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4700000009

第9章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1—1937)(5)

“星期论文”最初主要由《独立评论》的成员负责,在其最初商定的八位作者中,有七位是来自《独立》群体,而另一位是梁漱溟,不过任鸿隽已经早于梁氏在“星期论文”上发表了文章。《独立》与《大公报》的这种密切关系和重要地位,得到了北方思想界的认可。当时有一种说法,把《独立》和《大公报》视为北方舆论之所在,张君劢就认为两家其实就是一家,道出了两者互相倚重的实情。胡适经常替张季鸾等人筹划“星期论文”,他本人也确实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准备“星期论文”,即使是出国在外或者卧病在床,他仍然不忘关心《大公报》的一举一动。只是到了后来,“星期论文”的作者才超出了最初的《独立》的几位成员,而逐渐成为各个专业方面的学术专家发表对于政治观点的公开舞台。从以上列出的表中可以看出,其作者群体大多有留学的经历(主要是英美),而专业则遍及文、史、哲、工、农、理、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其中大多为北方的学者、教授,且主要来自北大、清华、南开等几个院校,与《独立》群体的主要构成有相似之处。

以上讨论了“思想界”的构成。本文的主要内容将围绕以上几个刊物的言论展开,当然在论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必须参考其他相关知识分子的意见。考察1930年代思想界所关心的政治问题时,我们发现他们讨论的范围是广泛的,涉及了国家问题、政党制度、政治模式以及社会改造等几个方面。在以后的几章中我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个详细的说明,以展示1930年代“思想界”的基本状况。

注释:

①张灏曾经指出,转型时代的中国思想面临着严重的取向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认同取向”的危机,“中国人应该如何重新作文化上的自我再认与自我定位,这个问题在转型时期自然产生普遍的焦虑与困惑。”参见张灏:《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收于氏著:《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另外,近来关于自我认同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这方面的代表作,参见(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本文这里讨论的是知识分子在剧烈社会变动中如何为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与上述理论稍异。

②欧榘甲:《新广东》,以及杨笃生:《新湖南》,均收于张鰓、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60年,269—312页、612—649页。

③关于清末以来知识分子对社会分层的认识,近来已经有不少的论著。可以参见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与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④《通讯》(黄远庸—章士钊),《甲寅》一卷十号,1915年10月10日。

⑤参见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革命论》,收于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79页、263页。关于“五四”时代以思想文化解决政治问题,参见林毓生著:《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甘蛰仙:《最近四年中国思想界之倾向与今后革新之机运》,《晨报副镌》,1922年12月3日。

⑦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第四卷,亚东图书馆,1921年。(民国丛书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年)

⑧甘蛰仙:《最近四年中国思想界之倾向与今后革新之机运》。《晨报副镌》,1922年12月3日。

⑨周作人(署名仲密):《思想界的倾向》,《晨报副镌》,1922年4月23日。

⑩胡适(署名Q.V.):《读仲密君〈思想界的倾向〉》,《晨报副镌》,1922年4月27日。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77页。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71、75页。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再版自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收于氏著:《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68—169页。

梁启超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之所以能保持在学界发言的一席之地,也是在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取向上,开始自觉地向胡适等新派学者看齐的结果。关于梁启超在学术上所受后辈学者的影响,可以参见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收于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再版自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名凯:《评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大公报》,1936年7月3日。

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收于氏著:《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所作的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关于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的发行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参见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六章,译林出版社,1999年。

甘蛰仙:《最近四年中国思想界之倾向与今后革新之机运》,《晨报副镌》,1922年12月3日。

当时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失望,被白鲁恂形象地描述为“共和幻像”(phantomrepublic)。参见LucianW.Pye,theSpiritofChinesePolitics:APsychoculturalStudyoftheAuthorityCrisisinPoliticalDevelopment(Cambridgemass.,M.I.T.Press,1968)。

关于梁济自杀的分析,可以参见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一个道德保守主义含混性的实例》,收于氏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对于王国维的心理分析,参见叶嘉莹:《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径之转变》,收于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重庆出版社,1987年。

《新月》发刊词,1928年3月10日。

列宁有关帝国主义的笔记,参见《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603页。

胡适、罗隆基编:《中国问题》序言,新月书店,1932年。

早在1929年,胡适就希望仿照“费边社”研究社会问题的方式,由社内同人分工协作完成关于中国各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中国问题》一书就是这些研究的总汇,其中收集的文章包括,潘光旦:《序》;胡适:《我们走那条路》;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制度》;青松:《怎样解决中国的财政问题》;刘英士译:《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一篇外论》;吴景超:《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陆放翁:《制度与民性》;全增嘏:《宗教与革命》;潘光旦:《性,婚姻,家庭存废问题》;沈有乾:《我的教育》;潘光旦:《优生的出路》等。参见胡适、罗隆基编:《中国问题》,新月书店,1932年。

其中收集文章包括,张君劢、胡石青:《我们所要说的话》;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记者(张君劢):《我们对于“救国”问题的态度》;记者(张君劢):《我们要什么样的制度》;张君劢:《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张东荪:《生产计划与生产动员》;记者(张君劢):《我们与他们》等。在关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式上,《再生》都与《新月》群体有非常一致的地方,似乎都受到“费边社”研究社会问题的影响。参见冯今白编:《中国往那里去》,再生社,1934年。

参见陶希圣编:《中国问题之回顾与展望》编者小引,新生命书局,1930年。

阮毅成:《政治的轨道是什么?》,《时代公论》第92、93期合刊,1934年1月1日。

同类推荐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 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本书以实证调查资料和统计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家普查资料,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为重点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创新选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书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公共财政理论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同时对完善和提升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热门推荐
  • 宣读胜负

    宣读胜负

    宣宁和天守两国征战已久,这是发生在宣宁朝的故事。数十年前,天守名将步迟迟挥师南下,踏过通天道,越过望穿天,一路攻城掠寨十数座,大军逼近宣宁北方重城——平广。谁料天意难测,步迟迟病死在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数十年后的今天,天守大军卷土重来,他们是否能延续当年步迟迟的辉煌战绩。而后世宣宁靖帝的一声叹息,是否能把宣宁贺陵王的神秘传说卷入那厚重发黄的重重史册之内……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求点击,求票票。
  • 踢踢兜丽江之恋

    踢踢兜丽江之恋

    两个在丽江相遇的年轻人,踢踢兜和点炕木,背负着各自的秘密,绝望地爱上了对方,渴望在短短的十天里,耗尽一生的爱。相爱不逢时,刻骨亦枉然。此去与君别,生死两不知。当他们的旅行结束,各自离开丽江,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因为留下了他们相爱过的痕迹,而变得更加令人神往。你说情色,她说忧伤。趁年轻,去丽江。
  • 天威大汉

    天威大汉

    博浪沙下,布衣暴起刺秦的无畏勇烈;漳水之滨,“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气冲霄汉的豪迈;骊山脚下,鸿门盛宴上,樊哙那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悍勇;拜将台前,说出“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那神鬼莫测的睿智;大漠黄沙中,北击匈奴三千里的旷古壮举;滚滚乌江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的动地悲歌;永除胡患,拓地万里的千古一帝;
  • 慈夫多败妻

    慈夫多败妻

    出嫁之日被掉包,林亦然道:此为命也。娶得娇妻变妻奴,楚谦道:妻为夫纲也。
  • 兽血妃腾

    兽血妃腾

    落羽甄狂,代号“狂凤”21世纪王牌特工,媚骨无情如狂蝎毒蛇,意外穿越斗气大陆。眸光初睁,锋芒如刃!“废物?即然我是她,必要逆天改命”青龙白虎是我灵兽,轩辕剑是我的武器,淡定是我的态度,看我一动纤指,撼动乾坤九界!荣膺上古大陆王椅坐享三宫六院七十二男妃!如有一日龙得水,长江之水让它倒着流!__________________精彩桥段1.邪魅大将军说:“想跟我廊桥一梦的女人多的是,你得排队吗?”淡定的女主宽衣上前道:“本小姐喜欢插队!”2.风流纨绔公子哥说:“从了我,你就是土豪夫人,豪门所有女人都想进的!”淡定的女主将鞋底糊在他脸上道:“不用嫁你了,姐本身就是豪门”3.残暴魔君道:“谁若敢动你,我让九界为你陪葬!”淡定的女主咳咳两声道:“九界?也配??”________[钱莱莱作品,保证更新,保证完本,【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 都市逍遥高手

    都市逍遥高手

    一次意外诞生了一次传奇,一次传奇铸就了一段神话。因不忍美女被损,舍命相救,因而脱胎换骨,却不曾想引火烧身,就此展开了一场游戏花都的行迹……
  • tfboys的杀手公主

    tfboys的杀手公主

    她是杀手之王,却在一次任务中受伤,被tfboys相救,不料却失忆了,而她的身份更是一个谜团,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二年后,她离开tfboys。五年后,她以欧阳家族公主的身份来到他们身边。可tfboys三位也喜欢上了她,她该如何选择?
  • 嘻哈王者

    嘻哈王者

    街舞、音乐、口技样样精通,娱乐圈的传说即将开始关于一个青年的都市爽文,爱、恨、情、仇···你准备好了吗?那就和主人公一起游戏娱乐圈······本书是咸菜的处女作,各种求。包养最好···
  • 天逆传

    天逆传

    远古时期到底的一场大难究竟是谁所为?策划了无数年的阴谋为的到底是什么?开天劈地后的盘古真的是否真的死了?号称不死不灭的圣人为什么集体消失了?
  •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先有刘邦称帝,后有王莽夺权。汉朝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媲美罗马帝国的王朝如何走向衰败?奇人异事、帝王秘史,带你揭露汉高祖开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