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注
(本篇论圣人之治也。旧注以“其政闷闷”为政治宽厚清明,“其政察察”为政治苛酷黑暗,并以“缺缺”为机诈满面貌,其实皆因为理所当然地认为“淳淳”乃民风淳厚所致。“淳淳”乃民风淳厚,追溯其原因则“其政闷闷”为政治宽厚清明。也因此反训“缺缺”为机诈满面貌,追溯其原因则“其政察察”为政治苛酷黑暗。其实闷《说文》懑也。“其政闷闷”怎么看也不像政治宽厚清明。察,明也。“其政察察”显然才是政治清明。缺,《说文》器破也,怎么也不能引申出“机诈满面”的意思。因此正确地解读此段文字,对“淳淳”之义的重新诠释至关重要。《庄子·则阳篇》:“祸福淳淳。” 淳淳,即流动貌。在此可理解为人民流动离去。而缺可读若阕。缺缺,民止息貌。政治昏庸则其民流动而离去,政治清明则其民远来而止息。如此文义调畅,块垒顿去,方得见其真旨。另外,文中“孰知其极”止极,当为皇极,指国家律法的公正性。此当是本章文眼。有此一字,“其无正”之义不言而明。旧注不明,故致解义恍惚,歧义旁出。朱谦之读“正”为“定”,谓祸福相互转化而皆无定则,失其旨也。)
[通行王弼本]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闷闷,政治昏庸也。淳淳,流动貌。《庄子·则阳篇》:“祸福淳淳。”政治昏庸,其民流动而离去。)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察察,洁清貌。《史记·屈原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其政察察,政治清明也。缺,《廣韻》《集韻》《韻會》𠀤苦穴切,读若阕。阕,《玉篇》止也,息也。缺缺,民止息貌。政治清明,其民远来而止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极,指皇极,大中也。《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此之谓。政之所出,国家祸福所依,孰能知道其皇建之大中?皇建,指有天下之君主设立的律法。《帛书》无兮字,文义重复强调,而言祸福所依,似乎更佳。有兮字,则更言祸福转化之道,国家祸福有所依有所化也。)其无正,(无同亡,失也。其指皇建。其无正,指有天下之君主设立的律法失去公正。)正复为奇,(复,反也。奇,奇衺也。)善复为妖。(妖通夭,苦緺切,读若歪,不正也。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钱塘苏小小,人道最夭斜。”若律法失去公正性,正确的反成奇衺,良善者谓之不正。)人之迷,(人,仁也。仁,亲也。迷,惑也。人之迷,即亲私之惑,指君主常惑于亲私之情而难行律法公正也。)其日固久。(其,指惑于亲私之情。日,《说文》实也。实通寔,止也。久,指常处于公正也。《中庸》:“不息则久。”其注云:”久,常于中也。”惑于亲私之情止则能常处于公正也。)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圣人,指君主。方,《博雅》正也。割,《广韵》害也。圣人方正而不害事宜。)廉而不刿,(廉,察也。刿,《说文》利伤也。圣人明察而不伤及无辜。)直而不肆,(直,《说文》正见也。肆,《玉篇》放也,恣也。圣人怀正见而不恣其私意任其情好。)光而不耀。(不训丕,大也。不耀,大照也,临照四方之谓。光,《谥法》能绍前业。耀,照也。圣人能绍前业而继明临照于四方也。)
[帛书]
其正𨶹𨶹,(𨶹,字书无义。考其会意,门内丝缠,自有昏乱之义。)其民屯屯。(屯,别作迍。迍,《玉篇》邅也。邅《集韵》丈善切,𠀤𧾍去声,移也。屯屯,迁移之态也。)其正察察,其邦夬夬。(夬通决。决,《集韻》苦穴切,音阕,与缺同。)𢢸福之所倚,(𢢸,字书无义。考其会意,从咼从㤅。咼者,《说文》口戾不正也。㤅即爱字,啬于赐予也。口戾不正和啬于赐予皆取祸之道,故𢢸即祸也。)福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𢘻也,(𢘻,《正字通》同悉。悉考其会意,从采从心。采,古“辨”字。故,悉,以心明辨也,即諳究也。人之𢘻也,谓亲私之情必以心明辨。)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刺,《说文》直伤也。刺与刿义相近。)直而不绁,(绁,《说文》系也。不绁,指心不牵系私心亲情。)光而不眺。(眺,远视也。不训丕,奉也。圣人能绍前业而奉远见也。)
《放下心中的尺子》⑥《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老子的功夫论是致虚、守静;庄子的功夫论是心斋、坐忘。——《放下心中的尺子》《放下心中的尺子》——⑥《庄子·大宗师》相关文章:《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齐物论》:到底什么是齐物?《庄子·养生主》:庖丁的刀和刀郎的刀《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德充符》:才全而德不形《梁东说庄子·人间世》读《维特根斯坦传》1紫网2023-10-15 09:00:250000《资治通鉴》230:曹操膨胀了,损失有点大
学习内容:【原文华译】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攻克荆州,派遣别驾张松向曹操表示敬意。张松身材短小,为人放荡,但很有真知灼见。曹操当时已经平定荆州,赶走刘备,对张松很不重视。主簿杨修建议曹操给张松授以朝廷官职,曹操不接受。张松由此心怀怨恨,回去劝刘璋和曹操绝交,与刘备联盟。刘璋听从。紫网2023-10-13 15:54:420000古典文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良言录(381-400)
收集人:潘长宏2023年10月4日朋友们,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下了好多的古人说的话语,有的都是人生的经典之语,我把这些话语原文与译,与朋友进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谢谢。381(子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处于危险地步,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382·苟利国度,不求富贵。[译文]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会去贪图金钱和地位。紫网2023-10-15 12:05:110000空谷幽兰——【轻煮●细品●生命】【6】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空谷幽兰】空谷幽兰沐露香,天姿绰约气轩昂。幽兰,隐于空谷,甘于恬静,其重要之品质是幽,折射之内涵,极其之丰富。其一,道家之恬淡无为;其二,“人不知,而不愠”,儒家之君子之风;其三,佛家之清净自如,归于无尘。新用户97560OBk2023-07-29 15:00: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