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819

黑格尔称赞老子,为何却贬低孔子,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百家杂评百家杂评2023-07-29 10:28:340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阅读了孔子相关语录之后,对孔子高度评价,感慨“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受到伏尔泰的影响,黑格尔随后也阅读了孔子相关语录,但读后却不屑一顾,认为孔子只是谈论一些“常识道德”,在其他民族里也能找得到,不能让别人获得“任何特殊意义上的东西”,远比不上西塞罗留下的“政治义务论”,因此他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然而,黑格尔却对老子比较推崇,称赞他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创始人”。当然,不管如何辩解,黑格尔抄袭了老子思想,乃至在作品中照抄道德经。

那么,黑格尔称赞老子,为何贬低孔子?其实,这不是孔子的问题,而是黑格尔的问题,简单地说他根本没有读懂孔子。当然,黑格尔也没有读懂老子,此话题暂且不谈。

黑格尔贬低孔子的原因

黑格尔贬低孔子、称赞老子,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在于孔子不谈宇宙,较少关注外部世界,几乎只是关注人文世界。

道德经开篇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黑格尔看来,老子是当时中国唯一提出宇宙论的人,而老子的“道”非常符合黑格尔的思想,后来成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其实,列子也提出过宇宙观,只是黑格尔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故而认为老子是中国唯一可谈的哲学家。更为重要的是,现代考古发现的郭店楚简、上博简、马王堆帛书等,证实当时楚国有一批哲学家,比如郭店楚简的《太一生水》认为宇宙本质是太一,上博简《恒先》认为“恒”是宇宙本质等。因此,黑格尔“凡属于'精神’的一切,一概都离他们(指中国人)很远”的结论,与他不了解中国文化有关。

与老子、列子等相比,孔子的确没有探讨宇宙本质,几乎没谈过“世界从何处来”、“世界本质是什么”、“世界将向何处去”等基本哲学问题。但稍微了解中国文化的都知道,孔子曾与老子交流过,自身也研究过周易,因此不可能没有形成一点世界观、宇宙观。

既然如此,为何没有孔子谈论宇宙本质的言论?原因有二,即孔子是“述而不著”与“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未必没有自己的宇宙观等,只是他没有讲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孔子不愿谈论一些与怪力乱神有关的东西,而希望弟子们恪守人道。当然,还与“礼崩乐坏”的时代氛围,以及孔子理想等原因有关。

因此,黑格尔对孔子的贬低,其实是武断、傲慢且充满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他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孔子,以西方的标准衡量孔子,二是他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也没来过中国,看到的只是他人的转述。

贬低孔子原因值得深思

黑格尔已经过去式,但他贬低孔子的原因,却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因为类似事情一再发生。

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报告出炉之后,针对其中以《史记》记载为证据之一的部分,美国《远东经济评论》刊登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商的第一个王是其母亲踩到大鸟脚印而受孕,只是神话传说,不是历史”,于是得出史记不作为信的结论。暂且不谈史记信史地位,就说文中举的例子就错了,因为实际上是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商契,姜原踩踏巨人脚印孕而生后稷。显而易见,西方这位作者连史记记载的内容都搞错了。

前些年,中国学者介绍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时,有些西方学者将之简化成几个字,即“有陶器的村庄”,让人哭笑不得。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少数西方学者还懂汉语,了解一些中国典籍,但还有更多的西方学者压根不懂汉语,读的是西方翻译的中国典籍,就自诩了解了中国,然后以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对中国历史文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质疑这个质疑那个,否定中国夏朝,认为中国只有3300年的文明史等等,仿佛他们才是真理的化身,他们的观点才最正确的,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接受他们的指导。

虽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的视角可以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问题,西方学者看待中国的视角必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以黑格尔贬低孔子的原因来看,我们在阅读西方学者笔下的中国历史文化时,是不是先别忙于认同、赞美、歌颂,对他们顶礼膜拜,而是应该深思一下:他们是不是真的懂中国历史文化,他们的描述客不客观,所做的价值判断可不可取?

直到今天,中国还有一批“言必称古希腊”、“言必称西方”之人,对西方顶礼膜拜,对西方笔下的中国历史文化深信不疑,但他们却没有思索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对中国历史文化指手画脚的西方学者,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真的了解吗?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只是因为不了解的“真心话”,或许还可以读一读,但如果是在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之下对中国的故意偏见、刻意贬低等等,比如声称中国人没有创造能力、不能独立思考之类(没有这些能力如何数千年领先世界),那么我们还有必要相信他们的言论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