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4700000032

第32章 “民主”与“独裁”论争的再认识(4)

①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一般中国现代史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著作,都有“民主”与“独裁”论争的内容。主要论文可以参见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三十年代民主与专制的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顾昕:《民主思想的贫瘠土壤——评述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收于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②当讨论一个历史事件时,必须要将其置于长时期以来形成的结构特征中。如果说独裁与民主的论争是历史事件的话,那么30年代国内外政治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动向就属于决定这场讨论的那种背后的结构特征。这个事件只有放置在这个结构特征中,才能显现出它的意义。

③在《独立评论》发起这场论争之前,中央大学法学院的一批教授兴办的《时代公论》已经对于独裁的性质、作用、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他们的“独裁”理论却少有人加以系统的论述。

④“思想界”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兴办同人杂志(如《独立评论》、《再生》、《时代公论》等),讨论中国政治出路问题。

⑤郑林庄:《美国人士的新狂热——Technocracy》,《〈申报〉月刊》第2卷第4号,1933年4月15日。

⑥马季廉说,“美国政治,漠视消费者的利益,而完全受生产者支配,实为极明显之事。”参见季廉:《杜威博士论美国应组第三党》,《国闻周报》第八卷第二十三期,1931年6月15日。 ⑦Karl.Polanyi,Thegreattransformation,NewYork:Toronto,Rinehart&Company,inc.,1994。

⑧陶希圣认为1936年的国际格局已经渐渐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法西斯主义国家,一个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西班牙的内战正好是两个国家阵营之间的较量。参见陶希圣:《再论分化与团结》,《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8月23日。

⑨参见全鳌:《世界经济恐慌中一个没有失业的国家》,《国闻周报》第九卷第六期,1932年2月1日。

⑩“统制经济”即是计划经济(PlannedEconomy)。何廉指出“统制经济”的称呼来自日本,他认为“计划经济”的提法更合理。参见何廉:《计划经济》,《大公报》经济周刊,1933年12月27日。

蒋廷黻在1930年代的历史研究中,主要关注了远东苏俄、日本和中国的关系。1936年他还带着民国政府的使命出使苏俄。详见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院,2003年。

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

季廉:《社会革命之危机》,《国闻周报》9卷6期,1932年2月1日。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1卷3期,1932年7月20日。

诸青来:《对苏联的另一种观察》之“编者按语”,《再生》1卷10期,1933年2月20日。

《如何实行统制经济》,《大公报》社评,1933年9月10日。

参见卢郁文:《如何调整经济统制的机关》,《大公报》(三版),1933年10月7日。在此之前国民政府曾于1928年设立了管理、监督全国建设事业的建设委员会,其职权为“凡国营事业,如交通、水利、农林、矿冶、垦殖,开辟商港、商埠,及其他生产事业,需设计开创者均属之”,全国经济委员会与其在职权上有重叠的地方。显然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设置在适应“统制经济”思潮的要求。

记者(张君劢、胡石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1932年5月20日。

当时的德国希特勒刚刚上台,其政治动向还未明确。这里的“法西斯主义”主要是墨索里尼的政府模式。

Fascist一词来自于拉丁语Fasces,是指古代罗马长官出巡所用的一种仪仗,代表了权力和光荣。芸生:《何谓“法西斯蒂”?》,《大公报》,1932年7月25日。

参见(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张佛泉:《训政与专政》,《国闻周报》第十一卷三十六期,1934年9月10日。

芸生:《何谓“法西斯蒂”?》,《大公报》,1932年7月25日。

张君劢:《童司几氏“学术上之真理与政治上之独裁”一文之介绍辞》,《再生》2卷10期,1934年7月1日。

邱昌渭:《法西斯蒂的组织与理论》,《国闻周报》第九卷第三十六期,1932年9月12日。

杨公达:《国民党的危机与自救》,《时代公论》第4、7、11号。

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期,对于国民党的地方动员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保证了国民党的活力。而苏联在建立一个“全能主义”的政党方面,也给与国民党以极大的指导和帮助。关于国民党“党治”的失败,参见施存统:《理想中的以党治国》,《革命评论》第十六期。

引自马季廉:《认清自己的失败》,《国闻周报》第九卷四十九期,1932年12月12日。

杨公达:《国民党的危机与自救》,《时代公论》第4、7、11号。

杨公达:《实现民主政治的途径》,《时代公论》创刊号,1932年4月1日。

胡适:《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9月29日。

张君劢:《法治与独裁》,《再生》2卷10期,1934年7月1日。

萨氏的观点见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

本文并无意反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极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这些研究固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在于“再现”(Represent)当时人们的选择所受到的限制,无视历史的鸿沟做出的各种评价,都有“误读”(Misunderstand)前人之嫌,并非史学该承担的责任。在“民主”与“独裁”论争研究中,以往学者大都没能很好地把握“统制主义”对当时思想界的正面意义。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可以参见哈耶克著、王明毅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以及汉纳·鄂兰(即汉娜·阿伦特)著:《极权主义的起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两人著作都写于1950年代,尤其是哈耶克的著作,对当时知识分子认清苏俄体制的本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从这时起,“统制主义”才由一种具有正面意义的体制,变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普遍批判的对象。

邹文海:《选举与代表制度·代表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再生》2卷5期,1934年2月1日。

对于“民主”的理解有两个倾向:其一,把民主视为一种“善”的价值,或者是合乎理性的生活;其二,认为民主只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不过是人们组织政治秩序的一种办法罢了。前一种可称为“高调的民主观”,后一种可称为“低调的民主观”。

拉斯基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胡适为首的《新月》群体内部,有相当一批拉斯基的信徒,罗隆基是其中的代表。张君劢、王造时分别翻译了拉氏的主要著作《政治典范》和《民主政治在危机中》。《时代》的杭立武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亦以拉氏的学生自居。“费边社”在思想界拥有重要地位,《新月》和《再生》期刊,都仿照“费边社”研究社会的方法,制定了讨论中国问题的计划。拉斯基和“费边社”对民国政治学和思想界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王造时译、拉斯基著:《民主政治在危机中》,商务印书馆,1940年,105页。

一种政治制度背后必然有其赖以存在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原则。拉斯基说,民主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原则的根本破坏,使得任何改良的愿望都是无效的。王造时译、拉斯基著:《民主政治在危机中》,商务印书馆,1940年,107页。

朱亦松:《新时代的民治主义》,《再生》1卷9期,1933年1月20日。

邹文海:《选举与代表制度》,《再生》2卷3期,1933年12月1日。

孙宝刚—张东荪:《民主与专政的讨论》,《再生》1卷9期,1933年1月20日。

记者(张君劢、胡石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1932年4月1日。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1卷2期,1932年6月20日。

张佛泉:《民元以来我国在政制上传统错误》,《国闻周报》第十一卷十期,1934年3月12日。

参见萨孟武:《政治学新论》,大东书局,1948年,88—89页。对施米特思想的介绍,参见刘小枫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编者前言”,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萨孟武:《政治学原理》,黎明书店1944年4月版,128、132页。

田炯锦:《今后应有的觉悟及政治方向》,《时代公论》40、41号合刊,1933年1月1日。《时代公论》社出版了田的著作,他在20年代写成的几部书都在讨论“地方自治”和“联邦制度”。

张其昀:《国难与统一》,《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蒋廷黻认为,军阀割据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的“省界”观念和贫穷的物质状况,可见“省界”观念和军阀割据是互为奥援的。蒋廷黻:《革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0号,1933年12月10日。

陈之迈:《统一的基础》,《独立评论》第134号,1935年1月6日。

胡适:《政治统一的意义》,《独立评论》第123号,1934年10月21日。

胡适:《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独立评论》第21号,1932年10月9日。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收于《胡适论学近著》第4卷,商务印书馆,1935年,445页。

对于地方的割据、叛乱,比如“闽变”和“西安事变”,胡适要求武力解决,但是对于中日争端他又一再强调依靠“政治”的手段。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统一”才能奠定现代政治的基础,任何破坏“统一”的行为,都与中华民族的前途相违背。胡适于1936年返国伊始,认为国内统一形势渐趋明了,不料西安事变爆发,胡适大为恼怒。他痛斥张学良为“叛国祸国”,并希望政府迅速下决心“戡平叛乱”。参见胡适:《张学良的叛国》,《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20日。

《树立现代政治机构之急务》,《大公报》社评,1935年1月22日。

秉志:《科学精神与国家命运》,《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8月9日。

张奚若认为知识是一切政制的基础。一切理工类的技术知识、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知识都应该为政治服务。参见张奚若:《一切政制之基础》,《国闻周报》第十二卷第六期,1935年2月18日。

《独立》的核心成员大都有参政的经历,并凭借他们所掌握的学术和政治的资源,形成了一个知识群体的“权势网络”。参见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政治的审计之必要》,《大公报》社评,1935年1月4日。

张佛泉认为,吏治改革应循序渐进:第一为澄清仕途时期,第二为树立考铨制度时期,第三为讲求效率时期。西方在19世纪70年代才纷纷建立起“文官制度”,而讲求行政效率,更是到了20世纪的事情。张佛泉:《考铨制度与行政效率》,《国闻周报》第十二卷第二十期,1935年5月27日。

萧公权:《论县政建设》,《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9月6日。

张佛泉:《民元以来我国在政制上传统错误》,《国闻周报》第十一卷十期,1934年3月12日。

萨孟武:《战与和》,《时代公论》创刊号,1932年4月1日。

杨公达:《究竟走哪一条路》,《时代公论》第52号,1933年3月24日。

民主制度是否就造成弱的国家,自由主义限制政府的理念是否阻碍了国家的强力化?相关研究,可以参见李强:《宪政自由主义与国家构建》,收于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第19—46页。

学界大多以民主独裁的论争来探讨中国自由主义传统存在的问题。雷池月和王彬彬否认中国有自由主义的传统。雷的文章指出所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丁文江等人,虽然宣传自由主义,但是在现实政治选择中却不是导向“左”就是导向“右”;王更是指出,自由知识分子往往在关键时候都是认同独裁政治的。他们的文章都收于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的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余英时和姜义华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也牵涉到30年代的这场论争。姜先生倾向于把20世纪以来“独裁”、“专政”的主张都归入保守政治之列,是可以商榷的。1930年代,“独裁”政治并非保守政治。关于“激进与保守”的论争,收于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张君劢的一番话道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盖民国以来,正本十九世纪之欧洲思想,而从事建设,乃其工作尚未成功,而二十世纪反国家、反议会、反自由之思想又大输入,而吾之政治工作,乃陷于无可进行之境。”参见张君劢:《当代政治思想之混沌》,《再生》2卷11、12合刊,1934年8月1日。

胡适:《再论建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2号,1933年12月24日。

时下的论著大多按照人们赞同“民主”或是“独裁”的立场来对思想界进行简单的区分。比如陈仪深将《独立评论》内部成员区分为三类:1.民主论者,以胡适和陶希圣为代表;2.折中论者,以陈之迈和张佛泉为代表;3.独裁论者,以丁文江、蒋廷黻为代表。参见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9年。但是仅凭其言论却无法看出背后的深意,比如胡适可以说是持“民主”的立场,却恰恰拜服于“独裁”政治的力量。张东荪也是民主论者,但他的论调为引入“独裁”政治打开了方便之门。张在1940年代对于苏俄体制大加赞扬,恐非偶然。

胡适1935年在《大公报》的星期论文中总结了民主与独裁论争的共同趋势,即大家都要求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来面对中国的政治问题。(参见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2月17日。)这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已经不满足于“政府形式”(“独裁”或是“民主”)的无谓论争,而希望解决中国政治的现实问题。

胡适:《再论建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2号,1933年12月24日。

张熙若:《独裁与国难》,《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2月17日。

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大致是民国政治学的发展和学术社会的逐步完善。1930年代,民国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基本成熟。许多学校设立了政治学系,而中国政治学会也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同时一批留洋归来的著名的政治学专家充实到大学中去,并保持了政治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他们中许多都参与了民主与独裁的论战。张熙若和陈之迈、张佛泉以及《时代公论》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政治学出身的。张熙若对于需求的知识量与国家管理事务范围大小之间成正比的论断;陈之迈对于“独裁”并不一定意味着国家效率的提高的看法;张佛泉对于政权力量的论述;萨孟武对于“法的规范”和“法的应用”的区分,都是试图避免“价值”和“形式”的无谓论争,而于政治学理上澄清当时一些重要的政治问题。

同类推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3]?,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人权教育的内涵、基本理念以及人权教育与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回顾了我国人权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人权教育兴起的国内外社会背景,总结了我国人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人权教育的内容、原则和实践创新等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热门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永不走眼的相师

    永不走眼的相师

    本书由内而外、由远到近地告诉读者,认识一个人必须掌握的七条准则。旨在帮助读者实现从非理智地识人向理智识人的转变,使你的思维渐趋清晰,从而用科学的思维条分缕析地吃透自己所要了解的人,细致入微地掌握识人艺术,将自己的识人技巧提高至一个新的高度。
  • 腹黑掌柜追妻记

    腹黑掌柜追妻记

    乱世终,鸟尽弓藏,而民间多了些高人。白姑娘决心改行,摸进一间客栈,立志做算账最快的小二。白姑娘兢兢业业,但掌柜给的工钱少得可怜。白姑娘在长身体,饿得很难过,于是:“掌柜……我想走了。”原本以为掌柜会“啊有何困难你说,别走”这样,结果掌柜:“哦。”那她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啊。
  • 独步星穹

    独步星穹

    逝去的传说,远古的文明。当修炼的通道重新开启后,未知的世界该走向何方?
  • 草包逆袭:傲娇夫君欠调教

    草包逆袭:傲娇夫君欠调教

    轩辕国第一草包女月芊芊死于非命,再睁眼,斗转星移,灵魂互换成华夏第一奸商月芊芊!她看似人畜无害,实则锱铢必报,聪颖狠辣。听说药医很吃香?那我这药医之祖吃什么?听说天极武学很流弊?拿来垫桌角,厚度刚刚好!???有只外表冷酷,内心火热的傲娇腹黑男,一眼看穿她的伪装,从此赖上,再不放手。??“娘子,为夫知你医术高明,可否请你帮为夫查看一下~”某男凑到某女身上,娇气的哼哼两声。???“哪里有毛病?”???“不育~”某男挑了挑眉。?????
  • 她从异界来

    她从异界来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顶级强者洗白成为普通人又混迹大妖之间的日常;史上最怂除妖官是怎样崛起的;论一个拥有嗜杀罪名的除妖官怎样和凶狠大妖斗智斗勇;请和从十八层地狱爬出来的奇女子谈恋爱;真抽风假正经
  • 领导十诫

    领导十诫

    当领导是一门艺术。做一个好领导,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必须具备清醒的头脑。成功的领导者都知道,领导之路漫长而不平坦,尤其有几处是特别要留心的要紧处。本书从领导修养入手,从十大方面列举领导者人生事业中的重要关坎,从而帮助领导者提升自身的素质,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 无情门主俏佳人

    无情门主俏佳人

    作为一名杀手,情爱,本是最致命的魔障,他无情,于是,他也要求他的手下无情。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完成刺杀任务。他是千绝门的门主,武功高深莫测,性格冷漠多变。手下四名弟子:逢生、绝杀、予光、夺魄。他们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最为器重的手下。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出现。
  • 小妞减肥,教练爱肉

    小妞减肥,教练爱肉

    “这是大名鼎鼎网络作家大神,尤雾!”“你确定?”某路人甲看眼前的这一坨,嘴角不禁抽搐。几月后,“小诺,恭喜,九十八斤,只是..”尤诺挑眉,看向某腹黑教练,“只是什么?”“只是,胖胖的你抱着舒服,我养你啊。”某坏教练靠近某诺,邪恶地看着尤诺,360度帅到无死角。“养得白白胖胖,好不?”某呆诺瞬间被俘获,傻傻地点头。等等,好像不对劲..“什么!”某教练轻咬尤诺的耳畔,低垂道:“乖”扑哧,把你吃干净。尤诺看着某腹黑教练,这厮难不成要私奔?你是风儿,我是沙..且看腹黑教练如何吃肉..
  • 男人的成功资本全书

    男人的成功资本全书

    怎样才能以毕生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成果呢?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明确而中肯的答案:从“成功资本”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步骤地逐渐积累这些成功的资本,让它们变为获得理想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