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126

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二)

qingpodushuqingpodushu2023-07-31 08:37:461

庄子内篇《大宗师——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二)

【原文2-1】

死生,命也①,其有夜旦之常②,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③,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④,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⑤!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⑥,而身犹死之⑦,而况其真乎⑧!

【注释】

①命:自然的规律。②常:恒久不易或变化的规律。

③与:干预;左右。

④彼:是代词。在这一节中,找不出指代对象,所以应是指代上一部份中的“真人”。

⑤卓:独特;这里实指“道”。

⑥人:是指一般人,或世人。与“彼”相对应。愈:胜,超过。

⑦死之:这里讲作“为之而死”,即为国君而献身。

⑧真:这里是指情感真切。

【译文】

人的死和生是自然的规律,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不变,完全出于自然。人的死和生是不可能左右的,对于人的死和生出现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这都是被物所困而产生的。得道之人只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终身爱戴它,更何况那独特的“道”呢!世人特地把国君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以致可以为他豁出命来,更何况对他情感真切呢!

【赏析】

这一节是讲得道真人的生死观。即真人认为,人的死和生是自然的规律,人是不可能左右的。对于人的死和生出现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这都是因为对生者或死者产生的各种情感而发生的。这些情感并不能左右人的生与死。就像得道之人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终身爱戴它;世人特地把国君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以致可以为他豁出命来是一个道理。这都是由情感所致。但是“真人”所关注的对象是“天”,终身爱戴它,却只能顺“天道”而为,不能逆天而行;因为“真人”懂得这样做是出于“道”。“世人”所关注的对象是本国的国君,为遵守和维护国君的治国之道,可以豁出命来,却只是出于对本国国君情感的真切。

通过得道真人的生死观,说明自然规律不可违。

【原文2-2】

泉涸⑨,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⑩,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11)。夫大块载我以形(12),劳我以生,佚我以老(13),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注释】

⑨涸hé:水干。

⑩呴xū:张口出气。

(11)化:这里是熔解、混同的意思。(12)大块:即大地。

(13)佚(yì):通作“逸”,闲逸的意思。

【译文】

泉水干涸了,鱼们一起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吹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将昔日在江湖中互不相识,自由自在的生活彻底忘记。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的是非对错都忘掉而融于“道”。天地塑造和托载着我的形体,使我劳动生息,衰老了使我闲适,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令我生的快乐,也令我死的快乐。

【赏析】

这一节是上一节的延展。以“鱼”面临死亡,出于本能而相濡以沫,以期苟延生命为例,进一步说明,没有思维的动物“鱼”面临死亡,出于本能尚且如此,那么,作为有情感的人类来说,对于死和生出现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是自然的。但是如何看待死和生,具有什么样的生死观,这是关键,是本文要说明的核心。即在生死面前所产生的各种情感虽是自然的,但都不是必要的,不起任何作用。关键是要把所有的一切全都抛弃掉,一切顺其自然,做到生也快乐,死也快乐。

【原文2-3】

夫藏舟于壑(14),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15)。藏小大有宜(16),犹有所遯(17)。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18)。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19),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20)?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21),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22)!

【注释】

(14)壑(hè):深深的山谷。(15)昧:隐藏。

(16)藏小大:即“藏小于大”。宜:合适,适宜。

(17)遯(dùn):“遁”字的异体,逃脱、丢失的意思。

(18)恒:常存、常在的意思。情:指道理。

(19)“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有人指出,这一段夹在“是恒物之大情也”与“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之间,像插入一个多余的楔子。“恒物之大情”是就“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来说的,“特犯人之形”与之全无关系,上面并没有提到“人”,这里何以突现出一个“人”来?而其后“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却在讲物之不得遁,正与“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相关联,因而这一段插在其间是多余的。实际是文字有误倒,这一段应移在“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之后。这里已提出“人”,“特犯人之形”正是和它相接的。犯:至;到。

(20)胜计:计算完。胜shēng:尽;完。

(21)妖:或作“夭”,根据上下文意判断,这里应是少小的意思,与“老”字互文。

(22)系:关联、维系。一:全;“一化”即所有的变化。待:依靠、凭借。“所系”、“所待”这里都是指所谓“道”,庄子认为一切事物、一切变化都离不开“道”,因而人们应当效法它,“宗”之为“师”。

【译文】

将船藏在山谷里,将山藏在大泽中,该说是很保险了。然而半夜里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背走了,隐藏船和山的人一点儿也不知道。藏小东西也好,大东西也好,即使藏到最为适宜的地方,都有丢失的可能。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而且不会丢失,这就是事物常存的大道理。所以,圣人一定是悠闲自得地活动在任何一物都不可能丢失,万物总是在和谐共存的地方。他对于年幼和年长、出生和死亡,一律抱着欣赏称善的态度,这一点就很值得人们效法了。人得到了人的形体便十分欣喜,如果人这个形体,千变万化而无尽无休,那种高兴还能计算得过来吗? 更何况各种事物之所维系的、所有变化之所依赖的“道”呢!

【赏析】

本节通过“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说明“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的道理。这也是本节的核心。“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即把某一类物质混入同类之中而不会丢失。这确实是最好的隐藏方式。有人做过试验,把一定数量的次品混入合格品中,查找4遍、5遍都不能全部找出来。“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这句话很富有哲理,含义深刻。

“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其寓意在于说明。“道”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与万物永存。“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这就是“道”。“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这就是“道”。

【原文2-4】

夫道,有情有信(23),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24),可得而不可见(25);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26),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27),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28),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狶韦氏得之(29),以挈天地(30);伏戏氏得之(31),以袭气母(32);维斗得之(33),终古不忒(34);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35),以袭昆仑;冯夷得之(36),以游大川;肩吾得之(37),以处大山;黄帝得之(38),以登云天;颛顼得之(39),以处玄宫;禺强得之(40),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41),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42);傅说得之(43),以相武丁,奄有天下(44),乘东维(45),骑箕尾(46),而比于列星。

【注释】

(23)情、信:真实、确凿可信。

(24)传:传递、感受的意思。

(25)得:这里是体会、领悟的意思。

(26)神:特别高超或出奇;聪明;机灵。

(27)太极:指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先:据上下文理和用词对应的情况看,“先”字当作“上”字,这样“太极之上”对应下句“六极之下”,且不与“先天地”一句重复。

(28)六极:即六合。指空间东南西北上下。

(39)狶xī韦氏: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帝王。

(30)挈qiè:提挈,含有统领、驾驭的含意。

(31)伏戏氏:即伏羲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32) 以袭气母:用作调合元气之母。袭:入。一说讲作“合”。气母:元气之母,即古人心目中宇宙万物初始的物质。意指“发明创造了太极八卦。让人们掌握了调节阴阳平衡的方法”

(33)维斗:北斗星。

(34)忒(tè):差错。

(35)堪坏(pēi):传说中人面兽身的昆仑山神。

(36冯夷:传说中的河神。

(37)肩吾:传说中的泰山之神。

(38)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中原各族的始祖。

(39)颛顼(zhuānxū):传说为黄帝之孙,即帝高阳。玄:黑。颛顼又称玄帝,即北方之帝,“玄”为黑色,为北方之色,所以下句说“处玄宫”。

(40)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

(41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居于少广山。

(42)“五伯”旧指夏伯昆吾、殷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

(43)傅说(yuè):殷商时代的贤才,辅佐高宗武丁,成为武丁的相。传说傅说死后成了星精,故下句有“乘东维、骑箕尾”之说。

(44)奄:覆盖、包括。

(45)东维:星名,在箕星、尾星之间。

(46)箕、尾:星名,为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座。

【译文】

“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看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生出机灵鬼,生出聪明的帝王,生出天生出地。它在太极之上自己却并不认为高,它在六极之下却并不认为深,它先于天地存在却并不认为久,它长于上古却并不认为老。

狶韦氏得到它,用来统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发明创造了太极八卦。让人们掌握了调节阴阳平衡的方法;北斗星得到它,永远不会改变方位;太阳和月亮得到它,永远不停息地运行;堪坏得到它,用来入主昆仑山;冯夷得到它,用来巡游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来驻守泰山;黄帝得到它,用来登上云天;颛顼得到它,用来居处玄宫;禺强得到它,用来立足北极;西王母得到它,用来坐阵少广山。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开始,也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结。彭祖得到它,从远古的有虞时代一直活到五伯时代;傅说得到它,用来辅佐武丁,统辖整个天下,乘驾东维星,骑坐箕宿和尾宿,而永远排列在星神的行列里。

【赏析】

这一节是在上节含蓄的说明,“道无处不在。它就存在于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说明“道”真实可信,无为无形,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看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等所具有的品质和特性。最后,又通过神话般的传说,说明了“道”的神威。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