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注
[通行王弼本]
信言不美,(信言指真话。美,《说文》甘也,此处指言之悦耳。真话不能悦耳。)美言不信。(美言指巧言。巧言不能相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指善士,命士也,谓士受爵命。辩,《集韵》巧言也。命士无巧言,巧言者不得受爵命。)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明是非也。博,指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然其玩法颇似今赌博游戏,当时贵族多有痴迷者,或有丧志殆政之弊,时人多有框劝,均言“君子不博”。君主明是非则不玩六博之戏,玩六博者不明是非而害义也。《孔子家语·六仪》:“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二乘。’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云:“齐宣王问匡倩曰:'儒者博乎?’曰:'不也。’王曰:'何也?’匡倩对曰:'博贵枭,胜者必杀枭。杀枭者是杀所贵也,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也。’”此之谓。旧注解释成“懂得道的人并不博闻多见,博闻多见之人并不懂得道。”或“真懂的不卖弄渊博,卖弄渊博的不是真懂。”皆曲解歧见也。)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为,《增韵》与也。既,尽也。与,施予也。有即又,通佑。《秦公钟》:“匍又四方。”按《尚书·金滕》:“敷佑四方。”《诗经·小雅·小宛》:“天命不又。”《宾之初筵》:“室人入又。”多,称美也。《汉书·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圣人不积聚私财,尽以施予百姓,而己愈得天道佑护;尽以施予百姓,而己愈得百姓称美。旧注谓“有”为富有,“多”为充足,皆义误也。)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物而不害万物。圣人之道,为民而不与百姓争利。)
[帛书]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刻求也。刻求之善非善也。)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俞有;(俞,《正韵》偶许切,读若愈。《荀子·仲尼篇》:“俞务俞远。”其注云:“𠀤读作愈。”)既以与人矣,己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人,仁也。人之道,谓仁爱百姓之道。)
气定神闲,好运连连——【闲敲棋子慢品茶】(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代伟人毛泽东令人佩服的地方多多,最让我折腰的,还是他的气定神闲。一个人的魅力,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才华,他的成熟,他的风度,最难的还在于他气定神闲的微笑,宠辱不惊的淡定和那份风过无痕的从容。因为,人是欲望动物,人性的本然决定了人的自私自利;人又是情绪动物,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新用户97560OBk2024-02-12 11:09:31
0000鬼谷子,被后世冤枉的帝王师以及权谋家!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鬼谷子·揣》读书心得:1、释义:所以说,那些处理和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应当审查形势,掌握信息;而那些游说人主的则应当注重全面、详尽的揣度人主的意图和欲望,了解人主的心性品行。可以说,国家大政方针的筹划也罢,人主真实意图的探测也罢,都是出于这种揣情术。小单老师2024-02-07 11:06:30
0000与庄共舞——以道观之万物一【《齐物论》6】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原典】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译文】用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不如用非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其实,从事理相同的观点来看,天地就是一指,万物就是一马。【悟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紫网2023-10-14 16:06:190000王诩-【反应第二----原文和译文】
作者:潘长宏2023年4月3日王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溱湖之恋2023-07-29 15:36:41
0000古典文学《诸子百家》《礼记·儒行》良言录(501-520)
收集人: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12月13日亲爱的的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录了好多古代圣贤之语,绝大部分是经典之作,我将这些话语的原文与译文与朋友们分享,希望大家喜欢。501、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译文】孔子说:“把人家的恶言隐藏起来不要过分宣扬,对人家的善言大力提倡。抓住两头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用不偏不倚的办法对待百姓。”溱湖之恋2024-02-18 16:08:3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