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2章)
↓↓
第1章 导言
第2章 生态文学的命名及现实依据
第3章 生态文学的思想基础
第4章 生态文学的审美取向
第5章 生态文学的主题蕴涵
第6章 生态文学是一种“站出来”的写作
第7章 作家的生命体验和“主体间性”色彩
第8章 生态文学写作的现实意义
第9章 自然的涌现与灵魂的守护
第10章 田园与荒野的诗意向往
第11章 乡愁与家园的呼唤
第12章 城市与异化的焦虑
第13章 动植物与生命之爱
第14章 生态批评概述
第15章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现状
第16章 梭罗——把生命融入自然
第17章 生态视野中的《狼图腾》
第18章 于坚
第19章 漂泊、乡愁与家园
第20章 奥德修斯的乡愁与归乡之路
第21章 “变形”的生态解读——从奥维德到卡夫卡
第22章 附录一 关于乡村生态的文化思考
第23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一)
第24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二)
第25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三)
第26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四)
第27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五)
第28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六)
第29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七)
第30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八)
第31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九)
第32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
第33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一)
第34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二)
第35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三)
第36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四)
第37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五)
第38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六)
第39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七)
第40章 附录二 傣族传统生态文化的考察(十八)
第41章 附录三 佤族文化:一个民族在历史与
第4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热门推荐
豪门隐婚:神秘夜帝宠妻365天
女:"我今晚要吃红烧鱼,帮我挑鱼刺。″男:"好。″某女见他应得如此爽快,警觉到忙开口:.算了,不吃鱼了,吃排骨吧。还有我那什么来,今晚好好睡觉。″某人嘴角勾起一抹笑。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苏贝贝与神秘夜帝的婚后小甜蜜。【这是一篇宠宠宠的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