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卯时,苏瑾宁便醒了过来,睁开眼睛,喊了碧烟过来。碧烟见苏瑾宁已经醒来,吩咐了蓝苏去打水,自己进了屋子伺候着苏瑾宁穿衣服,苏瑾宁并不习惯别人伺候,皱了皱细眉,身体有些不自在,但是想起碧烟昨天在自己吃饭时说的“您是苏府的三姑娘”,就只能试着放松了身子。
苏瑾宁的不适,碧烟怎么会感觉不到,但是当她的身子放松下来,碧烟却不由地多看了苏瑾宁几眼。
穿好了衣服,蓝素端着水走了进来。漱了口洗了脸,又由蓝欣负责帮忙梳了一个垂挂髻,两边各插了一根兰花翡翠簪子,耳朵也戴上了细长的耳环,尾部垂着两颗翡翠珠子。又在脸上施了铅粉,原本有些发黄的小脸变得白皙了几分,只见蓝欣在她的脸上涂涂抹抹的,约莫一盏茶功夫才停下手来。
铜镜里映出的小脸倒是有着几分精致秀丽,但是却也算不上多少绝色。一旁的蓝欣和蓝素脸上浮出几分欣喜,苏瑾宁看着镜中的自己没有说什么。
“该去请安了。”碧烟在一旁低声提醒道。
苏瑾宁点了点头吩咐道,“前方带路。”
“是。”说完,碧烟就行在了前头,苏瑾宁随即跟了上去。主仆两一前一后地行了出去。蓝欣和蓝素没有跟去,而是收拾起屋子来,一个把盆子端了出去,另一个则是整理床铺。
苏瑾宁她们先去的是苏太太的院子,进了院子的时候,苏太太都已经起来了。苏瑾宁连忙上前行礼。
“瑾宁给祖母请安。”
“嗯,昨晚睡得安否?”苏太太询问道,语气里有一丝殷殷的关切。
苏瑾宁笑了笑说:“嗯,睡得很好。”
苏老爷是当朝丞相,虽然年事已高,生了几分退意,但是退休的奏折皇上并未批下,因此还是必须卯时出门去上早朝,所以苏瑾宁这时是见不着他的。
苏太太笑呵呵坐在一旁弯着眼仔细打量着自己这个昨天刚回来的孙女。苏瑾宁今天穿了姜黄交领短袄,外罩粉红短袖直领对襟短袄,下穿柳绿兰花纹马面裙,碧绿缎子鞋。清秀的小脸上还是少了些血色,脸色看起来倒是比昨天好些,看那鼻子,那眼睛,不正是和行儿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嘛!
苏太太衣袖下的手激动地握了握扶手,正想说些什么。碧袖走了进来,对苏太太身边的刘妈妈说了句什么,刘妈妈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遣走了碧袖,又弯下腰在苏太太耳边说话。
苏太太看也不看门口,吩咐刘妈妈,“让她们进来吧。”
刘妈妈点头,走了出去。
领着三男四女走了进来,苏瑾宁抬眼望去,只觉得眼花缭乱。
齐齐地向苏太太行了礼,最前排的是大约十七、八岁的男子,穿着绀青深衣,腰围黛紫大带,面相周正,双目有神,眸子深处却透出一股高傲之气。
“祖母,这位就是三姑娘吗?”男子身旁的美妇开口笑道。说是美妇,其实也就十六、七岁的娇美模样,只是梳着百合髻,才知道是成了婚的。她穿着圆领的殷红彩绣花缎对襟褙子,露出象牙白暗纹月华裙,红火的颜色衬得脸色更是粉红娇嫩,十分美丽。
苏太太笑着嗯了一声,转过头来对苏瑾宁介绍起人来,“这是你大伯的儿子和儿媳。”指了指那美妇,又吩咐道:“叫二哥、二嫂就是。”
“见过二哥、二嫂。”
苏瑾宁和苏璿、王馨儿相互见了礼。
行礼时规规矩矩,并无什么不妥之处,苏太太也放下了心来。
王馨儿是王家的二女儿,为正妻所生。王家家境殷实,王馨儿的父亲更是礼部右侍郎,苏璿又是苏老爷的嫡孙,因此两家结了姻缘,修为秦晋之好。
接着又介绍了剩余的人,大哥苏珉和他的妻子沐语蓉,大姐苏瑾清,二姐苏瑾秀,以及三叔的一儿一女——苏瑾云和苏瑀。和他们一一见了礼,这才空闲下来互相打量。
苏珉与苏璿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母亲是李姨娘。他比苏璿还长两岁,是大伯家的长子。身着靛蓝直裰,模样分外俊秀,但神色间有些抑郁沉闷,不知是为了什么。
苏珉的妻子沐氏穿着藏绿彩绣牡丹袄儿,下著紫檀织锦石榴裙。模样秀丽端庄,看起来倒是一副果断干练模样,眉宇间自有神采飞扬,整个人站在那就让别人不能忽视。特别是那英挺的眉毛增添了几分英气,还透出一股男子的磊落之风,不似一般女子,让人徒生好感。
苏瑾清与苏瑾秀都是大伯父苏昭翔之女,只是一个是大奶奶所生,一个是崔姨娘所生。苏瑾清更年长些,十五岁,而苏瑾秀则是十四岁。两姐妹身形相差无几,苏瑾秀较为丰腴些。
苏瑾清穿着莹白交领短袄,外罩短袖银红交领短袄,下身莹白暗花梅纹百褶裙,底有银红窄襕,粉红花罗高底鞋。红色短袄衬出的娇艳与苏瑾自身清散发的清冷之气交织,冷艳之气更甚。苏瑾秀则是里面一件鸭黄交领短袄,外罩短袖湘色直领对襟短袄,鹅黄遍地绣花马面襕裙,葱黄香罗高底鞋。看她微微低头的模样,十分腼腆,脸上浮着因害羞而生出的红晕显得娇羞又可爱。
三叔只有一儿一女,皆由三奶奶徐氏所出。儿子名苏瑀,六岁,穿着藕荷色小袄,样子十分可爱。女儿名为苏瑾云,十岁。穿桃红交领短袄,赤金蝶纹马面裙,金红素罗高底鞋。唇红齿白,长得甚是乖巧。
他们对苏瑾宁的态度也不一,苏瑾清只是瞟了她一眼,苏珉向苏瑾宁友善地一笑也不再瞅她,苏瑾秀则是细细打量了一下苏瑾宁才作罢。至于苏瑾云和苏瑀,不得不感叹一声不愧是姐弟,看着她的表情都如出一辙,皆是眼神清澈好奇地盯着她,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看不明白。
瞧着苏瑾宁,仅仅十一岁就已有了一股稳重之风,遇事毫不慌张,待人也大方有礼,再瞧瞧三奶奶房里的苏瑾云,还是一副不更事的天真模样,一边的碧烟心里顿生一股怪异劲儿来。
“祺哥和礽哥呢?怎地一个也没见着?”空闲下来时,苏太太想起两个宝贝重孙。
“祺哥这些天有些嗜睡,稍后再抱来。”沐语蓉解释道。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所以苏太太也关心地问:“身体如何?没什么不舒服吧?”
“没什么不适,胃口也很好。祖母无须担忧。”听见苏太太关切的话语,沐语蓉脸上更加笑意盈盈。
“那就好。”苏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王馨儿,“那礽哥呢?又是为什么未抱过来?”
说到礽哥,王馨儿倒是笑意不多,“礽哥昨夜有些受寒,由徐妈妈照顾着呢。”
脸上虽没有多少愁容,但是憔悴的脸色看出她的忧心和心疼。
苏太太听了也浮出一丝担忧,“屋里的丫鬟婆子你叮嘱着,让他们好好伺候着。你自己也注意些。礽哥好些的话,遣个丫鬟婆子来回个话,让我也能放个心。”
王馨儿点点头,“孙媳省得。”
又和众人说了些家长里短,总算把礽哥受寒的事冲淡了些。苏瑾宁乖乖地在一旁听着,提到自己时,就回几句话或者笑笑,未有何失礼之处。
过了一会,有些累了,苏太太遣了他们,抚了抚自己的额头,刘妈妈趁机说道:“瞧着是个伶俐的。”意思是苏太太不用担心。
“是啊,只是七岁时母亲过世了,现在又……”苏太太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听着是在说苏瑾宁。
进了屋子,苏瑾宁喝了口茶。之前有些饿过了头,现在已吃不下什么,又怕胃空着,就吃了些糕点垫了垫肚子。
“四处走走。”向碧烟吩咐一声。
也不待回话就走了出去,碧烟连忙小步跟上。
在一处紧闭着门的屋子前停住,“这是什么地方?”问身边的碧烟。
碧烟原是老夫人身前伺候的人儿,自是比自己熟悉得多。
碧烟连忙回道:“听说是二爷的书房……”又看了看苏瑾宁,见她面色不改,才放下心来。
父亲的书房……
苏瑾宁抿着嘴,抬着脚刚想踏进去,又缩了回来,有些犹豫不决。
似是知晓她心中所想,碧烟在一旁说道:“老爷之前吩咐了,倾雪苑的东西全部任由姑娘处置,老爷不会过问的。”
苏瑾宁瞥了碧烟一眼,这才走了进去。
并没有急着看书房的布置,而是吩咐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喊你!”
“是。”碧烟行了礼转门而出,却不敢走的太远,怕一会会有什么吩咐,只好守在门口。
苏瑾宁这才抬头四处打量起书房来,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书桌侧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字帖。书房很大,是两个隔间,外间摆了书桌和几张靠背椅,看布置是平日写字和会客的地方。走进里间,四面都是书架,书架上都是书,没有空隙。靠近窗边的大约一步远处摆着一张软榻,边上置着一个放茶的小方凳。
苏瑾宁仿佛看见一个神采飞扬,却又如一曲清泉清澈安宁的父亲,卧在软榻上,手捧着书,安静地,认真地看着。偶尔遇到不解之处,又会微微蹙眉,豁然开朗时,嘴角也会挂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想着想着,眼泪就蓦地掉了下来。窗外阳光投射了进来,泛上淡黄色的光晕,像极了一颗颗串着线的珍珠。
深吸一口气,用衣袖把眼泪随意地擦了擦。走到书架上,随意的抽出一本书,是本字帖,又抽出几本,见都是字帖,才知晓原来这一栏上都置了字帖。
将书放回书架,只留了最先抽出的一本,走到外间的书桌旁坐下,拿起一支轻巧的狼毫,在白纸上临摹练习起来。
苏瑾宁练得极为认真。当初母亲和父亲都教过自己习字,所以大部分的字只要不是太生僻的都认得,也写过不少,练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阻碍。
一时忘了日头,待碧烟来喊,已经是该用午饭的时候了,倾雪苑有自己的厨房,苏瑾宁想吃什么都是极方便的,吩咐一声就成。
由蓝欣伺候着用了饭,“下次吩咐厨房,不要做得太油腻。”
“是。”碧烟打了个眼色,蓝欣转身去了厨房吩咐。苏瑾宁则又去了书房,碧烟还是和上午一样,立在外面听候着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