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4200000016

第16章 庄子自由意志(5)

我们认识天,必须依靠这个十字架,否则就会一无所附,孤悬天际。有了这个十字架,我们进入它的宇内就有了家园。这个十架之天,是我们认知的极限。假使有一天人类的灵性增长,说不定就可以由这个十字架登上另一层高天,与神合一,成就圣灵的工作。但目前,我们断不能脱离这十字架。

庄子“天人四问”之三:人真的能知人吗?

答案是可以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则能知人,因为人与人原是一样。你说怎么一样?不是分男女老幼吗?我就很吃惊:怎么,人还分这些吗?我只看见些两脚兽,满地走来走去的,没什么两样。中国人看西方人,一样的高鼻深目。西方人看中国人,一样的五官扁平。人看野兽,一样的四脚兽。野兽看人,一样的两脚兽。只有人才把自己当人,这不得不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怪事。

那天我跟我妹妹一起看动物节目,先看到了狮子吃长颈鹿,还没什么稀奇,到后来又看到狮子打架,其中一只狮子伤了腿,我也未之奇也。但到后面,我看到一群土狼竟把这只受伤的狮子咬死,分而食之。我慢慢变色了,心里怦怦直跳,因为我看到那头百兽之王竟也像平时它利爪下的猎物一样,被人家吃来不成样子,我明白了“野兽无王”的道理,野兽就是野兽,所有的野兽都是一样,都是一个“吃”字。人呢?我不敢说人。同胞们,同类们,我在此说的已经不是“弱肉强食”的问题了,而是说“弱肉弱食”。弱者吃弱者,于是野兽只能是野兽。土狼即使把狮子吃了,它又能怎样呢?它能避免饥饿、疾病与死亡的折磨吗?当然不能。我们人也是这样。自知为弱者,又知他人也是弱者,我们就可以不那么凶残了。

庄子“天人四问”之四:人知的是什么人?

人知的是自己。只能是自己,所幸是自己。我们曾经误以为很了解别人,最终却发现根本不了解。我们用自我的眼光看别人,别人像我的一部分我就喜欢,不像我的一部分就讨厌。但如果我们不用自我的眼光看别人,更麻烦,因为一个连自我眼光都没有的人,看什么都是一团雾。戴有色眼镜看人不好,戴老花镜看人同样模糊。不戴眼镜可以吗?已经戴了很久突然取下来,光线会刺伤你的眼睛,使你变瞎子,见光就流泪,从此你痛恨光明,只愿呆在黑暗的保护中。所以眼镜是必要的。我们诚然还看不清世相,但至少我们可以看着眼前三米远的东西。如果连这个也看不到,我们至少可以照照镜子。戴着眼镜照镜子?双重玻璃?对,总比什么都看不见好。古代的美女之所以比现在的美女漂亮,就在于她们在古代昏暗的铜镜中看不清自己。她们想像自己很美,于是就真的很美。

人所知的是一个“理想人”,而不是“现实人”。我知道有一个更好的我,或者说,有一种更好的活法,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一生都向这个目标进发。但突然间理想消失,因为它本身就是别人告诉我的,本身其实不存在,我失去了目标。怎么办?问题大了。眼镜都已戴好,却找不到路。于是我们自己开路,人造理想若干个。人确实是善能制造梦幻的,为此人不惜自编自导自演一出人生戏剧,我们唯有这样才能战胜空捞捞的现实,我们通过做戏赌一把,如果演得好,可能会假戏成真。如果演不好,也不过是戏。但真是这样吗?

真人就是真的在做人

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了著名的“真人”概念。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然后自己解释说: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古之真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新,其入不距。倚然而往、倚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

这段话意思是:什么是真人?古时候的真人不反抗少数人(指当权者),不雄起成事,不到处谋求志士。这样的话,做什么都不会后悔,处世得当又不洋洋自得。这样的话,登高不害怕,入水不打湿,火烧也不觉得热,是有能力的。假手于道的人就是这样。古时候的真人晚上睡觉不做梦,一觉醒来无忧无虚,他吃东西没有偏好,时时深深呼吸,吐浊纳清。真人用脚来呼吸,普通人用喉咙呼吸。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悦生恶死,出门也不知道高兴,回家也不会舍不得外边,天天都悠然而来,悠然而往。真人不忘记开始(指生下来),也不自求解脱。对于生命,他接受就是了,并且欢喜,只要一忘记马上恢复它(指恢复天性)。因此说不把自己的心扔给那大道,不狂妄地认为自己能力高得可以帮助天老爷,这就是真人。

根据上文,我帮庄子总结出了真人的九大特点,简述如下:

一,真人不反抗当权者,不以革命者自居。

二,真人做人无怨无悔,又不骄傲。

三,真人有异能,可以一反常态地不被水火所伤。

四,真人不做梦,无忧无虑,不大注重饮食。

五,真人用脚来呼吸。

六,真人参透生死,哪里都一样。

七,真人逍遥自在,又不忘本。

八,真人热爱生命,不失本性。

九,真人不喜欢天与道,只喜欢做人。

第九条是真人的大修为,实属翻天转地、一洗乾坤之举。等会儿详说,在此我提醒读者诸君把第九条与第一条比较起来看,心中就雪亮。第一条讲不反抗世俗,第九条讲反抗整个天与道,可知前者是后者的准备:人如果把精力放在与人打交道上,就很难去抗衡那真正的敌人:天与道。

其他几条都好理解,第五条“真人用脚来呼吸”较费解。在此我只知道这是庄子透露出的真人修炼的气功,要说深些我也不懂了。

庄子反感常说的天与道

我先前说庄子不是道家,也许有人还不信,说我故意耸人听闻,现在我就请有怀疑的先生们听听庄子本人说他自己对所谓“道”的态度,然后自己修改一下被许多人所深信不疑的传统说法。

在《大宗师》中,庄子提出“真人”概念,在具体阐释何为“真人”时,庄子说了两句关于“道”的话,因事关重大,原文引用如下:

一,“登假于道。”

二,“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就这两旬,颠覆了“庄子是道家”的传统说法。下面详说。

“登假于道”。意思就是假手于道。作为道家,至少要信道是吧?可是庄子根本不信道,只是把道作为工具,而且是用了就扔的不值钱的工具,这与老子奉道为神明的思想完全两样。庄子是大道本身的反动,讲要做自由人。庄子抬出了“真人”的概念与老子抬出的“道”抗衡。庄子根本不承认有道,如果没有办法一不小心说到这个字,就马上澄清解释,与所谓“道”划清界线。庄子在讲“庖丁解牛”时有个著名的说法:“技进乎道”,这种说法等于把神秘不可知的道给毙掉了,庄子无情指出,所谓“道”谁都可以有,技术熟练,就成了。道只是技术的高级层次,不是技术之外的神秘东西。

“不以心捐道。”庄子在警告大家,别把宝贵的心扔给那不值钱的道。一辈子练剑的人不过是剑客,不使剑的才是大宗师。一个“捐”字,刻画出了常人随便把自己扔给道的不明智之举。庄子指出,不可“以心捐道”,在庄子此处笔下,道有点像魔鬼,吸人无数,它能把人搞晕,不知不觉就投向它。庄子对此说不。“真人”何谓?当然是能战胜道这个魔鬼的人。庄子同时指出,也不可以以人助天。天需要你帮助吗?当然不需要。那些狂妄得以为自己盖过天的人,常常以天的代言人自居,他们以助天为名,以行道为名,到处为恶,这种事太多了。为了制恶,真人不仅要制恶人,而且要打破恶人所依凭的天与道。

庄子渴望真正的天与道

对于道,庄子确实不把它当作什么,在庄子的概念中,“真人”(自由人,真正的人)要高于“道”(控制人的魔鬼)。当然,庄子反对的仅仅是魔道,不是反对正道,在庄子不言的道中,即包含了正道。

对于天,庄子反对的就是我已在前面揭示过的“人天”,当然不是真正的天。对真正的天(上帝),庄子十分敬畏。在《大宗师》中,庄子说:

“以天为父。”

全句为“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意思是:人活着有很多都得不到,这都是物质世界的本来样子。但真人把天当作父亲,这样他就连自己的身体也爱,何况其他东西。

话都说透到这个份上,余下的就不必再讲。以上帝为天父,在中国从庄子就开始了。

真人不作假

接着说庄子讲的“真人”。既然是真人,当然不虚假,真人是如假包换的活人。我们读《大宗师》,首先发现庄子“真人”的概念是从“真知”推过来的。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什么又是真知呢?知天。庄子问:“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意思是:焉知我说的天不是人,人不是天呢?真正的天是上帝,真正的人是真人,真人“以天为父”,父与子一体。

真人有真知,真知出自真人。庄子说的真人是得真道的人,是“以天为父”的人,是残缺的完人,是完整的活人。不是真人秀,也不是秀出一个真人来,而是不作秀、不作戏的自然状态下的人。

没有人不在做戏,不做戏怎么活呀。昨天我看那个戏剧,看得人昏昏欲睡,导演大而空的意图,编剧“台词式的台词”,演员“表演式的表演”,都让我很受罪。剧场的室内温度很高,我真想离去。但这时我的朋友李柏含出场了,她客串主持人,迅速展开互动,一会儿在台前,一会儿走下观众席,一会儿又跑到阁楼上,像个精灵。因为不是专业学戏剧的,她反而比那帮中戏的学生演得更好。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做戏。剧中,一个中戏的女生在说“我爱你”时,嗲声爹气,让人讨厌。李柏含也会嗲,模仿综艺节目主持人时嗲到了极致,很可爱。然而令我也吃惊的是,中戏女生说不好“我爱你”,一个中戏男生在说“没劲”这旬台词时,却很得要领。我看见他当时因为演不好,烦得要命,在台上走来走去,口中说胡话,一看就知是即兴,用李柏含的话说就是“演飞了”。果然,他嚷不了几句,就被同行制止。我却评这段为压轴好戏。

没法演的才是好戏

当戏演不下去时,真正的戏就开始了。

真人真人,虚伪之极。人虚伪到了极点,没法再虚伪下去的时候,就会回转作真人。我有个号,叫大伪真人,也就是取自老子说的“智慧出有大伪”之意。老子说大伪,庄子说真人,我于是自号为大伪真人。

人有三伪

我发现了“人有三伪”。

一是假装是好人,这不用说了,谁不愿意做好人呢?二是假装是坏人,这就有点复杂了。很多时候我们想硬下心肠来做一回坏人,满地咆哮说“我是魔鬼”,却最终发现,我们连一只鸡都不敢杀,何况其他。我们不是魔鬼。做坏人需要勇气,也需要资本,不是想做就做。我们假装是坏人,却做不成坏人,于是就会出现如那位中戏男生所说的“没劲”的一幕。连坏人都做不成,这太令人沮丧了,人生最大尴尬就在于既做不成好人,也做不成坏人,做来做去把人做没了,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一天到晚哭笑不得。

如此说来,人的第三大伪,亦即伪之大者就是假装是人了。这个研究好,我要多说几句。

真人三问

“假装是人”,究竟是不是人?好像不是人,好像又是人。“假装人”和“人假装”有什么区别?人假装人又意味着什么?三个问题一个一个来,否则把人都搞晕了。

第一个问题:“假装是人”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人,关键在于假装得成功不成功。如果假装得成功,就是人。不成功,就不是人。

《史记》里面有人骂项羽“沐猴而冠”,《孟子》里面孟子大骂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都是说项羽、杨朱这种人装得不像。杨朱与孟子的过节我先不说,关于项羽我倒有点研究。项羽之死,据有的人看是英雄之举,据我看也不过是逼急了没办法,只好不了了之。请记住:没有一个英雄不是草草收场。要装英雄很难,几乎不可能成功。项羽先前演技不错,但最终穿帮,所谓英雄也者,不过是想当皇帝的屠夫。当成了皇帝,就不叫屠夫了。当不了皇帝,也要自命英雄,但弄不了几下,只恐怕在他心中也觉得无趣吧!一只猴子弄顶帽子来戴,好新鲜呀,好像个人呀,但戴不了几下,它自己取下来了,猴子性急嘛。人与猴子有什么两样?由此看来,猴子就是猴子,人就是人,怎么也装不像。

因此,“假装是人”肯定不是人,一看就知道是禽兽。如今沐猴而冠者也比比皆是,衮衮诸公,恐怕大有自命项羽刘邦者。

第二个问题:“假装人”与“人假装”有什么区别?区别大了。“假装人”者不是人,“人假装”者还是人。“人假装”即人作弊、人作假、人作秀、人作戏。什么人在假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假装。你一旦在假装,就很快失去做人资格。

人的堕落第一步是说谎,第二步是假装,第三步就是真的动手干坏事。这个“堕落三步曲”一环扣一环,说谎是口头上,假装是心里头,动手真的干起来是身心全然败坏。如果一个人到了靠一个“装”字过日子,恐怕离第三步也就不远了。因为谁也不可能装到底啊,好好的装什么装?说出来不就完了吗?然而说出来还没完!很多事一旦说出来,反而更糟,加速死亡,于是不得不继续装下去,其苦万状。唯一的解救办法就是“我假装在假装”。

一个男人装女人,人人视他为“她”;“她”又装成其他的“她”,故意装不像,这时大家就看出他既不是这个“她”,也不是那个“她”,“她”原是他。

梅兰芳装林黛玉,人人叫绝,忘了他是男人。梅兰芳又去装其他的女人,人们却想起他原是林黛玉,再一想,哎不对!他不是林黛玉,他是梅兰芳。但这种“假装在假装”太难了,太凶险,谍中谍,双面谍,弄得双方都不喜欢,欲除之而后快。因此最好彻底别装了。当初日本人占了北京,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戏。很显然,留胡子的梅兰芳是真正的梅兰芳,其他的都不是。梅兰芳是男人,不是女人,他自己最清楚。

第三个问题:人假装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将变形!项羽假装英雄,就是他即将变形为屠夫的前骤。果然,说要把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项英雄,一旦打败秦国军队,就在新安城南“坑秦卒二十余万”(《见史记·项羽本纪》),与当初秦始皇坑杀赵卒四十万的丰功伟绩也差不多了。

所以,不管何种目的,我们都不可以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假装任何别人。人不是装出来的,人是做出来的。努力为人,始可脱禽兽之形!

真人之道

庄子真人之道:不装。

庄子真人之道:真的不装。

庄子真人之道:做真实的自己。

你说:我本是禽兽,做禽兽不也是挺真实的吗?不是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禽兽。上帝没有把人造成今天这个样子。要说不完美,此事在上帝。要说堕落,责任在人。

不要因不完美而索性堕落,要因不完美而修炼自身。也许完美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我们努力修炼的过程。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的人身上,确有一种神性的光辉。

庄子说的“大宗师”,就是指这种真人。他不是我们能力的榜样,而是我们信心的榜样。要说能力,就是自夸了。别说我有能力,要说我有信心。

越看不见的越显伟大

[沧海取一粟,一粟成沧海]

本章讲《庄子·应帝王》

“应帝王”就是映帝王

《庄子·大宗师》是接着《德充符》讲的,《德充符》讲人因残缺而完美,《大宗师》就讲完美的境界:真人。《应帝王》接着《大宗师》讲,进一步表达真人境界。

同类推荐
  • 庄子改变一生心态

    庄子改变一生心态

    心态是无形的。水有没有心态?云有没有心态?假如从拟人化的角度看,它们都是有的,如“行如流水”、“行如流云”,皆是说法。详而细之:水的心态是不争的,总往低处流动,但万物又不可离开它;云的心态是游动的,不在一处停留自己的存在,用变化的姿态构成供人仰望的景致。这种不争和游动正是庄子做人之道的两大精髓。所以他很爱说“除去是非”、“游动内外”之类的话,这是一种非常高妙的做人心态。
  •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一个人的口才能力更重要;10分钟,打造魅力口才的“强磁场”;让说话体现成熟圆融的魅力;说话高手从不以“硬”求胜;人际交往中的逆鳞不能碰等。
  •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本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一一展示了职场新人在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职场上能够一路走好的策略与技巧。
  • 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和烦恼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进行自我调节与改变,逐渐培养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速穿守则

    快穿之速穿守则

    这是女主穿越到影视里,小说里的故事。觉得好看的看官一定要加入收藏哦~内容可能会与简介有些出入,所以请各位看官尽量忽视哈!(如有雷同,纯属意外。)不定时不定期更新哦
  • 一栏梨花思白雪

    一栏梨花思白雪

    没有什么简介,慢慢看的吧!呵呵=,别怪我懒,人家好累的吗。。。。。
  • 闯鬼

    闯鬼

    闯鬼是西南方言话,换成标准的说法,是“撞鬼”的意思。但在老一辈西南人的口头说出来,多半带着责备责备,“我闯了个鬼哟!遇到你娃儿!”小时候,妈经常用来骂我的话。但那时候她和我自己都没有想到,20多年后,这句戏言居然成了真!
  • 娇妻归来,总裁服不服

    娇妻归来,总裁服不服

    她急需钱,却不想碰到他,车祸恒生,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他,也一样。再见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被骗了,怒火中烧,他用尽办法逼她前来,只为见到她。“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只要你救救我爸爸……”苏以沫满脸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眼眸一刺,微眯着眼:“你有什么是我可以要的?”“……我自己。”看着她脱掉自己的衣服,单毅然转身走了出去:“你……我没兴趣!”
  • 邪帝风云

    邪帝风云

    他本神界之子,却意外流落放逐之地,慢慢复仇路?何处是逍遥?师门被灭,他本想报仇之后带着挚爱逍遥天下。却在偶然之下得知自己一族被灭之仇。既然神佛欺我,屠尽神佛又何妨?有人说他是个疯子;有人说他是个情种;有人惧他如恶魔;有人敬他为圣人。
  • 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本书沿着合理、有效的投资融资这条主线,分别从投资理念、投资金律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小老板应该知道的投资策略与途径,并从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等入手结合融资方面的经典案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各种融资途径,为企业做出合理的融资指明了方向。也许现在你还正为投资、融资无门而茫然,那么不妨仔细翻阅一下这本书吧。它汇集了最新投资策略之结晶,博取成功融资理念之精华,内容全面,分析详尽,案例实用。相信本书一定能够成为您了解和掌握投资、融资的好帮手。
  • 千面风华:纨绔大小姐

    千面风华:纨绔大小姐

    她,是华夏首席催眠师。性格阴晴不定,变化莫测,却在一场催眠中被一块儿诡异的石头反噬,进入了永无休止的梦境。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另一个时空……他,是被家族人惧怕的恶魔,内心充满黑暗,只有她是他心中唯一不变的一点光明,她说:夜绯墨其实我们两个是一类人,只是用着不同的性格来掩饰自己早已伤痕累累的心,。他说:竺染婳,今生让我遇见了你,那么永生永世,生生世世,你都别想逃离我。
  • 狐狸未成年

    狐狸未成年

    星城市又出事情了,今早凌晨有人在郊外的一个山坳里发现一个女生赤身裸体的躺在那。背后有两个血窟窿,血迹以干。警察来了之后,断定是被人活生生的挖掉两个肾后,然后残忍的抛尸荒野。短短的一个月内,已经是第十个了。至今,凶手仍未抓到,而家长门一直不断的给警方施加压力。
  • 封门诡影

    封门诡影

    一群人走在荒无人烟的鬼村里,他们又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又有怎样的谜团等待他们解开呢?本小说由电影改编,本故事纯属虚构,到后面结局并不会向原著中那么无看点,但是还是会向原著致敬。夜晚QQ;2641562101
  • 诛戮三界

    诛戮三界

    何谓神,魔。神,魔即是人心的欲望,欲望之下他们变强,欲望之下,他们妄图掌控“人”一个家族的弃子,一个古老强大家族最纯正血脉的继承者,在证明自己的路上,挑战古老修真的底限,证明自己不敬天地的心神。在他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苦难之下,仰天怒吼天道,他要追寻而上,去问斥天道何谓神,魔。为何诞下他,却又为何赐他苦难。如你感觉还不错的话,推荐给朋友吧!书名《zhu,lu,sa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