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仍执迷不悟甘为汉奸卖国贼,则诸公的统治必将最后瓦解,必将为全中国人民所唾弃所倾覆。语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又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936年5月5日),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386页。
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
《给蒋介石的信》(1936年12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464页。
“千夫所指,不病而死”语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即众怒难犯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语出《五灯会元卷十九·东山觉禅师》:“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飓(yang)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法安济慧禅师》:“要似他广额凶屠,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后常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即停止作恶,立成正果。
“过则勿惮改”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孔子讲“君子”人格的几个方面。“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有过失就不怕改正。
中国共产党在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争取对象就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而要蒋介石南京政府接受统一战线的主张,最关键的问题则是要蒋介石结束内战,停止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军事进攻。
1936年初,蒋介石、宋子文曾派代表董健吾到陕北同中共接触。3月4日,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在联名给博古转董健吾的信中明确提出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五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随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调整策略,由“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进行转变。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的《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就是这一策略转变的体现。通电呼吁:“在亡同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法”。通电又严正地指出:“如仍执迷不悟甘为汉奸卖国贼,则诸公的统治必将最后瓦解,必将为全中国人民所唾弃所倾覆。语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又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在将统战工作重点放在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同时,中共中央也积极展开和国民党的直接对话,努力促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6月26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出:“我们随时都准备同贵党任何组织任何中央委员任何军政领袖进行关于合作救国的谈判。”这封信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宣布后,产生了积极反响。蒋介石在报告中说:“中央对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
8月10日,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国共两党关系和统一战线等问题的报告和结论。他指出,我们应当承认南京是一种民族运动的大力量,为要达到真正的抗日,必须要经过这样中间的过程,我们可以和他谈判。“我们惟一的要求是真正的抗日。”在结论中毛泽东还指出:“‘抗日必须反蒋’,现在不适合。现在要在统一战线下反对卖国贼。”同时也指出:要注意提高对同盟者的警戒性,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会议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和结论,确定以国民党、蒋介石作为今后谈判的主要对手,决定发表公开宣言即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并在党内发表秘密文件即《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公开宣言”再一次向国民党大声疾呼:“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保卫及恢复中国的领土主权,拯救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秘密文件”则向党内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并指出:“我们目前中心口号依然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而在国民党方面,随着日本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日本导演的“华北自治运动”的出台,把南京政府逼到几乎无路可退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也开始考虑调整它的对日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南京政府也派人与中共展开谈判。但是,在与共产党争斗了十余年的蒋介石看来,所谓“中共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共产党向国民党投诚,由他们改编。蒋介石后来说到:那时“我对于中共问题所持的方针,是中共武装必先解除,而后对他的党的问题才可作为政治问题,以政治方法来解决”。这一点自然是办不到的。因此,如果能用武力来强行解决,他仍认为是“上策”,还要再试一试。
1936年9月,蒋介石以压迫和分化的手段解决了这年6月由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发动的“两广事变”,他认为又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对付红军和共产党了。于是,他一面邀请周恩来在广州或香港谈判,一面调集胡宗南等部军队“围剿”红军,试图给红军以大的打击后再在谈判桌上讲条件。
针对蒋介石的执迷不悟,毛泽东一面指挥红军对其军事进攻进行坚持的反击,一面继续贯彻实施逼蒋抗日的政治攻势。1936年11月,红军在甘肃环县山城堡全歼国民党军主力胡宗南部一个多旅,挫败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进攻。12月1日,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18位红军高级将领联名写信给蒋介石,批评他调集军队进攻红军和苏区的行为;并希望他当机立断,化敌为友,共同抗日。信中写道:“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日,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日,过则勿惮改,又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
在针对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通电和信中,毛泽东先后引用“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过则勿惮改”等这些凝聚着中华传统道德观念的谚语和警句,目的就是呼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应当以民族利益为重,立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样才不会沦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同时,这些古语的引用,使通电和信在行文上呈示出文雅与和缓的语气,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蒋介石国民党在策略和态度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