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读《老子》(62)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良之人(得道者)的珍宝,也是不善之人(未得道者)的保障。
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他人仰慕追随。遵循道的教化,就算是原本不善良的人也可以被感化而走上正道,哪里还有什么不可教化的人可以抛弃?所以拥立天子、设置三公之时,与其举行拱璧在前、驷马在后的高贵礼仪,还不如接受我所倡导的“道”这个礼物。
古人如此看重“道”的原因是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有求必有所得、有罪可以得到赦免吗?因此“道”才为天下人所珍重。

秋雨堂浅见:
本章老子在谈“道”的作用。
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之根本,也是天下万物的庇护者。道是无所不能的,用之于市,可以获利;用之于世,可以得人;依道而行,做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道”没有偏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遵循“道”就会得益,违犯“道”就会遭殃。不论原来是“善人”或是“不善人”,只要愿意服从“道”,就可以得到“道”的保护。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道的层面上讲,任何收获必须有付出,而且必须是合“道”的付出。大多数人都爱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什么“财”都能取,不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来敛财的。
“道”是天地万物所遵行的自然规律,得道的人遵从“道”、践行“道”而获得成功,那些没有悟“道”的人,也是因为凭借了“道”而得到保全的。“道”是普遍存在的,无论人是否认识到了它,它都会对人们产生影响。
在老子看来,世上没有比“道”更加珍贵、更加有用的东西了。可惜太多的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世人盲目地追求财货、沉湎于功名享乐,却把“道”丢在了一边。统治者们珍爱贵器重宝,看重繁文缛节的礼仪,却不重视“道”的弘扬,这是很不明智的。他们不明白“道”才是一切名利、权力的根本之所在。宣扬“道”,就可以获得真正的美名;践行“道”就可以使天下人归附。
道能化人,无论是得道圣人,还是普通民众,甚至犯过错误的人,只要一心向道,就能免除祸患,而有所得。所以说,“道”是所有人应该追求的东西。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求道不怕晚,不怕曾经做错过什么,只要有心向道,一定会受益匪浅。
老子通过说明“道”的这些重要作用来告诫世人,要尊崇“道”,践行“道”。用“道”来指导我们的一言一行,定能够受人尊重,诸事顺利,获得平安而圆满的人生。
2023.2.4.

增广贤文 小红书。快手如果只读一本书,请一定要读《增广贤文》
📚可能有人没读过这本书,但是里面的很多经典语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为古人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内容多来自先秦典籍、诸子言论、笔记小说、诗词曲赋等,最晚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家思想,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学,简单易懂,朗朗上口。0000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九章:大道至简,道即朴素,坚韧不拔,智慧底线
紫网2023-10-14 11:46:350000《礼记》10句名言,字字珠玑,饱含古人智慧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编撰,总共20卷49篇。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点评:待人接物的礼仪,最崇尚的是互相往来。如果只给别人送礼,而收不到回馈,是不合礼仪的;如果只接受别人的礼物,自己却不给人家回礼,也是不合礼仪的。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9 15:30:30
0000《资治通鉴》316:八王争雄进入中场休息环节,司马颖以退为进
花言大帅2023-07-29 12:10:5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