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队组建后,一切都需从零开始。“阿尔法”组建初期没有秘密的场所用作其驻所与训练基地,没有武器装备,也没有人员的培训计划。同时,需要在极短的期限内组成胜任任何行动的特种部队,而且不逊色于德国的GSG-7或美国的“三角洲”。为使新的作战单位尽快立是,当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情报单位送来了必要的信息,为研制特种设备和武器,召集到了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作战训练也在全力进行,年轻的小伙被教授如何跳伞、驾驶装甲技术兵器、使用潜水呼吸器进行游泳等。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在交通工具上、住宅中和生态上极为危险的地方解救人质的方法。“悄然到达,悄然捕获和悄然离开”,这是在训练期间,教官对该部队成员的要求。现在仍为秘密是其工作的准则。部队成员学会的是应如何保护别人的生命,甚至恐怖分子的生命,要尽可能抓活的。
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阿尔法”部队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是“在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恐怖主义的环境中,“阿尔法”部队都要有‘自己的人”’。随即,“阿尔法”部队开始扩大规模,成员数量大增。预防性措施并非白费工夫,经过5年训练,“阿尔法”部队终于真正成为了苏联的第——支反恐怖“拳头”。在近30年的成长历程中,“阿尔法”部队参与了数十次反恐行动,屡屡大显身手,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世人瞩目的一支反恐怖利剑。
自成立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初,“阿尔法”—直战斗在打击恐怖暴力活动的战场,近年来,中亚地区及俄罗斯境内恐怖活动十分猖獗,仅近三四年来俄罗斯就爆发了十几起严重的劫机、暗杀、爆炸、绑架等极端恐怖活动,“阿尔法”别动队对于变动中的俄罗斯社会局势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在“阿尔法”的历史上也有沉重的年代。“阿尔法”部队被企图拉进政治和民族运动之中,用于对付自己的反对派。1991年,“阿尔法”部队被划人俄罗斯总统卫队序列,但任务仍是繁重的。责任是巨大的,但已不是原先的那个部队了。在布琼诺夫斯克和五一城,“阿尔法”部队的士兵被用作普通的步兵参加作战行动,于是遭受到了巨大损失,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阿尔法”部队哈巴罗夫斯克分部副主任尤里·布里吉金上校讲述了哈巴罗夫斯克分部的许多事情。原来,根据自愿原则,该部队的军官只进行过一次退役,即1992年。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是:“阿尔法”部队要么解散,要么划归内务部,人们对此难以接受。这里有数代“阿尔法”战士,有在部队中服役三年的年轻人,也有从1985年便参加部队的老兵。虽然工资太低而且还时常无法及时领到,但这都不是他们离开部队的原因,他们离开的惟一原因是身体的状况。
上世纪90年代初,“阿尔法”卷入社会上层的政治斗争,使这支精锐部队的良好声誉遭受重创。1991午1月,苏联政府派遣“阿尔法”部队前往立陶宛加盟共和国首都维尔纽斯占领电视发射塔,阿尔法部队未发一枪便顺利完成了任务,但却牺牲了一名战斗成员。当爱刨根究底的记者们力图弄清死者的身份时,以戈尔巴乔大和当时的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为首的莫斯科官方却极力否认有伤亡者,但神秘的光环还是无可避免地消失了,报界终于弄清了这支特种部队就是传说已久的“阿尔法”部队。此后,高层领导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试图利用“阿尔法”部队去完成一些与反恐毫无瓜葛的任务。
1991年8月,在苏联局势最为动荡的时候,“阿尔法”部队曾接到当局指示,要求其进攻议会大厦“白宫”并逮捕叶利钦。但许多队员认为此举会造成滥杀无辜,伤人太多,因而抗旨不遵。后来,据一位当时的“阿尔法”部队指挥官透露,如果政变领导人下定决心于19日当天进攻议会大厦,应该说还是具备很大的成功概率的.但时不我待,过了这一天,就根本不可能成功了。事件结束后,“阿尔法”领导人被革职查办,队员停发两个月薪金,全队进行深人整顿。苏联解体以后,已是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深知“阿尔法”的救命之恩,遂将颇受自己赏识的“阿尔法”从克格勃中召至麾下,隶属于总统警卫局,专门负责总统安全保卫工作,直接受自己指挥。
然而仅过了两年之后,“阿尔法”便失宠于叶利钦。到了1993年10月,叶利钦与议会矛盾激化,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反对派聚集在议会大厦,与叶利钦分庭抗争。叶利钦竟然下令“阿尔法”进攻“白宫”,“阿尔法”再次跌入政治旋涡。“阿尔法”再次“抗旨不遵”,拒绝执行叶利钦攻打号称“白宫”的俄议会大厦的命令,而是尽自己所长与议会保卫者们展开了谈判,为他们提供了个人安全保障,促使几百名议员和普通公民主动撤出了议会,避免了事态恶化和进一步流血。此后,“阿尔法”由于拒绝执行总统命令而失宠于叶利钦,同年年底叶利钦签发总统令,将“阿尔法”剔除总统警卫局,重新回到国家安全总局的旗下,担负反恐怖任务,直至今日。
1991年“8,19”事件后,随着原苏联克格勃解散,克格勃所属的职能部门相继成为俄罗斯独立的安全保卫机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归属问题也随之发生过多次变化。最初,“阿尔法”特种部队是直属于俄罗斯总统管辖,即俄罗斯总统安全委员会管辖的。与此同时,在原苏联克格勃九局的基础上组建了俄罗斯警卫总局,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来自“阿尔法”特种部队。尔后,“阿尔法”特种部队脱离俄罗斯警卫总局,由俄罗斯内务部临时代管。最终,“阿尔法”特种部队归属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反恐怖局管辖,但在各地区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归属权例外,他们直接由俄罗斯总统领导。
正如”阿尔法”部队前指挥宫、“阿尔法”部队老战士联合会主席贡恰罗夫所言。自组建以来,“阿尔法”部队在战斗行动中还从未失败过。但近年来,由于屡屡抗令不遵,“阿尔法”部队也引起政界一些人士的非议和责难。再加上近年来——些恐怖事件的危险性不断上升,“阿尔法”部队及其成员所面临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目前,“阿尔法”特种部队突击队员可以授予中尉至上校军衔。鉴于任务特殊和功绩显赫,“阿尔法”特种部队突击队员可以破例享受35岁退休的待遇。
尽管从一个入选者到一个合格成员必须历尽艰辛,但俄罗斯反恐怖特种部队“阿尔法”部队战士们的战斗生涯并不长久。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反恐怖行家经常牺牲在执行任务的岗位上,恰恰相反,作为训练有素的职业专家,他们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被允许”牺牲。由于人的肌体无法承受长期从事这种紧张工作所带来的沉重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阿尔法”部队的战士到35岁时便成了疲惫的老兵,不得不提前从这份艰巨的工作中退役。
特种部队队员的训练都极为艰苦,他们在徒手训练中,学习的狠毒招数在西方军队里都是禁用的。新队员必须能够承受三到四名老队员对他的攻击。
阿列克谢说:“一般来说,那些老队员们都是往死里打。”经常有新兵在训练结束后就被抬进医院,而那些经过毒打,仍能坚持到最后的新队员都将接过特种部队的标志,即栗色贝雷帽。
目前,“阿尔法”特种部队部队长由亚历山大·古谢夫中将担任。“阿尔法”特种部队已成为俄罗斯反恐怖活动的一张王牌。任何一次绑架、劫机事件发生后,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阿尔法”别动队。“阿尔法”别动队也总是乘飞机迅速赶到现场,与犯罪分子周旋,捕捉到时机后,果断出击,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惊险的任务。
总之,“阿尔法”特种部队在俄罗斯境内就像一具张开的鱼网,可随时反击空中恐怖分子制造的种种事端。前苏联解体之前,“阿尔法”特种部队已经从初建时期的30人扩编到500人。目前,“阿尔法”别动队有成员约700人,其中包括一支250人的精锐部队和几支较小的分遣队。
当前,“阿尔法”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叶利钦在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已经发布命令,在俄联邦安全局内建立统一的反恐怖中心,负责协调各反恐怖特种部队和机构的工作,其主力便是“阿尔法”部队和另一支特种反恐怖部队“韦加”,后者主要负责打击核恐怖主义。在恐怖主义活动频发的俄罗斯,“阿尔法”部队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优中选精打造精英
“A部队”成员的挑选是极其严格的,对于那些渴望迈入其门坎服役者的要求十分苛刻,淘汰率不亚于俄罗斯重点高等院校。有人称,要进入“阿尔法”部队必须“走后门”,因为它是不会接收大街上的人员,或自动申请的人员的。即使是“走后门”也保证不了能够进入这一特殊部队。要想成为其中一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测试和考试。也许,这可能要持续数年之久。刚组建这支部队时,与候选人进行谈话的是克格勃少校罗伯特·伊冯,他后来成为新部队的副队长。最终在数百人中挑选出30名更加胜任这项工作的人,也就成为“A”部队的第一批成员。
入选者原先只能是通过考试的国家安全机关干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现在入选“阿尔法”部队的标准稍有放宽,任何身体健康、心理稳定、年龄20多岁、服过兵役的小伙子,均可提出入队申请。如果申请人符合所有候选要求,他就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考试。但这仅仅是报名,要想正式成为成员,还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能够入选“阿尔法”部队的只能是申请者中的佼佼者。
入选特种部队的“精锐’战斗人员,要有两年的服役期限(海军服役期限为三年),并要在政治可靠性、年龄、智力、体质、耐力、敏捷、技术才能以及敢于在敌后活动等方面符合条件。
挑选的主要原则和要求是,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时间、身体健壮、心理稳定性强。“阿尔法”特种部队突击队员大都是从年轻军官中选拔,通常是从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部队、军校毕业生中的优秀年轻军官中考核筛选的。在年龄方面,他们只能在22到28岁之间,因为这一时期他们思想已经成熟,而且身强力壮。一般是数十名候选者中间才能选拔出一人。入选者个个体格健壮、身手利落、思维敏捷。
首先,这些年轻军官必须通过严格的体能测试。在身体方面,他们必须符合空降兵的身体条件。部队队员应能够长时间奔跑、游泳、射击、徒手格斗,其水平决不逊色于运动健将。对他们的要求,不仅在于看其是否达到体能测试标准,更重要的是看其身体条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体能测试过关后,心理测试委员会还要检查其心理稳定性,对应征者的嗜好、人际关系以及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变能力给予考察;性格怪癖的申请者根本无望入选“阿尔法”。由于反恐怖特种作战行动所处的独特环境,“阿尔法”的每一个成员彼此之间都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的同事。这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的安危,而且关系着整个特种作战任务能否完成。
另外,入选者还要通过个性测试和面试,从而测出其智力程度。在接受教育方面,“阿尔法”的成员90%以上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特种突击队员们多数来自著名的梁赞高等空降兵指挥学院、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和边防军所属的两所军事学院。之所以对教育背景如此苛刻,是因为从组建之初,前苏联政府就对“阿尔法”成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反恐怖行动中,“阿尔法”成员不应是行动的机器,他们不光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技艺和武功,还应成为知识型、智慧型人才,需要有精明的头脑。他们能够在异常严峻的环境中,冷静地分析局势,找出最适宜的降敌办法,做出最明智的决策,这在很多情况下比强壮的体格和高人一筹的搏斗能力更为重要。
当然,最重要的是历史要“干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关部门还要对应征者的履历和档案进行审查,以防止那些有前科的人混入。以上测试合格后,应征者还要在“阿尔法”特种部队训练基地接受5年系统严格的训练,其间,有些应征者因身体条件不适应会随时被淘汰。“阿尔法”队员一般到35岁就要退役,前后只有10年左右服役时间,在这10年间。至少前5年主要用于训练。
“阿尔法”部队的战土都被训练成全才,让他们能干任何事情,但也有“专才”。例如,这里有许多优秀的射手,更有负责狙击任务的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这里人人都是游泳高手,还有专门训练的“深海杀手”——水下蛙人。这里还有艺高胆大的爆破专家、头脑灵活的电脑黑客、飞檐走壁的攀岩高手。在分队的体制中还设有分析中心,有心理医生、谈判专家。如果没有某些绝技和近乎天才的能力,就算在身体、年龄、教育背景等方面符合条件,也不一定会被选中。“阿尔法”队员个个身怀绝技,每名“阿尔法”队员都能连续做200个俯卧撑,对于任何文章只需看过一遍起码能记住前两页;各式汽车、飞机、轮船、装甲坦克战车能娴熟驾驶,擒拿格斗、攀岩涉水、投弹射击、跳伞越野,样样精通。之所以有种种绝技,和“阿尔法”成员的近乎残忍的地狱式训练分不开。
入选“阿尔法”部队只是第一步,随后,每一位入选者都必须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新手将在克格勃秘密职业杀手学校内进行培训。在学员编制上更是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严格保持250人的规模,实行循环训练的方式,走一人,补一人,决不“扩招”。这所学校隶属于克格勃第七局,即反恐怖行动局,其教员汇集了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察和计算机等方方面面的顶级专家,专门培养“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队员。
“阿尔法”小组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训练方法,同时,为了保证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平,该学校也大胆借鉴美英等国家特种兵训练的独特成功经验。以在制服恐怖分子时常用的近距离格斗为例,“阿尔法”小组在进行近距离搏斗训练时,就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训练队员们在空间非常狭小的情况下仍能同武装分子进行肉搏战。“阿尔法”别动队的训练分体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心理训练和特种技能训练。训练的宗旨是培养队员的单兵作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1、体能训练
良好的体能是完成作战任务的基础。对于以独立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特种兵来说,体能训练尤其重要。对特种部队人员的体能训练要求非常高,主要表现在训练时间长、内容多、强度大等几个方面。特种兵的体能训练,首先是从肉体和精神疲劳程度较小的科目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随着体力的提高,不断增加训练难度和训练时间。体能训练不仅艰苦,而且枯燥,所以在这一阶段学员的淘汰率很高,凡是达不到标准的一律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