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4200000006

第6章 孟子阳刚精神(2)

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他爸爱吃羊肾,曾子也爱吃羊肾。爸死后,曾子不忍心再吃羊肾。公孙丑就这事问孟子:“烧烤与羊肾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烧烤好吃!”公孙丑追着问:“再好吃也不能光吃呀。那为什么曾子只吃烧烤不吃羊肾?”孟子说:“烧烤人人爱吃,羊肾是个人嗜好。”

从孟子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孟子爱吃烧烤。二,孟子喜欢大众口味。

喜欢大众口味是圣人境界。

前段时间邻居请我吃饭,酒是二锅头。说实话,二锅头我一直不爱喝,太冲,太辣,没香味。但那天与老北京一起喝二锅头,我第一次喝出了滋味。这酒是有灵气的,认人,认地。桌上我们吃涮羊肉,正吃得香,席上某人忽然叫服务员上了一盘猪脑,白花花的,放到锅里。那人问我:“来点?”我赶忙拒绝了。还是不吃为妙。

我与孟圣同心,只喜欢大众口味。所谓大众口味,就是只吃容易到手的,而不是古里八怪。今天吃猪脑,明天就想吃猴脑,后天恐怕就想吃人脑了。大众口味意味着“不逾矩”,不能突破极限。

喜欢大众口味是饮食之道的最高境界。当今川菜是中国流传最广的菜系,原因全在于它只做大众口味,所以深得人心。我在很多书中赞美过苏东坡的红烧肉,如今又忍不住赞美孟子所深深喜爱的烧烤。

孟子又说:“君子远庖厨也。”真正的食客都远离血腥的厨房,他只稳坐餐桌,静等上菜。你尽管享用,没必要亲自做厨师。苏东坡是厨师兼食客,这是特例。孟子曾与著名的农家代表人物许行辩论。许行奉行神农之道,要所有的人都做农民,原因是人必须亲自耕种才有饭吃。这个理论乍听有理,但细想纯属小农意识。禅家说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是讲每人做好本份,而不是都去做农民。孟子颇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眼光,他反问许行:那么先生所穿的衣服,是否也是自己织的?先生每天用的器物,是否样样都是自己做的?许行答不上来了。孟子懂得科学分工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利用资源。

一面大吃烧烤,一面又不忍心下厨杀羊,这岂非虚伪?这一点,孟子受到了后世的猛烈攻击。在我看来,这正是孟子的真实之处。没错,我爱吃羊肉。但同时,我确实也怕杀羊。如果有人把羊杀了,做成美食让我品尝,我很难拒绝。“敢吃又不敢杀”,这种矛盾心理使我们懂得美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懂得品尝。

孟子论色之道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下》)

看来孟子好色之道的第一条就是一个“洁”字。首先要干净,美不美倒是其次。西施当然美,但如果西施不干净,那么就没人敢要。如果一个女子干净,那么就是美的。洁的就是美的,美的却不一定是洁的。西施之美,是先天生成。西施之洁,是后天修为。美而洁。是婴儿。洁而美,是真正的美女。可惜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都当不起这三个字,因为西施、杨贵妃、王昭君、貂蝉四人的人格都不独立,依于权贵,怎能做到洁字?

孟子论色开口就说一个“洁”字,意在批判那使人不洁的权贵,至于西施本身,倒并无苛责。古代美女做不到洁而美,今天的美女更难做到。古之诸多美女失身于权势,今之诸多美女失身于金钱,看来要等到将来了,才能出现既洁且美的绝代佳人,真正实现“又洁又美”的最高美女境界。

“孟子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孟子。滕文公下》)

此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丈夫何患无妻”这句熟语的来历。男婚女嫁,乃是自然,乃是圣人境界。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孟子·滕文公下》)

孟圣这句名言,凡是读过几天书的人都应该知道。我在《太学春秋》中说:“富贵而淫之,是我现在的真实想法。”还说什么“我淫故我在”,被何尚兄当着朋友的面大大地取笑。这话可以收回,我写《太学春秋》时,还是小青年,现在已满三十,垂垂老矣,终于明白孟圣的苦心。淫来淫去,就会迷失自己。

话说到这里,我不妨再用几分钟讲讲孟子的止淫之道。孟子曰:“柳下惠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是你,我是我,你虽然赤身裸体在我面前,也不能污我。污我,即苟合也。孟子于此处引用柳下惠的话,意在说明白性不失,大丈夫有金刚不坏之身,不因女色而自毁。孟子此意,与列子所言“贵生”有相通。

中国有个传统,借止淫而宣淫,如《金瓶梅》、《金屋梦》、《肉蒲团》等色情名著,讲的全是这个。这些书我都看过,没什么意思,看了人就萎靡不振,远不如看《孟子》、《论语》提神。

孟子止淫之道,即是“止于至善”,即是自止。自己停止,勿待他人!正如我在《说道》一书中讲的:“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

你说宣淫之后才能尽兴,尽兴了就自然而然止淫,这是假的,你是借止淫宣淫。

你说纵欲之后才能禁欲,尽兴了就自然而然禁欲,这是假的,你是借禁欲纵欲。

也不是说要你禁欲,也不是说要你一点也不淫,人而无淫非人也,关键在于度,在于自制,在于不贪多,那情不光是占有,是共享人生。过去梁惠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就告诉他:“昔者大王(周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蛊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就是讲好色是正道,色中有道,而这道为一,不为多。

自然即仁义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忍不住要说:“嗯,你所讲的孟子食色之道确有几分道理,但这与‘仁义’两个字有什么联系?”哈!难道你还不明白?我字字都在说仁义。孟子借告子的口说:“食色,性也。”这个“性”字就是仁义的另一叫法。嫌麻烦的时候就叫一个字:性,或道;不嫌麻烦的时候就叫两个字:人性,或人道,或仁义。其等式如下:

食色=性=道=仁义

各位读者,请千万不要把“仁义”二字看成是飘在天上的白云,错!它是天天被我们踩在脚下的大路。

日常生活谓之道。

吃喝拉撒谓之仁义。

你做一个自然而然的人,那么你就是仁义的。如果你吃多了猪油蒙了心,硬着脖子天天要去干所谓的大事,灭这个灭那个,那么你肯定远离了仁义之境。

自然即仁义。

顺从自然之道,你的心就被仁义充满,心是仁心,人是义人,断乎不会下地狱,自然有一番天堂的福分。

正己

仁义是回归自身,而不是去干别人。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讲仁义对于人就像射箭,一定要先端正自己,才能把箭射出,射中。这个“正己”功夫不得了,它使你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只要“正己”,马上整个天下都变得小小了。天下之大,大不过你。你太神奇了,你充塞天地,令人仰视,令自己仰视。

正己不是为了下一步去正人,别人的事情别人自己知道去搞定,哪里需要你去干涉?正己,是为自己。正一下你还会再歪,你要不断地正,一直正下去,就会达到“中”的地步——进入道的核心,与天地正气凝而为一,仿佛一根光柱。这时你静止了,进入古圣人所讲的“寂然不动”的妙境,别说处世为人没有烦恼,只怕舍身取义也是容易的。

在此我不妨再披露一下,孟子所说的舍身取义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什么人可以做到呢?就是已经正己的人。那时他表面上在激烈地拼搏着,其实内心一片宁静,是寂然不动。他舍身取义,从容赴死,自己却不觉得为难,当然也不觉得痛,不知不觉就把献祭的事情完成了。中国古来多出义士、烈士,如文天祥、史可法等人,就是得了孟子浩然正气,以至神奇乃耳。当那时,死真的不足畏矣。

吃喝拉撒谓之仁义

如果你做一件事像吃喝拉撒一样自然,那么就会成功,因你已得自然之道,必然神奇。

一段天然,一身正气。

古来英雄豪杰,全从“正己”二字上面下死功夫。这是一门精细学问,容不得半点粗糙与弄虚作假。

第一步,你要正视自身。

第二步,你要热爱当下的生活,你要热爱当天的生活。

第三步,你要重订人生目标,不要跟随今世的风俗,而应心随大道,终身做一个自然的人,不强求,不放松。不强求指不做不可能的事。不放松指坚固自性不失,每天修炼自身,修养自身,如此则无论见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有意思。

仁义仁义,多少人假借你的名行之!但我却知道,你不过是最平常的东西,原本不在那糊着金子的庙堂上,却在颜回的陋巷之中。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他们同什么道?原来他们都只不过是人,都要穿衣吃饭,都要吃喝拉撒,如此而已哉!如此而已哉!

一定要爱你不喜欢的人

[爱与不爱,一并爱之]

本章讲孟子“博爱”思想

爱仇敌

《圣经》上说:“要爱你的仇敌。”

孟子曰:“仁者以其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这话是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的。从梁国游历归来后,孟子有一天忽然自言自语说:“不仁哉,梁惠王也!”然后又自己对自己说:“仁者以其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就问他:“何谓也?”孟子就告诉他:“梁惠王以土地之故,靡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这话意思是:“梁惠王与别国争夺土地,战事靡烂不堪,老百姓吃亏大了,偏又打了败仗,梁惠王一心想复仇,害怕不能赢,竟然逼自己平时喜欢的青年子弟上战场,谓之‘殉亲以战’,这就是我说的‘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如果梁惠王爱他的仇敌,不去打仗,就不会有“殉亲以战”这样的事了。是的,“如果”——对不起,我又说“如果”了。我每天告诉自己做人一不要说“但是”,二不要说“如果”,没什么好“如果”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这两条本是我自己给自己订下的规矩。

不要伤害自己

孟子激烈批评梁惠王“殉亲以战”这种让亲者痛而仇者快的做法,因为这与他的仁义理念背道而驰。人活世上,首先是生存。谁也不该剥夺别人的生存权,谁也没权利让别人为他死。然而梁惠王为什么竟逼自己平日所爱的子弟上战场当炮灰呢?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当然好,但前提是双方有一拼,如果只是送死,那就会白白害死亲人。

二,要死大家死,包括亲人朋友。这就是邪教的干法了,完全违反人类天性,是魔鬼之举。中国过去的皇帝在亡国之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反败而胜,而是如何让自己一方的人为自己殉葬。他还没到时候就先放弃了。他们太虚弱又太性急,等不及敌人上门就先把自己搞死,这样的做法连敌人也要啧啧称奇!中国的皇帝在亡国之际,首先就杀死自己最爱的妃子,然后杀忠臣,最后自杀。这种干法可谓猪狗不如,畜牲都比他强些。虎毒不食子,人却要吃自己的亲人,这不是魔鬼是什么?

敌国不相征

孟子远离梁惠王后,一想到这暴君令人发指的作为,就痛恨。但孟子并没有把批判停留在一个人身上,他穿过了现象看本质,发现这是人性天生的阴暗面,是全人类共有的原罪,是不可治愈的顽症。但真的不可治愈吗?孟子结合梁惠王的案例,谨慎地研究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这话意思是:“春秋没有正义的战争。梁惠王‘善于’打仗,那么他打的仗就是正义的罗(反语)!所谓战争都是强的攻打弱的,但现在我要说:即使是敌国,也不要进行战争。”

孟子给这个靡烂的世界开出的方子就是“敌国不相征”。

没有无辜者

但如果只是从战略均衡上讲“敌国不相争”,不相争只是为下一步争作技术准备,那么害处更大。孟子显然不是此意,他是从心里要人去掉战争,不是等有条件了就可以不打了,而是现在就放下屠刀,不再杀人与自杀。

然而要一个人爱他的仇敌何其难哉!

如何施行?

你只要认识到在你的仇敌看来,你也是他的仇敌,那么你就会明白我们所犯的罪是一样的,没有一个无辜者。

孟子论悔罪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不仁者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好一句“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引《书经》的这旬名言,意在提醒天下人,当然也是在提醒自身,不可以自作孽,否则将不可活也。

孟子是一位勇于反省自己的人,当初他也曾鼓吹过攻打燕国,后来他意识到自己错了,毅然退出了争斗的漩涡,从此看轻智慧的博弈,而专事于心灵的修养。

倘使一个人不承认自己曾经伤害过别人,这种人是很可怕的,他一定会一错到底。他一错到底倒没什么,只苦了那些垫底的人。因此必须防他,时时诱他归正。注意,是诱他归正,不是命他归正。孔子曰:“过则勿惮改。”改过的人是正视自身的人,是勇士,是智者。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文革”隐私论

巴金生前建议建文革博物馆,旨在与我们民族的健忘性抗衡。但我不赞成建立文革博物馆,因为我不赞成给那些希望学习文革手段压制别人的人一个集中学习的机会。展示残酷,不能战胜残酷,反而替残酷作了宣传。

2005年11月的某日,我对老作家何路说:“文革是中国的隐私,这一页已经永远过去,我们要把它藏在心里,不要动辄展示。我这就是藏着掖着,但藏得好,掖得好,有的东西真不能乱展示,否则在强大的暗示下,传达的可能是反面信息,让悲剧重演。要忏悔自己忏悔,不要逼人悔罪。逼人悔罪,是为大罪。”

我这个“文革隐私论”受到了何路的赞赏,他并没说同意,但认为我说的有新意,是个路子。作为一个曾经历过文革的当事人,他能理解我,我已是十分欣慰了。不过我曾在网上发表过两篇文章,一为《化解宿仇》,一为《用爱论取代罪论》,曾被一些弟兄批评。

现在就停止犯罪

孟子曰:“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离娄上》)又讨厌喝醉,又要往死里喝,这就是不能自制的酒鬼。又讨厌成罪人,又不停地犯罪,这就是人类的现状。当此之际,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塑信仰,重新建立信心,自己现在就停止,不要等别人,也不要等下一刻,止于至善,也止于不善。

孟子论天使堕落为魔鬼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孟子·离娄上》)

孟子此处说的“志于仁”,是“志于道”的意思,仁即道。孟子此处说的“桀纣之失天下”是“失其民”、“失其心”,读者不可误解!表面上,桀纣的败亡是因为失去了民心,但他为什么会失去民心呀?因此,我们须知孟子其实说的是:桀纣之失天下也,自失其心。自失其心,是桀纣成为桀纣的原因。

桀与纣原来都是贤君,后来因为自己的功劳骄傲了,终于从天使堕落为魔鬼。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桀纣一骄傲,就蒙了心智,成了无恶不作的魔鬼。中医上讲有的人会犯“失心疯”,讲的就是这个。

孟子论地狱为罪人而设

孟子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

同类推荐
  • 要结果,不要理由

    要结果,不要理由

    企业要建立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执行文化,重要的不是讨论失败的理由,而是针对结果建立起责任与权利的对称机制。你有1000个理由,你有10000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执行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结果,没有结果一切都不存在。执行——修改——执——完善,在执行中思考,在执行中完善,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执行要结果而不是要完成任务。我们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一目标,而不是任务这一程序。
  • 做人要圆的50个密码做事要方的50个细节

    做人要圆的50个密码做事要方的50个细节

    “世事洞明皆学问”,只有洞悉其中的精髓,才能游刃有余地立足于社会,才能赢得人生最丰厚的回报。人生就像是一张单程车票,你绝对不可能凭这张票回到生命的起点。可在同样的一生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有的人却一辈子默默无闻、一事无成?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能够通晓并遵循做人做事的哲学;而后者则不懂得把握这些哲学,或者说把握得不够到位。
  • 觉悟

    觉悟

    在“觉悟”一书中,很乐意将我感悟后的人生智慧带给大家,在书中将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所能够遇到的人碰见的事都“真真切切”的再现,并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带给大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崭新的理解体会生活的真谛!
  • 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改变命运的心理技术

    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改变命运的心理技术

    本书共十一讲,内容包括:揭示人类成功的奥妙、命运是怎样造就的、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越活越健康等。
  •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本书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洞察力是一种心灵的能力,凭借它,我们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观察形势,它是专属人类的望远镜。
热门推荐
  • 麻雀教室

    麻雀教室

    深刻的现实意义,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和关注青少年正在逐步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善恶观。再加上擅长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不由得怀念起自己的青春年少时,满怀秘密的心情以及幻想被击碎时的痛苦和伤心。然而,即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黎明也仍旧会到来。勇敢和正义的心灵仿佛是刺破黑暗的那束阳光,指引着迷失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让人大感意外的结局值得反复咀嚼回忆,刻骨铭心的爱是拯救的唯一方式。
  • 流年带不走夏伤

    流年带不走夏伤

    深秋,夏怡在废弃公园遇见被人围殴的原野,意外替他挡下一刀。此后,校门口每天都有一个混混少年等着她……夏怡正处在失恋的苦痛中,为了忘记初恋对象许默年,从而接受原野。却在交往过程中,被原野的至情至善所感动……当夏怡再度陷入一场热恋,原以为被埋葬的过去,却无情地再次掀起,扯出丝丝缕缕的关联。已经遭受过一次感情挫折的夏怡,不敢再轻易付出,轻易相信。她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到头来,却是徒劳……
  • 天刃——异能崛起

    天刃——异能崛起

    以吾之命,代天执道,掌天刃,号以天下!看我以暴制暴!这个世界的秩序由我重新创造!
  • 色彩逃离

    色彩逃离

    故事发生在日本,是围绕八个问题少年少女展开的有各种元素(例如爱情、亲情、友情等)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反应社会现象什么的,本文有两大看点,一是主角的世界观,二是逃避现实的话题,算是看起来不轻松的轻小说吧。Ps.作品名和主角名都是想了好久的,作品名有特殊含义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呢w
  • 九州传说之君沐春雪

    九州传说之君沐春雪

    陌璃以为,她这一辈子都会姓陌,然后以清风谷少主的身份终老于江湖,只是后来她还是作为南月国长公主沐璃出了嫁,且矢志不悔。君晟此人,他从来予取予求,活在九州的传说里有如神祗,所以他从不信命运,自然也不信佛,可后来他一步一叩,落尘山上诸天神佛前三日长跪只为求一个平安,且心甘情愿。也曾有人十年疼宠从未奢望得一个圆满,纵使后来十里梨林梨花纷落如雪,只他一人品尝寂寞,他也不后悔相遇太早,使得初知情窦已成至亲。
  • 惊风乍起

    惊风乍起

    传统武侠。心血旧作。技艺、笔法可能欠缺,但笔下绝无敷衍。
  •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她是身世显赫的帝国四小姐,却从小不被重视养在深山。无意救了一个刺客,却得知了自己身上的秘密。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机智聪慧。三族的是非恩怨,她将如何扭转乾坤?离奇的身世,绝世身手,在这个三族鼎力的历史舞台,她将如何将强的生存下去!
  • 抗日之兵王传奇

    抗日之兵王传奇

    一对从小长到大的深度军事迷,巧然间穿越到了二战中美军的部队,为了完成父辈们未完成的打鬼子的宿愿,毅然抗起了钢枪,加入了美军对鬼子的战斗,并在重大的夺岛战伇中屡建奇功。
  • 修真王座

    修真王座

    他,一个被一群疯老头当成小白鼠的家伙,被这群老头用各种手段折磨了九年。九年之中,他被强制的打入了各种古老的古怪功法,其中更有不少残法。九年中,他天天都在生死中徘徊,各种生死大阵磨砺着他。九年中,同样需要天天面对恐怖野兽,只有杀出来才能活命。终于,他逃出来了,来到了修真的世界。可却是从强盗做起。浩瀚的修真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修真法门,修真门派,他将如何生存。千族,万派,众多杰出人物,谁能最后坐上那最高的修真王座各修其道,还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死。。。。。一切都将慢慢揭晓。
  • 重生之商女毒妃

    重生之商女毒妃

    苦熬三年,她以倾国财力,呕心沥血助他登上帝位。然而,正是那个她爱到骨子里甚至愿意为他去死的男人,亲手将她打入冷宫,砍去她的双手,让她活得人鬼不像……最终赐以一杯毒酒,让她含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