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1700000011

第11章 行走的风景(4)

在有些岩画面前,开发者也费了番心思。比如立下了“文明人不会在古文明面前弄斧”之类意思的提示牌。怕绘画爱好者一时技痒,动了创作的念头。同游者在我面前嘟囔:古人技痒后是珍宝,现在人画个画就成了破坏。岂有此理!孰不知若干年后,现代人的画也有成为文物的可能……

哼哼,是我的回答。快餐年代还想创造文物,做梦去吧!这里不腐蚀的只有白色垃圾。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除了历史的沉淀和沧桑给人的厚重与压力,我掂量不出远古文明和现今成果的轻重。从审美倾向上,我看到了岩画的朴拙,更看出了画风中的大巧不工。除了远古人类灵魂中的善良以及人类不断前行的阶梯和印痕,我更看重苏峪口中的清水、碧石、涌泉、翔鹰。

只是面对支离的画儿还有多余的疑问,苏峪口的门票钱有几成能用在维护、保护岩画上?苏峪口的岩画,读懂的人多了,猎取之心的人是否也会多起来?那些岩画儿一旦被制成薄脆的博物馆标本,支撑了苏峪口已千百年人的精气神儿,还能承延几载?

面对苏峪口岩画,我想说,在这里请闭上眼睛。

小河弯弯向东流

香港行之一:香港那么远

历史书上说,曾有过一页名叫《南京条约》的纸在隔远了内地和香港地理的距离同时也隔远了大多数内地人与香港的心理距离。曾经的香港,上演过的盛宴多是强者无序的闹剧,这片繁华上所滋生出的是中国人阴潮的心里废墟。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疤痕,也许是因为疤痕过深,人尽量地敬之,远之,那一条条曾有过的条约不但框出了今日香港土地赫赫的边界,还框远了人与她亲近的距离。

所以踏上香港这块土地和在别的省区游玩绝不一样,隐隐约约地揣着探秘、窥视别人家的心理。“小河湾湾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歌里面也是这么唱的,是“看一看”的新鲜和好奇。

2007年农历年前,我来了,看到的是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繁忙与宁静,看到了香江灯影楼阵的辉煌与透明。在时尚的都市背景下我努力地想揭开一角历史,却连一个带有被欺压过痕迹的逗号也寻找不见。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所倾的城不正是这座城吗?太平洋战争下的香港陷落的倾城之灾曾成全过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一段情感故事吗?许文强失意上海滩,不是这块土给了他短暂的沉默与幸福吗?脑中有的都是小说和电视剧的片断。

香港与我想象的不一样,“皇后大道”四个黑色楷体大字在白色的栏板上分外夺目。像是个很安静,沉着的地方,不是我想象中的嘈杂熙攘、浮夸世俗;赤柱广场依偎着填海造田后的海岸线上,店铺鳞琳,时尚动感,也不同我想象中的阔大、庄严;浅水湾的亲近重点不是见证香港的自然景观,而是欣赏香港的一道独有人文,这儿是董建华的别墅,那儿成龙大哥的豪宅……想象的差距依旧让我觉得香港太远。

香港、香江,香港咋就那么香?过去远远地琢磨过香港的“香”字的来源。到了香港我费了好大劲才听到了这个故事。在很早以前的香港大奚山,种植了许多的牙香树,其枝叶都香味曼妙,当地人直接采来制成各种香料。唐朝时,大奚山种香、产香就形成了初级的产业链,名扬四海。据说天堂苏杭的脂粉香气就是从远远的香港一带飘来,飘得沧桑跋涉,飘得旖旎多情。怨不得今天的香港处处都是化妆品和香水的批发零售店,理智上是借着免税岛的优惠,情绪上恐怕也有“香”字的渊源。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我辨析、体味、诵读着这副写香江的联子,心想,拟者多半也是惆怅加缠绵的心理,想走近这清香的港湾却无法走近,走近了还是无法贴近。

毕竟香港曾经离我们那么远。

香港行之二:啬色园,香港人的精神寄托

香港是个矛盾的城市。

一到香港到处可以看到神龛,所有的店铺都会供奉财神。宾馆、公寓、大型办公楼前都少不了各色的香坛和风水设施,有的为了避邪,有的为了聚财,这和香港这个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形成鲜明对比。香港的左手牵着观念新潮,统领着时尚右手却牵着阴阳风水、五行八卦。香港的庙宇虽然多却没有更多机会选择风水。别处的庙宇多建在高山幽谷静旷之地,香港寸土寸金,庙宇也委屈地被现代的高楼大厦包围着,面积还特别的小,几间房子摆上神像和香炉就算上一家寺庙了。

黄大仙庙是香港香火最旺盛的寺庙,称为啬色园,也算是香港最宏伟大气的道教寺庙。它也不例外地坐落在高耸的市民住宅的包围中。掌管赌徒财运的黄大仙非常受香港市民欢迎,那些生了病的、担心生病和做生意期望更发达的人也把黄大仙视为笃信。

传说,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晋朝人。当时小小的放羊娃在赤松山遇到了仙人,进入福地苦心修炼,成正果后人称赤松黄大仙。

去啬色园时临近农历年,烧香膜拜的人擦肩接踵,远远的就可以看到香火燎起的祥云。供桌太少,很多人就把整只的猪、羊、鸡之类的供品摆供在了地面上,用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叩拜。对于我这样的参观者来讲,除了人思想上的虔诚,仅形体语言已铺排开了很撼人的阵势。在香火缭绕中你不得不信黄大仙的魄力和号召力。即使不带供品的香客,进了啬色园人人都要表情肃穆,心情神圣地高举着一把香火。我找不准正殿,看到了黄大仙的一张画像就近随了张香火钱,聊表拜谒过大仙的敬意。

在香港最多的另一派庙宇是天后庙。天后又称圣母、天妃,我们最熟悉的称呼叫妈祖。妈祖是传说中福建莆田人,在海洋中保佑船舶的平安,也兼管民众疾苦。民间传说中,当大难临头时,要呼救“妈祖”,千万别呼她的“圣母”“天妃”封号,如果呼她的封号,她要梳妆打扮穿上朝服才会出来,会耽误救助的第一时间。当然这是因为妈祖离老百姓太近,老百姓心中与她亲近才与妈祖开的善意玩笑。如今妈祖信仰已经超出了国界,被带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世界上有华人的地区,成了友好的文化使者。

香港人在国际人海的智商中打拼,在与世界接轨的时间和金钱上权衡,在经济决定地位的现实中浮沉。他们精明、强干、目标笃定、追求单纯,性格习惯养成上更接近于西化,然而无论是保平安、求事业、问姻缘等任何疑难杂症都要到寺庙中救解迷津,这反倒比内地人更质朴信笃几分。

一边是金钱至上的文化信仰,一边是古老单纯的心理求助。在香港,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交融着许多的合理,并存着许多的不合理。夹杂在两种文化、两种体制中的香港人柔韧而又坚强的成长,也让这个城市在矛盾中突显出特有的从容与力度。

啬色园,这样的大仙之家,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是香港的精神寄托并不为过。

香港行之三:在“亚洲之星”中飘荡

在香港的第二夜,从维多利亚港湾码头上了“亚洲之星”渡轮,在公海上飘荡了一夜。“亚洲之星”是配制较高的游轮,处处沿袭着不列颠的绅士品格。挺拔高大的英国服务生有着健康强壮的体魄,他们职业地微笑着,客气的绅士氛围让人一点也不情愿去麻烦他们。

我坐在豪轮上,却极羡慕地向一艘艘擦肩而过的天星小轮上张望。天星小轮以及它的英文名字StarFerry都像历史镜头中的伦敦双层巴士,北京的人力三轮车一样定格为某一座城市的特色产物,提起此必有彼,提起彼必有此,成了一道体验当地风情必选的一道“小吃”。像是刚才在岸上看到的三五成群的菲佣,以及吹着萨克斯、敲着爵士鼓,戴着礼帽、翘着小胡子,肩膀一耸耸当街献艺以图自娱自乐的英国人一样,是香港这块画布上必有的一景。

没上船前的一个小时里,以最典型的旅游状态走在尖沙嘴的星光大道上,除了看到周星驰、成龙、杨紫琼许多著名影星的手印外,更期待匆忙中能从此处赏一赏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比较着与常人无异的明星手印,眺望维多利亚之南,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香港会展中心等高楼大厦渐起灯火,蒙胧中和上海的外滩格外相象,只是少了临海广场上熠熠盛开的金紫荆。香港,就是这样能利用一切资源将商业发展到极致的地方,无孔不入,却又不让人讨恶。

船渐渐驶入海中央时,夜色也暗暗地笼了下来,港岛沉到夜色中梳妆一番,开始将弥敦道的繁华和喧嚣悄悄结合着想象勾勒出来。这时,你可以很明确地告诉自己,这里不是上海的外滩,这里是真正夜的香港。

香港沿海的楼灯都是统一规划好的,在统一的指令下,每晚织就一幕大型歌舞剧的背景。楼都依山势而建,楼灯亮了就是整座山的辉煌,整座山的璀璨印在海中,就是整幅水面的堂皇。船就在灯影楼阵的梦幻中行驶。

船很平稳,船舱里的地毯很厚实,稠稠流动着的平稳加上地毯的过于绵软让人走起路来就晃晃着颓废起来。屋里两张小小洁白的单人床,床前插着单枝暗红的玫瑰,墙上整面的落地镜,镜中印着红红的蛇果。透明的玻璃墙后还带有阔大的阳台,一双白色的沙滩椅下翻腾着的是沉沉的汪洋大海。在人昏沉沉之际耳边既传来了同伴招呼打牌的声音,又传来了好听的粤语歌。人依稀就回到了粤语长篇里那个黑色大花卷发,黛眉明目,点点图案蓬蓬裙,穿着艳丽高跟鞋跳恰恰的年代。

香港行之四:夜的香港的声音

如果作为在海边一天的开始,我会选择清晨的码头。整个城市还在沉睡,而我已经出发。码头边有疏朗清新的空气,有带着淡淡咸味的海风,像那首《挪威的森林》里唱的“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大地……”而我历次亲近大海总是在下午或傍晚抵达,而后再匆匆离去。

这次同样,到达维多利亚港湾又是霓虹满城的夜了。香港的白天就是香港人的夜晚,而夜晚就是他们醒过来的时候,整个城和人都是越夜越美丽着。

在太平山顶,你可以挤在人群中尽情俯瞰香港的夜色霓虹,感慨辉煌富丽的灯火海洋,任微风凌乱你的头发,任灯光迷乱你的心情,然后再去辨认哪一座是汇丰,哪一座是中银!

沿途中,所有的摩天大楼,都在霓虹中华光流动,各色的奢侈大牌LV、GV、PRADA、BVBERRY、A/X,所有能叫得出来的名牌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女人所有的虚荣和奢侈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里满足。夜色夸张了这种格调,你看那衣着入时,脸蛋光鲜的时髦女子,在白天可能双眼浮肿面色苍白,到了夜晚,锦衣夜行中美丽才恰好绽放。

夜途中路过旺角,它的闻名足以吸引我在车窗前一直张望。旺角的闻名,是因为它是香港现存的老区之一。狭窄暗窒的街道,仅站在路边,就像一种潮汛扑面,仿佛让人能触摸到它的躁动和低沉;仅站在路边你就能彻底明白,为什么黑社会会选择这个区域发展。它是初来香港人的焦虑的喘息声,它是破坏了人类惯有规则后获得狰狞而有力度的能量,它是以暴制暴撕破很多伪装后悲切的真实。这些都是香港电影电视剧中的片断。在阴暗、深沉的夜里路过旺角,它没有辩解的机会和声音。

有一夜住在香港机场富豪酒店,夜来无事,将自己深陷在大厅中玫紫色的布沙发里,左右摆弄着盆玫紫相间的蝴蝶兰,看着落地窗外的路人,想着他们的故事。一阵子想到了周星驰穿着茶餐厅的白色制服,一本正经地穿过被人造风吹得漫天飞舞的报纸,款款而来经典镜头,一阵子又想到在莫文蔚沙沙的歌声里,那些喝着奶茶,咬着培根吐司,或者蘸着菠萝油的香港人过的日子。

这里的生活表象就是这样,而这一切不属于我们,这种生活态度和他们贯穿细节的生活方式也不属于我们。内地人喜欢白天,喜欢光天化日,喜欢铿锵,喜欢洪亮。即使有上海外滩也是风情万种仅供参观那种,即使也有虚幻为名胜点睛,那也是小区域的,有范围、有时间界定的。而香港整个城市都是这种格调。但说不清的是,在一片恍恍惚惚中香港成就了李嘉诚,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的地位。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框小了自己的眼界太自高自大了,只看别人靡靡中的表象。有穿着西装来经营人生的,就有穿着休闲装和大汗衫来经营人生的。所以可以想象,那些步入香港生活,苦心经营生活的香港人的每一天,都是一场华丽而冒险的体验。

被童话彩染了手

当晚憩息在四川茂县的两河口宾馆。窗外由岷江、嘉陵江汇集而成的涧溪在静夜的品读下格外活跃,弄出了万般的声响。隔涧是茂林修竹的蜀山,是较平缓的一段,让人更有亲近之感。这是到九寨之旅的第三个晚上,宿在山环水绕中,我终于找到了拥山抱水的感觉。

感觉来得迟钝了些,就像恋爱,在情景中“当时已忘言”,过后才有了“此情可待成追忆”的牵念。我原不应是这样的,何况已空洞了许久,遇到恬山静水更应是顾不上一品二尝极切盼望牛饮了。但是,我却迟钝着,人在美到极致中产生的震慑几乎是窒息。九寨山水是观景更胜听景的意外。

是9月21日晚抵达成都的。第二天先是被窗外氤氲着的潮气浸醒,后又上了一辆专线旅游车开始了一整天的与岷江水的嬉戏舐犊。岷江之水固然多情,时缓时急,时浊时清,加上随洒随停的雨点,让人难忘蜀都之湿。但这些远远抵不过巴山气华盖世一般的缭绕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身在西北,司空见惯了山的巍峨,自认为光秃着的山自有裸露着的凛然之气,这方之为山的本色。在这一天的旅途中,我又识解了山的另一种风骨。在脱俗拔峭的巴山中穿行不由得共鸣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千古绝唱,并体会到了李白“噫吁兮——”的心情。路像飘带一样在半空中悬着,用九曲十八弯也计不过来它应有的曲线。山无限度地向上伸展着,终于与托雨的低云相接,彰显着惊人的高大。突兀地发现与山相连的云也幻化成了巨峰,是峰?是云?云幻成了峰,峰写实了云。人的目力在这里是浅显的,宇宙间的浩渺在这里也只是窥斑见豹而已。

那晚宿在了九寨之口,近寨而不得入。第三天一大早,人随着敲窗的雨又攀延在追逐九寨的路途之中。兰在幽涧中,九寨是避身空谷的幽兰,求一观而要费九力。空气很凉又夹着雨丝,大家都把车窗紧闭着,耐心地等待着梦想中的瑰美出现。

雨未停,天边却渐渐泛了鱼肚白,终于有人开了窗。除去那玻璃窗上水漾漾的一层,途经的山在雨雾中青翠撩人。随之便是清逸不绝的花香。寻香注目,每在一朝阳的坡地上都细细密密地开着无尽的小花。大自然格外钟情于艳美,着染在野花上的色调,红、橙、蓝、紫、白都是那种蓄了最满的,一触之下就会彩染了手,盈盈欲滴的那种,像极了孩童真情的双眸。

未近九寨不知何为水色,何为秀色。

九寨是一个大“Y”字。从右支而入首到的是上季节海。

同类推荐
  • 南塘

    南塘

    这是作者在小说之外的个人心灵史,收入作者近百篇散文作品。从青春到秋风,从苍茫到澄澈,书中囊括了他在万里山河行走时的思索,以诗意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内敛的笔调抒写对自然、人生和万物的感慨,充满对于高远天空及悲悯大地的关照。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风筝是城市的花朵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生活在南方,无边的蒲竿在风中起伏的画面在作者记忆中像是一幅旧水彩……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热门推荐
  • 青春之唯我独尊

    青春之唯我独尊

    青春是很迷茫的,青春是很不可描述的。为了别人可以付出一切的!
  • 年少无知的岁月

    年少无知的岁月

    一个青梅竹马,一个是陌生的朋友,在面对自己的心和理智的时候她该何去何从?一个对自己若即若离,身边从不缺乏女人,一个对自己很绅士,对每个女孩都保持着那么刚刚好的距离,她到底是受了什么样的蛊惑,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 守护甜心之月光下的女孩

    守护甜心之月光下的女孩

    他们曾是傲视天下的八大神皇,却意外落入凡尘,传言:红月升起之时,曼珠沙华又开之时,便是她们觉醒之时……
  • 迪斯尼的智慧

    迪斯尼的智慧

    沃尔特一生不知道做过多少梦,他把他梦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乐园,这个乐园实际上就是沃尔特的童心的外化。是童心,还有梦,使沃尔特取得了成功。人是可以死的,而童心不死,梦不死,沃尔特把他的童心和梦留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就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沃尔特。一个人,如果能够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那么他的生命就是不朽的。
  • 新结婚时代

    新结婚时代

    “中国家庭婚姻小说第一人”著名作家王海鸰再度探访个性婚恋的情感历程,深度阐述当代中国人的“错位婚姻”……两代人,三对“错位”个性婚恋——“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王海鸰首次触及两个条件迥异的个体在婚姻中面对的重重矛盾和困境,作家将普通中国人的婚姻生活现状及在当下社会生活激荡下的矛盾和疼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次中国人家庭婚姻伦理的对峙与自省!
  • 制霸文娱

    制霸文娱

    穿越来到这个平行的世界,带着前世的知识,逍遥一生,步步制霸
  • 神渊大天使

    神渊大天使

    这里的深渊是座牢笼,是伫立在黑暗尽头的孤独堡垒,来到这里的人都无法离去。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地狱领主,他一直在这座牢笼中沉睡,直到封印的破除,他无与伦比无所不能。终有一天他将苏醒,会愤怒的挥舞这长尾将一切都打的粉碎。影月岛,纳格兰,荒天沙漠····甚至整个世界。
  • 电影大冒险

    电影大冒险

    我曾在少林当过和尚,也曾往聊斋寻找机缘;我曾化身杨广横扫天下,也曾领略过加勒比的风情;我见过霍乱天下的绝世大妖,也识过韵养浩然正气的儒士。漫漫长生路,踏遍诸天万界,培养科技,修炼武功,只为寻那飘渺肉身永恒之道......已经攻略世界;电影《龙门飞甲》《太极》《四大名捕》正在攻略世界;电影《黑夜传说》预计攻略世界;小说《天龙八部》预告;打赏一万起点币可以预定世界!注;不要乱指,根据当前武力等级匹配!
  • 末日成长纪

    末日成长纪

    正逢开学季时,全世界爆发出了一场恐怖的大灾难,60%的人类成为了丧尸。郭玥只是个普通的大三女生,在末日来临时觉醒了水异能,机缘巧合下她领先于众人获得了异能升级的方法。水异能作为辅助性异能,但是郭玥不甘心只能活在强者背后,通过她对异能的独特理解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创新,郭玥终于站在了强者之列。而郭玥也在成长过程过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萧子轩,两人一起将基地建设成为了未来的三大基地巨头之首。
  • 全职上神

    全职上神

    踏入神州大陆的那一刻开始,罗晋不断提醒自己要低调,低调,低调是王道。可是偏偏总有那些个不长眼的,哥们比剑?开玩笑,老子就是练剑起家的。小妞,需要炼丹?别闹了,九品丹师印记够不够?大哥,比试炼器?来,就你了,来试试我刚出炉的九品灵器噬魂鞭。妹子,找人制符?罗晋丢出一个空间袋:自己翻,要什么自己拿,不够支持批量生产。这是一个装逼的时代,和一个被迫装逼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