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16

第16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下(2)

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者,他们对宇宙人生的体会,对世间万有的看法又更高超一些。他们看世间一切都是“缘起”而有,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缘起说明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

世间万法现起和存在的因缘,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缘;这种看似牵扯不清,复杂而绵密的互动关系,就形成了解释宇宙万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叫做“缘起”。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便是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缘起法。

缘起法说明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也显示人生苦乐的来源。从缘起法中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由因缘所成,所以要获得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想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应广结善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尝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烦恼之中。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一般人谈到空,总想到“四大皆空”,认为“空”就是空空如也,其实这是错解“空”的意思。“空”是大乘佛教无限的意义,空在佛教里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就如皮包不空就不能装东西,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虾子不空就不能呼吸。

“空”就是般若智慧,从“空性”里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种正见,由现象界存有之中能发觉本体空无的真谛。“空”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是无限,就如数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后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后面,就变成了“1000”……它可以无限地增加至天文数字。“空”也像数学中的“X”,你把“X”摆在哪里,它就能解出什么。

“空”无所不包、无限广大。“空”也像“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代表万千的意义,代表一切的摄受:你给我东西,我说一句“阿弥陀佛”代表感谢;你升官发财了,我用一句“阿弥陀佛”代表祝福;有人去世了,我念一声“阿弥陀佛”表示哀悼。阿弥陀佛是真理,“空”也是真理。“阿弥陀佛”是万有,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空”也是万有,你说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什么。

虚空孕育了万有,就如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所以“空”其实是建设“有”的,空与有的关系就如手掌与拳头,手掌合起来是拳头,打开就是手掌。“空、有”就和这个拳掌一样:本来是“空”的,因缘聚合而成了“有”;本来是“有”的,因缘散灭便成了“空”。或有或空,都随着因缘而成而坏,不停地变化,从这里去认识“空、有”的关系,便会发现,“空、有”是二而一、一而二。

“空、有”又如女士身上佩戴的耳环、戒指、手镯,还没有开采提炼之前,我们称它为矿石。它由矿场运到工厂,就摇身一变成为黄金;从工厂进入银楼后,又变成了多样的戒指、耳环、项链、手镯。尽管形状上千变万化,其实黄金的本体依然不变。从这个例子来认识“空、有”的关系,可以知道,“空”是金,“有”是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本体,“有”是现象。

“空、有”又像大海里的波浪,海水本来是静的,一旦风吹海水,起了波澜,一波一波掀腾翻涌动个不停,海的面貌就变了;风平浪静的海,是水,惊涛骇浪的海,也是水。波浪没有离开水,动没有离开静,有没有离开空;波水一体,动静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空”如父,父严如日;“有”如母,母慈如露。父母结合而生育我们,空有的调和而成就万法,因此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空”就是缘起,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空”是无法推翻的真理。“空”是一项对人生很有贡献的学说,能够认识“空”的真理,可以让人看破,进而从“空”中建设“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设“有”;有了“空”的人生观,可以升华人生的价值。把“空”与“有”融和起来,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就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可以直接契人世间实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结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知道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会怨天尤人,而懂得从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能了解正见、缘起、空,已经不容易了,要认识般若就更为困难了。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但因为它的境界甚深如海,并非世俗的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再者,智慧涵义较为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般若是佛陀的层次,是证悟了自性般若之后,本体与现象不二的境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缘起。般若是万物之本、万众之性,般若是吾人不死的生命,这就是般若的“体”;般若如花、如火炬、如光明、如慈母、如船筏,这就是般若的“相”;有了般若,就能善用智慧,幽默、巧妙地解决问题,这就是般若的“用”。一个人有了般若,凡事都能想得开,想得通,想得透;能够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无、好坏的对待,这就是般若。

平常我们说地藏王菩萨在地狱度生,他到底苦不苦?不苦,因为有般若。穷苦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扶养儿女,因为有慈悲心,所以不苦;慈悲、母爱,就是般若。监狱的管理员,抱着为人服务之心,不苦;如果以管人之心虐待人,就会觉得苦。监狱里的犯人,如果有忏悔之心,藉机反省、改过,不苦;如果心生不满,怨叹怀恨,则苦。苦与不苦,分别在心境,心境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般若,有般若就能处理一切事,看一切事都用平常心,例如智通禅师悟到“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能够从一般平常的事里看出佛法,这就是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随着六根追逐虚妄的六尘,于是活在虚妄不实的世界,容易颠倒妄想,起惑造业,因此轮回不已。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容易为外境烦恼所转;有了般若,便可以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

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行六度波罗蜜时,以般若为首,则能“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着戒相,忍辱离于我执,精进不生骄慢,禅修不恋定境”。所以经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说,五度是世间法,因为有般若才能成为出世间法。

例如,六度之布施,世间很多慈善团体,乃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为没有“般若”,所以不究竟;有了般若就能“三轮体空”,泯除能施与所施的对待,所以是不共世间,不同于世间法。也就是说,“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

般若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因此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否则“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所以佛教所讲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般若能“导六度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一大功用。般若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渊源,能够度越生死之海,到达菩提彼岸,因此称为“诸佛之母”。般若有三种:

(一)实相般若: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二)观照般若: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三)方便般若: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

(一)闻所成慧:由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从文义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以闻慧为基础,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深刻体会佛法妙谛所得的智慧。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三)修所成慧:依据闻、思二慧理解佛法后,依照法义,精勤修持与定心相应的观慧,叫修所成慧。由此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实相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不是外来的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但是六祖大师也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只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

般若内容深细难了,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会不一样,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由般若最高的智慧才能亲证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谈到真理,世界上每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其实所谓的“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还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真理;再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一样,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这些条件的真理。

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条定律,以此三条定律来“印”证佛法的真伪,就像世间的货物,盖了印鉴的,可以确定它是真货;没有盖印鉴的,便是假货,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的根据,是识别佛法、非佛法的标准。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法;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

三法印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诸行无常:“行”是迁流、转变的意思。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在刹那之间迁流转变,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因为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它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法”,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质现象和心识活动等,是有形无形事理色心的通称。“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因为能称之为“我”的,必须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是独立自主、永恒不变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并没有这种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缘而生,缘聚则有,缘散则灭,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并无实体性。世间上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远如此不变坏的。譬如我们的身体仿佛一栋房屋,仅仅供给我们暂时居住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会败坏漏雨,等到大限来临,我们这栋老房子也会随着陨灭无存。不仅肉身如此,财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间上所有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迟早都会舍离我们而去,因此说“诸法无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如果我们了解因缘的道理,缘生则聚,缘灭则散;不执著无常、无我的世间法,而把身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出世间法当中,如此才能获得究竟快乐的人生。

(三)涅槃寂静:“涅槃”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灭谛”。《大乘义章》卷十八说:“外国涅槃,此翻名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涅槃经》也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槊。”可见“涅槃”是指息灭贪、嗔、痴、慢、疑等诸烦恼、生死、痛苦、人我、无明,而达于寂灭无染,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而不是如一般人以为的,人死了以后才叫“得大涅槃”,这是对佛教很大的错解。

过去佛教也一直给人悲观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地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地追求究竟涅架之乐。因此,我们对于三法印应有如下的认识: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

同类推荐
  • 寻梦彩虹人生

    寻梦彩虹人生

    本书选取作者博客中的文章,分为“红日初升”、“橙色年华”、“黄柏之言”、“绿色梦想”、“青云直上”、“蓝宇强鹰”和“紫气东来”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在大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探索,并为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博客,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共同成长。
  • 秘密背后的秘密

    秘密背后的秘密

    本书是由两本启发世界级畅销书《秘密》的经典《万能金钥:心想事成的24堂课》和《失落的致富法则》组成。如果没有《失落的致富法则》,就不可能有超级畅销书《秘密》的出现!《万能金钥》在《秘密》一书中共被提到19次!本书讲求实务,而非哲理;是一本实战教本,而非理论专著。本书专为迫切需要用钱的人撰写、本书也特别为一些至今仍没有时间、方法或机会去仔细探究形上学,但却希望运用这些研究结果、科学结论作为行动基础的人撰写,他们并不需要亲身参与导出这些结论的过程。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 歇后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地体会到它所具有的民族文化,本书精选了部分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故事性较强的歇后语,并将它们分为人物篇、动物篇、植物篇以及日常事物篇,既方便了查找,又能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热门推荐
  • 萌宠妖妃:邪王,请回家

    萌宠妖妃:邪王,请回家

    某早上,安熙媛迈着小碎布,翻墙逃离摄政王府。“爱妃,起这么早,看来昨晚没有满足你,还有力气翻墙!”江忻辰扛起一脸懵逼的沈忻南往房间里走,扔到床上“既然昨晚没有满足你,现在也不晚!”赵忻南双手护胸“王爷,我错了。求放过!”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解太湖

    解太湖

    这是一部关于彩票的小说!人生就像一个博彩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追求呀、拼搏呀!不就是想让自己的人生中一回大奖吗?可有谁能知道自己人生的下一个开奖号?......
  • 公主们的复仇记与爱恋

    公主们的复仇记与爱恋

    活泼可爱的她们,因为一场让她们永生难忘的复仇,十年之后,她们回来了,她冷漠,她火爆,她温柔,当她们遇到与她们性格相似的王子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天神下凡:逆世大小姐

    天神下凡:逆世大小姐

    她堂堂天神下凡,居然附身在一个少女的身体里?挑剔到极点的小天神,又是如何把一只懒惰的朱雀治管得井井有条?小天神又是如何拥有她那三大专属特殊技能:偷、捞、骗?!让我们来目睹咱们的小天神如何作孽四方,显示她大闹天宫的本事!不是说凡间上魔兽很多吗?为何她却一只也碰不上?众魔兽:不是她碰不上,是我们不敢碰上她!本来剧情不都是女主被男主撩的吗?可为什么男主压根就没人?原来,她的情商太高,是个男主都要硬生生被她当成路人喽!尽情期待《天神下凡:逆世大小姐》
  • 香尘未语

    香尘未语

    这个世界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每当与要好的朋友聊天时,每当与最爱的家人在一起时,每当读到一本我所爱的作者写的书时,每当这些幸福无比的时刻来临时,这种孤独,就汹涌而来了——即使在朋友,家人和爱人的陪伴中,这种孤独也不曾挥去。那些没有人能懂得的欢乐与悲伤,太独特,太绝决,总是会让我感觉,我被这个世界孤立了,包括我所爱与爱我的人和窗外那大段明媚而完整的阳光。但是我总愿意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个人,他会懂得我滴落的每一滴眼泪的每一种味道,她会懂得我所经历的每一个场景的每一种心情,一定会,因为那是上天安排好的礼物,给每一个人。世界繁华,旅途却荒凉,苍茫天地间,独一陌小径蜿蜒。不知道你,是否也孤独,身边的陪伴,有没有谁能让你孤独不再。我把我的心情,写在每一个人物里,画在每一段词句里,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我,每一句话都是我,愿在这美好的世界中,愿在这荒凉的旅途里,你有所陪伴。
  • 名门将女

    名门将女

    一场阴谋,她由堂堂帅府千金沦落至敌府,背后竟是他在谋划。他害她父兄,夺帅府帅印,逼她至绝境,却要娶她为妻。“就算是万劫不复,你和我也分不开了。”她分明有听他说。想娶就娶,他当她什么人?算计不是只有他才会。恩怨情仇,是居心叵测还是命运使然……********另有完本vip小说《毒后传奇》,放心跳坑。
  • 龙吟武

    龙吟武

    旷——古——绝——今,无——敌——战——体。同——阶——无——帝,禁——忌——之——称。无尽岁月前的辉煌体质,号称‘同阶无帝’的不败战体,为何如今没落到废体都不及的地步?被戏称为‘天罚’,难道真是上苍的惩罚?冷峰,身怀古来罕见的禁忌之体,又遭天地诅咒加身。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体质一样,无尽辉煌后又迅速落幕……不败战体能否重现昔日的荣光?冷峰又如何打破天地诅咒?
  • 小巫在异界

    小巫在异界

    怕死却又性格大条,但是他的运气一向很不错。卖相一般,身材一般,却是一向受到女人的青睐。除了练功之外的业余生活,美女、美食、美景都是主人公的最爱。不过,他为人仗义、重情重义、更是敢爱敢恨。刘小男的异界生活,从大巫后羿开始,精彩不断,笑料不断······书友群:169233268
  • 浮生歌:为君执念

    浮生歌:为君执念

    突遇穿越,识红衣妖孽,遇冷酷美男,现在还来个绝色的鬼神判官,钟里双眼望天,泪流满面,这到底是要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