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4700000010

第10章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1—1937)(6)

张荫麟:《中国民族前途的两大障碍物》,《国闻周报》第十卷第二十六期,1933年7月3日。

陈之迈:《我国的宪法问题》,《国闻周报》第十二卷第二期,1935年1月7日。

张其昀:《中国国民之分析与民治之正轨》,《时代公论》第6号,1932年5月6日。

梅思平:《再论党治问题》,《时代公论》第2号,1932年4月8日。

“废战运动”主要反对蒋介石为筹集“剿匪”经费而向他们强行增加摊派的“国债”,这个本来出于资本家自身利益发起的运动,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团体的支持。不过,这个运动很快便在国民党的高压下归于失败。参见(美)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7—80页。

胡适:《废止内战大同盟》,《独立评论》第3号,1932年6月5日。

天津《益世报》社论,1932年5月27日。

马季廉:《中国政治何以不上轨道》,《国闻周报》九卷一期,1932年1月1日。马季廉:《中国政治出路商榷》,《国闻周报》九卷三十二期,1932年8月15日。

本文强调思想界在1930年代对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体现出一种难得的“现实主义”取向,即反对价值的论争而体现出对事实研究的重视。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民主”与“独裁”论争,详见第四章。

这八九个朋友是指胡适、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陶孟和、任鸿隽、陈衡哲、张奚若和吴宪,后来陶氏并未参与,因此除外。参见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144—145页。

胡适:《丁文江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3年,120页。

以上数据可以参见《独立评论》的相关统计。以及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本表主要参考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9,12—13页)以及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0—92页),但是又有一些修改。表中人物的排列次序基本按照他们与《独立》关系的密切程度,并没有完全按照发表文章的数量的多少,排在前列的即是胡适所说的《独立》创始者和核心成员的那“八九个朋友”。发表文章在10篇以下的都未收入,但是何廉、周炳琳、周诒春三人除外,他们三人都是后来加入“独立社”的社员。陶孟和未能收入,他只是最初参与聚餐的讨论,后来并没有加入独立社。

《独立评论》第一号,引言,1932年5月22日。

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独立评论》46号,1933年4月16日。

当前有一些论者为了维护胡适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中的领袖地位,显然忽略了《独立评论》时期胡适对“独裁”的态度。他们的相关文章可见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张君劢:《舆论的造成与保障》,《再生》4卷6期,1937年6月1日。

参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六册,1931年11月12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收于氏著:《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李家骧:《“国社”“民社”骨肉团圆》,引自方庆秋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4—6页。

参见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107—109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君劢和张东荪与民主同盟关系密切。但是战争结束后,这种联盟逐渐瓦解了。张君劢在1940年代达到了他个人组党参政事业的高峰,民主社会党参与了“国大”的竞选,不过这也成为了他和张东荪分歧的导火索,而民主社会党也因此开始内部的公开分裂。参见许纪霖:《无穷的困惑:黄炎培、张君劢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940年代,二张在一些基本观点上产生分歧,张东荪似乎进一步被苏俄在二战中的成就所吸引,他认为苏俄体现了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结合。参见张东荪:《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上海观察社,1948年。

参见张君劢为张东荪著作《思想与社会》所写的序,收于《中西印哲学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

1958年,张君劢和其他三位熊十力的弟子签署了著名的代表“新儒家”诞生的文化宣言,因此被列入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保守主义阵营。关于“新儒家”,参见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收于氏著:《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见张君劢:《二十余年来世界,政潮激荡中我们的立场》,引自方庆秋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87—95页。

张君劢:《养成民族思索力》,收于《中西印哲学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

通讯(陈豪楚—张其昀):《读了〈时代公论〉以后》,《时代公论》第8号,1932年5月20日。

《人地学论丛》由张其昀发表的一些论文和几篇讲演汇集而成,论文几乎都在《东方杂志》、《时事月报》、《地理杂志》、《时代公论》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其内容包括西北的开发、东北的地理与政治,以及作者对于国际形势和中国民治的基本看法。详见张其昀:《人地学论丛》,时代公论社,1932年。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法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中央大学出版。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杭立武先生访问记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10页。

按照杭立武的说法,中国政治学会的发起,最初由他征求了中央大学政治系同事陶希圣、吴颂皋、刘师舜、梅思平、杨公达等人的意见,然后再通函京沪平津武汉广州等高校的政治学同人。参与政治学会成立大会的学者中,有相当多都是中央大学法学院的教授,而且很多都在《时代公论》上发表过文章。见杭立武:《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刍言》,《时代公论》第23号,1932年9月2日。

《杭立武先生访问记录》,11页。

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5月,24—25页。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往来书信集》(1933年4月8日),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

“独裁”政治在那时代表了世界之新趋势。《时代》正是希望超越“民主”制度而寻求以“激进”的方式改造中国政治,因此他们主张不但不是“保守”而是“激进”的体现。详见第四章。

当时“主权多元论”者大都在英法。萨孟武曾将反对国家主权的多元论者分为三类:其一,以法国狄骥(即戴雪)为代表,认为国家受法律约束,法律则以社会连带关系为基础。其二,认为主权不在国家而在法律。其三,英国的柯尔则认为主权不是国家所有,一切社团均有主权。萨孟武和阮毅成的观点似乎更接近狄骥(戴雪)。参见萨孟武:《政治学原理》,黎明书店,1944年4月,18—19页。

参见《本社同仁志趣》,《大公报》,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历史人物》,香港大公报出版社,2002年,64页。

胡政之:《回首一十七年》,《大公报》,1949年4月15日。

王鹏:《国闻通讯社·〈国闻周报〉·〈大公报〉》,收于《我与大公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胡适:《后生可畏》,《大公报》一万号特刊,1931年5月22日。

《本刊复刊十周年纪念之辞》,《大公报》,1936年9月1日。

参见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234—235页。

参见方汉奇、吴廷俊:《〈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78—179页。

在《大公报》1934年1月1日登出的广告中说,“本报今年每星期日,敦请社外名家担任撰述‘星期论文’,在社评栏地位刊布。现已商定惠稿之诸先生如下(以姓氏笔划多寡为序):一、丁文江先生,二、胡适先生,三;翁文灏先生,四、陈振先先生,五、梁漱溟先生,六、傅斯年先生,七、杨振声先生,八、蒋廷黻先生”,参见《大公报》广告,1934年1月1日。

参见谢泳:《胡适研究二题》,收于氏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146—152页。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坚:坚韧顽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坚:坚韧顽强

    或许你知道唐朝玄奘是怎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取得真经的,可是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单腿独臂骑自行车行程最远的人吗?或许你很佩服勾践的大臣范蠡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可是你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事迹吗?你也许没有听说过给沙漠穿绿衣的地球保姆,也不知道奥运健儿们成功背后的辛酸!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他们都是坚韧顽强的人,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坚定的意志。在困难面前奋斗不已、不屈不挠。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新编从政之要900句

    新编从政之要900句

    本书作者依据其多年在干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深入思考,总结了900句有益于领导干部修养的警句诤言。语句涉及了领导素质培养的各个方面。
  • 小张村大解放

    小张村大解放

    正当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之际,一本即将付梓出版、尚未与读者见面的新书,却预先摆上了我的案头。我刚一翻阅,即为其新鲜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气读了一遍。深感这是樊林峄同志主动放弃离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甘受辛劳,携子笔耕,终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向共和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 政风与政府建设

    政风与政府建设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于2002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政风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这次研讨会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政风建设研究的指示精神召开的。年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负责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作了主题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政风建设》的主题报告。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百余篇,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他们从政……
热门推荐
  • 巫妖王异界纵横

    巫妖王异界纵横

    一个年轻人自杀后穿越到了异界,成为炎黄大国中赫赫有名的叶家唯一继承人,文不成,武不就的他被人称之为‘废物’。一次意外进入自己的脑域空间拥有了魔兽争霸里剑圣的职业技能,却也启始了同样封印在脑域中沉睡的巫妖王之怒。看他如何面对脑域中巫妖王及手下茫茫望不及边际的亡灵军团,纵横异界走出属于自己的至强之道!!觉得本书不错的朋友,恳请收藏下。稳定更新,放心阅读!
  • 真.异能无双大突袭

    真.异能无双大突袭

    过去兴趣来时写的,后来自己直接草草编了个结局结束,如果有人看下去的话,我会再重新开始写。
  • 首席独家甜点:萌妻嫁到

    首席独家甜点:萌妻嫁到

    他,是帝都的王者,坐拥千亿身家;她,只是一个萌萌的毒舌孤儿。一次奇妙的遇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超级流氓在都市

    超级流氓在都市

    高智商的流氓头子附身于性格软弱孤僻的大学生身上……他的流氓定律一:流氓就要很黄很暴力流氓定律二:流氓就要很暴力很黄流氓定律三:同上
  • 在下捉鬼师

    在下捉鬼师

    我真倒霉,真的~你看别的捉鬼人不是什么茅山道士,就是江湖术士,再不济也能抓个女鬼做老婆。而我呢,只是个保安~那又如何?在下捉鬼师,有何贵干?
  • 洪荒之魔祖

    洪荒之魔祖

    道魔之间的交锋,势均力敌的两派.谁能引领洪荒,尽在洪荒魔祖。他本是后世一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意外而死,却得到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线生机,穿越混沌,成就真身,化作魔祖!从此,逍遥洪荒!
  • 我知道你和我分手后悔了

    我知道你和我分手后悔了

    用一分钟说出分手,用一星期治疗伤口,用一两年习惯自由,用一辈子后悔与你邂逅。24岁,江绾碰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25岁,他牵她的手,她笑得灿烂;26岁,相濡以沫是她脑海中最常出现的词语;27岁,她收获了人生第一场失恋。爱情不过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没有谁离不开谁。谁没分过手?只是小伤口,那又为什么,随时碰就随时痛?
  • 冷心王妃请站住:王爷的一世情缘

    冷心王妃请站住:王爷的一世情缘

    5岁的她被亲爹放到了贫苦人家,就因为她长得太丑?青梅竹马的皇子,把真正的贫苦丫头当成了她。她成为了穷丫头的影子,舒晨瑶,舒暮心,两人只有一个可以取得成功。世人皆知的秘密,他难道就真的不会怀疑吗?恍若谪仙的王爷,众女子的梦中情人为何苦苦的追寻她?她的清萧哥哥真的是当今太子吗?成为王妃后,两位活宝,又将怎样发生先婚后爱……
  • 青阳剑仙传

    青阳剑仙传

    一个身具玄阳剑体的少年,走入修真界,踏足剑仙之路!
  • 网王之青春唯爱

    网王之青春唯爱

    “越前龙马,我恨你!”她眼里嵌着泪。他手里拿着ponta,把帽子压得更低了。她早该知道她无法走进他的心中,他心中唯有网球和卡鲁宾。可是,不喜欢她为什么要招惹她,为什么关心她,为什么要给她希望?她流着泪转身,龙马却在这时抓住她的胳膊,“别离开我,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