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2900000014

第14章 禅的功课(2)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正字与反字

有一个沙弥满怀疑虑地问无名禅师道:“禅师,您说学佛要发心普度众生,如果一个坏人,他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条件,那就不是人了,还要度他吗?”

禅师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但字是反写,如同印章上的文字正反颠倒。

禅师问道:“这是什么?”

沙弥:“这是个字,只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一个‘我’字。”

禅师追问:“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沙弥立刻改口道。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沙弥怔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写,主要是你心里真正认得‘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个是‘我’字以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写反了!”

禅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在于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善恶,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善人要度,恶人更要度,越是污泥越可长出清净莲花,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所谓善恶正反,只在一念之间。“善恶是法,法非善恶。”从本性上看,没有一个人不可度!

不是你的话

文偃禅师最初要去参雪峰禅师时,来到了雪峰庄,碰到一位学僧,就问道:“你今天要上山吗?”

“是的。”学僧回答。

“请您帮我带几句话给雪峰禅师,但不要说是我的话。”

“可以。”

“你到山中,见方丈上堂,大众才集合,便出来握着手腕,直立在他的面前说:‘你这个老头子,颈上的铁枷,为什么不脱下来?’”

这位学僧——地依照文偃禅师所指示的去做了,雪峰禅师听他这么说,便下座拦胸抓住他,说道:“快说!快说!”

学僧答不出来,雪峰便推开他,说道:“这不是你的话。”

学僧:“是我的话。”

雪峰大声吩咐道:“侍者去拿绳子棍棒来!”

学僧一吓,赶快改口说道:“不是我的话,是庄上从浙江来的一位文偃禅师,教我来说的!”

于是,雪峰对大众说道:“你们去庄上迎接五百人的导师吧!”

第二天,文偃见到雪峰,雪峰一见面便问:“因了什么得到这境界?”

文偃低下头。

从此,师生心心契合,文偃就在雪峰处住了下来,雪峰传授给他禅法。

在禅的世界里,真的假不了,假的不会真。悟道的斤两有多少,在明眼人面前怎样也瞒不了的。

出去

有一次,黄龙慧南禅师向一个侍立在他身旁的学僧问道:“百千三昧,无量法门,作成一句话说给你,你还相信吗?”

“师父真诚的言语,怎敢不信?”

黄龙指着左边说:“走到这边来!”

学僧正要走过去,黄龙忽然斥责道:“随声逐色,有什么了结的时候?出去!”

另一位学僧知道了这事,立即走进去。黄龙也用前面的话问他,他也回答:“怎敢不信!”

黄龙禅师又指着右边说:“走到这边来!”

这位学僧坚持地站在原来的位置,不向右边去。黄龙又斥责道:“你来亲近我,反而不听我的话,出去!”

禅者不悟道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如果悟道时,大地山河,一切都是佛法。禅宗有公案:你有拄杖子,我给你的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叫走这边,这边不对;叫走那边,那边亦错。不是这边,不是那边,仍要出去,只因学僧未契于心。假如学僧走左边,再到右边,然后站原地,不知黄龙禅师还有什么高招吗?

空色本来同

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如何解释?”

赵州回答:“昕我一偈:碍处非墙壁,通处没处空;若人如是解,空色本来同。”

学僧听偈后仍然不解,赵州禅师又说:“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学僧还是不明白,问道:“禅师!我请问您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呀!”

赵州禅师两眼圆睁,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学僧终于大悟。

世间所见的一切物质,佛法叫做“色”,色法都是依因缘(空)条件而成的,色法不能单独存在,因此没有自性可得。这个不可得即是空,是故色的当体是空,此即“色即是空”之意。空不是没有,虚空能包容一切万物,因此经上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就是这个意思。

凡夫执著一切法有实体,处处障碍,无法贯彻现象(色)与本体(空),一旦体悟诸法(色)无我(空),缘起(色)性空(空),即知佛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佛心。所以说:我面何如佛面?

夜游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个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地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才知道有人溜到外面去,他不惊动别人,就顺手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夜深,游罢归来的学僧不知凳子已经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头上,随即跳下地来,才看清是禅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见仙崖禅师毫不介意地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

全寺大众没有人知道这一件事,仙崖禅师从来也没有提起,但自此以后,全寺一百多位学僧再也没有人出去夜游了。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

如仙崖禅师者,把禅门的教育特色发扬到了极致。禅门的教育,向以慈悲方便为则,就算棒喝、磨炼,也要先看被教育者的根基,才以大慈悲大方便相待。天下的父母老师,应先看看儿女学生是什么根性,施以什么教育;感化、慈爱、身教,乃是最好的禅的教育。

半肯半不肯

洞山良价禅师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时,刚巧遇到他剃度恩师云岩昙晟禅师的忌日,因此就设斋上供。有学僧问道:“禅师于令师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

洞山答:“虽在云岩座下,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不蒙指示,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我真不懂,你来南泉普愿禅师处悟道,为什么却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不尊先师的道德佛法,只尊重他不为我说破,单凭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么肯定先师的禅风了?”

洞山答:“半肯定半不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不全部肯定呢?”

洞山答:“因为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负先师了。”

洞山良价禅师是在老师云岩圆寂后,见水中自己的影子才开悟的,他的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洞山悟道,虽是在老师圆寂之后,但不忘师恩,因此在忌辰设斋致祭,致祭恩师就是感谢他未说破,所以才睹影自悟。修行若是全依赖师长,将会失去自己;若是全靠自己,没有指引,何能因指见月?所以师资相助,这就是半肯定半不肯定的真意了。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了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被人借去了

有两个学僧同住一庵,彼此多日没有谋面,有一天两人相遇,住在楼上的学僧就向住在楼下的学僧问道:“多日不见,不知你在忙些什么?”

楼下的学僧答道:“我在忙着造一个无缝塔。”

楼上的学僧一听大喜,说道:“我也正想造一个无缝塔,能否借你的塔来看样子?”

楼下的学僧道:“真不巧,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无缝塔被人借去了!”

楼上的学僧很自信地道:“没有关系,就以你给我一看好了。”

“就以你给我一看”,因为众生的本性才是真正的无缝塔,除了圆满的法性外,另外还有什么无缝塔呢?

法身舍利乃佛觉悟之全体法性,就是佛依其觉性法性而开示的法语——经典,亦称为法身,亦可称为法身舍利,所以《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楼下学僧既会得法身无边际,所以才知造一无缝塔、无边际的塔来供养法身。但是这种悟性是模仿不得的,是唯证相应的,所以借也借不得,学也学不来,楼下学僧当然推说被人借去了。但本性是被人借不去的,楼上的学僧已经知道当下就是了。修行,只有依靠自己去修去参,模仿只像鹦鹉学语而不知实义。

我们的禅道

有一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禅师!我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你能指示我一些吗?”

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在生气的学僧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地问道:“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开始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打他。当学僧这么一说时,冷不防老禅师立即挥手也打了他一巴掌,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老禅师道:“刚才你说已懂得佛法、儒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就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学僧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学僧始终答不出来。老禅师道:“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就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刚才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接着又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终于体悟,禅道即在身边!从此就在越溪禅师座下参学。

禅宗参学请法,动不动就是打骂。其实禅者的温和洒脱和打骂的行为完全是两回事,但禅者硬说打骂皆是禅道,原因是打骂表达禅道来得凌厉,让你彻身彻骨容易感受罢了。比方禅者的风范,能屈能伸,打破茶杯,把它捡起来,泼出的茶水,可以把它擦干,这还不够体悟吗?

方便示教

广州的仰山慧寂禅师在福州的沩山灵佑禅师那里悟道,一住十五年,受其心印,三十五岁领众弘法,有“小释迦”之誉。一日,有一学僧从他面前走过,他问学僧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此参学的?”

学僧回答道:“南方。”

仰山禅师举起拄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

学僧老实回答:“不说!”

仰山禅师又把拄杖一挥,问道:

“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

学僧仍是摇摇头道:“不说!”

仰山禅师就摆摆手杖,对恭谨站立的学僧慈悲地喊了一声道:“大德!”

学僧立刻合掌道:“诺!”

仰山禅师指示道:“参堂去!”

学僧告辞,正举步要入禅堂,仰山又在后面叫道:“大德!”

学僧回头,仰山禅师命令道:“到我前面来!”

待学僧走近仰山禅师面前时,仰山以拄杖在头上点一下,又指示道:“去!”

学僧终于言下大悟。

仰山禅师的教学法,实在说内中含有无比的方便,难怪受教者能于言下大悟。先是叫你停,告诉你没有南北东西的分别,没有这边那边的差异;然后叫你参堂去,告诉你处处有道,处处是禅;再然后叫你到自己的面前来,已经很明白地说出:道,就在眼前当下。等到你向前,又叫你去,这是说明佛法无来无去,横遍十方,普被三界。仰山禅师如此方便示教,学僧又怎能不悟呢?

锄草斩蛇

有一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丛内钻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

学僧很不以为然地说道:“许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高兴地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悟。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著。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一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著,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赵州小便

有一佛教信徒问赵州禅师:“请问禅师,参禅怎样才能悟道呢?”

赵州禅师被他一问,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要去小便了!”说后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个信徒说:“你看,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

这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怎么来问我呢?

像这样暗示的教学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彻!

佛教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生死大事,参禅悟道,需要自己去实践、体证,父母手足,亲人朋友,谁也替换不了。从禅学来看,每个人都是卓然独立的生命!

沙弥问答

甲乙两座禅寺禅师经常训练门徒的禅锋机语,两寺每日均各指派他们寺中的沙弥前往市场买菜。

甲乙两寺的沙弥有一天在路上相遇,甲寺沙弥问乙寺沙弥道:“请问你到哪里去?”

乙寺沙弥回答道:“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

甲寺沙弥想不到乙寺沙弥这么回答,一时不知怎么说下去,归告甲寺禅师,师父责备道:“傻瓜!你可再问,假如没有风时,你要到哪里去呢?”

甲寺沙弥记着师父指示,第二日途中相遇,胸有成竹地问乙寺沙弥道:“喂!你今日到哪里去?”

乙寺沙弥非常从容地答道:“腿要走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甲寺沙弥因答案出乎意料,又语塞,归告甲寺禅师,师父更责备道:“你真傻,你可继续问,假使腿子不走时,你要到哪里去呢?”

甲寺沙弥用心记住师父的指示,又一日,途中再度相遇,问乙寺沙弥道:“喂!你今天要到哪里去?”

乙寺沙弥用手往前面一指,回答道:“我到市场买菜去!”

乙寺沙弥揭出底牌,甲寺沙弥不知话语如何为继。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 女人有钱真幸福

    女人有钱真幸福

    每个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畅快的活着。而心态决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决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脸上的笑容,财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钥匙,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财富,就很难与幸福结缘。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没有钱会面对的种种心酸和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这些犀利的语言足以让每一个女人一次深刻的反思,让女人瞬间觉醒,让女人更现实,让女人更理智,让女人更富有,让女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本书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如何施以包容的心态,获得快乐与幸福感,将各种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最好的自己

    看一个人的优劣,人们通常只看他的成绩和表现,其实“功夫在诗外”,性格与品格才是影响少年成长的关键因素。今天的少年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着打扮没有学生样、责任感不强、不善沟通、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等。本书包含了如何与他人交往、怎样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坎坷、怎样高质量地学习方面的内容。少年们尽早发现和解决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还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最终都成就最好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搜神记

    搜神记

    《搜神记》的语言雅致清峻,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干宝的这本《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莫高窟的记忆

    莫高窟的记忆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学者们当年为了信念和追求,是如何历尽艰辛来到敦煌的,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和感受莫高窟,了解和感受几十年间先后来这里工作的人们的那种艰苦生活和艰辛工作。
  • 兵之奇缘

    兵之奇缘

    在故事里没有很火爆的军旅场面,也没有英雄的出现,更没有什么特种兵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个女孩子与两个军人的简单的爱情故事。一个陪着她走过了年少时光,一个给她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 如若不相识

    如若不相识

    寰宇帝方君乾三十岁寿辰,群臣于九重宝塔之下为帝庆贺。当宴会到达高潮之时,一白衣少年忽然出现:“方君乾,你可还记得小楼故人”······(本文为倾乱结局改编,也相当于倾乾同人,如触雷点请慎点!)
  • 干将诛神录

    干将诛神录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干将莫邪剑,之后的故事。三个兄弟伙一起写这部小说,不一样的兄弟,不一样的经历!敬请期待!
  • 人生开始

    人生开始

    现实的生活百态,人们的生活的不满,爱恨情仇的交织,对生活和社会的评论
  • 五号房的灵异事件

    五号房的灵异事件

    老李之后,小区三番两次闹鬼,然后小区一个富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家里.........
  • 休掉皇帝相公

    休掉皇帝相公

    周蝶雨本来只是来实验一下穿越机的功能,可没想到成了龙朝国的皇后。接踵而来的麻烦也跟上了她。韩翔熙是龙朝国新继任的皇上,在意识到自己爱上她的时,她却离他而去,是报复是怨恨?范冷荆明知道她心在韩翔熙身上,可还是忍不住地陷了进来,他为了帮她彻底结束这种痛苦他最终决定要与韩翔熙……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上掉下个男妹妹

    天上掉下个男妹妹

    传说中盛华大学美貌与财富并存的富二代林立夏同学,拒绝了来自校花姐姐的表白被其一脚踹下楼梯继而穿越来到了四王争霸时期的古代中国。在经历一连串搞笑又不乏真情事故后,林立夏也邂逅了自己的那位真命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