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自然咳出的机会只有1%—4%,因此必须设法将异物取出。一般可直接经喉镜,将气管或部分支气管异物取出,对支气管异物或诊断不清的病例,可应用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若因取出异物以致喉部损伤而可能发生喉水肿时,术后应给以1—2天的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严重者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喉梗阻严重者应行气管切开术。误吸入液状物质时,应及时刺激咳嗽,或经鼻腔将导管放入气管吸引,必要时也可做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吸引。
另外,患者必须注意两点:
1.预后说明:此病非常危险,当异物嵌顿于声门或气管而致完全性梗阻时,可突然死亡。若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致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脓肿等严重合并症。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取出异物,则气管与肺部病变很快恢复。若异物存留时间很久,虽经取出,其破坏性病变往往不易完全恢复。
2.预防说明:呼吸道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广泛地向父母及保育员进行宣教,臼齿尚未萌出者,不应给以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不应使小儿口含小玩具,也不可在进食时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食物吸入。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危重及昏迷病人进食时,应特别注意以防误吸。
[手术方法]
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异物误吸入呼吸道后,可妨碍呼吸,严重时可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上难度较大,必须引起重视。
[适应症]
1.有异物吸入史,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符合或疑似呼吸道异物诊断时。
2.异物史虽欠明确,但反复发生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抗炎治疗后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无异物存留。
[手术器械]
1.按年龄选用不同口径及长度的直接喉镜及支气管镜。
2.根据异物种类、形状,准备不同式样的支气管异物钳及声门下喉钳。
[术前准备]
1.呼吸道异物是一种必须及时处理的急症,儿童一般术前多不用药。如病情允许,术前禁食4小时,以免术中呕吐,发生误吸。如呼吸困难,病情危急,应立即手术,进行抢救。
2.体检时重点行心肺听诊检查,并注意缺氧情况。对于疑有心力衰竭者,应酌情请儿科会诊。术前X线检查有气胸者,应与胸外科共同处理。
3.详细了解吸入异物的性质、种类、形状、大小及嵌顿部位,对于特殊异物最好有一个相同的异物作样品,以便研究、拟定手术方案。
4.术前X线检查有助诊断和治疗。金属性或其他不透光异物,X线检查时可清楚显影;对于声门下区或颈段气管内异物,应注意与食管上段异物相鉴别,前者异物常呈矢状位,而后者则为冠状位;对于支气管内花生、瓜子等透光性异物,X线检查常表现为肺气肿或肺不张。气管内异物X线检查常为阴性。
5.取出呼吸道异物是一种紧张并有一定危险性的手术,术中可能发生窒息、心跳停止等意外,因此,手术前应充分准备,包括急救药物、氧气、气管切开术器械、人工呼吸等,并安排好人员,适当分工,以便抢救时临危不乱,配合默契,使病人转危为安。
[麻醉]
儿童在无麻或全麻下施术。有严重呼吸困难时慎用全麻。成人一般采用1%丁卡因喷雾于喉内滴入麻醉。异物紧嵌于支气管内,局麻取出有困难时,可于全麻下施术。
[手术方法]
(一)气管异物
瓜子、毛豆等轻而光滑的异物,常随气流在气管内上下活动,咳嗽时常向上冲击声门下区,可采用以下方法钳取:
1.直接喉镜下取出法:本法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声带损伤少,一般不引起喉水肿等优点。
以侧开式直接喉镜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后,有时可窥见随气流上升至声门下之异物,将钳头扁阔之鳄口式喉异物钳伸入声门下区,常可夹住异物。
钳子进入声门时,钳头与声带平行,以减少阻力。由于气管之左右径略大于前后径,在气管内活动的异物常呈横位。因此,钳子进入声门下区后,钳柄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使钳头与气管前、后壁平行。张开钳口,以便在咳嗽或呼气时,异物随气流向上冲移之瞬间,关闭钳口,夹取异物。如手中感觉异物已夹住,则把钳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使夹住异物之钳头与声门裂平行后,退出声门,以免异物因受声带阻挡而脱落。
若异物未上移,于声门下区不能夹住异物时,可将异物钳逐渐伸向气管,并使钳口时开时闭,自上而下探摸异物。夹住异物后按上述方法取出异物。
如异物未取尽,或未能夹住,可再次伸入钳子进行钳摸。重复数次仍未成功时,应在支气管镜窥视下钳取异物。
2.支气管镜下取出法:气管内异物在直接喉镜下未能取出时,应经声门导入支气管镜,以便在支气管镜明视下,查找异物,发现异物后,选用合适的异物钳将异物夹住。若异物较小,可自支气管镜中取出,若异物较大不能自镜中取出时,应使异物紧靠镜口前端,将钳子与支气管镜同时退出,过声门时也要作90°的转动,以减少出声门时的阻力。
此种方法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钳取异物,较为可靠,但技术要求较高。
(二)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内异物,常规采用支气管镜下取出法,其手术要点是:
1.查找异物:插入支气管镜,看见隆凸后,一般先进入右侧支气管,自上而下查看右支气管及各肺叶支气管开口处有无异物,若未见异物,将支气管镜退至隆凸附近后,转入左侧支气管,检查左上叶支气管和左下叶支气管内有无异物。如病情较急,可直接进入异物所在部位,进行检查。
支气管内存留异物后,下呼吸道黏膜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黏膜红肿,有脓性或粘脓性分泌物,尤以异物侧支气管为著。若异物存留时间较久,异物上方之支气管内常有肉芽形成或管腔狭窄,使异物不易窥见,此时可利用支气管镜远端处之斜面,推开肉芽而进入其下方之支气管腔内,查看有无异物。若术前检查确定异物在某叶支气管内,但支气管镜检查时未能窥见异物,提示异物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变换了位置。支气管镜应进入其他肺叶支气管内,系统地进行检查寻找。
2.夹持异物:发现异物后,不要急于钳取。首先使镜管远端逐渐靠近异物,镜口与异物间之距离以1cm左右为宜;注意观察异物形状,在支气管内的位置,局部黏膜红肿情况及异物与周围组织间的空隙方位等,以便确定异物钳口夹取异物的方向;须调整支气管镜位置,使其纵轴与异物停留之支气管腔保持在一直线上,方可钳取异物。有时可把部分张开钳口之钳子伸出镜口,张大钳口后可再深入约0.5—1cm后,关闭钳口,则易夹取异物。
除应用带Hopkins内镜的异物钳,或带窥视镜的支气管镜外,于常规应用的支气管镜下,因管径较小,一般不能直视,而是凭手指下感觉钳取异物。因此,事先尤需查清异物部位。
常规握钳方法是右手拇指和无名指放在柄环内,中指和小指扶于环外,作关闭钳子用,食指用于支持和牵拉钳柄,使其易于前进或后退。关闭钳子时用力要恰当,以免钳柄远端向上翘起。为判断异物钳插入之深度,可于钳子接近管镜远端开口时,将钳口逐渐张开,当钳口离开镜口时,即有钳子撑开的感觉。
3.取出异物:若手指感觉异物已夹住,可以把异物钳向外退出。如异物较小,钳子可从支气管镜内顺利通过。如异物较大,异物钳退至支气管镜远端开口处将受阻挡,此时应以左手食指和中指扶持支气管镜,左手拇指把异物钳柄固定于管镜近端开口处,使异物紧靠镜口,将异物、异物钳与支气管一起退出声门。经过声门时,应使异物的长轴转成和声门裂平行的位置,以减少阻力,并尽速通过。
取出异物后,检查异物是否完整,并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恢复正常。如有异物残留可能,应再次插入支气管镜进行仔细检查,并将异物取尽。有时小粒异物在插入支气管镜后,于咳嗽时从支气管镜中咳出。
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种类很多,形态和部位也各有不同,取出异物的器械和方法也随之而异。现将较常见异物的钳取方法分述于下:
1.花生或黄豆。是最常见的呼吸道异物,可刺激支气管黏膜致局部红肿,如异物留守时间较久,异物可因吸收水分而膨胀,使异物与管腔间缺少缝隙,可于吸气期将钳片插入异物与支气管壁间之缝隙内,选用钳片上有孔或有凹面之异物钳,夹住后取出,以免夹碎异物。
2.蚕豆。整粒蚕豆呛入气道,如不及时取出,可因窒息致死,其中尤以炒蚕豆最为危险,因吸入气道时是干的,体积较小,进入呼吸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大,阻塞气管,造成窒息,宜尽快进行手术。应选择钳柄坚固、钳片稍长并稍带抱势的异物钳夹持异物,使之不易滑脱。必要时组织人力,准备气管切开术,以备因异物过大无法从声门取出时,立即切开气管,从气管切口处将异物取出。手术时,应尽量争取将蚕豆整粒取出,确有困难时,可酌情夹碎后分块取出。
3.圆球形异物。玻璃珠、铁弹、植物坚果等圆形异物,表面光滑不易夹住,但一般比较坚硬,不易夹碎,应选用钳片稍长,稍带抱势,比较坚固的钳子。夹持异物时,钳片要超过球形异物的中线,夹取后可稍用力,以免异物滑落,然后把异物退至支气管镜口,与镜一起退出,越过声门时速度要快。万一此时异物脱落,应立刻重新插入支气管镜,再次钳取,以防意外。
4.塑料笔套是一种较大型的异物,危害较大。进入下呼吸道后常帽尖向下,帽口向上,使患侧支气管完全阻塞,引起肺不张。由于嵌顿较紧,钳取时阻力很大,有时不易取出。应选择坚固的异物钳或有倒齿的鳄口钳,使异物不易滑脱。钳取时可夹住笔帽的一边,夹住后可因异物远端肺叶负压较大而不易拉出,此时,可将笔帽夹住后旋转几下,让空气由笔帽和支气管壁间隙渗入,解除负压,便于钳取。过声门时应防止被声带碰落。
对于帽口向上之笔帽,也可用电热螺丝钻代替异物钳将其取出。使支气管镜远端接近异物,吸除笔帽内分泌物,把特制的长柄螺丝钻经支气管镜插入异物底部,通电后可使塑料笔帽局部熔化,同时徐徐推进螺丝钻,使之钻入异物深部,切断电源后,经冷却,塑料笔帽即可凝固于电热螺丝钻上,与支气管镜一并退出。
也可选用钳片外侧有齿的扩张式异物钳取出异物,先将钳头闭合之异物钳伸入笔帽空芯内,然后张开钳头,使钳片上的尖齿由里向外卡住笔帽后取出。
5.图钉。钳取时最好选用侧抓钳夹住钉尖,以达到既能夹住异物,又能使气管壁免受损伤之目的。由于异物位置关系使钳住钉尖有困难时,可酌情钳住钉盖等处后将其取出,但应避免针尖刺入气管壁时,强行拉出。
6.针或注射针头。如针尖向下,针尾向上,只要夹住针尾顺势取出即可。如针尖向上并刺入管壁内,应用钳子夹住针体向下退送,让针尖脱离气管壁,并纳入支气管镜口内后再取出。
针类异物因体积细小,可进入呼吸道深处,在硬质支气管镜内无法窥见时,宜在X线荧屏监视下夹取异物,也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查找、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