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8600000031

第31章 要“使戏剧成其为戏剧”

——歌德、黑格尔谈戏剧的舞台性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初,德国文学和戏剧大师歌德、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先后就戏剧的舞台性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今天仍值得我们借签。

如,在文学剧本与舞台演出的关系和区别上,歌德认为:“一部写在纸土的剧本算不得怎么回事。诗人必须了解他用来工作的手段,必须把剧中人物写的完全适应要扮演他们的演员。”因为,“读起来很好乃至思考起来也很好的东西,一搬上舞台,效果就很不一样,写在书上使我们着迷的东西,搬上舞台可能就枯燥无味。……一个人为舞台上演写剧本,既要懂行,又要有才能。”(《歌德谈话录》1829年2月4日)黑格尔在分析戏剧文学特性时也一再指出,戏剧毕竟不仅仅是文学范围内的事,它有自己特殊的目标:“要把摆在眼前的动作情节按照它们现实情况描述出来”,这就是表演。阅读剧本不能解决问题,请一位演员来朗诵也不行,“耳朵满足了,眼睛也要提出要求。我们听到动作情节的叙述了,就要想看到剧中人物及其面貌姿态的表情以及周围情况等等。眼睛要求的是一幅完整的图景而不是一个在私人社交场合里安静地站着或站着的朗诵者。”(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那么怎么办呢?只得请演员用他的整个人(而不是仅仅用他的嘴),用他的肉体存在及其举止动静,来表演人们间互相影响的关系,使戏剧动作和情节从内心里跳出来,也从语言文字里跳出来,在“外在的现实世界里进行”,这种活动又需要一种环境和场所,那就是剧场,不管它是露天的还是在庙宇里。有了剧场,就要借助于姊妹艺术来烘托环境,以音乐、舞蹈、绘画来组合成一个有吸引力的表演场面,这就是戏剧的整林面貌。

歌德曾花费很大力气写了历史剧《葛兹·封·伯利欣根》,但他自己也认为这个剧本作为上演本“不对头”,原因是剧本太长,而且前半部分只是一般说明性的情节交代。黑格尔当时正在讲授《美学》,在讲到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关系时举了歌德这个剧本的例子,认为“《葛兹·封·伯利欣根》这部戏的剧本特别适宜于阅读,搬上舞台,它就不能长久受欢迎。”还认为,该剧主要的还不是太长而是太琐细平凡,“这种平凡浅薄在戏剧作品中很容易看出,特别是在表演时,因为观众一进剧场,看到许多的表演准备,灯光和打扮的很漂亮的人们,就指望看到一些不平常的东西。”这里,黑格尔从观众心理学的角度把问题阐述的更透彻了。

所谓舞台性,主要指戏剧的可见性。歌德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文中分析了舞台剧与其它艺术样式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舞台剧除了对话和行动外,“使感觉也一起活动”。他认为伟大的莎士比亚也不是一直具备舞台性的,有时有,有时无,“中间有许多非舞台性的东西把他隔离开来。真正的舞台性与莎士比亚的整个创作方法有抵触的。”其原因在于,“莎士比亚的著作不是为了肉体的眼睛的”。他例举了《亨利四世下篇》中的一个很有舞台性的场面:在沉睡着的国王身旁,,他的儿子和继承者把王冠取走,戴在自己头上,扬长而去。这里的一切对于视觉也有象征意义。同时,莎士比亚又让“一些最好通过幻想而不是通过视觉来把握的事情在他的剧本中发生”,如鬼魂、女巫和某些残暴行为。结果,“在阅读时所有这些事物很轻便适当地在我们面前掠过,而在表演时就显得累赘碍事,甚至令人嫌恶。”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多的是诉诸心灵的诗句,少的是诉诸感官的行动。因此,歌德主张在演莎土比亚的戏剧时可以有所取舍,不必逐字照搬,否则要失败。黑格尔也认为,戏剧文学要力求适合表演。戏剧的价值在于上演,用他的话说,即“提供内在的戏剧价值的主要是一种便于上演的动作情节”。剧作者在动笔时如不时刻考虑到,就要出问题。以戏剧语言为例,如果把对话写得象写信那样,斟字酌句,表演起来就显得不真实。因此,他主张要把对话写成“临时的实际谈话”的形态。这种谈话方式是在没有反复考虑余地的情况下直按表现心思和判断的,“只是眼对着眼,口对着口,耳对着耳,直接把当时心里话说出来。在这种场合,动作和语言都从人物性格中生动活泼地流露出来的,不去在多种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而演员在舞台上想要表演,并且最适宜表演的,正是这种生动活泼的真实和自然。因此,黑格尔进一步提出,要“使戏剧成其为戏剧”,舞台表演是检验一部作品(戏剧)的试金石。

歌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戏剧的舞台性,也是由戏剧的综合性决定的。重视舞台性就是重视和保全综合性。歌德曾对他的秘书讲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够年轻的人只要没有娇惯坏,很难找到一个比剧院更适合他们的地方了。人们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你不愿意开口说话就不必开口说话;你象个国王,安闲自在地坐在那里,让一切从你眼前掠过,让心灵和感官都获得享受,心满意足。那里有的是诗,是绘画,是歌唱和音乐,是表演艺术,而且还不止这些哩!这些艺术和青年美貌的魔力都集中在一个夜晚,高度协调合作来发挥效力,这就是一席无与伦比的盛筵呀!”(《歌德谈话录》1825年3月21日)这里,歌德既放开来说尽了戏剧艺术内容之丰富多采,又收拢来,极言集中、协调合作之功效。他曾经对自己的这个思想作了精辟的概括:“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歌德《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黑格尔也认为:“戏剧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形成最完美的整体,所以应该看作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可见,黑格尔对戏剧的综合性艺术特点也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发表于《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8年2期)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本书从宏观上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张力结构的存在,指出这种张力结构的形成是由西方文学理念的中国移植和中国本土经验的现代转换的冲突性选择所导致的,从而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些探讨为转型期的中国文论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界。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热门推荐
  • 浮兔

    浮兔

    浮兔是一个令众生畏而远之的庞大家族,他们拥有足以撼动世界的力量,传说浮兔生性凶残,暴躁,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浮兔族?因为所有见过浮兔族的人都没有活路!可白璇想说事实并不如此,浮兔是一个十分友好、善良的家族,在这个族群里,每个人都相亲相爱,他们隐匿于世,坚守世间的和平宁静,江佑牧也是如此,白璇从未见过这样一个人,睿智,身手敏捷,再没有第二个看起来比江佑牧还舒服养眼的人了。
  • 无限之一羞

    无限之一羞

    一人一本书,当然不是指一人只看一本书,而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书里的主角。我把自己的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融入到这本书里面,于是这本书就有自己的灵魂。PS1:此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2:新人,新书,此书只是试水之作,本书纯属娱乐,不要跟现实拿来对比。更新不定PS3:如果大家喜欢此书那就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多多收藏,多多投票PS4:想黑的朋友也要多多收藏,这样好黑,不是么?
  • 大千金的屌丝玩偶

    大千金的屌丝玩偶

    一个外出打工的屌丝张佑23岁,在偶然的时刻,帮助王氏集团的生性好玩二千金(王小雯20岁)摆脱追赶,经她介绍,进入王氏集团的一个数码软件分厂,后来跟王小雯玩得非常好,铁哥们之类,经小雯介绍,认识王氏集团大千金(王小静23岁)比张佑小几个月。思想成熟,而且帮王氏集团做出很多贡献,但是王小静高傲的性格又处处为难张佑,瞧不起张佑,玩弄张佑,最后被张佑感动,开始产生对张佑的重新认识,不在瞧不起他,就这样两人擦出火花,但是情路坎坷,之后他们又有怎样的结局。
  • 佳妻有约

    佳妻有约

    一个大集团的千金,意外爱上一个穷屌丝,为了追到心中的男神,她从零开始,一步步奋斗,最终能否得偿所愿?神转折是,所谓的穷屌丝,竟然是大家族的年轻总裁,年少多金,比女主还有钱……受到欺骗,伤心流泪的女主,最终会与爱情擦肩而过,还是喜结良缘?
  • 疯癫之路

    疯癫之路

    这是三个精神病的故事,他们离奇的经历,不是爱情的爱情,他们怎样对待死亡?三个普通人能否在死亡中逃生,轻声笑语中带着泪。封笔,无需再看,谢谢。
  • 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

    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

    1811年,内有忧,外有患,天朝大厦将倾。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惊醒了沉睡中的大清。1898年,甲午海战,大清再摔一个四脚朝天。1900年,仰仗义和团的慈禧向西方列强叫嚣,却再次被羞辱。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族终于在趔趄中爬起。这一百年,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涅槃。
  •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唐浅,前世她恪守本分,却惨遭丈夫出轨,闺蜜背叛,朋友陷害。而今世,回到十五岁的她,突获异能,绝代风华!她重情重义却又瑕疵必报!在亲友眼里,她是绝世乖宝;在敌人眼里,她是午夜修罗!
  • 我们不结婚,好吗

    我们不结婚,好吗

    有人说,很多爱情的发生,都源自不打不相识。怪怪美少女赵馨慧与处女座少年林翰聪之间的故事,恰好印证了这样的论点。高中时,林翰聪借住在馨慧家中,他那许多莫名的坚持(龟毛)与有个性的处事方式(难相处),在在令馨慧难以接受,她是讨厌他的!然后,有任何事情发生,他却是那个最值得信任与依赖的人,爱情,在他们之间萌芽、生根。只是,才刚接受了彼此,却又因为两人就读的大学位置,一所在台中,一所在高雄,因而必须面临远距离恋爱的考验,浓烈的思念、不能见面的酸涩、新追求者的威胁……当赵馨慧第一次走进林翰聪的房间,看见他的桌上,放着一本白色的日记,封面上只写了一行字:“我们不结婚,好吗”,写满了他心底。
  • 误撞大明星

    误撞大明星

    一个是平凡的灰姑娘,一个是连上帝都嫉妒他美貌的模特界新宠儿,原本永远都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她前男友出轨,为了报复想要把颜料泼到前男友车上的她,结果居然巧合误泼到他这个明星的身上,因此两个人结下梁子,原本应该温柔又完美的王子没想到居然也有邪恶腹黑的一面。。。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她在路边救下一位老人居然是知名企业的董事长,老人的孙子虽说是上门道谢,却摆着一张臭脸让她别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只不过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大学生,怎么会就这么掀起了波澜呢。。。一个是笑容阳光的完美王子,一个是财团富二代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呢?
  • 五门天罡

    五门天罡

    一块龙凤玉佩,解开了深埋已久的身世之谜,也引出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千年雪羽参的出现,又将引发怎样的纷争?一柄炎墨剑中隐藏的绝世武功,家族纷争,组织利益,血海深仇,注定将要贯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