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0900000004

第4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陀说,出家“沙门”,要断欲去爱才能“识自心源”,认识自心的本体。“心源”指如来本性,也就是真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自性,所以,人的本性和佛性一样,只因被一念无明蒙蔽而爱欲、烦恼丛生。每个人都有家,家者,“枷”也,出家即是为了脱离这个枷锁,而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要了达佛陀的深理,解悟无为的本性与涅槃清净的妙境。“悟”是觉的意思,证是身体力行。修行是要真正去体悟,例如:我们现在觉得盘坐后,脚会痛或修行辛苦,是因为“我”和“身”还系缚着(我的身躯绑住我的心),而这些都是功夫还不到家,所以才会感到痛苦;若是修到真正顺心的境界时,也就是达到身心解脱、轻安自在的境界,就能够“行道”了。那时,我们的身心自然了无挂碍,也就一切无难事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佛陀的心法、教理,是“无所得”,也是“无所求”的,是原本就存在的无为法,不是造作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无须向外追求。《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我们的自性和佛陀是平等的;既然是心、众生与佛平等,那还要修什么呢?又有什么好“得”的呢?其实,众生的心地,就像被一层雾所遮蔽的镜子,所要下的功夫是要拭除雾气。只要雾气一除,镜面光洁,自然能照彻外面的景色,而不染着镜里的物质,所以说“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只要内心有所觉悟、体会,声色货利等等外境,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到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境界,心就不会有所执著而造下恶业。《金刚经》有云:“如筏喻者”,学习佛法就像乘坐竹筏一样,是要将人由此岸载到彼岸。一旦渡过河流,就要舍弃竹筏上岸,不要执著在那竹筏上。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对正法尚且不可执著,何况是邪法?我们要依教奉行,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佛陀所说的法,执著而不知变通,就像到岸之后,却仍坐在竹筏上不愿舍离,将永远无法登上彼岸。

所以,“心不系道”是指心不要被“道”所束缚,也就是不执著。我们修行要像走路一样,前脚走,后脚就要放;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而且,心不但不系道,也要不“结业”。我们要断惑,因为有迷惑才会造业,如果能够断欲去爱,就不会结业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如果能修证到无分别的根本智,也就能“无念无作”。所以,我们要依循佛陀的教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修行,并借由事相来端正威仪。所以,要依靠“戒”来护持我们的戒体,若能守戒清净,就像一张干净洁白、一尘不染的白纸。当我们的心达到本源的时候,也就是“无念无作”、学成功夫了。

学习事物,一定要全神贯注;熟悉了,自然能够运用自如。就如驾驶飞机、车子一样,之前一定要专心学习、了解车子或飞机的复杂性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而不会惶恐。有些人连搭飞机都感到害怕;但是,飞行员熟悉驾驶原理,所以能得心应手。

我们修行也一样,在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专心一意地学习、体会真理。若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的境界。

而“不历诸位”,是指不用再一果位一果位地进阶,也就是“顿觉”。只要我们心静气平,那就是本来面目,也是真体会。根机锐利的人,就能够“闻一知十”。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赞叹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子贡)闻一以知二。”同样是由孔子教授道理,弟子们也同时听闻,子贡却说:夫子讲一分道理,我可以理解两分,而颜回却可以了解十分,这就是对智识体悟的强弱之别。

但是,就一般修行人而言,都必须一步步渐次地修行,才能断除三界的“惑”。因为三界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欲爱,所以佛陀要我们先断欲去爱,才能断一切烦恼。修行若要识心达本,就要去除爱欲,还要断除对一切物质的贪欲,也就是断除“四惑”及“五惑”的烦恼。

何谓“四住地烦恼”?第一是“见一切住地烦恼”,也就是三界的“见惑”。三界众生容易因眼睛所见的色相而起迷惑。譬如:虚空有色吗?虚空本来就没有颜色,但阴雨的天空是灰色的,到了晴天万里无云时变成蓝色,晚上又变成黑色。同样的天空,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本色?其实,这只是地球自转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罢了!哪里有所谓天的颜色呢?

佛陀的眼光能够透视宇宙的真谛,众生却是见解颠倒、无法透视清楚。众生所见的往往都是不正确、有差别的,所以容易生疑惑,这就是“一切见住地惑”,又称做“见惑”。

第二住地烦恼,是“欲爱住地烦恼”。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欲界,也是五趣杂居地。欲界众生最大的烦恼是“思惑”,而思想最大的烦恼还是不离淫欲,这就是爱欲的烦恼。凡夫所造的业,大多是由爱欲的贪念产生。

第三是“色界住地烦恼”。色界虽然已经没有淫欲,但是还有色身、宫殿存在,还有物质享受的爱乐;既然有爱乐便有烦恼,所以称为“色住地烦恼”。

第四是“无色界住地烦恼”,是有爱着的烦恼。这时已经没有色(物质),也没有方位之分,但还有精神、思想的存在。人的痛苦,大部分来自物质;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则已无身体的病痛。为什么能达到没病苦的境界呢?这完全依赖禅定之功。然而,是不是完全断除烦恼了呢?还没有,因为分段生死未断,也就是还有少部分的烦恼,还有爱着。

然而,要断除烦恼,光是断除“四住地烦恼”还不够,一定要连“五住地烦恼”(即无明烦恼)也一并断除。五住地烦恼也断除了,才能真正到达清净、涅槃、无为的境界。

所以,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识自心源”,把欲爱断除而回归本来的面目,如此,便可证入“无为”的境界。

同类推荐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持一句佛号回家

    持一句佛号回家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平仙大帝

    平仙大帝

    张理在地震时被掉落的一块方印砸死。穿越到了一个春秋战国与地球完全相同,又完全不同的圣灵大陆仙侠世界。这个大陆很是诡异,秦未能一统天下,中间更是有五百年消失的历史凭空消失。这个世界修炼还需要借助神灵的力量才能获得。而等待张理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那消失的秦王朝留下的一处处遗迹。当了解越深,心中越是惊讶,消失的五百年竟跟秦始皇嬴政有关。……“仙灵,尔等高高在上,颠覆世间一切,可知有一天,朕会率军再战尔等!”此时,头戴皇冠的张理,乘着九龙撵,向着仙界一指,身后三千虎贲,君临天下而去!
  • 最强不朽剑帝

    最强不朽剑帝

    神荒大陆,万族林立,分据百域,天地纵横。剑帝重生,隐现皇朝,又临故地,再战神荒。这是一段,不朽重生者再战神荒的热血传奇。ps:新书上路,拜谢支持。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紧扣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脉搏,从全球视角全面研讨世界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阐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问题;展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新特点:提供有助于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最新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如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奥巴马新政、中臼关系新变化等。既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阅读。
  • 四福晋杂记

    四福晋杂记

    穿越已经够杯具了,清穿已经满大街了,这还穿成了素有冷面王的四福晋,真是倍感鸭梨~,紧接着,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总之这是一个错乱又鸡血的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他突发奇想,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激情一来,理智便走了,他们开始疯狂……
  • 金玉奇缘:暴戾王爷的冷情妃

    金玉奇缘:暴戾王爷的冷情妃

    相亲失败遭雷劈,没天理!穿越成王府正妃,好运?娘家势弱,姬妾紧逼,王爷袖手旁观,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训刁奴虐渣女勾住傲娇夫婿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主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俯苍生

    俯苍生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一群人的悲欢离合,不知过了几万个春秋,这些故事终究在时间的流逝里变成泛黄的折子戏本,唱戏的却不知道,整个大荒百代寒暑霸业宏图皆在其中。那一日,桃花落尽,“陌上青衫春尚好,不负前贤骨里眠。”神末如是说道。
  • 秦皇父子

    秦皇父子

    两千年前那一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毕竟太久远了,世人皆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秦始皇帝,而几乎忘记了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秦始皇帝的长公子、万里长城的监造者扶苏。
  • 林菲仙的位面之旅

    林菲仙的位面之旅

    林菲仙原本只是广大宅女中的一个,当有一天她得到了近乎无所不能的鸿蒙珠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和美男一起闯荡世界、去神话找天石,改变那延续两千年的痛苦和悲剧、打爆法海、促成千年传说……携美遨游无数世界,改变那令人叹惋的悲剧,同时得成大道。本文是作者脑洞大开的产物,是一本女主无限流小说。新人新作,不喜勿喷请点X。
  • 诺亚方舟传

    诺亚方舟传

    不存在的‘禁忌’,神秘组织的“末日计划”,没有过去的少年,能力开发,活体改造,ATM2000,造神计划,A病毒与R·A病毒……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个新时代展开,这是超能力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