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1900000032

第32章 糖尿病运动疗法(1)

认识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在坚持运动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即便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运动疗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运动疗法又被称为体育疗法、医疗体育,依据患者身体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肌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早已被承认和推广。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并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科学合理的运动具有多方面的益处。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调整体重,防治并发症,增强体质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控制血糖

运动可以促使肌肉中的葡萄糖分解,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坚持饭后进行30分钟到90分钟有氧运动,可以抑制血糖浓度升高,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葡萄糖是肌肉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葡萄糖会在锻炼时被消耗掉。体育锻炼能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使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增加,糖利用改善,因而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由于葡萄糖转运子以及决定其转率的转运蛋白信息核糖核酸的减少,因此II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而运动锻炼可使葡萄糖转运子及转运蛋白信息核糖核酸的含量增加,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及糖代谢。

改善脂质代谢

运动还可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脂蛋白酶活性,有利于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体质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功能,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血管弹性,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帮助降低血压。运动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加强关节、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长期坚持运动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另外,运动对缓解疲劳、增强耐力也有一定功效。

调整体重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过多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时就称为肥胖。运动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肥胖,而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运动可使肥胖病人体重减轻。II型糖尿病人大多肥胖,对胰岛素不敏感。通过体育锻炼,使体重下降,胰岛素受体数上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用量。肥胖性II型糖尿病患者或单纯性肥胖者将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相结合,较单纯饮食疗法减肥和控制血糖的效果更好。而对于消瘦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加运动疗法使病情好转后,可增加体重,增强体质。

防治与糖尿病相关联的其他疾病及并发症

适当的体育锻炼,使人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

由于运动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发展,所以通过运动可防治代谢综合征及影响寿命的四联症(躯干肥胖、葡萄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血症)。

糖尿病可加重骨质疏松,而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防止骨质疏松加重。

长期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谢及心血管功能,使最大摄氧量增加,减少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提升生活质量

长期坚持运动,不仅可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还可以缓解控制饮食给患者带来的压力。

运动锻炼能提高最大耗氧量,增加心功能指数和肺活量,增强体力,振作精神,消除各种焦虑,恢复心理平衡,加强生活的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由于运动使体质增强,精神好转,二者相得益彰,对防治糖尿病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运动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放松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并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是十分有益的。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

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的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如果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和种类与病情不相适应,就会引起不良后果。

为了把这种危险性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在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时,要充分估计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运动疗法呢?

II型糖尿病患者

II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型II型糖尿病患者及餐后血糖在11.1~16.7毫摩/升以下的中轻度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浆胰岛素尚可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适宜的运动疗法加上饮食疗法可有效控制这类患者的血糖,同时还可降低血脂,减轻体重。

病情稳定的I型糖尿病

此类患者大多数体弱消瘦,年龄较轻,他们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但分泌量低于正常水平。急性运动能促进其肝脏葡萄糖的释放以及肌肉葡萄糖的利用,所以血糖水平波动不大,可以试用运动疗法以增加体重,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血管病变者

应进行严格检查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运动治疗,一般可酌情采用少量运动方式。

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尽管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采用运动疗法,有些情况下,运动反而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决定采用运动疗法前,接受医学检查,如血糖、尿酮体、心肺肝肾功能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等,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只有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不是太差,且不存在可能会因运动而加重病情的并发症,运动疗法才是合适的。运动疗法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益处尚未被确认,但对于保持这类患者的体力、增强其体质以及缓解精神压力是有益的。

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以及患有足部疾病和心脏疾病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

尿液检查中发现酮体,并且血糖值明显偏高的患者一定要得到医生允许后方可采用运动疗法。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禁止体育锻炼,因为运动会使这些患者的病情恶化。

严重的I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运动不能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反而引起肝脏葡萄糖释放增加,使血糖升高。同时增加脂肪分解而发生的酮症酸中毒,会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伴有缺血性心脏病,这类患者运动时由于心脏负荷加重,血管收缩及血容量减少,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运动:

严重糖代谢紊乱,即空腹血糖在13.9毫摩/升以上且尿酮体阳性(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尿酮体虽阴性但空腹血糖在16.7毫摩/升以上;

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有严重末梢神经病变或合并有严重的自主神经病变(如体位性低血压)等;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在(++)以上,肾功能不良;

心肺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心功能及肝肾功能衰竭、心室壁瘤或动脉瘤,下肢或足部坏疽,或有溃疡、感染等情况。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宜运动:

II型糖尿病且严重肥胖、II型糖尿病且年龄较大者;

代偿性心脏瓣膜病、装有心脏起搏器、运动后未加重的心律不齐及左束支传导阻滞者;

有严重静脉曲张,过去曾有血栓性静脉炎、神经肌肉疾病或关系畸形且有加重趋势者;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者。

总的来说,经常运动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但有时候,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并不适合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是否采用运动疗法应与主治医生商量后再作决定。

对运动治疗的全面指导

运动前的全面检查

为了确保运动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前应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次全面、严格、详细的检查,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为运动治疗设计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以此决定运动量以及运动方式,必要时应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在实行糖尿病运动疗法的过程中,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危险有运动中或者运动后低血糖,运动中和运动后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诱发心血管并发症,加重原有的并发症(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病)。所以,在进行运动疗法以前,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医学方面的检查,包括问诊、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尿液检查、运动心电图等,以确定有无并发症及其程度。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有无膝关节和足的损伤,尤其要观察有无糖尿病坏疽足,运动会加重这些部位的损伤。

具体来说,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年龄、职业、患病的时间、病情控制如何、目前所用药物、有无并发症。

其二,作好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心率、血压,测血压应该先测卧位血压,然后测立位血压,如果立位时收缩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那么说明有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存在心脏神经功能受损。

其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血或尿酮体、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肝功能、肾功能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肝功能严重受损者易发生低血糖。肾功能检查应同时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蛋白等检查。目前,国外部分医学中心多进行一次急性运动试验,如平板运动应激试验以检测心功能。我国尚未推广这种做法,但是,也必须对心功能作一简单测评。

其四,仪器检查。包括心电图、心功能、胸片、眼底以及下肢多普勒超声波,如果年龄超过40岁,那么还应该作运动激发试验,以判断心功能是否适合运动。

其五,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电图、脑血流图以及头颅CT等,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

运动处方要量身定制

运动疗法益处多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运动起来身体就肯定受益。如果是漫不经心地随便运动一下,那就远远达不到运动的本质目的,但若一味地追求运动的强度而忽视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必须按照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进行运动。

科学的运动处方,就是说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也应各不相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就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这样才能达到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包括剧烈的无氧运动和运动时间长且较为缓慢的有氧运动。有氧和无氧的区分根据是体内氧代谢的状况,其区别标志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呼吸频率。

在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跳绳、游泳及体操等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跳不过快、呼吸平缓、肌肉负担也较小的运动中,能量主要由体内的脂肪提供。这个过程需要氧气参与,因此被称为“有氧运动”。

像短跑运动时间短、强度大,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主要由肌肉中的糖原提供。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氧气的参与,因此被称为“无氧运动”。

在糖尿病的运动疗法中,已经证实有氧运动更为有效。糖尿病患者不宜做剧烈的、强度很大的无氧运动,因为此类运动能促进体内升糖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而有氧运动不仅使人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有助于改善心脏及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给,促进葡萄糖代谢利用,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十分有利。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的有氧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如慢跑、交谊舞以及游泳等,也可快步走,做健美操,爬楼梯,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究竟该选择哪种运动,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状况以及平时的爱好而定。

工作繁忙、无法挤出时间特意安排运动的上班族,可骑自行车上下班或在目的站的前一站下车,然后步行去工作单位,并尽量少乘电梯,最好徒步上下楼梯。对于肌力低下的高龄患者,被动的肢体按摩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肌肉运动方式。

合理选择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有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与频率的选择必须与之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疗法发挥更好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1~2小时运动,以餐后90分钟开始运动降糖效果最佳。然而很多糖尿病患者习惯清晨空腹时进行运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空腹运动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

为了避免低血糖反应或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不能在服用降糖药或者使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餐之前运动。此外,晚饭后的体育锻炼也值得提倡。通常情况下,人们晚饭大多吃得比较晚,而且看看报纸、电视是多数人饭后的主要活动,大多数人体力活动很少,这对控制血糖非常不利。晚饭后可以跳跳交谊舞或扭扭秧歌,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使人感到愉悦,且运动量适宜。

为了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至少每周运动3天或隔天1次,否则,运动效果不能蓄积。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终止运动锻炼3天,已获得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随之消失。如果要达到降低体重的效果,那么每周运动不得少于5天。每次运动以30~60分钟为宜,并应达到所需的运动强度。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均有可能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科学确定运动量

科学恰当的运动量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运动量太少,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使病情加重。

科学地确定运动量有以下几个方法:

其一,运动量脉搏频率法。

科学地估算运动量很重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运动时的脉搏数(即心率)来计算运动强度。脉搏为每分钟90~95次为轻度运动量,脉搏为每分钟100~135次为中度运动量,脉搏为每分钟135~190次则为重度运动量。糖尿病运动较适宜的脉搏为170—年龄(实足的年龄)次/分。例如,一位55岁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在115次/分(170—55)左右比较适宜。

其二,运动量估计法。

一些极轻度运动量项目,如做家务、散步、站立乘车、购物等,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

稍大运动量的项目,如步行(速度为每分钟70米)、下楼梯、沐浴、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滑雪、滑冰、平路骑自行车、登山、器械健身、打乒乓球,打排球等,每次运动时间10分钟。

而一些重运动量的项目,如长跑5公里以上,或游泳、击剑、篮球、足球等,每次运动时间5分钟。

其三,运动量计步法。

通过计步器来推算运动量。轻度运动量,如每日走2000步以内;中度运动量,如每日走2000~10000步;重度运动量,如每日走10000步以上。

其四,自我感觉估量法。

除上述方法外,患者还可以根据自我感觉来判定运动量是否合适。

同类推荐
  • 中医望诊一学就会

    中医望诊一学就会

    《中医望诊一学就会》通过整体望诊、头面望诊、手足望诊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人体表面征象与内脏病变之间的联系。如面色发黄是脾虚湿蕴的表现,舌苔发白常为寒证,指甲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足弓变形提示脊柱损伤等。掌握了书中的方法,就可以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洪昭光:我眼里的健康人生

    洪昭光:我眼里的健康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现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健康基础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方案、男性健康方案、女性健康方案、公务员健康方案、有车族健康方案、防治高血压方案、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方案、穿衣方案、保健常识方案。
  • 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通过乙肝常识入门、乙肝的化验与诊断、四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等内容,在重点介绍药物治疗的同时,精选了一些适合乙型肝炎患者的居家疗法。全书突出了知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不但能使患者大饱口福,而且可以减轻乙型肝炎带给他们的痛苦!
  • 病从脾胃生

    病从脾胃生

    本书内容包括: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用药宜禁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气运衰旺图说等。
  • 养生保健枕边书

    养生保健枕边书

    你只需要改变一个观念或生活习惯,就可以免予疾病的困扰。养生就是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本书就是你的健康小卫士,帮你防范来自生活的侵袭,让健康伴随你一生。本书以一种全新的养生角度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从更科学、更合理的养生角度,揭示生命和健康的奥秘,其不仅沿袭了人体健康的基本法则,更是在传统预防医学的观点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见解和精华性的提炼,并告诉人们人体生病的真相以及不生病的秘密。书中不仅完整、直观地剖析了以往错误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具体、科学、详实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养生方式及不生病的对策,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养生好书!
热门推荐
  • 佳人出轨

    佳人出轨

    美貌善良又性格怯弱的贾建真,为了亲人的安危成为了第三者,他人包养的底下情人,金钱的奴隶…为了隐瞒,她无所不用其极…可到最后,丈夫,妹妹,家庭,幸福一切都远离她!究竟到底是谁,为爱不忠!最终……她身败名裂了,最美丽的女人成了最卑贱的女人,遭人唾弃的女人……...
  • 孽情:情是何物

    孽情:情是何物

    她,被骗嫁入豪门,只因仇人痛恨她死去的母亲,想要变着方儿折磨她;她,为了拆散分开多年、陷入不伦恋的双胞胎弟妹,却被误解,最终与他们反目;她,生孩子后惨被整容遗弃,却被夫家宣布死亡,办了隆重的葬礼;失去身份,她再入夫家,甘心为保姆,只为能守在儿子身边;丈夫终于玩火自焚,死于非命;婆婆继而发疯。夫家衰落,公公苦苦支撑,因为被整容,她和母亲的容貌一模一样,一直钟情于自己母亲的公公将她当作母亲。母爱和善心两难抉择,如何面对儿子,如何面对公公,她左右为难。一切烟消云散,弟妹相认,一家团聚,她带着儿子坚强地活着。
  • 冒牌大奸雄

    冒牌大奸雄

    一个男性妇科医生穿越到了三国年间,误打误撞成了曹操,并且得到了一个所谓的“三国人生娱乐系统”,于是,牛逼的生活开始了……
  • 墨士传奇

    墨士传奇

    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并受人歧视的孤儿,经历磨砺,一路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不论别人怎样看他,不论前方有多艰险,坚持自己的意志,发誓总有一天要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墨子!他的名字——公孟先韩。
  • 王俊凯至少还有你

    王俊凯至少还有你

    江依辰----我就至少你的“青梅”,你也只是我的“竹马”,仅此而已。王俊凯----我们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明明知道绝对不可能会交织在一起,但还是把自己弄弯,尽量与你碰面。王源----想在你面前大醉一场,然后说出所有爱你的故事。易烊千玺——一边是自己的哥们儿,另一边则是自己喜欢的人,我愿意把你拱手让人,如果他让你受伤,我会毫不留情的把你给抢回来。叶雅馨----你还是住在我的回忆里不出来,让我们微笑离开让故事留下来。
  • 你的名字,诠释了青春

    你的名字,诠释了青春

    青春,本就是一场无止息的暗恋,不过还好最后是你在身边……
  • 合伙人

    合伙人

    三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凭借着他们的执著和智慧,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归国创业,把一个课堂作业变成了一个知名的跨国软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优缺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最终导致了不同人物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本文以这个刚刚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海外留学生的生活、归国创业的曲折、与资本方智慧的较量、纵横商海的技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背叛。
  • tfboys剩下的盛夏

    tfboys剩下的盛夏

    故事很唯美,但也凄凉,也有欢笑,也有泪水,
  • 邪霸成长史

    邪霸成长史

    在现实中约束了自己,不想在小说这充满虚幻的世界中亦约束自己约束大家的激情。本文简单一句话:不在束缚自己的思维意识,不再有憋屈的主角。。。
  • 千灵万唤

    千灵万唤

    灵若动,天亦灭,你若成灵,我亦化为灵,随灵而动一个天赋一般的人,却依然灵动天下故事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