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700000005

第5章 和风压倒唐风(1)

藤原时平,时年(公元894年)23岁,虽然年轻,却已官居三位中纳言(唐名黄门侍郎)兼右近卫大将(唐名虎牙大将军)。

之所以能如此身居高位,全因为他爹是藤原基经,同时还是藤原北家嫡流当主藤原忠平的哥哥。

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藤原北家。

还记得当年那被天花夺去了生命的藤原家四兄弟吗?也就是藤原仲麻吕的亲爹和三个叔叔:藤原武智麻吕、藤原麻吕、藤原房前以及藤原宇合。

这四个人,合称藤原四家,按照上述的顺序,分别代表了藤原南家,藤原京家,藤原北家和藤原式家。

因为出身豪华尊贵,故而和菅原道真大不相同的是,藤原时平的仕途堪称是一条金光大道,17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道真45岁才混上的藏人头。

而菅原道真自出道后,花了二十二年才混到的参议,藤原时平只花了五年,而且还是在没有被外放挂职锻炼的情况下,就轻松上位了。

不过时平倒也并非是那种单纯的纨绔,用宇多天皇的话来讲,就是这家伙虽然年轻风流,而且还是仗着祖上的光威才得以青云直上,但是在国家政治方面却是得心应手,当属辅国重臣。

宽平九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退位,将皇座让给了年仅13岁的皇太子敦仁亲王,即后来的醍醐天皇,自称太上天皇。

临走前,宇多上皇亲自指定了辅政大臣两名:大纳言藤原时平、权大纳言菅原道真。

大纳言,唐名亚相,在朝廷不设太政大臣的情况下,此官乃太政官之首。

权大纳言就是大纳言的副职。

之所以要把藤原时平立于菅原道真之上,理由当然因为他爹是藤原基经,但在宇多上皇写给醍醐天皇的信中,他却表示,道真是大学者,既有学问又会治国,而且年长成熟富有经验,所以你要有事的话,还是尽量问他吧。

就这样,菅原道真实际上一跃成为了群臣之首。

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而且还是针对国家制度的大改革。

就在当上大纳言的当年,菅原道真发布了一道政令,承认土地私有,并且要求掌握着土地的全日本各豪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率给中央交税,不许少,但更不许多——多收农民们的。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豪迈很大胆的决定,其实却也没那么夸张。

虽然大化改新时就说好了土地都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这个政策并非是一块毫不透风的铁板。早在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为了改变当时日本贫穷、粮食产量低下、土地无法被全面开垦的悲惨局面,圣武天皇特地颁布了一部名为《垦田永年私财法》的法律。

这部法律文如其题,就是无论何人,只要去开垦了土地,那么除去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上交给国家公粮之外,剩下的无论是粮食也好土地也罢,都将永远是此人的私有财产。

而这些开发者,也有一个法定的名称,叫开发领主,简称领主。

至于那些被开垦而私有的田,也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做名田,即有名字的田,换言之就是私人的田。所以领主们有时候也会被叫做名主。

再后来,有的领主因为名下的田地很多,地盘很大,于是便被人叫做大名。

我们熟知的“战国大名”“江户大名”这些名词,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它们真实的意思就是战国时代或江户时代的大地主。

再说这部《垦田永年私财法》,堪称是首次挑战了日本从大唐搬来的那一套制度,但却并不长久。天平神护元年(公元765年),当时正红得发紫的道镜认为私有土地对国家财政不利,于是便废除了《垦田永年私财法》。之后的一百来年里,该政策废了立,立了再废,折腾了很久,以至于最终进入了一个灰色状态中,即国家的律法虽然是明着不允许私有土地的,但事实上下面的豪族们早就都成地主了,朝廷对此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朝令夕改理亏在先,而且也确实不可能完全将这些拥有着土地的豪族清理干净,能做的唯有默认。

于是最终苦了国家和农民,前者因为收不到税而一直积贫积弱,后者则血汗钱被吸了个干净从而生不如死,而且名为交国税,实际上天知道是落到哪个土豪的口袋里去了。

现在菅原道真搞的这一手,等于是让原先的灰色制度直接摆正了姿态,在彻底承认土地私有的同时,也明码标价收费,既保障了国家的收入,也不至于太亏了农民。

只不过这么一来土豪们该不干了,虽说这年头哪有皆大欢喜的事情,有赚必有赔,可那赔本的买卖真要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则任谁都不会乐意的。

土豪不是农民,断然不甘吃哑巴亏的,面对道真的大刀阔斧,他们纷纷在朝中找起了内援,企图和庙堂重臣们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共同抵制那个出手比黑社会还狠的读书人。

一般来讲,那些在外面当土豪都快成精了的地方一霸,基本上都和朝廷中的某位甚至某几位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是亲戚,要么是利益均沾,所以菅原道真得罪了他们,其实就等于是得罪了跟自己同朝为官的那群同僚。

不过他也不怕,来文的,自己是文神;来武的,自己能射一手百发百中的好箭。谁怕谁啊?

而朝中大臣们也知道这人是个油盐不进、文武双全,而且还得上皇宠信的高手,因此也不跟他明着硬拼,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罢工。

从宽平十年(公元898年)起,但凡菅原道真主持的高级干部政治会议,总会有人缺席,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一开始还只有两三个,好歹也请假,可到了后来干脆是一缺一大帮,并且连招呼都不打,说不来就不来。每回开会,道真的面前只有两排坐垫——当时的日本还没有椅子。

而那些不出席会议的家伙,则几乎都清一色地聚拢在了藤原时平的周围,并且还希望他带个头,利用藤原家在朝中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和实力,干掉菅原道真。

藤原时平的回答是:OK。

后世一般认为,藤原时平说好的原因是他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出于一种誓死扞卫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反动阶级立场,而仇恨着革命派菅原道真,并且欲除之而后快。

这是大错特错的。

藤原时平和菅原道真之间,既无私怨,也无公仇。

时平的弟弟,也就是藤原北家的当主藤原忠平,和菅原道真的关系非常好。不仅如此,因为藤原时平本身也是个文艺小青年,所以对文神道真的敬仰之情,在当时也是相当公开的。

此外,就政治观点来看,时平实际上跟道真一样,也是改革派,同时也是一个认为日本想要发展就必须脱离大唐影响的去唐论者,而且两者都认为,改革要从最根本的方面入手。

唯一的不同点在于,道真概念里的根本,是国家的制度;而时平则认为,所谓根本,是文化。他的意思是,要想彻底改变一个国家,必须先从文化入手。同理,要想彻底改变日本,就必须得先用本土文化将那已经根深蒂固的唐文化印记替换掉。

藤原时平的确是理智的。

只可惜菅原道真不这么看,眼看着自己怀揣多年的强国梦离实现还差那么一步,他决定咬紧牙关跟藤原时平死磕到底。

对此藤原时平倒也无所谓,毕竟是藤原基经的长子,学不来自家老爹那一套呼风唤雨,但整几个人还是手拿把攥的。

两人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菅原道真有个女儿叫菅原宁子,嫁给了宇多上皇的第三皇子齐世亲王,作为岳父的道真,当然希望自己的姑爷能越出息越好——最好哪天能继承大统,当上天皇。

这本来是一个人皆有之的美好愿望,但藤原时平却密奏醍醐天皇,称权大纳言菅原道真图谋不轨,意图以强硬的手段迫使皇上您立齐世亲王为皇太弟,以便将来谋权篡位。

天下的皇帝其实都一样的,对于这种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事情,向来奉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醍醐天皇当机立断就作出了决定:驱逐道真。

昌泰四年(公元901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天皇突然下旨,撤去了菅原道真权大纳言一职,同时下令将其下放至大宰府,任权大宰帅一职。

圣旨下达后的第五天,菅原道真壮志未酬人先走,离开了平安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他再也没能回来,两年后,中年失意的道真在左迁之地大宰府郁郁而终,享年58岁。

临终之前,望着漫天的白雪,菅原道真留下了自己的辞世诗:盈城溢郭几梅花,犹是风光早岁华;雁足黏将疑繁帛,乌头点着思归家。

光是读着,就能感受到那满满的思乡悲情。

算了,那么哀伤的话题就此打住吧,来说点欢乐的科普小知识——大宰府。

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上一部就有提过,系位于九州北部的重要行政机构,主要作用是稳定九州岛,监视朝鲜半岛乃至中国的动向。同时也有传闻称,那地方就是当年邪马台国的王城。

这些其实都无所谓,我现在要说的,是大宰府的正确表达方式。

因为数千年来一直都有人(包括日本人)习惯把“大宰府”写成或读成“太宰府”,所以及时做一下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宰府就是大宰府,没有任何异议,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性中懒散粗心那一面的逐渐暴露,却说在某年某月某位不知名的学者把“大”写成了“太”,由于不过是一点之差而且也并无太大影响,以至于大伙都并不在意,于是此先河一开,便被后世以讹传讹,尽管有正经人士有心拨乱反正,坚持正确写法,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称其为“太宰府”。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公元10世纪(公元900年),日本关于大宰府的记载共有25处,其中用“大”字的8处,大太并用的4处,用太的13处。

连为了纪念菅原道真的神社都叫“太宰府天满宫”,甚至今日在大宰府所在地造起来的城市,都被称作“太宰府市”。

这就叫“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好在这世道还是不乏良心的,时至今日,日本学界已有了明文规定:作为历史名词以及机构名称和官员职位名,那么正确的写法是“大宰府”;而作为都市名或是祭祀菅原道真的那所神社名,则写作“太宰府”。

扯远了,言归正传。

在顺利目送菅原道真上路之后,群臣之首的位子理所当然地归了藤原时平。

前面就说了,时平也是个改革派,所以他在上台之后,并没有废除道真时代定下的土地改革制度,而是采取了比较温和稳步的方法缓步推行。同时,他还依照自己原本的观点,开始着手进行一场文化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文字。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

我个人一直特别信奉这样一句话:欲亡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秽其文。

就是说要灭亡一个国家,必定先要篡改他的历史;要想灭掉一个民族,一定要先糟蹋他们的文字。

这话其实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要想振兴一个国家,首先就是要先学会正视自己的历史;要想兴旺一个民族,第一要做的是拥有并光大属于自己的文字。

一言以蔽之,藤原时平要做的事情分两步:第一步,先搞出一种只属于日本且日本特色十足的文字;第二步,把这种文字发扬光大。

这确实是一个听起来和做起来都非常浩瀚庞大的工程,不过好在第一步已经有人给做了——当时的日本实际上是有原创文字的。

那就是平假名。

众所周知,日语由三个部分组成:汉字、片假名和平假名。

其中,汉字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文字,而直接从汉字偏旁得来的片假名,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国字;唯独平假名,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日本人的原创文字,虽然这原创二字说得有些勉强。

平假名的起源仍是中国,是由汉字的草书形式演变而来的,每一个假名对应着一个日语的读音。最早叫“万叶假名”,和汉字极其相似,但后来被简化了很多,以至于看上去跟中国字脱离了关系,比如あ(读阿)这个假名,我要不告诉你的话,估计你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琢磨出来它的原型其实是草书的“安”。

而平假名的出现则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现今存在历史最悠久的带有平假名的文物是一块在大阪出土的木简,据说是公元7世纪中期的产物,上面用万叶假名写着“春草之初年”。

和片假名一样,平假名的创造和演变都绝非一人之力,而是多年来众多日本学者共同心血的成果,因此尽管教科书上认为是真言宗开山老祖空海和尚发明了平假名,但实际上这跟吉备真备创造了片假名一样,只是一个谣言罢了。

虽然历史悠久形体优美,但数百年来,平假名却一直都不是日本的官方文字。在高层的正式场合,大家使用的都是汉字和片假名,平假名通常只出现在那些身居大内深闺的少女少妇为了抒发寂寞和恋情而写的和歌之中,故而也被叫做“女手”“女文字”。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太遥远——毕竟只是以草书为雏形变化而来,哪比得上直接拿来主义的汉字和片假名。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真不是个像样的理由,但实际上这真的就是理由。

尽管一直都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然而这种影响即便天天讲时时讲,你也未必能想象得出其具体有多么巨大。

平安时代的日本官员,不懂经济而在大藏省混的,大有人在;不会打仗而居将军之职的,不乏其人;对于那些贵族出身的家伙而言,哪怕什么都不懂也无所谓,只要会一样东西便能当官,那就是中文。

这里的中文包括汉字的读写运用,对中华古典的理解感悟等等。

因为平安时代的日本人信奉一句话,叫:“文章乃经国大业。”

此语出自中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所着《典论·论文》,原话是“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那时候的日本,不但政令、律法、官制、文章清一色用的都是汉文,就连达官显贵们私底下的书信来往,也都是满满一纸的方块字。

再说那平假名,虽然在当时地位比较尴尬,但也还没到绝望的程度。毕竟它受众不算太小,除去刚才说的在女性之间使用外,其实小贵族跟老百姓私下里用得也挺多,事实上这个分两步走的文字工程已经完成了一步半,连发扬都省了,只求能光大一下,让平假名一跃而起,引得万众瞩目,然后成为能和汉字、片假名并列的正式文字。

对此,藤原时平的办法是编一本以纯平假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着作,然后推广,并借机宣告一个新的文字时代的来临。

着作的内容他也想好了:和歌。

和歌就是日本传统歌谣,都是用万叶假名或是平假名所写成,虽然曾经人气很高,但随着中国文化对日本列岛影响的日益扩大,很快就被汉诗所取代。平安朝的日本贵族们虽说也有爱和歌的,可一般只用于私下交流,或是用来写情诗追女孩子,比如藤原时平就特别擅长此道。然而不管是哪一样,它都不是一样适合在公开场合拿出来分享的东西。

之所以要选和歌,除了它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能完全用平假名表达的东西之外,还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表现手法方面也具备不输给汉诗的华丽,同时也能轻易地让大众(包括天皇)所接受,更重要的是,藤原时平非常喜欢和歌。

同类推荐
  • 三国生活

    三国生活

    路人甲张伟,没有惊天动地的谋略,没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没有神奇的金手指,看他如何在乱世三国生存...
  •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1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1

    最会说书的湖南人为您细说晚清湘军为什么这么牛。国内首部通俗解读晚清湘军史的巨著。揭开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江忠源…等湘军将帅百战百胜、升官不断的彪悍人生之路,全景再现了湘军金戈铁马的壮阔历史。
  • 风烟传说

    风烟传说

    人生几番变幻,乱世又见风烟。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一人,一马,一剑,行于苍茫天地间。斩断仇恨的锁链,揭开尘封的历史,开启辉煌的篇章,书写不朽的传奇。
  • 荣光与黄金

    荣光与黄金

    被伙伴杀害而回到过去,参与一个贫穷国家的成长,见证一个帝国的形成,追寻一段穿越过去与未来的羁绊。
  • 带着萝莉闯大唐

    带着萝莉闯大唐

    2050年,生化危机大爆发,唐云,这个刚满20岁的大学生,找到了中国地区生化危机爆发的根源地区,最后和病毒研究博士15岁的小孙女开启时空隧道回到了唐朝。开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来吧作死反正有大把时光

    来吧作死反正有大把时光

    什么。你觉得90后造作,浮夸,肤浅。看不懂《来吧。作死。反正有大把时光》别说你懂九零后。
  • 绝美郎君倾心

    绝美郎君倾心

    心灰意冷只为解脱,没料到却魂穿了。自己的魂魄竟与他人共用一个身体,成为了富甲天下的梦家那唯一单男酷似贾宝玉的人的保镖。他温柔多情,善良敦厚,拥有三房少奶奶,更有数名美婢随侍在侧,受尽千般宠万般爱。他样样都好,除了容貌普通,命不久矣外。咦,他命不久矣,却关她何事?她竟把她用来保魂的物件给了他保命,这却是为何?难道是因为见到了他那人皮面具下惊天地、泣鬼神的容貌不成?只怕未必,只为一颗沧桑的心却被他的温柔滋润复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德萨恩探案集

    德萨恩探案集

    神探德萨恩具有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推理能力和洞察力,平时化名程飞,他和助手王建侦破无数起案件,但在一次行动中助手王建从此与德探失去了联系,为了让我来与他携手破案德萨恩暴露自己就是程飞,从此周探和德探组成了“双探”在破除一个个案件中,德探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于是德探开始调查这个神秘组织,眼看这个神秘组织即将告破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势力更大的组织,而且这两个组织的幕后BOSS竟然是同一个人——狼王。
  • 陆风列传

    陆风列传

    一个因政治目的被生出的孩子,一个强大家族的公子,一个从小被人唾弃的杂种,当这一切都加在了陆风身上时,他会因此愤世嫉俗还是打破枷锁,而不管是什么路都不会一帆风顺...且看他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最终面对自己那颗初心的。“都说这个世上有轮回,等我,我一定会带你回来的。”陆风抱尸体跪伏在地上......
  • 黑暗主宰

    黑暗主宰

    问当今世上是否有完美的人,答案当然是没有的。毕竟一个人不是万能的。这里没有单兵作战,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有的只是兄弟之间的信任与配合,俗话说,兄弟一心,齐力断金!看宗磊,一个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热血青年,怎么与兄弟同生共死,为了心底的执着和目标而开创出一个别样的江湖!
  •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一个三十多岁未婚大龄宅男因为一次醉酒驾驶出了车祸意外回到了少年时期的90年代,凭借着多了近二十年的经历,帮助自己的家一步步走向小镇富豪。因为意外的重生,决心不再重复以前的平庸人生,一步步实现了前生梦想。————————————————————————————另外这书不会是种马流,也不会是无敌流,第一次写书,可能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希望各位书友能指正。
  • 乐庵语录

    乐庵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啼笑仙缘

    啼笑仙缘

    万劫之后,天地初开,无畏小子元烈舍弃登天仙缘,只为探寻火的奥秘。天地有灵,衍生万种灵气,然诸多灵气含不解之谜,不能供修士享用。世间灵气日渐稀薄,修士们无不占山为王,独占资源。身处绝境中的元烈得诡异心诀后,享诸天元气,受天地朝拜。此后神游诸天,访万古遗骸,历万界之劫,破开迷雾,再演乾坤。重炼上古之宝,再聚万古天丹。粉嫩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评论点击,来而不拒,元元叩拜。
  • 落梦无情

    落梦无情

    妖王殿的后山是一座冰山,上面有一种植物叫做梦回,寓意梦回三生,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时间轮回,冰山有结界是神兽守护的地方,妖王一直想得到梦回,但一直都没成功,小女孩梦雅为了找回父亲,踏上了旅程
  • 我都看到了

    我都看到了

    一睁眼,一个美丽的女警察站在他的面前,还什么都没穿,这是啥情况?一睁眼,数百万财富滚滚而来,还光明正大,这是啥情况?屌丝陈扬却拥有着透视眼,看天下美女,享无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