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十月一日》读记
杜甫五律《十月一日》读记
(小河西)
十月一日
有瘴非全歇,为冬不亦难。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十月一日,时杜甫居夔州。
夜郎:古夜郎国。唐时属黔州都督府。在夔州之南。《元和郡县图志》卷30:“播州,播川。下。本西南徼外蛮夷夜郎、且兰之地。”“珍州,夜郎。下。…本徼外蛮夷之地,贞观十六年置。”“奖州,龙溪。下。本汉武阳县地,贞观八年于此置夜郎,属巫州。”夜郎溪:夜郎在五溪流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蒸裹:裹蒸。一种用竹箨(tuò)裹着蒸成的食品。《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蒸裹。”《岁时广记》(宋-陈元靓)引《唐杂录》:“十月一日,夔俗作蒸裹、焦糖为节物。”《十月一日毗陵作》(南宋-陈藻):“今朝正值焦糟节,车马翩翩上墓田。”(唐十月一日是节日,南宋时有人称为焦糟节。焦糟或即焦糖。”【《荆楚岁时记》(宗懔):“十月朔日,黍曤。俗谓之秦岁首。”《祢衡别传》:“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曤。”《唐六典》卷4:“九月九日麻葛糕,十月一日黍曤(huò)”。黍曤是一种用黍米熬制的羹。唐人在十月一日吃黍曤。夔州风俗不同。】
柈(pán):盘。《董逃行》(汉乐府):“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南史-刘穆之传》:“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
大意:瘴气并没全部消失。过冬也不是很难。夜郎五溪之地日照暖,白帝城峡谷中风吹寒。蒸裹家家都一样,俺有幸得到焦糟一盘。这个节日南方人重视,按照旧的风俗各自相欢。
这首诗前二联写夔州十月一日风土。瘴气未绝,过冬不难。晴日下暖和,峡谷中风寒。后二联写夔州十月一日风俗。家家吃蒸裹和焦糟。这个节日南方人重视,俺也按当地旧俗独自相欢。(入乡随俗。)
李白三首荷花五言诗,清水出芙蓉,浑然天成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用热烈奔放的浪漫笔法,写出了对诗与酒的无限深情。读他的诗歌,发现他也有不少的荷花之作,没想到他对荷花也如此之热爱。李白曾经有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既是他高洁性格的写照,也是他的创作风格。纵观他的一生,一直都在为理想事业奔波,放荡不羁,不摧眉折腰,有着荷花一样圣洁的性格。读书工2023-08-06 14:30:53
0000杜甫五律《竖子至》读记
杜甫五律《竖子至》读记(小河西)竖子至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竖子:年轻仆人。【《庄子-山木》:“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郭庆藩集释:“竖子,童仆也。”】由“熟柰香”知,此诗作于夏季,时杜甫已移居西瀼。杜甫西瀼有果园。岑参五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读记
岑参五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读记(小河西)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0000杜甫七律《暮春》读记
杜甫七律《暮春》读记(小河西)暮春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暮春,时杜甫客居夔州瀼西。(永泰二年暮春,尚未经历“楚天四时雨”。大历三年暮春已出峡。)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村雪夜坐》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面对南窗,背对灯光独坐,窗外下着小雪,纷纷扬扬。在这寂寞的野村深夜,“我”听闻一只残雁在雪中翻飞,发出孤单凄凉的声音。注释霰:小雪珠,俗称米雪。深村夜:犹言村夜深。犹言残雁。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3-11 10:06:3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