐...
  • 一代小妖

    一代小妖

    世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世人悔断肠。众生骂我很疯癫,我笑众生看不穿。
  • 口袋妖怪狂本无尊

    口袋妖怪狂本无尊

    我很狂,但我低调,我很狂,但我面瘫,我很狂,但我冰冷。我本无情,却遇到蝶升情,我本无心,却遇到过去鬼。我本无爱,却遇冤家龙来,我本无思,却遇蝎同相怜。
  • 朱世忠文存(上下卷)

    朱世忠文存(上下卷)

    本书分两卷,上卷为“散文·小说·诗歌”卷,下卷为“杂文·评论”卷。文存共收录了朱世忠生前所写散文、小说、诗歌、杂文、评论等162篇(首)计30余万字作品和各个生活阶段。风趣幽默,针砭时弊,字句中显示出作者独特的风格。
  • 逆天缠梦

    逆天缠梦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寒门书生,只有一个“高中”的愿望,没想到夜里一次偶然,让他撞见了拥有“反意”的仲王与尚书之女的奸情,虽侥幸不死,但一年后再见竟被他掳回王府去——更在之后让他一男子之身承受“女子”之事——他恨啊!但又能如何?自尽被救;母亲被扣;最后他还被迫迎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他越看那个讨厌的书生越顺眼,甚至升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欲望——他要他!
  •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在爱的路上,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他像她心里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停留在最好的光阴里开花结果都不是它的宿命唯有长青。“喜欢就是这样怕他知道又怕他不知道”
  • 天价宫女

    天价宫女

    雪蝶满意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这一排精挑细选的出来的俊美侍卫。“孟雪蝶,你找死呀,居然敢背着王找男人。”夏王祁夜怒气冲冲的闯进来。她眨着眼睛无辜的到:“王,我哪里敢,只不过,我听说王选了很多美貌的宫女,那我只有选一些英俊的侍卫了。”“王是男人,男尊女卑懂不懂?”他暴怒,难道他不找宫女伺候,找侍卫伺候吗?“到我这里,就是男女平等,你要是在吵,我直接休了你。”她说的理所当然,“孟雪蝶。”一声怒吼传遍这个皇宫。
  • 时间之刻

    时间之刻

    始于时间,终于时间。时间之痕,刻下一段传说。上古的战役,一层又一层的秘密,感情的羁绊,一切都导向死亡,一切却又隐藏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