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过雨,与你共品别样荷韵
◆文/摄/张越>>>
以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能被一张画所感染,是因为作品画面的内在美,读者在看画时心灵上所产生的艺术享受,画梅要凌寒独自开,画菊要傲霜精神,画竹要亭亭玉立,画荷花要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
在世间,拥有一枝荷白,一蓬青翠,是怎样的幸运?
每一朵荷花,都有其独特的风韵;千万朵荷花,就有千万种姿态,把波光粼粼的湖面点缀得更加绚烂夺目。荷香飘过的地方,让四季之美更加纯良。
在我近年的作品中,《菡萏过雨》《万倾风雨露荷莲》等是一组成功表达了荷花平静状态的作品,画面采用俯视不完整构图,强调平面性,柔和的暖灰色调加少许藕绯色,用笔泼洒自如,线条刚柔相济。在技法上,东方之墨与西方色调、肌理的融合极具雅致。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万顷风雨露荷莲 66x66cm 2015年
其实每幅画的笔性、笔趣,取决于创作当时的情绪状态和整体意向而临时决定。这样的临场发挥,这样一种随机应变的自由创作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雨洒湖面,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
夏天正是荷花绽放的季节,过雨荷花满院香。


▲菡萏过雨 66x66cm 2015年
忆王孙·夏词宋代:李重元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荷逸玄心系列
上品莲花一慧开,淤泥不染绝
莲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皆为洁净清爽之意。
开出颜色,开出芳香,开出清凉,开出孤芳自赏的素雅人生。
荷逸玄心——
在玄意、幽婉中显现逸韵的诗意
身入世,心出世
是为荷花花骨
让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在世俗的尘埃中开出素雅洁净的智慧之莲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多生活场景期待您的发现


▲莲吟 66x66cm 2015年

创作题材花卉介绍:
荷花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对荷花的真实写照。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夏季很常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可谓全身都是宝。
荷花之花、叶皆由其茎承负,有负荷之意,故名。别名莲花、菡萏、芙蕖、芙蓉、水芙蓉、草芙蓉、水芸、水芝、水旦、水华、泽芝、玉环、六月春、中国莲等。
荷花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藕,横生,圆柱形,内有多数孔眼,须根生于节上。叶柄挺出水面,叶片大而圆,深绿色,花单生于顶,花大清香,花径20~30厘米,有粉红、白、紫等色,单朵花期3~4天,多是日开夜闭,次晨复开。整个花期6~9月。花凋谢后,花托膨大为莲蓬,有多数蜂窝孔,每孔着生一小坚果,为莲子,果熟期8~9月。




点击了解更多三远堂·张越/简介

张越,女,艺术家,斋号三远堂。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365米中国画山水长卷«江山一统»创作者、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
2018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上海师范大学。
祖籍四川内江。自幼耳濡目染,受家学渊源之影响,徜徉于流派林立的各家风范中,受益于古代大师的技艺,在绘画传统的文学内涵中华墨,作品多有创新。精研花鸟,山水、人物兼能,强调写在不经意中,隐博物而蔬荀气,追求作品的“迹简意澹而雅正”,营照出有别与传统的新绘画风格。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明丽简洁,天趣盎然,别具一格, 点染皴擦、少见勾勒,却丝毫不显洇漫松散,骨力挺拔、气韵刚健,作品富有新鲜灵动的生命力。

【关于三远堂】
三远堂,取自北宋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关于“三远”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透视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思观念,但更有随山之远把人带向更远的境界,使人生远离尘俗和烦嚣的现代涵义。 三远堂由堂主张弟德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创建。张弟德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工作定居上海,早年擅版画,后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上海大学美术专业深造,结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和上海中国画院,受教于张大千入室弟子胡若思等先生,画艺不断精进。 张弟德先生喜山水,长期钻研中国山水画技艺而推陈出新,因而以山水画技法的“三远” 用来命名画室,以催自进。
“四人不过寿,子孙得庇佑”,过寿很有讲究,哪4类人不能过寿?
我国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华章,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民俗风情犹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们的国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每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北方的冰雪之地,冬日的冰灯节彷如童话世界中的奇迹,冰晶般的艺术品绽放着无尽的光芒。而南方的水乡江南,则以婉约细腻的民间艺术而著称,灵动的扇子舞蹈、绮丽的苏州园林,仿佛诗词中的仙境一般。简食记2023-07-29 11:35:45
0000说说嵩山的来历
紫网2023-10-14 16:00:260000“黯然销魂”,江淹在与谁作别?
南朝宋升明元年(477),三十三岁的江淹走在回京的路上。京城迎接他的,将是一片光明的仕途。然而途径京口时,江淹却突然掉转马头,来到了一座荒废的宅院门前。他眼含泪水,立在原地久久不肯离去。末了,他长叹一声,道出那流传千年的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在与谁告别?那个名字,一直藏在江淹心底。他叫刘景素,曾是显赫一时的刘宋宗室王,也是江淹的第一位学生。菊斋2024-02-11 09:08:54
0000农村老话:“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于房”何意?香椿是啥?
俗话,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在坊间广为流传的话语。有很多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可以说,俗话是人们智慧的结晶。除此之外,很多俗话是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极为广泛,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等等,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话——“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于房”,这句何意?有没有道理呢?8385282962023-07-28 09:56:13
0001教你知道这些民间俗语厉害(1)
收集人:文学之都客2023年6月24日《民间俗语》内容分成七个大类五十多个中、小类。类与类之间的词目有一些交叉,《民间俗语》内容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将有助于读者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人生志趣、人生追求、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也将有助于文艺工作者对歌谣、曲艺、快板、评弹、电视剧、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人物塑造,提高艺术魅力。文学之都客2023-07-30 08:17:25
0000