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9800000010

第10章 篆刻技艺(1)

识读篆书

篆刻是一种抽象的文字造型艺术,其文字主要是采用篆书,所以前人均将篆法作为篆刻艺术的基础和前提。近代孔云白曾说:“治印之于书艺,实为第一要义也。”明代赵凡夫也说过:“今人不会写篆字,如何有好印。”篆法在篆刻中好比是房子的地基,基础坚实,房子才稳固。

识篆,即掌握我国的造字法,熟悉文字学;刻印一定要符合六书,不在印文中出现错字。六书(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是古代人总结出来的造字法和用字法。按照六书的准则,我国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出处和造字根据的。我们在刻印中不能以楷字的结构来推想篆书的结构,用拼凑偏旁部首的方法生造出一些字来。有一部分字,楷书形体的某一部分是相同的,可是写出篆书来却不一样。比如奉、奏、春、秦、泰,其一部分楷书的写法是一样的,而篆书却各不相同,分别写作。又如市、方、言、交、主、文等字,楷书的字头也一样,而写出的篆书更是不同,它们分别是:。楷书“句、匀、勺”都有“勹”,而篆书却写作。“花、叶、苟、蒙”四字在楷书中均有个“艹”头,而篆书的写法也都不一样。因此,凡遇到这类情况是不可举一反三的。楷书的“王”字应篆作,如果写成王,就成了篆书的“玉”字,因为篆书的“玉”应写作王。还有的字过去释作一字,现在又释作另一字,当以现在释法为准。比如“幸”字,汉印中写作,过去楷书释作“年”,但现在还当“年”字用,那就不对了。有的字,篆字的偏旁部首是一样,而楷书却出现了变化。比如在篆书中,“蜘”、“蛛”二字皆从“”而不从“虫”,“鳌”与“鳖”也从“敝”,而不从“鱼”,它们分别写作。简化字在复原为繁体字时,也容易产生错误。如“云”字复原为繁体字时,写作“云”,篆作,但篆书也可直作;而当作“说”来用时,只可作,不可作。“后”字和“後”字现今简化字已不分,均写成“后”,但如果是用作“皇后”的意思而写成“後”,那就不对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刻印时要处处留心。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篆刻作品,论章法和刀法都还不错,只是不合篆法,一字之错而前功尽弃。朱白相间印“魏克慎”本是给姓魏名克慎的先生刻制的姓名印,“克”当篆作,作者不知是楷书“充”的篆书,错把“克”字刻成了“充”字,印文成了“魏充慎”,给人家改了名字。一字之错给该印造成致命的硬伤。

怎样方能识篆?行家认为,认真研读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识篆的根本途径。《说文》是古代字书,旨在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探究原始意义,至今仍是治古汉语、识读篆书的重要工具。刻印不研读《说文》,就难免不在文字上出差错,甚至闹笑话。“引人入胜”一印,字取小篆,朱文入印,布白合理,也有笔意和金石味道,只是印文中的“”不是“胜”字。因为“胜”是后出的简化字,“胜”和“胜”在篆书中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说文》卷十三下第十八页有篆文,其意义是“任也”,“从力朕声”,读音是“识蒸切”;而作者取的字则是卷四下十三页的篆文,其意义是“豕膏臭也”,“从肉噪声”,读音是“桑经切”。这样一来,这一印文的意思就令人莫名其妙了。

另外篆书字典也是识篆的必备工具。篆书字典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综合字典和专门字典;断代字典和通历字典;字音字典、字形字典和字义字典等。历代查篆字的字典也分以上几类,综合字典是兼收各种篆字的字典,专门字典是只收某种篆字的字典,断代字典是只收某个时代的篆字,通历字典是收录历代篆字的字典。

识别篆体

别篆,即要能识别不同的篆体,使用不同的篆体;在同一方印中,文字尽可能统一,不要采用几种不同的字体。

(一)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臣李斯统一其文字,下令全国“书同文”。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七国文字异形,秦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有改,所谓小篆者是也。”秦篆流传至今可见者有:

《泰山刻石》,现存山东泰安,久罹水火之灾,现存完好者仅八、九字,其他尚有《峄山刻石》的徐铉摹本,宋郑文宝根据篆文重新刻石,现存西安碑林。秦刻石文字,字形较长方,上束下疏,笔画圆转均匀,沉着遒劲,是当时的标准篆体。因《泰山》、《峄山》等刻石,世传为李斯所书。故又称为“斯篆”。这种篆书体在汉印中虽然少见,但汉印中印文,多以这种字的结体变短变方。笔画多化圆孤为平直,转角则变圆为折。在少数印文中仍可窥见其遗影。如“王初”、“缭”等。

另一种是秦代实用器物上的权、量、诏版。这种文字基本结体属小篆系统。只为适应制作,有铸,有刻,故结体渐变方,笔画多横平竖直,转角化圆为折。虽然字形通篇大小不一,用笔也不太圆熟,但欹斜自然,遒劲朴实,这些诏书文字不可能每件都出自当时书法大家李斯、赵高、胡毋敬之手,从存世作品看恐多为下层小吏所为,是实用的艺术品,也为汉印文字的发展起到过渡或推动的作用。尤其是陶诏量上的文字是用陶印在陶量未干时压印上去,再行烧制的。这种陶文刻画意味少,笔画浑融流动,很有汉铸印味道。

西汉初年,汉印中字体与印制多承用秦代,故四字印多加“田”字格,长方形二字印多用“日”字格,其文字亦多少带有秦篆中意味。尤其是权、量、诏版的方折与刀味的影响更为明显。在魏晋凿印中印文可见其一脉相承。

(二)摹印篆

秦代用于印章中的一种篆体文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谓: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汉继承秦摹印篆,加以发展。即根据印章形式将其字规整填满,停匀,使之符合印章方寸之地的空间处理。故其字多为外形方整,横平竖直,转角多带方意。说文解字叙:“五曰缪篆”。清段玉裁注曰:“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现从存世秦印实物来看,其形体略方,笔画平直,与小篆有同有异。汉代印章中多使用这种文字。元吾丘衍《学古编·三十五举》中第十八举曰:“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多见故家藏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如“汉假司马”等印中可见。

(三)缪篆

这是汉印中一种故作屈曲回绕匀满的字体。多用于私印。徐铉注曰:“……绸缪、即屈曲缠绕。”清段玉裁注说:“缪,读绸缪之缪。”清孙光祖《六书缘起》说:“何为乎缪之?欲其匀而满之也。”近人罗福颐《印章概述》中说:“绸缪就是纠缠或束缚重叠,像一根绳子缠绕在一起就可叫绸缪,或者称缪。因此,缪篆也就是一种形状曲折回绕,用来刻印文字书体。”“想是当时的美术字,传世瓦当文中的‘永寿嘉福’瓦,上面的文字就是如此,这就是许慎《说文解字》叙目所谓缪篆。”过去有人将汉魏印章上的摹印篆也都称做缪篆,严格说这是不对的。

(四)殳篆

殳篆是古代兵器上使用的篆书,带有装饰味,犹如今之美术字,亦为秦书八体之七曰“殳书”。段玉裁说:“‘殳’以凡包兵器题识,汉之刚卯、亦殳书之类。”但在印章上文字多与缪篆或鸟虫篆近似,故不单列。

(五)鸟篆

鸟篆结体,类似缪篆,笔画屈曲盘绕,其中有些笔画作鸟形,或禽类,或立、或翔、或游,较为别致,也是当时的一种装饰字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王子,越王勾践剑,琥王矛等青铜器铭文就有了。《后汉书·灵帝纪》中载有:“(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生。”唐李贤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四曰虫书”。徐铉注:“虫书即鸟虫书,以书幡信,首象鸟形。”鸟篆又名鸟虫篆,这是因为有些印中有鸟虫混杂。故笼统称之。实际上细分之有鸟篆,也有虫篆,亦有似鸟似虫的,故含混名之。

(六)虫篆

虫篆亦始见于秦书八体中,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八体……四曰虫书。”其结体类近缪篆,但有不同处:一是认为线条笔画颤曲蜿蜒如虫之状。近人马国权《缪篆及其形体初探》中说:“虫头不像鸟头,特征并不明显,主要以身子的蜿蜓回绕作为这书体的征象。”也有的称为“蚕书”,另一种是虫头较为明显,亦如蝌蚪状,故也称为“科斗篆”的。

(七)鱼篆

即字中笔画,有的易鸟虫为鱼形,梁庾元威《百体书》中有“鱼篆”的记载。亦云汉武帝游昆明池,学士陈遵所作。“体鱼之首为乙,尾为丙,以纪其瑞焉”。实际上都是当时一种装饰用的美术字体。

鸟、虫、鱼篆在汉印中用于私印,有专一为之者,亦有数种合用者。工艺绘画制作性较强,故有称之为“鱼虫篆”者。偶为之亦见别趣。

(八)悬针篆

汉印中偶见,魏晋六面印中常见,其竖笔多引长下垂,有似悬针,故俗名称之为悬针篆。唐徐坚《初学记》引王情《文字志》说,“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故谓之悬针。”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一《唐玄度十体书》:“悬针书:唐喜,后汉章帝建初中为秘书郎,工篆隶著书,尤喜悬针垂露之法,后代行之,以此书《五经》篇目。”故后世除印章字用外,亦常用以题经典签条。

(九)叠篆

为了使印面空白充满,故意将字少之笔画作屈曲盘叠使之延长,点划全作纵、横两个方向以填满空处,求及均匀。其曲折次数,视笔画多寡和印面章法安排需要而定。元吾丘衍《学古编·三十五举》:“凡屈曲盘回,唐篆始如此。”清陈澧《摹印述》:“昔人谓唐时印皆‘九叠文’,其实不尽然,厉万榭尝辩之矣:九叠文甚俗,然实出于缪篆屈曲填满之法,但加甚尔。”故后人以为叠篆言其多也。出自唐以后,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通称为“九叠篆”,细察汉魏印章,亦有少数叠篆,只不过叠数较少而已,有三、四、六叠者,唐以后流行之叠篆,实渊源于汉也。亦汉“缪篆屈曲填满之法加甚”的结果。

(十)隶书

汉之摹印篆,有的缪篆字笔画较少,结体较平直,近乎隶书,故清桂馥《续三十五举》:“缪篆与隶相通”。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分变第五》举《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是吾碑》为“以隶笔作缪篆者。”实完全以隶入印者亦有之,如“门浅”等印,是1954年在长沙汉墓出土,为殉葬应急之作,所用书体,正是当时通行之隶书。晋殉葬石印“零陵太守章”亦是。

(十一)古玺文

汉代印章中的古玺文字。多存在于两面印或套印中,如“江恂彳九”与“江洵私印”,套印中的“江洵彳九”“丁少翁”套印中的“丁”字;“仁土”与“季相如”两面印中的“仁土”一印,都可见两印中有一印,或印中有字是古玺文字。

(十二)汉篆

汉篆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秦篆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屈曲、填满,笔致多呈现出生拙之味,不像秦篆那样光洁匀净,如《群臣上畴石》、《袁安碑》、《袁敞碑》等;另一种是参杂隶意的篆书,外形扁方,或方正,笔画多横平竖直,转角多折转,如新莽《嘉量铭》和在汉镜、铜洗上的铭文等。在汉印中如“张九”中的“九”字,“庸母印”中“母”字,“常利妄宜子孙”,“受福”印中“受”字,“邓高”一印中的“邓”字,“李安成”印中的“李”、“成”等等,都具有汉碑额篆的形迹与影响。

练习篆书

学刻印章除了多读篆字书籍,认识篆字,区分书体,还要多看碑帖,深谙书法,领会书法笔意。在篆刻艺术中,缺乏笔意的篆字,是枯燥无味、缺乏美感的。清代和近现代篆刻大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等,无一不是精通金石学、文字学的著名书法家。他们从研习篆书中探求篆刻艺术的法度和韵味,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篆刻作品愈加显得格高韵胜。从他们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中,便可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习篆从何处入手?明代朱简有一段论述。他说:“序字先小篆,秦斯碑刻,端朴淳雅,一扫前芜,始有归指,取以为则。次大篆史籀、石鼓、信体结构不律,而符小篆,因之取以为宗。次古文,三代金石铭款,不能遽有所考,而似形立意,开拓规模,取以疏其源。次八分、权量、神谶摹刻、印符,文简而方,笔正而劲,体兼隶篆,微生写意,取以极其变。奇字通于古文,缪篆通于八分。”他的方法大体是从易到难、由近而远,今人习篆仍可参照此路。但惟因近代以来吴大、杨沂孙、王福庵诸家所书说文部首的墨本及康殷书释说文部首、邓散木说文部首校释相继面世,目前多数主张,今人习篆在初学阶段可先练习《说文》五百四部首和上述各家的部首墨本,再临习秦代峄山、会稽、琅琊和泰山刻石及唐代李阳冰小篆,并结合临写清人吴让之、吴昌硕等家篆书;接着可临习与秦篆风格相近的汉隶,如《袁安碑》、《袁敞碑》、《开母庙石阙》等;进而临习同一时期方体或亦方亦圆的自由体篆书作品,如秦诏版、汉碑额及《祀三公山碑》等;最后再临习石鼓文拓本、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直至西周时期的金文。有关执笔、运腕、运笔等习篆的具体方法,可遵照书法的一般原理,此处不作介绍。

用篆方法

用篆亦称用字法,是篆刻文字的变化规律和艺术处理方法,主要指篆刻文字的选择方法。文字的选择包括书体的选择和文字内容选择。印文内容包括文字和肖形。文字有各种书体,篆刻艺术主要是篆体文字,偶尔使用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书体入印。

选字入印,要注意文字的年代差别、风格差别和书体差别。年代差别是指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语言词句和书体。古代汉语词句和现代汉语词句有很大差别,各个时代都有当时比较流行的词句。如汉代流行“长乐”、“未央”等语句,现代流行“的士”、“流水线”、“拉长”等语句。所以选择入印文字内容时要注意时代感,用当时流行的语言词句入印,既可反映时代精神,又可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如汉代的瓦当文,从中可认识汉代的一些社会状况,弥补了史书的不足。

选字入印的书体差别,是用字法的主要问题。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书体,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秦小篆、汉隶、魏碑、唐楷以及宋元行草。所以,同一方印中,文字的书体要统一,要按前人的经验灵活对待。但因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有很大不同,古文字的单字数比现代少,有些古字现在已经不用,成为死文字,而现代有些新文字古代却无,因而就必须根据六书理论创造篆体字。但必须是该字在古代既无篆体,又无通假的情况下才能造字,不能随意杜撰。所以,入印文字书体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结合印文内容实际选择书体;

2要避免书体的混杂;

3要注意所选书体的艺术特色。

前人关于书体选择的观点,认为每印必须用一种篆体,不能秦篆混杂汉篆、秦篆混杂金文、金文不能混杂甲骨文等,各时代有各时代的篆体,不可混杂或更改篆体。此种认识虽可借鉴,但也不必拘泥。因为,从文字源流来看,文字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小篆中多古文,为印界公认。说文中所列的篆体,多数是大、小篆篆法相同。如“臣”字,小篆作“”,大篆作“”或“”;“门”字,小篆作“”,大篆作“”或“”,结体完全相同,只是稍变其字形而已。所以,只要互相变换一下字形和笔法,各种篆体是可以相通的。

具体来讲,入印文字的书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用当时流行的篆体入印

同类推荐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影视文化(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影视文化(科普新课堂)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拨开宇宙的迷雾(下)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拨开宇宙的迷雾(下)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共有五册,分别是《拨开宇宙的迷雾——天文大发现》《精彩地球——地理大发现》《自然世界的奇迹——考古大发现》《地下深处的秘密——考古大发现》《神奇分界线——北纬30度的秘密》。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每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都给人类带来无价的物质或精神果实,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自然或历史的本来面目。
  •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站在巨人肩上-从布鲁诺谈天文物理

    站在巨人肩上-从布鲁诺谈天文物理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热门推荐
  • 大唐游侠

    大唐游侠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宪宗李纯于惊涛骇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权,削弱割据势力。当时天下藩镇以河北幽州、成德、魏博最为跋扈,成为宪宗的首要目标。魏博武官空空儿、聂隐娘也深深卷入其中。一时间,藩镇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剑影刀光,游侠横行……
  • 寒刺

    寒刺

    “凝水成冰,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利用”——保罗·斯科特于是,原本拥有废物水属性斗气的萧云,被保罗丢进了冰原,开始了属于他的一段传奇之旅。※※※※※一头白发,一双绿眸,一枚耳钉,一段仇恨,一个秘密。这是一介铁匠,一名刺客,不一样的故事。(新人新书,新的开始,需要诸位看官的鼎力支持、投票和收藏!)书已签约,请放心阅读,另求点推荐票~!
  • 全球竞争、本地网络与企业集群化成长

    全球竞争、本地网络与企业集群化成长

    集群企业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持续成长是学界、业界和政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现有的研究认为本地网络可以为集群企业持续成长提供支持,但什么样的本地网络对集群企业具有支持功能还不得而知。本书以浙江省若干典型产业集区域的500多家集群企业为考察对象,对浙江省集群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本地网络实现持续成长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 重生之古董大亨

    重生之古董大亨

    从战功赫赫的铁血大汉,到被溺亡在西湖里的小混混,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何去何从?“若人类还有千年,历史书上那行属于我的小字,必将等同民族骄傲!我名、即无上荣耀!当我身体腐朽之时,便是灵魂不朽之始!”——王小宇
  • 一品幻灵师:邪王宠妻无下限

    一品幻灵师:邪王宠妻无下限

    她,是二十一世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神偷怪盗;她,是灵根被废被判修炼废材的废物。再睁眼时,她从被人嘲笑的废物摇身一变成为惊世天才。翻手排命格,覆手立乾坤,血雨腥风,笑傲江湖。“丑八怪竟然是个绝色美人?神啊,戳瞎我的眼睛吧!”某神兽眼珠子差点掉出。“小璃儿,我受伤了,快要死了。”某妖孽摸着她的小手,扯开衣领,露出一大片白里透红的肌肤,一幅任君采之的模样关她屁事啊!“是吗?气色不错啊!”云洛璃冷飕飕的瞄了瞄他的衣领。“这是回光返照。”“你这周已经是第五次回光返照了。”云洛璃额头黑线直掉。
  • 魔王小厮

    魔王小厮

    没有永夜的璀璨天幕、没有为了一餐而厮杀的血腥、没有无时无刻可以取走性命的凶恶族类。这人界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群温和的羊在草原上随意吃草,他乐得如此,并且以为自己也会如此下去。然后那谦谦君子的画皮、那殉道者疯狂挥舞而下的武器、那六族永不熄灭的野望意志,将他裹挟着、卷进历史的车轮之下。他不得不告诉所有人,我陈图只是个贪恋幸福美好的魔王,所以不要惹我好么?
  • 小小大帝

    小小大帝

    人家杨过拜了个师父,从此仗剑江湖,逍遥快活。可我拜了个师父,从此就踏上了不归路。她在现代享清福,我在另一个世界给她卖命,杨过顶多断条胳膊,可我断的是小命。你说同样是人,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为给美女师父报仇,唐小君就此一去不复返。掉入万年坑的他,同时不甘气馁,见人就坑,坑完就跑,多亏这世界大呀,要不然仇人太多,跑都没地儿跑……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作为新一代穿越潮流,凌瑶觉得自己要修的了仙,打得了怪,当得了师妹,做得了师姐!现实告诉她,现实太骨感,捡啥都别去捡一只坑货螃蟹,那是往火堆里跳。“我叫蟹小爷,蟹小爷的蟹,蟹小爷的小,蟹小爷的爷,神龙的后代……”“谁让你自我介绍了?赶紧想办法出去,你个吃货!地上吃完了,居然吃天上的!”“人家也不知道这蛋是鹰蛋……”“哼哼!”“你想干嘛?不能虐宠!”“关门放蟹!丫的!今天你不赶走那鹰,小心我红烧了你!”
  • 虚夜:幻世

    虚夜:幻世

    这是跨越千年的又一次邂逅,这是你我之间共同的誓言,隐匿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为的是与你再一次相遇。这是游戏还是真实,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永远未忘记你的约定。《幻世》,一个新的游戏,继承了那前代的所有历史,更新了关于那片大陆所有的一切。这个游戏将隐藏着虚夜所要遮盖的什么样的真相,所以请静待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