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道积于身得禄乃贵,德修自下习礼斯崇
清代文人徐三庚(1826-1890)有这样一副墨迹:
道积于身得禄乃贵,德修自下习礼斯崇。

上联“道积于身得禄乃贵”,大意是——一个人明白不明白事理,最低的检验标准,就是看他能否通过为他人服务、换得收入、养活自己。这里的“禄”,可以理解为劳动报酬。
下联“德修自下习礼斯崇”,大意是——一个人品德到底好不好,最低的检验标准,就是看他能否遵守群体生活的行为规范。
这里的“礼”,在当前语境下,可指法律法规,以及各类规章制度、公序良俗。这里的“自下”,可以理解为“入门起步”。
整体看这一联,上联说悟道要从服务人民大众开始,下联说修德要从尊重社会规范开始,虽然文辞上略欠精致优美,但道理讲得很好,给出了悟道修德的具体门径,也是一副不错的书房联。
下面先聊上联“道积于身得禄乃贵”。
身边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人,大道理讲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结果一遇事就手足无措,一做事就一塌糊涂。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以及古人嘲笑的“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这样的人,最不咋滴~
父亲经常讲一句话:一件事干得长了,一定能摸到窍门。确实如此,即使街上推车卖水果的小贩,只要能坚持干几年,不用怀疑,肯定能挣钱,否则早就不干了。
想想这样的小贩,人家对于——从哪里进货、摊位摆在哪里(既不影响交通、又有足够人流、还要和其他业态共生)、怎样和同行博弈(品种、距离、档次等)、如何与城管协调——等等等等,肯定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一套解决方案,就是人家的“得禄”之术,其中必然蕴含着成本收益、供给需求、斗争妥协等经商处世的“大道”。
俗话说:干好一件事,明白许多理。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庄子》中有这样一段: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tí bài。”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这段话,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在屎尿中”。这里庄子是想说,“道”无处不在,不管你从什么地方入手,只要深入进去,都能体会到。
朱熹也讲过:理一分殊,如月印万川。意即至高至尊的“大道天理”,一身化作千千亿,存在于世间每一件事物之中。
总之,“道积于身得禄乃贵”,是在鼓励普通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能挣到钱,就说明你给人办成过事;而之所以能办成事,则说明你一定遵循了某些自然规律。而这些自然规律,正是天地间的“大道”啊~
从本质看,贩夫走卒体会出的“大道”,和达官贵人体会出的“大道”,也都是相通的。
就像大汉丞相陈平微贱时的事:
里中社,(陈)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以及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讲的: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说到这里,想起常给上学的女儿说的一句话:走向社会后,父母对你的期望就是自食其力。借着上联的意思,也可以说:如能自食其力,则道在其中矣。
那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挣了钱,如此“得禄”,也算“乃贵”?也算“道积于身”?
这个嘛,估计只能算“旁门左道”了。这种情况多了,只能说明社会没能把邪恶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社会的“道”出了大问题啦~

接着再聊下联“德修自下习礼斯崇”。
北大学者尚小明写过一本《宋案重审》,研究当年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到底是被谁刺杀的。根据尚先生的叙述,没有证据能表明,当时的总统袁世凯、国务总理赵秉钧参与了这次行动。
据尚先生讲,对于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的第一反应是(原话):“确矣,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宋遯初(宋教仁,字遯dùn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
刺杀事件发生在1913年,1913年哪,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那是大清覆亡、国家权威风雨飘摇的民国婴儿期,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这时候最需要做的是,在宪法框架下隐忍妥协,同舟共济,重建一个有力有为的政府。
对于这起可能引起合作破裂的敏感事件,双方都应该控制情绪,静待案件侦破、开庭审判。
但国民党没有这么干,他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主观臆断——主谋一定是袁世凯!就像章太炎那一副慷慨激昂的讨袁檄联说的: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于是,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就难以避免了。
尚在襁褓中的共和婴儿,就这样被革命党人狠狠地扎了一刀。
这时再看“德修自下习礼斯崇”,说什么来着?——修德要从尊重社会规范开始。
自认为占领道德高地的国民党人,觉得谁都不对,只有我对,什么法律,什么规则,都得给我让路。这样的人,正是道德的劲敌啊~

还有,最近大家吵得沸沸扬扬的少年拥抱梅西事件,也可以拿来讨论一下。
比如网上有这样一段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国人的看法:
我尤其喜欢这个小球迷。不论他动机如何,目的如何,我都为他喝彩。从视频中看到他挺拔的身材,激情地奔跑,灵活的应对,灿烂的笑容,这些东西,正是中国男孩子身上很少看到的东西啊,也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啊!这才是青春应有的样子,才是男孩子应有的形象啊!但现在,这样的男孩子又是多么稀缺,多么罕见啊!他的出现,给沉闷已久的空气带来一股清风,让多少人长期压抑的心灵复苏,让多少人在长叹中唏嘘。对英雄的崇拜,对成功的渴望,这才是年轻人真正应有的心态啊。他是勇气,他是自由,他是个性的释放,他是展翅的雄鹰。
奔向梅西的男孩,才是中国少年应有的样子。
个人对这样的看法,有点异议。
我佩服游走在规则边缘、试图改善规则的人。因为规则毕竟是过去智慧的沉淀,适应当下,面向未来,规则应该与时俱进。但规则的良性演进,只能是渐近的,那些敢正视问题、敢为人先、敢打擦边球的人,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但我不喜欢藐视规则的人,除非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如为了拯救生命,在可控安全的情况下、闯一次红灯。

楹帖过眼录299 王福厂(43)
楹帖过眼录299王福厂(43)寒砧万户月如水;长笛一声人倚楼。枕经籍书,䊺以年岁;登山临海,雅好弄文。书心月宦集宋人陆游、葛长庚词句,应镜蓉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桐叶晨飘蛩夜语;夕阳西去水东流。柳上烟归,池南雪后;扇边寒减,竹外花明。书荻芬书屋集陈书傅縡隋书陈伯之传语,以应昭侯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明月在天,众水咸见;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汉字历史——人篇(肯)
人的冎人篇字源演变说文解字“肯”kěn,形声字,异体字作'肎、、肻、骨、’等,从肉(月)冎声,'肯’字目前最早见于睡虎地秦简。'肯’的上部本是象形字'冎’的简省,应写作'紫网2023-10-13 16:04:510000楹帖过眼录454 曾国藩(18)
楹帖过眼录454曾国藩(18)中西先生法正:大业延宏,资生有道;仁爱笃厚,积善有徵。虚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微风不动天如醉;润物无声春有功。展云尊兄大人鉴正:临窗静试下岩砚;欹枕卧看灵壁山。待鑿平江百尺井;得分清署一壶冰。贞甫尊兄属:磨礲去圭角;结交皆老苍。雨后静陪沙鸟;日长闲数砌花。锄午尊兄属:酒醒梦觉起绕树;闭门隐几坐焚香。海琴先生法正:0000老祖宗留下的26条看透人性的秘诀,识人断人必用
1、一分胆量一分福,百分胆量做总督!不怕马王三只眼,就怕人怀两条心!2、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倒怕狼。3、男人怕摸头,摸头如同被辱;女人怕摸腰,摸腰贞洁最忌。4、金用火试,人用钱试。船无水不行,事无钱不成。5、拿鱼先拿头,刨树先刨根。量大福亦大,机深祸亦深!6、狼行千里吃人,狗行千里吃屎。人却是,骑着骡子想骏马,官居宰相想王侯。7、升米养恩,斗米养仇。是亲不共财,共财两不来!紫网2023-10-15 08:39:590000【对联临屏1016】主题:春节(主评:吴立新)
“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第1016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一、总策划潇湘妃子竹山布衣二、评委终审:潇湘妃子吴海燕本期主审:王雁青本期主评:吴立新主评助理:王雁青编审团队:王雁青、吴立新、舒采锡、汤云霞、黄云光、赵志君、闫宝恩、姚建良、马利平本期主评:吴立新近照潇湘妃子liandu2023-07-28 09:32: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