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8600000021

第21章 古代汉语(9)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病终。(《桃花源记》)一(刘子骥)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着前去。(还)没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焉(yān)】

1.代词。可代人、事、情况、原因、处所。可译作“谁”、“什么”、“怎样”、“什么”、“哪里”等。

①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一。(《冯婉贞》)一离村子四里有(一片)森林,树荫浓密,遮住了阳光,(他们)便埋伏在那里。②谨食之,时而献一。(《捕蛇者说》)一(我)谨慎地喂养它,到(规定献蛇的)时候就缴上它。⑧且~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一况且往哪里堆放土石?④非再至,一知其奇若比?(徐宏祖《游黄山记》)一不是第二次来,

哪里知道它如此奇丽?

2.语气助词。可不译出。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列子·愚公移山》一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②《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石钟山记》)一《水经》记载:“彭蠡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③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柳宗元《捕蛇者说》)一喧哗叫嚷着惊扰的(气势),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

3.词尾。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可译作“地”。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苏轼《石钟山记》)二-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块)敲击它,硿硿地(响)。②徐徐~实狼其中。(《中山狼传9)一慢慢地把狼装进袋里。

【以(yǐ)】

1.介词。

①工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作“在”。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一苏武在(昭帝)始元六年春天回到了京师。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作“因为”。而吾~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一而我(却)因为捕捉毒蛇独自生活下来。③介绍动作行为依赖、借助的事物或遵循的准则。可译作“用”、“凭”、“按照”等。敌人远(yuan)吾,欲~火器困吾也。(《冯婉贞》)一敌人躲避我们,想要用枪炮打我们。

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仅限于一范围,可译作“只有”、“只是”等。

君家所寡有者~义耳!(《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您家所缺少的只是义呀!2.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词组。前者往往是实现后者的方法或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作“用”、“和”、“来”等或不译。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入。(《黔之驴》)-一黔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装载着运进(黔)。

【因(yīn)】

1.副词。可译作“就”、“于是”等。

①计之曰:“技止此耳!”~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一一(老虎)盘算这种情况:“(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就跳跃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驴的肉,才走开。②相如~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于是蔺相如拿着璧玉后退了几步站定。

2.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旁及的对象。可译作“通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廉颇听了这件事,脱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里请罪。

②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借助的时机、事物,以及遵循的准则。可译作“趁着”、“凭借”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一善遇之。(《鸿门宴》)一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反而攻打人家,是不讲义气啊,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接待他。

③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之以成帝业。(《隆中对》)一益州艰险阻塞,肥沃的原野上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凭着这个地方建立了帝业。

3.连词。连词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等。

~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雁荡山》)一因为修建玉清官,砍伐山林,采收木材,才有人发现它,这时还没有雁荡山的名字。

【于(yú)】

1.介词。可译作“到”、“由于”、“对”、“在”、“比”、“被”等。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一于是就砍去大树的皮,在白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在这棵树的下面。”②业精~勤,荒~嬉。(《进学解》)一学业精深由于勤奋,荒废由于玩乐。③故不明一敌之政不能加也(《管子·七法》)一所以对敌人的政治情况不了解,不能(对)他用兵。④复之秦,竟死~秦而归葬。(《屈原列传》)一(怀王)只好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而(把尸体)送回(楚国)安葬。⑤苛政猛一虎也。(《捕蛇者说》)一暴虐的政治比虎还凶猛。⑥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人。(《赤壁之战》)口二我不能拿全吴的土地,十万的军队,被别人牵制。

2.连词。连接词和短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和”等。

告汝德之说~罚之行。(《尚书·康诰》)一告诉体(关于)(实施)德化的道理和(使用)刑罚的原则。

【与(yú)】

1.介词。可译作“同”等。

①旦日,客从外来一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一第二天,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下谈话。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一(我)现在率领水军八十万,将要同将军在吴地会战。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隆中对》)一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同(他)争胜。

2.连词。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和”。

①彼~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一他们和他们,年岁相近,懂得的道理(也)相似。②知可以作战~不可以战者,胜。(《孙子·谋攻》一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战和(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作战的,(才能)取胜。

【愈(yù)】

副词。可译作“更”、“更加、“越”等,

①余闻而~悲。(《捕蛇者说》)一我听了(以后)就更加悲痛。②夜半,雪一飞,行七十里,至州城.(《李塑雪夜入蔡州》)一半夜时,雪覃大了。走了七十里,到达了蔡州城。⑧奉之弥繁,侵之~急。(苏洵《六国论》)一(你)送给秦国越多,(他)侵略各国(就)越厉害。

【哉(zāi)】

助词。可译作“啊”、“呢”、“吗”、“吧”等。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病梅馆记》)一文人画家的祸害的严重程度到了这(种)地步啊!②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石钟山记》)一石头(被敲击)发出铿铿声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这山单单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⑧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我对待侯嬴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现在我就要去死。而侯嬴竟无一言半语送我,我大概有不对的地方吧。

【辄(zhé)】

副词。可译作“常常”、“就”、“立刻”等。

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积年不徙。(《张衡传》)一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不(得)提升。②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一以是疏先焉。(《甘薯疏序》)一想要普遍传布,恐怕不可能一户一户地去讲解,就写了这本《甘薯疏》作为倡导。⑧去~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史记,高祖本纪》)一(汉王)离开后立刻烧断栈道,防备诸侯暗地里派兵偷袭他。

【之(zhī)】

1.代词。表示近指,指代人或事物。可译作“这”、“我(们)”、“他(们)”、“这些”、“这种”、“它”等。

①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吾亦往送女。(《西门豹治邺》)一到替河伯娶媳妇时,请三老、巫婆、父老,都到河边送那女子,希望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女子。②公子闻~,往请,欲厚遗~,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一公子听说他的情况(便派人)去问候,想要用厚礼给他,(侯赢)不肯接受。⑧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类冒之。(《活板》)一首先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和灰这一类(的东西)敷盖上它。

2.介词。可译作“对于”、“于”等。

①及至其致好也,目好~五色,耳好~五声,口好~五味,心利~有天下。(《苟子·劝学篇》)一等到人们好学达到极点时,(就像)眼睛对于五色的喜好,耳朵对于五声的喜好,口对于五味的喜好,心对于得到天下的喜好一样。②哭颜渊恸者,殊~众徒,哀痛之甚也。(《论衡·问孔篇》)一(孔子)哭颜渊很悲痛,(因为)颜渊不同于其他门徒,所以(孔子)哀痛得很厉害。

2.助词

①表领属关系,可译作“的”。老吾老以及人~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敬爱自己的父兄,(能)推广到(敬爱)别人的父兄。~本也,(司马迁《屈原列传》)一父母是人的根本。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其成为句子的成分,或复句的分句。可不译出。待圣人~出,而投环道路。(张溥《五人墓碑记》一等到圣明的君主出来(后),就吊死在路上。予一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一我接近于死亡的境地不知道该(有)多少(次)了!③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出。宁南以为相见~晚。(黄宗羲《柳敬亭传》)一宁南认为见到柳敬亭(太)晚。④粘附在时间名词后,凑足一个音节。可不译出。久~,过江。(黄宗羲《柳敬亭传》)一过了很久,(他)过了长江。……即今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一就是现在合着葬在墓中的几位。⑤标志宾语前置。可不译出。宋何罪~有?((墨子·公输》)一宋国有什么罪?

【诸(zhū)】

1.代词。可译作“各”、“各位”等。

①婉贞于是率~少年结束而出。(徐珂《冯婉贞》)一冯婉贞于是(就)率领各位少年们整好装束出发了。②项梁闻陈王定死,召~别将会薛计事。(司马迁《项羽本纪》)一项梁听说陈王确实死了,召集各路将领到薛县集会,商讨大事。

2.兼词

①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词,兼有二者的作用。用于句中。投~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愚公移山》一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②代词“之”和助词“乎”的合音词,同时兼有二者的作用。“之”作宾语,“乎”疑问语气词。用于句末。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孟子·庄暴见孟子》)一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孟子)说:“王曾经(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事吗?

【自(zì)】

1.副词。可译作“另外”、“自然”等。

①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沈括(活板》)一通常做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一(块)板已经另外排字。②用芽者~从本说。(沈括《采草药》)一用芽的草药自然(也)照这原则办。

2.介词。可译作“从”、“向”。

①~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象于馆。(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一从王、公、卿、相到工艺家们,凡是有名望的,往往在馆里留下蜡像。②杞于~郑使告于秦。(《左传·散之战》)一杞子从郑国派使者向秦国报告。

3.代词。可译作“自己”,“各自”等。

①子盲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一主,盖进乎技矣。(黄宗羲《柳敬亭传,一你的话(还)没出口,可是悲哀欢乐(的情感)都(表现)在发声之前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大概是(你说书已)达到精妙的程度了。②一物同一畦之间,~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沈括《采草药》)一同一类的作物(生在)同一田畦的里边,(也)各自有早(熟)晚(熟),这是(因为)植物的本性不同。

4.连词。可译作“如果”、“即使”等。

①~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一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昌为人强力,敢直言,一萧,曹等皆卑下之。(《汉书·周昌传》)一周昌为人倔强,敢说直话,即使萧何、曹参等也都甘居其下。

3.诗歌

【诗歌】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作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诗律】诗的格律。构成诗体的一些要素,包括“句式”(每句的字数)、每首的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论述诗律,一般以唐宋诗为对象,也涉及汉魏六朝诗,还可讲到《诗经》、《楚辞》的句式、押韵等问题。

【诗韵】写诗所用的韵书。是诗赋写作必须遵循的押韵依据。元以来通用《平水韵》。唐宋以来的科举制必考排律,押韵的分部均须按照国家认可的韵书规定。当时主要的韵书《广韵》,分有二百零六个韵部,但因韵部多,韵目过细,有的韵部字数很少,写诗颇为困难。于是,就有以两部或三部“同用”、“通用”的规定。南宋平水人刘渊,着《淳祜王子新刊礼部韵略》五卷,把《广韵》同用之韵合为一百零七部。金朝平水王文郁根据宋朝《礼部韵略》注明“同用”的韵部,将二百零六韵归并为一百零六韵(包括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出版《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一书,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简称《平水韵》。它就是近几百年来我国写近体诗的押韵分部的标准。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因为格律严密,故称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每首八句、四韵字或五韵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中间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一般必须对仗。每句中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也偶有六律。

【格律】诗词等韵文的格式和韵律。其中包括声韵、对仗、结构以至字数等。如诗分四言、五言、七言,用字要调平仄,每首诗偶句句未必须押韵只许一部到底,也不能相同的字韵字押韵,单句不得压韵,只有首句可押可押。

【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若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七言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排律】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又名长律,是律诗定格的铺排延长,故称排律。每首至少十句,有的多至二百句以上,句数必须偶数。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排律一般是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即一千字。

【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这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1.古代音乐官署。“乐府”的名称,始于西汉,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汉武帝(刘彻)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2.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如王维《秋夜曲》。

【歌行】诗体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东门行》、《饮马长城窟行》等。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李波小妹歌9等。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怨歌行》。“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古诗】1.古体诗的简称。2.后人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如《古诗十九首,因为不能确定作者和写作年代,故称古诗。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诗体名。与近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比较自由。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其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个名称是唐代人的说法,后人沿用。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风”是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称的,如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同类推荐
  • 月圆之日的修车人

    月圆之日的修车人

    三年前丧生车祸的漂亮女孩,在毕业照上笑靥如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幸母亲,却要为杀死独生爱子的凶手做无罪辩护……世事难料,唯有人性向善,才能给予我们彼此的温暖;而保存在心底的那一点温暖,便是走出逆境的曙光和动力。这也是作者出这本故事专辑的初衷。
  • 就职指导需学习(生存技能)

    就职指导需学习(生存技能)

    本书主要为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最为实用的指导,包括指导农民工如何获取招工信息,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找工作,如何做好面试的准备和掌握面试的技巧,上岗前应接受什么培训等,以便帮助农民工快速有效地找到工作。
  •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张义明主编,内容包括人生理想、人际交往、学习问题,心理情感问题,“三观”教育、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等矛盾困惑等,为大学生进校后,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帮助,适合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文学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文学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陪伴小学生成长的美德故事

    陪伴小学生成长的美德故事

    本书讲述了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神奇而又陌生的。《成长氧吧:陪伴小学生成长的美德故事》告诉你: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爱读美德故事的天性,使他们在探知尚未熟悉的世界的过程中磨炼心智,让故事的内容在孩子的心中发芽!
热门推荐
  • 烈焰总裁:喂!小妞,别跑!

    烈焰总裁:喂!小妞,别跑!

    四年前,她为救男友,接受父亲的胁迫,只为完成那不堪的任务…只是她没想到,她深陷在他的情网之中…而他,碰到第一个能引起他“兴趣”的小妞,她却无情的背叛了她,他疯狂,难道他的爱就那么卑贱吗?四年来,他搜寻着了无踪影的她,只为报复她残忍的玩弄……
  • 两年荫花:绝世魔法师

    两年荫花:绝世魔法师

    梦里所发生的不是假的,而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她被选中,那她就只有两年的时光,除非……希望和朋友在一起的她,盼望着梦能马上实现,但却需要签订契约从而延长生命,并马上能实现梦,现在的她会如何选择呢?
  • 乱夜临

    乱夜临

    墨染乱世江山,夜临冷眼江湖。月堕星稀的夜幕下回荡着少年坚定的声音:“乱夜将至,我为主!”
  • 幽蓝帝国

    幽蓝帝国

    男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家国、天下、女人我是2060年的科学家,也是整个幽蓝帝国的统治者这些都不是我最骄傲的,最骄傲的事情是我的女人叫柳旸。想知道我们的故事吗?请欣赏这部书写着我们传奇故事的小说《幽蓝帝国》
  • 第一狂后

    第一狂后

    秦素雅,21世纪黑道世家的未来接班人,做事不按牌理出牌,脾气古怪,性格狂妄。穿……穿越?灵魂附体?shit!这种诡异的事怎会发生在她头上?还是个草包皇后,太后不疼皇帝不爱,一家老小还即将被斩首。妃子挑衅?一针让她卧床不起。王爷轻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

    死于一场青春。我们所谓的青春就是在时间的洪流里崩盘、解散。在现实的拍击下,支离破碎。最后,很多的人因残缺不全的青春而死,化作万古枯朽。李絮,十年间,这个28岁的男人由一个青涩的高中学生,成长为一个老于世故的游离于社会的灯火酒绿中的男人。在这十年里,他爱过三个女人。前三年的生活里有帽子,有陈汐、萧玲;踏入社会后,这三年里有梁晓碗、有梁朝歌、红裤衩;而这中间的大学时代的四年时间里,有林婉、有帽子,有梁朝歌。但是十年,它是怎样一个时间的符号呢?这十年间,这三个同样被深爱过的女人都以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方式悄然离去,不留一点痕迹的离去。原因令人猝不及防及无可奈何。十年后,当他有勇气去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豁然醒悟,这就是青春和代价,只不过这代价对他而言已经太深,伤及五脏六腑。十年后,当他流着眼泪抱着那个最后离他而去的女人的时候,他知道,青春已经堕落殆尽,再无回头的机会。青春已然死亡。
  • 吸氧的麻雀

    吸氧的麻雀

    一部个人诗歌集,大多是个人对生活的感悟,愿用诗歌走进你我的生活。
  • 火猫异界纵横

    火猫异界纵横

    dota玩家意外穿越,不能修魔不能练武,凭借着传承自dota灰烬之灵的技能与中国传统的武功心法,纵横异界,笑傲群雄。
  • 废材四小姐逆天邪妃

    废材四小姐逆天邪妃

    她,21世纪的杀手女王,亲手被抚养多年的弟弟与闺蜜联合被杀,一朝穿越,论为人人不屑的废物丑女。废物?她暮梦兮可是全系灵师。丑女?嫉妒的让亲妹妹划破自己的脸?.................他,紫月皇朝的五皇子,美貌胜似女人,传说冷酷无比,可为什么到了她面前瞬间化为无赖.....男强女强双双上演~.
  • 战宿

    战宿

    宿修不朽,战天斗地。这是一个宿修者的世界,另类的修法,塑造传奇的故事。一个边关的小兵,严肃时,他有惊慑四座的王者气息;修练时,他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和和气气的时候,他的微笑依然令人心惊胆战。他只是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魔宿」而已,这足以改变他的命运。且看魔宿如何成长为不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