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6700000008

第8章 讨论和比较是文字工作应掌握的主要方法(2)

鲁迅病后,有人建议他去苏联疗养,或者去日本,他经过比较,坚持自己的战斗岗位在中国,价值在中国,责任在中国,也没有答应。他爱惜生命,但不吝啬生命。既不无谓牺牲,也决不退缩妥协。他甚至说过,有些人拿愚蠢的冒险当勇敢,总怂恿人赤膊上阵,我总疑心他们属于敌人那一面;自然,其中也有老实人,但总是轻者遭殃,重者送命。为此,他沉痛地说,生物具有保护色,在残酷的斗争中怎么就不可以学习呢?他在比较中审视生命的价值,在比较中识人鉴事。所以,他的眼睛特别锐利,看问题特别深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总是高才卓识,高识远度,高瞻远瞩,实事求是而又高步云衢。

他通过比较深刻认识到,“王道”确实有各色各样的牌号,但都是骗术,实质都一样。他由此看到当时的中国,比但丁《神曲》中的《地狱》还要黑暗,切实感受到直面的现实超过伟大的但丁设想的残酷。他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求索、苦战、奋斗,有痛苦,有彷徨,却从没有放弃过。他说自己“怀疑过自己,怀疑过中国和中国人,怀疑过人类为之而奋斗的一切事物的价值,但通过比较,在怀疑自己的怀疑中学会以比较乐观的观点看待生活了”。进而,他在比较中看到,希望在苏区、在共产党,坚信“中国一定要走向共产主义,通过社会主义来拯救中国,此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将来中国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乡下人误将硫化铜当金矿,告诉他不是,还疑心别人要骗去他的宝贝。鲁迅先生说,只要拿真的金矿一比,就不会再受骗了。在学术上也是一样,“随便翻翻”,采用经常拿各种矿来比的方法,也就不会上假学术的当了。

他在长期的比较中,看穿“世家子弟有三变,一变而为鱼”——卖图书、字画之类;“再变则为蛀木虫”——卖木器、房产之类;“三变则为大虫”——卖去家奴,像恶虎一样要伤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他在比较中对择业也有自己的看法。一次与日本的作家增田涉谈到,“希望自己的儿子做跟政治没有关系的工作,数学呀或者别的什么都可以;关系到政治的工作,总是像穿湿衬衫一样不愉快。”

他将自己的作品与外国名家的作品作比较。说《药》与俄罗斯作家安特莱夫的一篇《齿痛》相类,描写耶稣钉十字架那一天,附近一个患牙痛的商人,也和老栓和小栓一样,觉得自己的疾病,比起革命者的冤死来,重要得多。他拿当时的管理者,与阿Q比较。当美国记者斯诺问到:“难道你认为现在的阿Q依然和先前一样多吗?”他的回答是:“更坏。他们现在管理着国家。”

他谈到自己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说后者“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这都是因为“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颓唐得很了。”不过在比较中,他“又怀疑自己的失望”,明白自己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他提笔的力量。他说自己的《呐喊》是“遵命文学”,所尊奉的,是那时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自己愿意尊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他的比较是痛苦的,甚至有在黑暗中找不到前途的失望。但他永远是一个求索者,永远是一个思考者,永远是一个呐喊者,即使是一个彷徨者,也是在求索中彷徨,在求索中比较,他永远是一个比较者。从《呐喊》到《彷徨》深深地印记着他的心路历程,凝聚着他“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求……”的“抉心自食”,“创痛酷烈”的比较。

当然,他也将自己的小说作品与旧小说作比较。承认看过不少旧小说,所受的影响很深,但并不有意模仿那种风格,他肯定自己还是喜欢新的技术,他的《故事新编》即是在这比较中实践的产物。故事是旧的,如此之编,却是前所未有的。

他对古代的作家知之很深,有很深的比较。说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风的杰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他谈到自己比较的感觉说:“我总觉得陶潜站的稍稍远一点,李白站的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他通过比较认为:“杜甫的《北征》就远在韩愈的《南山》之上。韩愈用力学他,差得远。”他还对人说过:“集美堂本的《柳河东集》,集子里有那篇《天对》,你可以同《天问》对着看,很有趣。”对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他通过深层阅读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唐宋八大家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最好。”

说到自己的杂文,鲁迅比较的范围就更大了:向古比,是“古已有之”,以为“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向今看,是:“况且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者抗争”;向更深处去看,“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向更大的范围比去,“当然不敢说是史诗,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百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这当中,他好像把自己说得很低,实则期许很高,心事很重,自信很深,估价的作用也很大。也即虽然“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们用处的东西。”我读这段书后,在心里说,你看,这比较有多深,有多广,有多重,有多热,有多冷……读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感觉。我不敢像毛泽东那样说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但是,总是不由自主地与他贴在一起,为他悲,为他喜,为他痛,为他快,像他一样抉心自食。

鲁迅先生对绘画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和广泛的比较。他抄写古碑,收集汉画拓片就不用说了。关于画的评论,有人集为两大卷,叫做《跟鲁迅评图品画》,分为中国卷和外国卷,涉及国画、油画、版画、木刻、连环画等。仅外国画家就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梵高、陀莱、米勒、高更、罗丹、丢勒、凯绥·珂勒惠支等一大串。这也不用一一说了。单是关于画册的印刷,他就有很好的比较之论。他说:“在中国,校对,制图,都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图画罢,将中国版和日本版,日本版和英德诸国版一比较,便立刻知道一国不如一国。”“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但在这样的印画上,又岂能得到‘仿佛’。书籍既少,印刷又拙,在这样的环境里,要领略艺术的美妙,我觉得是万难做到的。力能历览欧陆画廊的幸福者,不必说了,倘只能在中国而偏要留心外国艺术的人,我以为必须看看外国印刷的图画,那么,所领会者,必较拘泥于‘国货’的时候更多。——这些话,虽然还是我被骂了几年的‘少看中国书’的老调,但我敢说,自己对于这主张,是十分确信的。”

我们也应该确信鲁迅的话,确信鲁迅比较的方法。由于他的比较是全方位的,比较已融入他的生命之中,凝结为他的伟大人格,放射在他生命光辉里。所以我敬佩之余,一不留心就抄出这么多。我的几位朋友看后,说这一部分文字多了,意思是要考虑累赘的问题。或许是有点多吧,但却也是我费心血最多的地方。我相信,有心研究写作,研究文章,研究文字,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朋友,是会耐心从中找到自己的需要的。或许也是我的偏爱所在吧。

写作离不开知人论世。鲁迅通过深刻的比较,对一些人的看法,尤其一针见血。每每三言两语即勾画出一个人的特征,甚至只言片语就揭示某人的个性,而且这样的揭示总是很发人深省的。比如他对瞿秋白只置以“真有才华”四个字。当然,他还对瞿秋白的一篇论文给以很高的评价,说“真是皇皇大论,在国内文艺界,能够写这样论文的,现在还没有第二人!”也是由于知心知人吧,一天,他收到三弟周建人转来的署名“林其祥”的信,一看便说:“瞿‘字上面是双目,目木同音,双木为林,至于’其祥,那是一个很普通的男人的名字。”真可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信正是瞿秋白化名写给鲁迅请求营救的信。说到毛泽东,他说毛的诗词有“山大王”气概,想不到他还是个学者。毛泽东说,他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鲁迅则说他“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只是受时局所限,“关山”阻隔,鲁迅只能通过文字,通过友人之口和国民党的报纸了解毛泽东,从有限的材料的比较中得出对毛泽东的印象。说到丁玲,说“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这是从丁玲的作品和生活两方面得出的结论。说“雪峰太老实,斗不过他们。”“夏衍表面上是一个上海绅士,笑嘻嘻,其实诡计多端,是站在背后的军师。”说“胡适之有考证癖,时有善言,但是对《西游记》却考证不出甚么。”说“陈独秀早离开了革命阵线。国民党逮捕他,并不是要杀害他,而是要利用他组织一个合法的党,跟共产党进行斗争。”说“周作人的批评应有尽有,只是不很深刻。”

他对胡适、陈独秀、刘半农的比较,尤为深刻。在《忆刘半农君》中,除了说“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尤其是通过对三人的比较,指出:“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他进而指出:“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鲁迅知人如此之深,论世如此之彻,是不能不令我们特别敬佩的。他自己,他的人生,他的阅历,他的写作经验,不能说全在这比较之中,但是,只要耐心琢磨,细加体会,我想,一定是可以明白许多的。文字工作,说到底,不仅是世事的提炼,人生的复写,而且是自己生命的再造。而这提炼,这复写,这再造,也全在比较之中。

总之,“讨论”和“比较”是写材料应该掌握的主要方法。既为主要,我就多说几句,应该算不得犯禁吧。

同类推荐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论文精选

    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论文精选

    文章讲述的是:马列?科社编,哲学编,历史学编,文学编m社会学?法学编,经济学编等内容。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远逝的文明

    远逝的文明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鬼神?存不存在那些传说中的种族?失落的文明失落的原因何在?遗失的古城到底去了哪里?在本书中,通过戴南辉亲身经历的两次灵异事件,从而对这个世界秘密开始探险,那些远古的传说、种族和文明都将慢慢的浮出水面。
  • 小妖相公别害怕

    小妖相公别害怕

    江南首富叶家小小姐,娇纵跋扈,胆大妄为,好打抱不平,及笄前被夫家退婚,及笄后两年仍无人上门提亲,叶老爷摆擂十场比武招亲,回回冷场。花繁天,仙界百花神君,因渡劫失败打回原型,机缘巧合之下落在叶家后花园,机缘巧合之下被迫聆听某女哀嚎,机缘巧合之下被某女辣手摧花,住进女儿香闺。房间内多了一盘要死不活的无名草,浇水施肥仍不开花,某女百思不得其解。夜夜醒来都会对上一张火辣辣的香肠嘴,花繁天很郁闷,不得不亲自动手拂去某女惨不忍睹的妆容。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叶小叶:小妖,看了我,是要负责的。花繁天:如何负责?叶小叶:嫁给我,别害怕,有本小姐罩着你,天师道士都不敢降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同桌之叛逆青春

    我的同桌之叛逆青春

    误打误撞来了个新同桌,陪伴他度过了他的叛逆青春。
  • 失曰

    失曰

    诗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失曰:啊……还是睡觉好了,太阳好大啊……千年的约定,终归是要面对……那么,最终还是要……失约么?罢了,先起床看个电视剧吧……
  • 红颜乱之一代相后

    红颜乱之一代相后

    她本夏国公主,一朝国破,死里逃生。她誓死复国,隐姓埋名,换男装,馆青丝,参科举,历经磨难她终成一代丞相。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仇人之子,她该如何抉择
  • 诸神梦阙几折花

    诸神梦阙几折花

    这里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神,没有尔等文过饰非的王。只有那无休止的曾经,不随人心的遗忘。一代代的人,心心念念着过往,注定了结局时候的荒凉。伧夫欲醉过酒家,诸神梦阙几折花。
  • 求人:人生最大的生存和竞争本领

    求人:人生最大的生存和竞争本领

    《求人:人生最大的生存和竞争本领》借鉴和涉取了我国古典兵法的智慧精华,结合当今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多种求人办事的方法和技巧,为你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求人妙略。掌握了这些奇计良谋,可以使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身陷困境中一求在应,出奇制胜,在事业不顺时呼风唤雨,心想事成。
  • 高冷总裁二货妻,你是我的小甜心

    高冷总裁二货妻,你是我的小甜心

    (新文已发,狐妖倾城,驱魔王妃,喜欢的小宝贝们来支持一下吧!谢谢!)小寒寒,人家网上说被宠的女人都像个孩子,所以我其实是你的孩子吗。凌子寒满头黑线。墙壁边凌子寒被苏佐壁咚靠着墙,说你是不是我的小妖精,磨人的小妖精你成功的引起了本大爷的吸引力来亲一个~凌子寒一把抱起作死的某女,去卧室我让你看看谁才是磨人的小妖精←_←看逗比女主如何撩高冷男主。(本文宠文一对一无虐)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真情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真情故事

    本书用一颗童心去感悟生命中的真情,让孩子在感动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