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9700000029

第29章 薪尽火传说曾李——曾国藩与李鸿章(8)

法国公使第二次照会,欲杀府县。余坚执不允,渠无如何,顷于初九日回京,将与总署商办。闻布(普)国与法国构兵打仗,渠内忧方急,亦无暇与我求战,或可轻轻解此灾厄。

也就是法国公使第二次照会,提出要杀知府知县。我坚决不肯,他也没有办法,等初九回京,将和总署商量办法。

听说现在普鲁士与法国正在打仗,法方疲于奔命,不可能和我方开战,也许可以因此平安度过此劫。

李鸿章于七月七日带兵起程赴津,他在五日的奏折中提出了对质之说,他认为:“外国审办命盗重案,必以证据口供当堂质对,反复研究乃能定谳,与中国明慎用刑之意略同。”也就是外国审判重案,一定会当堂对质,然后再经过反复的研究才能结定案,这和中国的明慎用刑的意思大致相同。曾国藩十分信奉对质一说,他在给奕欣的信中也提到了李鸿章当庭对质的说法,他认为“府、县主使一节,彼固未能指出证据,本已无可质对”。也就是说洋人认为此事是知府、知县主使的说法,根本拿不出证据,也就无质可对。所以他开始对法方展开拖延的政策,并给张光藻、刘杰二人放假,让他们一个去了顺德,一个去了密云。但无论如何,也要给法方一个交代,所以曾国藩开始着手缉凶抵罪,他本着杀人偿命的古老的朴素法律观,认为只要“查出二十一人,一命抵一命,便可交卷”。但这项工作进展得很不顺畅,直到七月二十四日,才抓获十余人。罗淑亚等人极为不满,大闹总理衙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国公使威妥玛“固欲从中取利”,开始多方煽动,而且此事波及多国,所以虽然适值普法战争之际,在天津教案之上普方也未和法方产生分歧。形势又一次陷入僵局,朝廷便再次将责任全部推卸到曾国藩身上,深责他是“惑于众论,挠于清议,不肯切实办理”。被戴上了“不肯切实办理”的大帽子,曾国藩“四顾茫茫”,他给李鸿章写信道:“自阁下外,未知巨艰更将谁属。”也就是把对未来的期盼全部搁在了李鸿章身上。天津教案到此时对曾国藩来说已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他急切地盼望李鸿章能为他分忧解难。李鸿章虽迟迟未到,七月二十四日,他的部下洋务派中坚力量丁日昌却及时赶到天津。一到天津他便展开缉凶,不到一个月也就是八月十四日他就已抓获八十余人,让曾国藩暂时松了口气。

七月二十六日,着名的“刺马”案发生,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八月初四,朝廷调曾国藩加任两江,李鸿章则替补为直隶总督。曾国藩本可就此卸下重担,但朝廷又令他:“刻下交卸在际,务当遵奉昨日谕旨,严饬地方文武员,并将在逃首要各犯尽数拘获,并会同毛昶熙、丁日昌、成休将现获各犯详细研究,务得实供。”也就是要求他去职之前,先完成手头工作。

八月十二日,李鸿章终于赶到保定。剿捻之后,他一度因为清廷“抑李扬曾”的政策,深不得志,来津之前,他刚从“无足轻重之地”贵州来到陕西“剿回”,此时“剿回”他要打交道的正是多年的冤家对头左宗棠,所以他一直消极怠工,“借防秦养拙”。此番的天津教案,让他看到自己翻身的机会,赴津之时他曾向丁日昌表示:“在陕本为赘疣,藉此销差,泯然无迹,一意驱车渡河。”也就是天津教案将他从赘疣的境地解救出来,让他可以借此机会悄然脱身。但是既然要咸鱼翻身,就一定要来个精彩的亮相。所以,他虽早就知道恩师已焦头烂额,本应速来为其分忧,但是他却在保定逗留不前,不仅如此,他还在奏折中说:在天津、河南、山西交界的地方“有游勇滋扰教堂”,所以“也为防陕西土匪回窜”,他必须“暂驻保定以布置后路”。

另外他还表示自己近来身体不适,需要在此“调养肝疾”。各种不合常理、不能服从的解释,都欲盖弥彰地告诉所有人他如此推托,自是不想接手曾国藩的烂尾楼。

在八月十四日他致信曾国藩道:“鸿章冒暑远行,莅省后委顿异常中,不得不略为休息。”也就是他因冒酷暑长途跋涉而身体委顿,所以不得不在保定略做休息。之后他更是毫不隐瞒自己不愿“以初政即犯众恶”的私心,更不愿承担“犯众恶后”万事都“难设施”的后果。所以他想等曾国藩“将凶犯议抵依限议结”之后才来接手,议结的期限是八月二十三日,他一直深知“拿犯一节,实为题中要义”,还偏要等曾国藩议结之后,他再一力承担,恐怕他最后承担的只有美誉,恶名的包袱自然还是要曾国藩自己扛起。

李鸿章不愿接自己的烫手山芋,曾国藩却并无埋怨,他知道李鸿章不愿与他分谤,却也理解之,他既然已经决定舍身舍名,且“中外责望”也都加在他一人身上,便也不在乎别人是否能来分谤。曾国藩常说办大事要找替手——政治接班人,如此才能不至于人亡政息,将衣钵传于李氏是他长久以来的愿望,所以在此薪尽火传自己承担所有恶名,保全李鸿章的声望,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八月二十三日,议结期限已到,曾国藩向朝廷报上了惩办名单,名单早拟定正法者十五人。名单上报之后的第二天,李鸿章便立刻病愈抵达天津,曾国藩亲自迎接。即使已到津,李鸿章也没有马上接手案子,直到九月六日,双方才交接了关防。就算做了交接,曾国藩还是继续独自一力承担,他于九月十三日上奏了第二批惩办名单,正法五人。九月十六日,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由部议定罪,发配黑龙江。直到此时,曾国藩才完成了所有的处理。终于能够结案了。

九月二十日,已是新任总督的李鸿章,奉旨将十六名主犯斩首,十一月十四日,又将二十人犯分别判为军杖等刑罚。李鸿章在信中所说的“此外未了各事,必为一力担承”,其实也不过是把曾国藩炒好的菜端上了桌。但是他却在致庞钟璐的信中吹嘘道:“津案缉凶赔偿,事事办到,法国即无布路斯(普鲁士)战败之事,似亦惬心。”清廷力赞李鸿章办事得力,之后更是裁掉了三口通商大臣,将所有有关洋务海防的事宜都交与李鸿章这个直隶总督管理,最后又将李氏钦差大臣改称为北洋大臣。精明圆滑的李鸿章真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他深谙为官之道,更清楚地明白,恩师已是廉颇老矣,自己闪亮登场的机会已经到来。从此之后,他更是手握重权,“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其地位和声望,都是曾国藩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了”。

聚光灯照在李鸿章身上,他在台上收获着鲜花和掌声,曾国藩悄悄转身、黯然离场。原来的全部荣耀都湮灭在众人的唾骂中。南归的路漫长而又凄凉,路宿腰站之时,平原县令竟未按例“办差”,曾国藩只能“自行租店买食而已”。他对天津教案的处理诸多反思,他认为自己“办法太柔,后患方长”,在三天后的日记里他写道:

思余年来出处之间多可愧者,为之局促不安,如负重疚,年老位高,岂堪常有咎悔之事?

一个举子曾写了这么一副对联:杀贼功高,百战余生真福将;和戎罪大,早死三年是完人。

早起,蒋、萧两大令来诊脉,良久去。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围棋二局。至上房一坐,又阅理学宗传。中饭后阅本日文件。李绂生来一坐。屡次小睡。核科房批稿簿。傍夕久睡。又有手颤心摇之象。起吃点心后,又在洋床久睡。阅理学宗传中张子一卷。二更四点睡。

这是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三曾国藩于金陵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依旧按部就班地研究理学,阅读、整理文件。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午后在花园散步,突发脚麻,被长子曾纪泽扶回书房后端坐三刻逝世。曾纪泽写给曾国藩旧友刘于浔的信函中写明曾国藩是“偶行散步解闷,忽而中风”而亡。

恩师的忽然离世让李鸿章悲痛不已,“忧悸欲绝”,他在致曾纪泽和友人的信中写道:“初犹疑来信怳惚或者晕过复苏……而吾师果已死矣。不可复生矣。天乎天乎,奈之何哉。”“师相之变,实出意外,闻信至今,怳惚惊悼如梦如迷。诸公左右追随,更不知如何伤感。”

“如梦如迷”、“不知如何伤感”方是最重的伤痛,三十年前,李鸿章一袭青衫拜入曾氏门下,“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对于恩师的仙去,他“肝肠寸裂”!没能见到恩师的最后一面,是李鸿章的一大憾事。

李鸿章深知恩师“一生清苦自强,不为子孙谋名利,身后乃尔零落,虽才如劼、栗,已为守分佳子弟,尚累累若丧家之犬,托钵于人”。看到曾氏后人如丧家之犬,不知道李鸿章想没想起自己颠沛的岁月,但他肯定没有忘记恩师对他的提携、扶持,所以他一直对曾国藩的后人多加照拂,以此略报师恩。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于光绪三年(1877)守制期满后,由于其精通英文,经郭嵩焘推荐,李鸿章认可,在光绪四年任出使英法大臣。次子曾纪鸿则由李鸿章资助捐待郎中,分以兵部武选司学习行走。

从1843年到1872年的三十年间,曾、李二人虽有分合龃龉,却也算有始有终,配得上“薪火相传”四个字。

同类推荐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纪晓岚凭借机敏的才智伴随皇帝左右,把一个文人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荣宠备至,一生占尽风光。
  •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本书把顾准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是怎样从革命和战争年代中走过来的,又是怎样在林彪、“四人帮”专制统治下捱度过来的,他的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把他一生坎坷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热门推荐
  • 桃李春风酒一杯

    桃李春风酒一杯

    职场如战场,女主从职场小白成长为女强人,经历国企、私企进入上市公司,爱情一波三折,成长奋斗的故事
  • 瘟神在都市

    瘟神在都市

    自封神以来,瘟神所至,瘟疫横行,霉运频生。一个大三学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第四百三十八代瘟神……**“啥,瘟……瘟神?”方成目瞪口呆,有些不确定道:“师傅,你说的那个瘟,是温暖的那个‘温’,还是鸡发瘟的那个‘瘟’?”**新开瘟神群,喜欢本书的请进:244023770
  • 科技遗骸

    科技遗骸

    当十万铁骑遇上等离子大炮,当欧洲列强遇上无消耗枪支,当东方的一个国家有了探索了星际的能力,一切都在22世纪科学家穿越到唐朝以后。人类一开始只是想获得更多,到了最后却一无所有……
  • 天道阴阳

    天道阴阳

    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世间为阴阳二气所化,是为天道。得天道者,一念起,万物则生,一念灭,撕天裂地。
  • 嫡掌乾坤

    嫡掌乾坤

    李旭……你灭我族人,辱我宫妇,占我家国,毁我大秦百年基业。我和熙誓要让你千倍百倍地还回来,让你子孙殆尽,家破人亡,生不得安逸,死不得安眠!身为大秦国的嫡长公主,面对惨死在朱门前上千名宫人,家国被破的血海深仇……和熙誓要夺回家园,让那些夺走了她一切的人,付出更惨痛的代价。宫廷政变,诡谲阴谋,铁马金戈,乱世风云,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执掌乾坤……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品质德国

    品质德国

    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BBC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 腹黑狂妃:仙尊大人别追我

    腹黑狂妃:仙尊大人别追我

    【作者是逗比,写出的作品逗比化,不喜勿喷】我去,她身为穿越的美女一枚,竟然惹上了古代大BOSS,貌似…这位大BOSS很平易近人?!“噗嗤——”他忍不住勾唇一笑,展现出妖孽的气质。他…平易近人?!他怎么不知道?外界传闻,太子殿下实为神人也——人长得好看,有权有势还有钱。唯一的缺点就是爱上了一个残暴的少女!此少女一笑,说本姑娘残暴?好,她残暴给你看!分分钟灭掉了一座城池,外加收服了一群灵兽和神兽!穿越前,她是神秘莫测的月家少主;穿越后,她是逆转乾坤的神秘少女。某腹黑男望着她,道:“你的桃花太多了~”她挑挑眉:“嗯哼?多了正好,建立女尊王朝!”结果,某腹黑男残忍的把她的桃花一一掐断!
  • 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君安好

    问君安好

    紫白色的花儿轻飘飘的落下,她著着鹅黄纱裙看着远方,仿佛还是那年,她们在阳光下起舞,弄剑,抚琴。烹茶。清风若解意,请问君安好?她这一生不爱红装爱武装,早已料到会战死在这沙场,她握紧了身旁男子的手,抬起头望着天空飞过的那一排玄鸟,如果有来世,只愿终眷鼓,和他修一世安好她这一生可谓幸福的她在那一叶孤舟上,看着身旁的男子,浅笑间,想或许她很幸福,她可以携手挚爱,泛舟天下。她想或许她是最早离开这人世,她看着窗沿那半开半谢的昙花,昙花一现。她愿死后,一捧烈火,四撒人间,来世在遇他她看着眼前的烈酒,身为医者,怎么可能不知道有毒,为了他,装做不知情的饮下,死后化作一捧黄土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